頸椎椎管狹窄

頸椎椎管狹窄

頸椎管狹窄的概念為頸椎管各個方向徑線減小,或者說容積減小。頸椎管狹窄可減少脊髓和神經的有效空間和血供,引起功能障礙。因此頸椎管狹窄症,是引起椎管狹窄脊髓壓迫的各種疾病的統稱,不是單一特定的疾病。

基本信息

病因

發育因素

頸椎椎管狹窄 頸椎椎管狹窄
頸椎由於發育因素,各頸椎的椎管容積較正常狹窄。頸髓橫斷面,中央部較厚而兩側較薄。在成人的頸髓中部前後徑為8~10mm,椎管前後徑如過於狹小,可以直接壓迫頸髓、神經根及硬膜,支配部分軟組織的交感神經纖維也容易被壓迫而引起血管痙攣。頸椎椎管發育性狹窄是引起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因素。
病人在青少年時期,雖然有頸椎椎管發育性狹窄的現象,但由於代償功能,一般都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成年以後,因為頸椎發生退變,而頭頸部經常受到外傷或勞損,樣可逐漸出現一些脊髓症狀。頸椎的X線片檢查,多數病人頸椎排列良好,無明顯的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或移位,主要表現為椎管前後狹窄,在頸椎中下部椎管狹窄的程度較重。
無症狀的成年人,頸椎2~7椎管的前後徑在14.5mm以下屬於發育性椎管狹窄。

骨質增生因素

病人年齡為40歲以上,由於頸椎椎間盤退變,椎體後緣骨質增生,引起椎管前後呈不同程度的狹窄,為臨床上常見的神經根型、椎動脈型或脊髓型頸椎綜合徵的發病原因。椎管狹窄部位在頸椎4~頸椎6,部分病人在頸椎3或頸椎7。椎管狹窄還可以因為壓迫脊髓而出現症狀。
臨床上不少成年人或老年人,雖然椎體骨質增生明顯,但因為其椎管前後徑較大,而沒有任何症狀。

失穩性椎管狹窄

頸椎失穩多為中年以上的病人,因頸椎間盤、韌帶及關節囊等組織退變或損傷造成;年紀較輕的病人可因為頸部外傷而致頸椎半脫位;少數病人因頸椎病手術之後,相鄰頸椎因為代償性活動增大而失穩。頸椎屈曲性損傷的病人,由於寰椎橫韌帶損傷,前曲時寰椎向前移位,寰齒間距達3~10mm。後伸活動時,失穩頸椎可後移位1~4mm,後移頸椎的椎體下後緣和下一頸椎椎弓上緣形成椎管狹窄區。症狀較重者,頸部後伸活動常常受限,後頸部肌張力增高或肌肉痙攣;部分病人作頸部後伸活動時,肢體和軀幹部有麻木感,下肢可出現肌肉抽搐,這是因為頸髓受壓迫的病理現象。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頸椎椎體後面有後縱韌帶附著,其韌帶骨化後,由於體積增大,可使椎管前後徑狹窄。上頸段病變常常累及頸2~頸4,下頸段累及頸5~頸6。上頸椎椎管較寬,後縱韌帶骨化病變多不引起明顯的脊髓壓迫症狀。骨化較完全的病例,局部穩定,解除了動態的致病因素,症狀較輕者,椎管前後徑狹窄程度雖然達10~11mm,但大都不出現嚴重的脊髓損傷現象。

代償性椎管狹窄

頸椎生理前凸曲線可以由於脊柱的病變而表現為代償性的病變。臨床上可以因為以下幾種病因而引起頸曲過度後伸改變。
①椎橫韌帶損傷和樞椎齒狀突有發育不全時,寰椎常發生前脫位;寰枕椎有先天性融合畸形,枕骨大孔部有窄變,而使延髓下部及上頸髓部受壓迫。機體為緩解以上的神經組織損傷,呈代償性頸椎過伸體位,頸、肩部肌張力增高。
②適應正常生理解剖和保持人體重心平衡,頸、胸、腰椎具有一定的生理曲線。胸椎因某些病變後凸變形,病人可以出現代償性頸椎過度後伸曲線。
部分病人代償性頸椎後伸的程度嚴重,在頸椎X線側位片可見椎弓明顯重疊,椎弓上緣可突入椎管,該椎管的前後徑呈狹窄性改變。

類風濕性病變因素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累及頸椎,病程長,年齡大的病人可合併寰樞椎半脫位。病人症狀為後頸部及肩部疼痛;寰椎前移導致寰椎椎管前後徑明顯變窄者可出現脊髓壓迫症狀。檢查時發現頸部鏇轉運動受限,上頸椎向一側移位,壓痛;枕大神經從寰樞椎椎弓穿出部壓痛,或呈錐體束損害體徵,這類病人有長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

分類

椎管狹窄一般分為:先天發育性(原發性)和後天繼發性椎管狹窄症兩大類;按狹窄部位可分為:頸椎椎管狹窄、腰椎管狹窄症和胸椎管狹窄症,最常見的為腰椎管狹窄症,頸椎椎管狹窄症常歸於脊髓型頸椎病,胸椎管狹窄症較少見。頸椎椎管狹窄按解剖部位分為中央型(主椎管)狹窄、側隱窩狹窄和神經根孔狹窄。
1、頸椎椎管狹窄後天繼發性椎管狹窄是由於椎間盤突出椎體增生椎體滑脫以及後縱韌帶、黃韌帶增生肥厚、鈣化或骨化等,刺激脊髓、神經及周圍血管造成神經血管發生炎症粘連,頸椎椎管狹窄充血水腫"脹大",從而造成椎管狹窄症的發生。
2、頸椎椎管狹窄先天性(原發性或發育性)椎管狹窄是由於在脊柱的生長形成中,頸椎椎管狹窄包括營養、外傷等因素造成椎管發育的先天性狹窄而致此病。大部分頸椎椎管狹窄患者開始可能不出現症狀,人到中年以後由於脊柱的一些退行性病變或損傷,頸椎椎管狹窄從而導致頸椎椎管狹窄症的症狀及體徵出現。

症狀

感覺障礙

頸椎椎管狹窄頸椎椎管狹窄
絕大多數,甚至超過95%的病例均具有此組症狀。主要表現為四肢麻木、皮膚過敏或感覺分離等現象,此主要是由於脊髓丘腦束及其他感覺神經纖維束受累所致。其特點是:
(1)發生較早:此組感覺障礙症狀大多在本病的早期即首先出現,其與頸椎病,尤其是脊髓型頸椎病明顯不同的是:後者的感覺障礙症狀出現較晚。
(2)上肢先發:其中90%以上的病例感覺障礙先從上肢開始,以手臂部尤為多發,亦可能先從肩部開始。
(3)以麻、痛為主:患者多主訴在本病初發時有手指(多在指尖)或手臂部疼痛及麻木感,尤以刺痛為多見。
(4)症狀持續:當感覺障礙出現後,一般持續時間較長,可有陣發性加劇,多與各種誘發因素有關。經非手術療法治療後可出現緩解期。

運動障礙

多在感覺障礙症狀出現後數周或數月出現,其中大多是在檢查時發現。主要表現為錐體束征,患者多從步態沉重、下肢無力、抬步困難、易跪倒及束帶感等症狀開始,並隨著病程的發展症狀日益加重,以致完全癱瘓。

肌肉萎縮

單純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患者的肌肉萎縮症狀一般較單純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出現晚,但其合併脊髓型頸椎病時,則此組症狀不僅出現早,且程度也多為明顯,範圍亦較廣泛。其原因主要是由於發育性椎管狹窄系多節段之故,因而一旦出現各種附加因素致使脊髓受累,則往往是數個節段同時出現。在檢查時其平面一般不會超過椎管狹窄最高節段的神經支配區,此與脊髓側索硬化症時的肌肉萎縮平面常高至頸2水平以上明顯不同。與此同時,尚應注意除外合併枕頸部畸形的病例。

反射障礙

(1)深反射:多呈亢進狀,包括:上肢的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橈骨骨膜反射;下肢主要是膝反射和踝反射,多呈對稱性活躍或亢進。
(2)淺反射:亦多呈現減弱或消失,臨床上主要是腹壁反射、提睪反射及肛門反射等。
(3)病理反射:多出現陽性,以Hoffmann征、掌頦反射及Babinski征陽性為多見。

其他表現

(1)大小便障礙:多在中後期出現,以尿頻、尿急及便秘為多見;後期則可引起尿瀦留,甚至大小便失禁,但後者在臨床上甚為少見(2)自主神經症狀:以胃腸及心血管症狀居多,約占全部病例的30%左右(術前不易被發現和確診,大多在術後治癒或明顯好轉時證實屬於此種原因)。
(3)頸部防衛征:此類患者常使頸部保持自然仰伸位(功能位),可前屈,怕仰伸。但如患者同時伴有明顯退行性變,椎節後緣有骨刺形成,則亦怕前屈。

輔助檢查

影像學檢查

X線平片檢查

常規X線平片,主要是側位片上可清晰地顯示頸椎椎管矢狀徑。凡在標準投照距離180cm攝出的平片上矢狀徑小於12mm時,即具有診斷價值;12~14mm時有診斷參考意義;而在10mm以下時完全可以確診。此外亦可依據椎體與椎管的矢狀徑比值進行判斷,小於1∶0.75即屬異常,小於1∶0.6時具有診斷意義,比值在1∶0.5以下時完全可以確診。

MRI檢查

可清晰地顯示椎管矢狀徑的大小、形態及其與脊髓受壓的關係。CT檢查主要顯示骨組織,而MRI檢查則對軟組織顯像較為清晰,因此二者結合起來最為理想,不僅有利於診斷,更有利於對椎管內組織狀態的判定,以決定治療方案及術式的選擇。

除外診斷

可根據臨床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除外頸椎其他相似病變。

治療

頸椎椎管狹窄頸椎椎管狹窄
對不典型的病例首先應採用非手術療法,如臥床休息、牽引按摩理療及藥物治療等。同時應避免著涼與過勞,以促進神經刺激之症狀恢復。經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的典型病例,應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以全椎板截除,徹底減壓為主。所謂徹底減壓是指在截除椎板時不但要夠高夠寬,而且要解除椎體後部(椎管前部)和側隱窩的增生骨質,以便徹底解除馬尾及神經根的一切壓迫。
對輕型病例可採用理療、制動及對症處理。多數患者非手術療法往往症狀獲得緩解。對脊髓損害發展較快、症狀較重者應儘快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按照入路不同可分為:前路手術、前外側路手術、後路手術。手術入路的選擇,應在臨床的基礎上充分借用CT、MRI等現代影像技術。術前應明確椎管狹窄、頸脊髓受壓部位,做到哪裡壓迫在哪裡減壓,有針對性的進行致壓節段的減壓是原則。對椎管前後方均有致壓物者,一般應先行前路手術,可有效地去除脊髓前方的直接或主要致壓物,並植骨融合穩定頸椎,達到治療效果。如無效或症狀改善不明顯者,3~6個月後再行後路減壓手術。前路及後路手術各有其適應證,兩者不能互相取代,應合理選擇。

前路手術

前路減壓手術分為兩類:一類為摘除椎間盤突出物,把突向椎管的髓核及纖維環徹底刮除;另一類是摘除硬性突出物減壓,把突向椎管或根管的椎間盤連同骨贅一起切除,或將椎體開一骨槽,並同時植骨。

後路手術

頸椎椎管狹窄頸椎椎管狹窄
全椎板切除脊髓減壓術可分為局限性椎板切除椎管探查減壓和廣泛性椎板切除減壓術。
1.局限性椎板切除椎管探查減壓術:一般切除椎板不超過3個,術中切斷束縛脊髓的齒狀韌帶。脊髓受擠壓較為明顯時,可以不縫合硬脊膜,使它形成一個光滑而鬆懈的脊髓包膜。
2.廣泛性椎板切除減壓術:適用於發育性的或繼發性的頸椎管狹窄患者,其頸椎管矢狀徑小於10mm,或在10mm~12mm而椎體後緣骨贅大於3mm者,或脊髓造影顯示頸脊髓後方有明顯壓跡且範圍較大者。一般切除頸3~7的5個椎板,必要時還可擴大切除範圍。如關節突增生明顯壓迫神經根時,則應部分切除關節突。本術式可直接解除椎管後壁的壓迫,減壓後頸脊髓後移可間接緩解頸脊髓前方的壓迫。但由於術後疤痕廣泛形成和收縮,導致術後早期功能恢復滿意,而遠期常可症狀加重,還可因頸椎後部結構切除廣泛而發生頸椎不穩,甚至前凸或後凸畸形。
一側椎板切除脊髓減壓術該手術目的在於即能解除頸脊髓壓迫、擴大椎管,又能保留頸椎後路大部分穩定結構。手術要點:椎板切除範圍從棘突基底部至外側關節突基底部保留關節突。縱向切除長度為頸2~7。該術式能保證術後頸椎的靜力和動力學穩定。有效持久地保持擴大的椎管容積。CT檢查證實,術後硬膜囊從椎體後緣向後移動,脫離椎管前方的致壓物。術後形成的疤痕僅為新椎管周徑的1/4。
後路椎管擴大成形術鑒於預後路全椎板切除的許多弊病,各國學者進行了各種椎板成形術。由於日本後縱韌帶骨化症發病率較高,成人X線普查為1.5%~2%,所以日本的學者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80年岩崎洋明提出一種改良的椎板減壓術,稱之為椎板雙開門椎管擴大術。1984年宮崎在此基礎上提出椎板雙開門及側後方植骨術。實驗研究證明,開門術後椎管矢狀徑增大而呈橢圓形,疤痕組織較少與硬膜粘連,故不致壓迫脊髓。由於保留了椎板,可以進行植骨融合術,使椎管的穩定性增加。
1.單開門法:將椎板向一側翻開並將其懸吊於下位棘突尖部,即所謂“單開門法”。開門的方向根據症狀而定。通常取頸部後正中切口,暴露頸3~7椎板,剪去下兩個棘突,每個棘突根部打一孔,在鉸鏈側小關節內緣的椎板處用磨鑽(或尖鴨嘴鉗)做一縱行骨槽,保留底部骨質厚約2mm。對側椎板相應位置全層咬開椎板,向鉸鏈側開門約10mm,將每個棘突用絲線懸吊縫合固定於鉸鏈側的肌肉和關節囊上,用脂肪片蓋住骨窗。
2.雙開門法:切除所要減壓的頸棘突,而後在正中部切斷椎板,在兩側關節內緣,用磨鑽或尖鴨嘴鉗去除外層皮質作成骨溝,保留底部骨質厚約2mm,兩側均保留椎板內板,做成雙側活頁狀。棘突中間劈開向兩側掀開,擴大椎管將咬除的棘突或取髂骨,用鋼絲固定在兩側掀開的中間部。
3.棘突懸吊式:1979年都築行頸脊髓神經根廣泛減壓,其要點:①剝離一側椎旁肌,切斷棘突基部並推向對側;②切除椎板及椎間關節1/3~l/4;③減壓範圍之棘突原位固定(頸置中立位),用黃韌帶加強相應的棘上,棘間韌帶。行手術27例,平均隨訪16.6月,症狀改善。1983年有馬及大森等先後報告與上述原理近似的術式,其不同點:①雙側椎板切斷,棘突縮短;②棘突懸吊:有馬以保存頭側棘間韌帶,切斷尾側棘間、椎板間韌帶,拉緊棘突與尾側正常棘突骨鋼絲固定,大森則以棘突基部鑽孔穿線拉緊,與頭尾側正常棘突固定。前者手術10例,平均隨訪21月,後者手術35例(1985年),隨訪13個月,於術後2O個月,椎板切斷處有骨性癒合,二者結果滿意。但終因椎板切除及小關節切除影響療效,這一術式目前極少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