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正華

陶正華

陶正華:男,1942年生,江蘇省溧陽市人。1982年7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國際法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1982年8月至2003年9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室從事國際公法和國際經濟法研究工作。1994年至2003年擔任研究室主任;1985年至1987年以及1997年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和德國馬普學會比較公法與國際公法研究所作訪問研究;2003年10月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國際公法研究室工作。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兼職教授、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主要研究方向: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和中國涉外經濟法。

基本信息

簡介

1994年至2003年擔任研究室主任;1985年至1987年以及1997年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和德國馬普學會比較公法與國際公法研究所作訪問研究;2003年10月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國際公法研究室工作。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兼職教授、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主要研究方向: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和中國涉外經濟法。

主要著述

(含合著):《中國涉外經濟法概論》(英文)、《國際經濟法》、《經濟法原理》、《法學大辭典》(副主編、國際公法學科獨任撰稿人)、《法律詞典》、《現代中國法入門》(日文)、《關於我國國籍法中解決雙重國籍問題的規定》、《中國公民雙重國籍問題研究》、《關於日本侵華戰爭損害賠償的幾個問題》、《“德國模式”不適用於中國統一》、《論條約效力的幾個問題》、《國際條約在中國的實施》、《美國應承擔國家責任》、《關於恐怖主義的幾個問題》、《聯合國防止荒漠化公約與中國荒漠化防治》(英文)、《關於領取出口許可證的責任》、《人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中、英文,主編)、《國際環境法的實施》(英文,主編)、《當代聯邦德國國際法律論文選》(編譯)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四)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基礎上,於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長鬍喬木,第二任院長馬洪,第三任院長鬍繩,第三任院長李鐵映,現任院長陳奎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