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香

明安香

職稱:教授 職務: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傳播研究室主任。現已退休。 明安香,男。祖籍湖北省陽新。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傳播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全國公共關係職業審定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指導組成員,系學位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主要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是新聞學、傳播學,其中重點是世界各國、特別是美國和西方的新聞與傳播,信息高速公路與網路傳播,公共關係學等。 大學畢業於北京經濟學院(現為北京經貿大學)。畢業後,在新疆基層從事過近十年的新聞宣傳和新聞報導工作。研究生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世界新聞專業,獲碩士學位。

多年來應邀到一些主要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地區新聞實業界和教育界訪問、講學。其中主要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印度和韓國、瑞典等。曾先後幾次赴美國夏威夷和本土參加“相互形象報導與信息流通工作會議”、“亞太電信理事會年會”和考察信息高速公路對大眾傳播的影響等,並應邀向美國同行作講演。在國內,歷年來應中央、各地和著名企業、組織邀請,做新聞傳播、名牌企業、公共關係等方面的講學或諮詢。

主要著作

《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主編,華夏出版社,1999年);《領導者媒介形象設計》(副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企業形象管理:最新一代管理》(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5年);《公共關係總論》(人民日報出版社,1991初版,1994年再版);《廣播電視新聞概念》(主編,人民日報出版社,1991年初版,1994年再版);《當代實用公共關係》(經濟管理出版社,1991年);《公共關係學概論》(主編,科學普及出版社,1986年出版,重印7次,15萬冊);《傳播學(簡介)》(合編,人民日報出版社,1983年)。譯著有《媒介形態變化:認識新媒介》(華夏出版社,2000年)、《新聞報導與寫作》(合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年)等。

主要論文

《美國批評性報導評介》、《關於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是新聞大戰還是媒介大戰—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聞資源配置》、《論傳播是生產力》、《大眾傳媒面臨深刻的變革和反思──1997年國際新聞界回眸》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四)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基礎上,於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長鬍喬木,第二任院長馬洪,第三任院長鬍繩,第三任院長李鐵映,現任院長陳奎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