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啟源

祝啟源先生1943年9月出生在廣東陽山縣,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研所(現改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1998年3月病逝於北京,終年55歲。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66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為支援西藏的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畢業分配時,自願報名到西藏阿里工作,曾任中共西藏阿里噶爾縣委、縣革委辦公室副主任。在藏工作期間,他關注邊疆建設與生態發展,撰寫了《門士煤礦的投入與產出問題的調查報告》、《關於保護生態環境,終止紅柳過度砍伐問題的報告》等多份調查報告,為阿里地區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197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族學系,1981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其後,他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工作。

研究方向

主要致力於中國民族史、特別是藏學領域的研究。祝先生對宋代藏族地方政權唃廝囉和民國時期的藏族歷史,用功最深,成績卓著,以其豐碩的成果倍受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

主要貢獻

著作

《唃廝囉一宋代藏族政權》,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趙秀英整理《青唐盛衰:唃廝囉政權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祝啟源藏學研究文集》,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此外還與喜饒尼瑪合著的《中華民國時期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關係》一書,主持、通稿並參與寫作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史》。

論文

1、《關於唃廝囉政權的幾點考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1年第6期。

2、《唃廝囉政權形成初探》,《西藏研究》1982年第2期。

3、《解放後的藏族歷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4年第5期。

4、《元代西藏地方驛站考釋》,《西藏民族學院學報》1985年第3期。

5、《從金瓶掣籤談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權問題》,《民族研究》1989年第5期。

6、《和平解放西藏是西藏歷史發展的必然歸宿》,《民族研究》1991年第3期。

7、《孫中山民族主義的真諦》,《雲南社會科學》1997年第1期。

8、《唃廝囉政權對維護中西交通線的貢獻》,《中國藏學》1998年第1期。

9、《王森先生傳略》,《佛學研究》200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四)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基礎上,於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長鬍喬木,第二任院長馬洪,第三任院長鬍繩,第三任院長李鐵映,現任院長陳奎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