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腫瘤醫院

陝西省腫瘤醫院

陝西省腫瘤醫院是省內腫瘤預防、醫療、科研、教學的中心機構,是省、市、地、縣醫保患者及新農合患者定點就診的腫瘤專科三級甲等醫院,座落於西安市南部健康西路27號的陝西省腫瘤醫院,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集醫療、預防、科研、培訓於一體的全民所有制省級腫瘤專科醫院。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陝西腫瘤醫院陝西腫瘤醫院
陝西省腫瘤醫院是省內腫瘤預防、醫療、科研、教學的中心機構,是省、市、地、縣醫保患者及新農合患者定點就診的腫瘤專科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藥物臨床實驗機構之一。省腫瘤防治辦公室、省抗癌協會、省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省康復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現代腫瘤醫學》編輯部、省婦科腫瘤診療中心、省乳腺腫瘤診療中心、省抗癌協會甲狀腺腫瘤診治中心等腫瘤防治專業機構設在醫院。座落於西安市南部健康西路27號的陝西省腫瘤醫院,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集醫療、預防、科研、培訓於一體的全民所有制省級腫瘤專科醫院,在堅持以病人為中心,造福患者,服務社會的宗旨倡導下,全院上下,共識共博,開拓了腫瘤防治的新局面。

醫院規劃開設病床800張,實際開設病床530張。開設有頭頸腫瘤外科、胸部腫瘤外科、普外科、乳腺科、婦瘤科、腫瘤內科、中西醫結合科、放療科等20多個科室,其中放療科、頭頸腫瘤外科是陝西省優勢學科。醫院設備先進,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直線加速器、全身適形χ(γ)-刀、模擬定位機、TPS計畫治療系統、6排螺鏇CT機、SPECT機、超聲聚能刀、Leep刀、光動力機、大型熱療機、CR850、大型X光機、乳腺X線機等大中型醫療設備63台,為腫瘤的診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醫院學科齊全。設有腫瘤內科、婦科腫瘤科、放射治療科、頭頸腫瘤外科、胸部腫瘤外科、腹部腫瘤外科、乳腺科等臨床科室、病區17個,功能科、CT室、放射科、核醫學科、檢驗科、輸血科、藥劑科、病理科、腫瘤基礎研究室等醫技科室11個及行政職能科室14個。其中,放療科、頭頸科、婦瘤科為陝西省優勢特色專科,放療科、婦瘤科、乳腺科分別被省衛生廳確定為陝西省精確放射治療中心、陝西省婦科腫瘤診治中心和陝西省乳腺疾病診治中心

醫院技術力量雄厚,有一批著名專家主持各相關學科的業務,擁有專業技術人員638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名,突貢專家3人,省“三五”人才6人,博士後1人,博士學歷10人,碩士學歷54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98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171人。有34位專家分別在省級以上專業學會擔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常委、委員。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擁有二台瑞醫科達電子直線加速器、全身適形X刀、帶有蒙托卡羅精確計算的諾莫斯TPS治療計畫系統、核通模擬定位機、16排螺鏇CT、ECT機、鈷60放射治療機、後裝治療機、光動力機、大型熱療機、CR850、大型X光機、數位化乳腺鉬靶機、病理圖像分析儀、PCR基因擴增儀、三維彩色B超、腹腔鏡、電子胃鏡、自動生化分析儀、肺功能儀等先進大中型診療設備61台件,為腫瘤防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醫院環境優美,病區內設施齊全,功能先進。功能帶、空調、電視、電子監控系統、消防煙感噴淋系統、背景音樂一應俱全;潔淨手術室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規定的三級淨化標準,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先進的手術室。

科室設定

行政科室
院務部
黨務部
人力資源
醫務部
科教部
控感辦
質控科
護理部
合療辦
財務部
後勤保障部
基建辦
臨床科室
中西醫結合科
腫瘤內科(內科一病區、內科二病區、內科三病區)
婦瘤科(婦瘤一病區、婦瘤二病區、婦瘤三病區、後裝區)
頭頸腫瘤外科
胸部腫瘤外科
乳腺科
普外科
微創介入科
手術麻醉科
放療科(放療一病區、放療二病區、放療三病區、放療區)
門診部
醫技科室
病理
放射科(普放、介入治療室)
CT室
檢驗科
核醫學科
功能科(心電圖室、B超室、內鏡室、肺功能室、光動力室)
藥劑科
中心實驗室
設備科
供應室
粒子治療室

醫院文化

管理人員形象標準
衣帽整潔紀律嚴明
服務優良主動熱情
團結協作爭創一流
勤儉辦院廉潔奉公
醫務人員形象標準
準時上班遵紀守章
衣帽整潔儀表端莊
熱情耐心規範診療
廉潔行醫敬業愛崗
醫院文化建設標準
環境優美整潔溫馨
標示醒目服務出新
人文關懷明禮誠信
精誠團結開拓奮進
職工誓詞
生命第一,患者至上;
仁愛厚德,救死扶傷,
是我們崇高的信念和神聖職責。
廉潔行醫,明禮誠信;
執著求精,優質服務,
是我們鄭重的承諾和服務宗旨。
求實創新,敬業奉獻;
勵精圖治,與時俱進,
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奮鬥目標。

特色專科

陝西腫瘤醫院陝西腫瘤醫院
放射治療科
放射治療科是陝西省放射治療優勢學科。該科設3個病區,病位120張,現有醫護人員54人,其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11人,博士後1人、碩士4人。放療科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直線加速器2台、全身適形χ(γ)-刀、模擬定位機、TPS計畫治療系統、放療區醫生工作站,採用適形調強放療等技術對全身各種惡性腫瘤進行放射治療。該科目前承擔著多項省級科研項目,是陝西省精確放射治療中心及陝西省抗癌協會放療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

省乳腺腫瘤診療中心
乳腺科即陝西省乳腺病診療中心,是省內唯一集乳腺疾病診療、科研、教學於一體的省級醫療中心,也是省內首家“粉紅絲帶”乳腺疾病健康管理俱樂部所在地。中心設床位38張,有博士後1人、博士1人、碩士研究生3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4人,擁有進口乳腺鉬靶攝影機、高頻彩超、術中冰凍切片機、穿刺槍等先進的乳腺診療設備中心在乳腺疾病的早期篩查、診斷、手術、康復和美容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可開展“乳腺癌根治手術”、“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乳腺癌保乳手術”、“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乳腺癌術後即刻及二期再造術”、“乳腺各種美容手術”等新技術,並在省內率先開展了乳腺癌術後康復鍛鍊操。中心承擔了省級研項目3項,國際臨床藥品試驗1項。

省婦科腫瘤診療中心
婦瘤科是我省唯一集手術、放療、化療、免疫、中醫等綜合治療為一體的陝西省婦科腫瘤診療中心。中心設3個病區,100張床位,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6人,博士2人,碩士4人,擁有後裝放射治療機、腔內治療計畫系統、Leep刀治療儀、陰道鏡等大中型先進醫療儀器8台,醫院的宮腔鏡治療中心設在該科。

該科能開展“卵巢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卵巢癌轉移臟器切除術”、“外陰癌巨大腫瘤根治術及轉移皮瓣成形術”等大型複雜手術,還可開展“卵巢自體移植及移位手術”、“早期宮頸癌保留子宮根治術”、“陰式子宮切除術”、“陰式肌瘤剔除術”等新型術式,同時還開展了各類婦科腫瘤的根治性放射治療、腔內放療、腫瘤插植、敷貼式局部放療、適形X刀放療、化療等技術。科室承擔了10項省級科研項目,其中3項獲獎。

臨床科室

頭頸腫瘤外科
頭頸腫瘤外科成立於1988年,是西北地區成立最早的集神經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頜面外科及頸部外科於一體的頭頸部腫瘤臨床專科。建科二十餘年來,收治患者4500多例,實施各類大型手術2800餘例,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個以中青年科技人員為主,人員梯隊、專業結構合理,醫、教、研總體實力處於西北領先地位的特色專科。

頭頸腫瘤外科是陝西省優勢醫療專科,省抗癌協會甲狀腺腫瘤診治中心、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設在該科。科室設病床42張,現有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0人,博士1人。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進口鼻咽、喉纖維內窺鏡系統,診斷符合率達95%以上,在顱腦腫瘤、鼻腔、鼻附竇腫瘤、口腔癌、涎腺腫瘤、喉癌、甲狀腺腫瘤、頸段食管癌、頸部各種複雜腫瘤治療方面位居省內領先地位。科室可以完成侵犯顱底、縱隔、頸動脈腫瘤切除等高難度手術。近年來開展的"頭頸腫瘤術後軟組織、骨組織缺損的各種皮瓣、醫用新材料的整形、修復"、"全喉切除術後發音重建"、"不進行血管重建的頸動脈分歧部切除"、"甲狀腺上動脈置管泵控制系統灌注治療頭頸部惡性腫瘤"、"頭頸腫瘤介入診斷及治療"等新技術填補了西北地區多項空白。科室堅持臨床與科研並重,主編出版國內首部《頭頸外科手術學》專著,獲1992年西南西北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先後成功舉辦全國頭頸腫瘤學術會議及第一至第三屆全國甲狀腺腫瘤學術會議,承擔省級科研課題4項,在國內腫瘤界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目前主要發展方向是微創外科、顯微外科、顱底外科。

胸部腫瘤外科
陝西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設在我院胸部腫瘤外科,科室現設床位42張,醫護人員33人,其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5人,博士1人,碩士2人。配有電腦控制的電化學治療儀等12種先進的治療設備,能對術前術後患者各項生理、生化指標進行快速準確監測,減少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該科成功開展了"全食管切除胃咽吻合術"、"非開胸食管切術"、"三切口食管癌根治術"、"聯合臟器切除術"、"胸腔巨大腫瘤切除術"、"氣管腫瘤切除及重建術"、"支氣管袖狀切除及肺動脈成形術"等高難度手術。經過不斷的探索,科室相繼發明了"食管斜形切除斜形插入吻合術"、"全胃瓣包埋、食管斜形切斷植入吻合術"、"食管胃三斜吻合術"等新術式,還率先在西北地區開展了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治療腫瘤技術及電化學治療技術,填補了省內該項技術空白,為中晚期肺癌和多種復發及轉移性腫瘤添加了新的治療措施。全科在各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及交流論文100餘篇,承擔了多項省級科研項目。

乳腺科
乳腺科被省衛生廳確定為陝西省乳腺病診療中心,是省內唯一集乳腺疾病診療、科研、教學於一體的省級醫療中心,也是省內首家“粉紅絲帶”乳腺疾病健康管理俱樂部所在地。
中心設2個病區56張床位,現有專業技術人員31人,其中博士後2人、碩士3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5人,配有纖維乳管境、乳腔鏡、同位素乳腺前哨淋巴結活檢探測儀、巴德全自動乳腺粗針穿刺活檢槍等先進乳腺專用診療設備。
乳腺癌的個體化、系統化、規範化綜合治療是其優勢和特色。中心在乳腺疾病的早期篩查、診斷、手術、康復和美容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可開展“乳腺癌根治手術”、“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乳腺癌保乳手術”、“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乳腺癌術後即刻及二期再造術”、“各種複雜乳管腫瘤切除術”及“乳腺隆乳、縮乳、乳頭矯形等系列美容手術”等新技術,並在省內率先開展了乳腺癌術後康復鍛鍊操,主辦開通“陝西乳腺網”。中心承擔了省級研項目3項,國際臨床藥品試驗1項,目前正承擔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陝西省20000人群乳腺癌篩查項目。
普外科
普外科是陝西省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的主委單位,設病床42張,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8人,其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5人、碩士4人。該科開展了賁門癌、胃癌、小腸癌、結直腸及肛管癌、肝癌、膽管癌、胰腺癌、腎癌、腎上腺癌、輸尿管及膀胱癌陰莖癌、睪丸腫瘤、前列腺癌、脾腫瘤、膚腔與膚膜後腫瘤、周身軟組織等腫瘤的外科治療。腹部腫瘤根治術是其特色,尤其擅長無瘤操作及淋巴結清掃,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規範、系統的圍手術綜合治療方案,無論從腫瘤例數、複雜程度,還是成功率,近期療效與遠期療效的追蹤方面均接近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科室注重新技術、新方法的套用,相繼開展了"高位膽管癌根治術"、"常溫下無血肝切除"、"晚期肝癌置泵化學栓塞術"、"四肢骨軟組織腫瘤三明治治療"及"腸外靜脈高營養療法"等新技術。在省內率先開展"直腸癌全系膜切除低位保肛手術"、"經腹胃賁門癌切除術"、"微創氬氦刀治療腫瘤新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科室承擔參與"全國大腸癌5-FU門脈插管化療臨床隨機對照研究"、"高位膽管癌根治性切除治療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發表及交流論文140餘篇。
婦瘤科
婦瘤科成立於1987年,是西北地區最早建立的集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於一體的婦科腫瘤專科。現開設3個病區,96張床位,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9人,博士1人,碩士8人,配備後裝放射治療機、腔內治療計畫系統、Leep刀、陰道鏡等先進診療設備。醫院宮腔鏡治療中心設在該科。
婦科腫瘤規範化綜合治療是其突出特色,科室充分利用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手段,形成了一整套婦科腫瘤診治規範。開展了“卵巢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卵巢癌轉移臟器切除術”、“外陰癌巨大腫瘤根治術及轉移皮瓣成形術”等大型複雜手術,“卵巢自體移植及移位手術”、“早期宮頸癌保留子宮根治術”、“陰式子宮切除術”、“陰式肌瘤剔除術”等新型術式,還開展了各類婦科腫瘤的根治性放射治療、腔內放療、腫瘤插植、敷貼式局部放療、適形放療、化療等技術。先後開展了略陽、鎮安、綏德縣等宮頸癌高發區早診早治工作。承擔省級科研項目10項,其中3項獲獎,主編《現代婦科腫瘤》專著。被陝西省衛生廳確立為陝西省婦科腫瘤診療中心、陝西省優勢學科,是陝西省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主委單位。
內科一病區
內科一病區成立於1987年,是陝西省抗癌協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現有專業技術人員31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6人,設病床45張。科室診治實體腫瘤與造血系腫瘤50餘種類型,包括腦腫瘤、視網膜母細胞瘤、口腔癌、鼻咽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腸癌、膽囊癌、膽管癌、胰腺癌、原發性肝癌、腎上腺癌、腎癌、膀胱癌、睪丸腫瘤、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骨巨細胞瘤、骨肉瘤、軟組織惡性腫瘤,以及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各類型急慢性白血病,等等。開展外周靜脈化療、門靜脈化療、動脈單純灌注化療、動脈化療加栓塞、各種腔內(心包腔、胸腔、腹腔、膀胱腔、脊髓腔等)化療、胸腹腔熱循環灌注化療、瘤內注射化療、術前新輔助化療、術後輔助化療、放療+化療、生物靶向治療+化療、基因靶向治療+化療、生物免疫治療+化療、中藥+化療,等等。
針對每一位患者,均在遵循“腫瘤循證醫學”、“個體化”治療的原則前提下,根據國際最新研究進展,交叉科室廣泛協作,制訂全方位的綜合治療方案及終身隨訪計畫,使眾多腫瘤患者痛苦得以減輕、生活質量得以提高、生存時間得以延長,部分患者甚至達到臨床治癒,重新走上工作崗位,且家庭和睦幸福。科室醫護人員嚴謹的工作作風、熱情的工作態度、崇高的醫德情操贏得了廣大腫瘤患者的無比信賴和高度讚譽。

醫技科室

病理科
病理科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1人,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1名。擁有彩色病理圖文分析系統、LEICIA冷凍切片機、LEICIA半自動石蠟切片機、OLYMPUS螢光顯微鏡、LEICIA全自動脫水機、液基細胞薄片製片系統、全自動組織包埋機、Nikon五人共覽顯微鏡等先進儀器設備。
科室除開展常規組織病理學檢查與診斷、細胞病理學檢查與診斷(含TCT)、疑難病理會診、快速冰凍切片檢查與診斷、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診斷等業務外,還針對腫瘤專科醫院的特點,開展了腫瘤細胞耐藥性的免疫組化檢測,通過了中國病理學工作者委員會及免疫組化質控中心的質量認證。並率先在省內套用腫瘤藥物敏感實驗新法TECIA法,近期還開展了螢光原位雜交(FISH)檢測等項目。
為保證病理診斷的準確性,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完善的疑難病例會診討論制度,切實加強術中冰凍工作管理,嚴格控制病理切片質量,對簽發報告進行質量監查。活檢量逐年遞增,已從剛開診的百例/年增至活檢量約4800例/年,診斷技術已處全省先進行列。科室承擔過2項省級惡性腫瘤的普查任務,參與1項國際科研項目、1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省級科研立項一個,發表論文25篇。
核醫學科
核醫學科是套用放射性核素進行診斷和治療的醫學科室。腫瘤核醫學科則主要針對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開展了多項工作。核醫學科擁有荷蘭PHILIPSFORTE型SPECT等一批先進的檢測設備,在腫瘤的診斷方面開展了腫瘤標誌物的血清檢查,有針對肺癌的CY211、CEA和NSE,針對消化道腫瘤的CA199、CA724、CA50、CA242,針對卵巢癌的CA125,針對乳腺癌的CA153,以及分別對肝癌、前列腺癌絨癌有診斷價值的AFP、PSA、HCG,等十餘項檢查。
在腫瘤影像學檢查方面,套用ECT對多種腫瘤進行影像檢查。全身骨顯像,是套用磷酸鹽顯像劑對全身骨骼顯像,對於腫瘤是否侵犯骨骼、侵犯的部位和範圍可及早作出診斷,對決定治療方案有著重要意義;套用18F、MIBI、67Ga顯像劑,則可以對全身進行腫瘤顯像,判斷腫瘤侵犯的部位和範圍,對治療方案提供依據;另外前哨淋巴結顯像、放射性核素治療後顯像也是ECT顯像的範圍。治療方面主要開展工作有,血管瘤的32P敷貼治療和膠體注射治療;骨轉移癌的89Sr、153Sm-EDTMP、99Tc-MDP治療;甲亢甲狀腺轉移癌的131I治療;實體瘤的125I粒子或32P膠體間質注射的內放療。
放射科
放射科現有工作人員11人,其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2人。擁有X線計算機數位化處理器(CR)、飛利浦INTEGRIS血管造影機、芬蘭高頻乳腺機、800mA日立胃腸機等專業設備。科室不斷拓展業務範圍,除開展全身普通X光拍片、乳腺鉬靶拍片、消化道造影等業務外,還相繼開展了全身血管造影及腫瘤介入治療、乳腺導管造影、穿刺定位活檢、微波冷循環治療等技術,其中乳腺鉬靶診斷、導管造影劑穿刺定位是科室的特色業務。科室已完成省級科研項目3項,合作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
CT室
CT室現有8名專業技術人員,擁有英國PHLIPSrilliance-6型螺鏇CT機、美國Medrad高壓注射器、日本Kodak-8900雷射相機等專業設備。科室年均檢查患者約1萬人次,可對顱內腫瘤腦外傷、腦血管病變、雙肺縱隔、肝、膽、胰、脾、雙腎、子宮、膀胱等全身各部位的疾病進行準確的影像學診斷。除常規CT診斷外,已開展的CT引導胸部腫瘤活檢穿刺術,不僅創傷小,而且診斷準確及時;利用CT機器分析軟體開展肺內小結節CT灌注技術,術前鑑別肺內結節良惡性,已獲得省級科研基金支持;CT引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中晚期肺癌,隨訪近期效果明顯;甲狀腺CT灌注技術也已申請省級科研基金;肝、腎病變CT定位下活檢穿刺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腫瘤的診斷符合率。科室發表論文20餘篇,完成省級科研項目一項,榮獲全國衛生系統青年文明號稱號。
功能科
功能科於1987年成立,下設B超室、內窺鏡室、光動力室、心電圖室及肺功能室,共有專業技術人員14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2人,主治醫師3人,醫師3人,主管護師2人,主管技師2人,技師1人。功能科是所院重要的醫技科室之一,承擔著腫瘤影像學診斷等重要任務。在進行常規檢查的同時,全科還開展了“介入性超聲診斷及治療”、“結腸甘露醇聲學造影”、“經內鏡治療腫瘤及良惡性狹窄”、“逆行胰膽管造影”、“內鏡下微波治療”、“螺鏇彎曲菌的檢測”等診治新項目;迄今接診患者約11000餘人次;在國家、省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44篇,在國際性、全國性、省級學術會議上交流論文24篇,在省內同行中享有較高的聲譽。
內窺鏡室:
現有日本Olmpus內鏡系列,包括230型電子胃鏡、240型電子結腸鏡、氣管鏡,十二指腸鏡,以及國產微波治療儀、高頻電切、雷射治療儀等設備,除了開展胃鏡、腸鏡、氣管鏡等常規檢查,以及胰膽管造影、幽門螺鏇彎曲菌檢測外,還開展了內鏡下的微波、雷射、電切治療、胃腸道息肉切除、異物取出等多種特殊治療項目。在省內率先開展了“內鏡下微波治療食管癌、賁門癌及術後吻合口狹窄”、“水囊擴張法治療食管、賁門狹窄(良性)”及“內鏡下噴灑法黏膜染色助診早期胃癌”等研究項目。迄今已做胃鏡檢查及治療14000餘人次,腸鏡檢查及治3600人次,支氣管鏡檢查2,811人次,逆行胰但管造影檢查816例,其診斷符合率均在90%以上,居國內先進水平。
B超室:
B超室現有C-530三維彩色B超、美國惠普1000彩色超聲診斷儀等設備,開展了頸部、胸部、腹部超聲檢查及介入性超聲診斷與治療、結腸甘露醇聲學造影等項目,十餘年來,共完成腹部探查41,127人次,診斷符合率達90%以上;介入性超聲診斷230例;結腸甘露醇聲學造影45例,均獲得滿意診斷。
肺功能與電圖室:
現有德國耶格公司的肺功能儀,林謙106型心電圖機,通用公司生產的mac500012道心電儀。可進行肺通氣功能、殘氣功能、彌散功能、肺氣道阻力檢查,常規心電圖檢測、導納法心功能測定等項目。
檢驗科
現有工作人員16人,其中中高級職稱11人。下設門診化驗室、臨檢室、生化室、細菌室、血清免疫室及輸血科等專業組。擁有日本CL——8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PCR基因擴增儀、AC-900自動血球計數儀、凝血功能分析儀、ACV血氣分析儀、血流變儀等大量先進設備,檢驗方法規範標準,檢驗指標準確可靠,除開展常規檢查項目外,還開展了血清腫瘤標誌物等多種指標的測定和分析,以及各種致病菌的培養、藥敏實驗等,大大幫助了腫瘤疾病的臨床診斷、治療及對預後的準確判斷。1989年,科室即開展了“肝癌一滴血臨床套用觀察”與“F-8836試劑檢驗癌症研究”等科研項目,並取得了可喜的結果。科室始終追求“質量第一、患者第一”的宗旨,嚴把質量關,臨檢、生化、細菌、免疫等檢測均獲陝西省質量控制評比《合格證書》。血庫嚴格執行《輸血法》,嚴格查對制度,推廣成分輸血,保證了血液質量,預防和杜絕了各種可能發生的輸血反應及交叉感染。

專家介紹

於金明
行政職務:山東腫瘤醫院院長
技術職稱: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我院特聘專家
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兼放療科主任,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名譽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名譽教授,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常務理事、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無創傷治療研究中心主任,人事部特聘專家。《腫瘤防治雜誌》主編,《中國骨腫瘤骨病》雜誌副總編輯,《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雜誌》副主編。
馬龍安
行政職務:科主任
技術職稱:主任醫師
畢業院校:西安醫科大學醫療系
所屬科室:普外科
1988年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醫療系,中國抗癌協會會員、陝西省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直從事腹部腫瘤外科工作,臨床經驗豐富,擅長肝膽胰、胃腸腫瘤的診斷及外科治療。主持參與衛生廳科研課題2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李純義
行政職務:名譽主任
技術職稱:主任醫師
畢業院校: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
1975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中華醫學會會員、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抗癌協會常務理事、省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擅長肝、膽、胰、胃、腸道腫瘤的外科治療和綜合治療。
李強
行政職務:科副主任
技術職稱:副主任醫師
畢業院校: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醫療系
所屬科室:普外科
1997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醫療系,外科學碩士,中華醫學會會員、省抗癌協會會員、省胃癌專業委員會會員、省抗癌協會轉移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腹部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工作。主持、參與省級科研項目各一項,參編專著一部,發表論文10餘篇。
王一凡
技術職稱:副主任醫師
畢業院校:西安醫學院醫療系
所屬科室:普外科
1978年畢業於西安醫學院醫療系。擅長乳腺病、急腹症、胃腸腫瘤外科及腸外營養支持等,對上述疾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付改發
行政職務:科主任
技術職稱:主任醫師
畢業院校:西安醫學院醫療系
所屬科室:胸部腫瘤外科
1978年畢業於西安醫學院醫療系。從事食管癌、賁門癌、肺癌、縱隔腫瘤、胸壁腫瘤及乳腺癌的診治與研究,尤其在食管癌與乳腺癌外科研究方面突出。部分論文入錄《中國腫瘤臨床年鑑》、《世界名醫論壇》,其論文《食管斜切插入術式》被世界華人科學技術推廣普及聯合會錄用,並獲得第三屆華中地區科學技術推廣大會二等獎。
左天增
技術職稱:主任醫師
畢業院校:西安醫學院
所屬科室:胸部腫瘤外科
1969年畢業於西安醫學院,陝西省胸心外科學會委員。長期從事胸部腫瘤的外科臨床及科研工作,對肺癌、食管癌、賁門癌、縱隔腫瘤、胸壁腫瘤及乳腺癌的手術治療和綜合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王成
行政職務:
技術職稱:任醫師
畢業院校:蘭州醫學院醫療系
所屬科室:胸部腫瘤外科
1983年畢業於蘭州醫學院醫療系,中華醫學會、中國抗癌協會會員、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協作中心會員。熟練掌握了胸部腫瘤及疾病的診治和術後處理,特別是對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的早期診斷、手術及綜合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特的見解。參與多項科研項目。

特色醫療

癌痛治療

陝西省腫瘤醫院麻醉科針對患者的需求,利用專科特長,採取美藍區域阻滯、患者自控止痛(PCA)等技術,長期為相當多的癌症患者治療疼痛,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了生存期,為進一步接受治療創造了有利的身心條件。

癌痛的原因及分類:
疼痛是癌症患者一個常見的主要症狀。對癌症患者來說,疼痛是最令人煩惱的併發症;對醫生來說,疼痛目前仍是診斷、治療過程中較棘手的問題。癌症病人的疼痛比較複雜。WHO將之分為①直接由腫瘤發展侵犯引起的;②和腫瘤相關但不是直接引起的;③由腫瘤治療引起的;④和腫瘤無關的疼痛。為了正確處理癌症病人的疼痛,首先應當明確疼痛的原因,對於①②兩種原因引起的疼痛,抗腫瘤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疼痛緩解;而對③④兩種原因引起的疼痛則需進行止痛和其他有關的輔助治療。
癌痛的現狀
據WHO統計,全世界每天約有4,000,000人遭受著癌痛的折磨,在癌症確診時,約50%的病人都有疼痛主訴,隨著疾病的進展,此比例可上升至80%左右。最近的調查表明,在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中的各期癌症病人中,伴有不同程度疼痛者占51.1%,有30%的患者有劇烈的或難以忍受的疼痛。據民辦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新發癌症患者1000萬,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在無轉移的癌症患者中15%伴有疼痛;在接受抗癌治療的成人和兒童中50%的患者感到疼痛;60%-90%的晚期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70%以疼痛為主要症狀。疼痛是癌症患者最痛苦,最難以耐受的症狀之一,因此無論醫生還是患者都應對其有清楚的認識。

癌症疼痛的止痛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00年為多數癌症患者解除疼痛"的戰略目標。它體現了控制癌症疼痛已成為實行人道主義的重要治療措施。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邀請28位醫學、藥學及護理專家討論制定出"三級止痛"方案,其內容簡介如下:Ⅰ級止痛適用於一般疼痛。使用非麻醉止痛劑加減輔佐劑(非類固醇類)。Ⅱ級止痛適用於中度持續疼痛或疼痛加重。使用弱麻醉劑加減非麻醉止痛劑加減輔佐劑。Ⅲ級止痛;適用於強烈持續疼痛。使用強麻醉劑加非麻醉止痛劑加輔佐劑。輔佐劑是指鎮靜安定藥、冬眠靈、安定、類固醇類、潑尼松地塞米松等藥,根據病情需要,選擇輔佐劑。目前癌痛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其原因諸多,但有研究表明,規範合理地用藥,可使90%的晚期癌痛得到較好的控制。
病人及家屬應向醫生反映以下問題:
1.初發疼痛時的部位、時間及疼痛出現有無誘因。
2.疼痛的特點,如是否突然發生、疼痛劇烈、很快緩解;還是持續疼痛,隱隱約約或是間歇性的疼痛,有無向遠處放射疼痛的表現等。
3.疼痛是否影響睡眠及限制日常活動。
4.有無自身緩解疼痛的方法,如採取某種姿勢、體位等。
5.用藥後的反饋信息,如用過什麼藥、效果如何、止痛時間多久等。
6.疼痛時是否伴隨其他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出汗等。

阿片類止痛劑常見副作用的處理

(1)便秘:幾乎所有使用阿片類止痛藥的患者都有便秘。臨床上往往處理便秘比控制疼痛更為困難,因而,在開始用阿片類止痛劑時,應著手制定一個有規律的通便方案,包括緩瀉劑和大便鬆軟劑:如番瀉葉甲基纖維素、酚肽、石蠟油等;同時應注意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

(2)呼吸抑制:是使用阿片類藥物過程中潛在的後果最嚴重的副作用。通常發生於第一次使用阿片類藥物且劑量過大的患者,在止痛的同時伴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所致,隨著反覆用藥,這種併發症發生的危險性逐漸減小。當發生呼吸抑制時,套用1:10納絡酮稀釋液緩慢靜脈滴注治療;對昏迷患者應做氣管切開。

(3)鎮靜和嗜睡:可以發生在第一次或反覆使用阿片類止痛劑之後。儘管有時臨床上需要患者鎮靜,但它們並不是止痛劑所需要的成分,特別是對非臥床患者。處理方法包括減少個別藥物的劑量或拉長給藥的間隔時間,也可選用血漿半衰期較短的藥物。

(4)噁心和嘔吐:有2/3使用阿片類止痛劑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噁心嘔吐,可選用甲哌氯丙嗪、滅吐靈、維生素B6等藥物治療。

(5)急性中毒:表現為呼吸抑制、昏迷、縮瞳和消化道痙攣等,選用阿片類藥物拮抗納絡酮治療養,納絡酮能競爭性地阻止並取代阿片類物質與受體結合,阻斷其作用,以消除中毒症狀。

(6)身體依賴和耐藥性:在阿片類止痛劑使用過程中可伴有身體依賴和耐藥性的出現,這是使用這類藥物時正常的藥理學反應。身體依賴的特點是:當治療突然停止時,會出現戒斷綜合證。耐藥性的特點是:隨著藥物的重複使用其藥效降低,需增加藥物劑量或縮短給藥間隔時間,才能維持止痛效果。身體依賴和耐藥性並不妨礙鴉片類止痛藥物的作用,有研究資料表明:多數患者從首次使用開始直至死亡需逐步增加劑量;而有1/3的患者在治療的全過程中可維持穩定的劑理;約有20%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要求減少劑量。許多臨床經驗表明,當有規律地給那些阿片類藥物有效地患者服用嗎啡時,不存在耐藥問題;當需要增加劑量或改變藥物類型時,不一定是產生了耐藥性,往往是疾病進展使疼痛增加所致;但濫用阿片類止痛劑可以增加耐藥性發生的危險;劑量"過小"或"按需要"給藥,常常使疼痛持續存在或重新出現,即達不到止痛目的,更容易產生耐藥性。

(7)精神依賴:精神依賴即所謂成癮,是一種伴隨濫用藥物而產生的行為表現形式。其特徵是渴望用藥和不可遏止地設法獲得藥品,為了"舒服"而不是為了止痛。大量臨床經驗表明,在使用阿片類止痛劑治療慢性癌痛的患者中,很少發生精神依賴,如有一份資料指出,12000例使用鴉片類藥物治療癌痛的患者中,僅有4例成癮。

麻醉醫生在癌痛治療中的作用
中晚期癌症疼痛是造成患者生活質量低劣、引發合併症和加速衰亡的重要原因。規範的"三級止痛"方案,可使約90%的晚期癌痛得到較好的控制。對於經過規範用藥後尚無法有效解除疼痛的病人,麻醉醫師在必要時進行麻醉操作,運用部分專業技術緩解疼痛,可以有效的控制疼痛。另外,癌痛治療中的很多藥物,尤其是阿片類都是麻醉醫師熟知的麻醉劑,麻醉醫師更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疼痛,避免由於醫生過於保守使用這些藥物,而使患者無謂地忍受痛苦,麻醉醫師對於癌痛治療的積極態度不僅對癌痛患者有益,也有利於組成高效率的小組來治療疼痛。

醫院榮譽

1999年,獲“陝西省衛生廳直屬系統慶國慶迎回歸文藝匯演優秀節目獎”
1999年,被衛生廳直屬機關委員會評為“先進基層組織”
1999年,被省衛生廳評為“陝西省衛生行業文明示範單位”
2000年,被省衛生廳直屬機關委員會評為“先進基層組織”
2000年,被省衛生廳評為“省直系統離退休工作先進單位”
2000年,被省衛生廳評為“全省衛生系統‘創佳評差’競賽活動最佳單位”
2000年度,被省衛生廳評為“先進單位”
2000年度,被衛生廳、省醫學會評為“中華醫學會陝西省分會最佳團體會員單位”
2000年度,被省社會保障廳評為“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服務管理先進集體”
2001年,獲“省衛生廳直屬機關紀念建黨80周年優秀節目獎”
2001年,獲“省直機關職工桌球比賽女子團體亞軍”
2001年,被省衛生廳直屬機關委員會評為“先進基層組織”
2001年,被省衛生廳評為“西安地區行風建設先進單位”
2002年,被省衛生廳直屬機關委員會評為“先進基層組織”
2002年,被省衛生廳評為“西安地區行風建設先進單位”
2002年度,被省社會保障廳評為“省直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服務管理先進集體”
2002年度,被省衛生廳評為“廳直屬單位考核優秀領導班子”
2003年度,被省衛生廳評為“廳直屬單位考核優秀領導班子
2003年,獲“省直機關職工體育比賽游泳團體第三名”
03~04年度,被省直屬機關工會工作委員會評為“先進職工之家”
2003年,被省衛生廳、省醫學會評為“全省創建百姓放心醫院活動第一主題‘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醫院”
2004年,獲“省直單位桌球比賽第三名”
2004年,獲省直機關“學習十四大精神與中國工會知識競賽試題答卷”評選優秀組織獎
2004年度,獲“第八屆白求恩精神獎先進集體”獎
2004年度,被省衛生廳評為“廳直單位優秀領導班子”
2005年,獲“省衛生系統公民道德與誠信建設知識競賽優秀組織獎”
2005年,被省護理學會評為“護士健康教育多媒體大獎賽三等獎”
2005年度,被省衛生廳評為“廳直單位優秀領導班子”
2006年度,被省衛生廳評為“廳直單位優秀領導班子”
2007年,被省衛生廳評為“陝西省省管醫院行業作風建設先進單位”
2007年,獲“創評”競賽活動最佳單位
2007年,被評為“全國衛生行業先進集體”
2008年,榮獲西安市環境監理處授予的“二00八年度環境管理先進單位”

大事記

1978年3月陝西省衛生廳成立"陝西省腫瘤研究院籌建處"1979年2月省委、省建委制定規劃:總投資1948.9萬元、總面積39133平方米、病床400張、日門診量900人次、編制570人(含科研人員60人)
1987年基建全面完工,4月1日開始試診。
1988年12月27日醫院正式開診。
1997年1月24日建成衛生部三級甲等醫院。
2000年我院放射科被省衛生廳定為省級放射治療重點優勢學科。
2003年6月12日省編辦、省衛生廳批准我院加掛"陝西省第三人民醫院"。
2004年,陝西省衛生廳下發檔案(陝衛醫發﹝2004)201號檔案)批准我院成立省婦科腫瘤診療中心。
2004年,陝西省衛生廳下發檔案(陝衛醫發﹝2004)201號檔案)批准我院成立省乳腺腫瘤診療中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