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使穴

間使穴

間使,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鬼路。屬手厥陰心包經。經(金)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布有前臂內、外側皮神經,正中神經掌皮支,前臂掌側骨間神經,及前臂正中動、靜脈和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主治心痛,驚悸,胃痛,嘔吐,熱病煩躁,胸痛,瘧疾,癲狂,癇症,肘攣,臂痛等。直刺0.5-1寸。

名稱釋義

1)間使。間,間接也。使,指使、派遣也。該穴名意指心包經經水在此蒸發涼性水氣。本穴物質為郄門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行至本穴後,經水逐步降溫,生髮出心火所克的肺金特性的涼性水氣,如被它物間接的指使一般,故名。

2)鬼路。鬼,與天相對,指穴內物質為地部經水。路,通行的道路。鬼路名意指心包經的經水由本穴流行通過。本穴物質為郄門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經水在本穴只是流行通過,故名鬼路。

3)心包經經。經,動而不居也。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在本穴只是流行通過,動而不居,故為心包經經穴。

4)本穴屬金。屬金,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在本穴的變化為散熱化氣,所化之氣性涼,表現出肺金的秋涼特徵,故其屬金。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淺瀉或水針。

定位

間使穴位於人體的前臂掌側,當曲澤穴與大陵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靈樞·本輸》:“兩筋之間,三寸之中也”;《針灸甲乙經》:“在掌後三寸,兩筋間陷者中。”

添加添加

解剖

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部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前臂外側皮神經,其下為正中神經掌皮支,最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主治

1. 心痛、心悸、癲狂等;

2. 胃痛,嘔吐;

3. 熱病,瘧疾;

4. 臂痛。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心絞痛、心肌炎、癲癇、癔病、瘧疾等。

配伍

配心俞主治心悸;

配後溪、合谷主治癲癇;

配內關、胃俞、中脘主治胃痛。

文獻摘錄

《甲乙經》:熱病煩心,善嘔,胸中澹澹,善動而熱,間使主之。

《千金方》:狂邪發無常,被頭大喚欲殺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語,灸間使三十壯。

《大成》:治月水不調,血結成塊。

《大成》:咽中如梗,間使、三間。

《金鑒》:主治脾寒證,九種心痛,脾疼,瘧疾,晚,及瘰癧久不愈。

研究進展

有報導間使穴對心臟功能影響較大如對冠心病的治療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改善心電圖,使左心室舒張期終末壓降低。另有實驗證明,電針間使和內關,可使冠脈流量和心肌血氧供應量增加,使冠脈阻力、心肌氧提取率降低,最大冠狀動脈血氧含量差減少,心肌氧耗量降低,從而改善、調整心肌對氧的供求失衡,有利於瀕危區缺血心肌損傷程度的減輕,使心肌壞死區減少。

人體穴位大全(六)

中醫博大精深,其中針灸之術更是名揚中外,而針灸之術之基礎在於對於人體穴位的了解和掌握。現在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了解下人體中的各個穴位,旨在傳承文化,以揚國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