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弘倧

錢弘倧

錢倧(929年—975年),原名錢弘倧,字隆道,吳越文穆王錢元瓘第七子 ,吳越忠獻王錢佐異母弟,母魯國夫人鄜氏,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第四任君主,947年三月―947年十二月在位。 錢倧初任內衙指揮使、檢校司空、丞相等。開運四年(947年),錢佐去世,錢倧繼位。同年十二月,李孺贇反叛,錢倧命鮑修讓等出兵討平。當時內衙統軍使胡進思跋扈,干預政事,錢倧深感厭惡,內衙指揮使何承訓建議誅殺胡進思,錢倧猶豫不決。何承訓怕事情泄露,向胡進思告密。胡進思先發制人,和指揮使諸溫等以內衙兵發難,將錢倧軟禁在義和院,假傳命令,說錢倧因突然中風,傳位給其弟錢俶。錢俶繼位後,將錢倧遷居衣錦軍。錢倧死後,諡號忠遜王,葬於會稽秦望山(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錢倧,原名錢弘倧,字隆道,吳越文穆王錢元瓘第七子 ,吳越忠獻王錢佐(錢弘佐)異母弟,母魯國夫人鄜氏。錢倧初任內衙指揮使、檢校司空。開運元年(944年)十一月,出任東府安撫使,後多次升遷至檢校太尉。開運四年(947年)三月,錢佐任命錢倧擔任丞相。

繼承王位

開運四年(947年)六月初二日,錢佐去世,遺命委任弟弟錢倧為鎮海、鎮東節度使兼任侍中。 六月十三日,錢倧正式繼承吳越王之位。

七月,錢倧派其弟台州刺使錢弘俶共同參預相府事務。 同月,李達讓他的弟弟李通主持福州留後事務,自己到錢唐拜見錢倧,錢倧承用制書加封李達兼任侍中,並給他改名為李孺贇(《吳越備史》誤作李儒資、李孺斌)。 不久,李孺贇後悔害怕,用二十株金筍和其它珍寶賄賂內牙統軍使胡進思,請求回歸福州;胡進思替他請求,錢倧便同意讓李孺贇回到福州。

八月,後漢朝廷任命錢倧為東南兵馬都元帥,鎮海、鎮東節度使兼任中書令,吳越王。

十一月,錢倧在碧波亭大舉檢閱水軍,賞賜比過去多一倍,胡進思極力勸諫減少賞賜,錢倧動怒,把筆投到水裡,說:“我的財產和士卒共有,有什麼多少的界限呢!” 胡進思大為恐懼。

十二月,李孺贇背叛吳越國,錢倧派東南面安撫使鮑修讓等人攻打李孺贇,將其擒獲後誅殺。十二月初五日,將李孺贇的首級傳送到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同月,任命丞相吳程知為福州威武軍事。

政變遭廢

錢倧生性聰明機敏,嚴厲剛毅 ,經常憤恨其兄錢佐容忍寵養眾將,政令不出於自己。等他繼位後,誅殺杭、越二州玩忽敗壞法紀的三名官吏。 而胡進思倚仗有迎立錢倧的功勞,干預政事;錢倧很厭惡他,想讓他去管轄一個州,胡進思不願意。他有時陳述自己的謀略,錢倧就多次當面折辱他。胡進思回到家,設定一個錢佐的牌位,披散頭髮痛哭。百姓有殺牛者,官吏查訪此事,拿來他人所買的肉近一千斤。錢倧問胡進思:“牛大的有多少肉?”答道:“不過三百斤。”錢倧說:“那么官吏是胡說。”於是命人查辦官吏的罪。胡進思向錢倧拜賀他的明察。錢倧問:“您怎么能知道得這樣詳細?”胡進思恭敬而不安地答道:“臣過去沒從軍時,也曾幹這種事。”胡進思認為錢倧知道他原來的舊業,是故意侮辱他,因此更加憤恨惱怒。胡進思建議派李孺贇回福州,等到李孺贇反叛時,錢倧責備他,胡進思越發自感不安。錢倧和內衙指揮使何承訓計畫驅逐誅殺胡進思,並和內都監使水丘昭券商議。水丘昭券認為胡進思黨羽眾多難以制服,不如寬容他,錢倧猶豫不決。何承訓怕事情泄露,反而把密謀告訴胡進思。

開運四年(947年)十二月三十日,錢倧在除夕之夜,宴請眾將領、官員們,錢倧讓畫工獻上《鍾馗擊鬼圖》,並親自在這幅畫上題詩。胡進思見狀才恍然大悟,知道錢倧要殺害自己,便和他的黨羽策劃作亂。當夜,胡進思率領親兵一百人,身著戎裝、手持武器開進宮內,在天策堂見錢倧,胡進思說:“老奴沒有罪,大王為什麼要謀害我?”錢倧喝斥胡進思,胡進思不退下,周圍執兵器的人都很憤怒。錢倧猛然驚愕得沒有時間發話,跑進義和院。胡進思鎖上院門,假傳錢倧的命令,宣告朝廷內外說,錢倧因突然中風,傳位給其弟同參相府事錢俶(錢弘俶)。

胡進思偽稱錢倧之命,承奉制書授任錢俶為鎮海、鎮東節度使,兼任侍中。錢俶說:“能保全我哥哥,我才敢接受此命,否則我當避路讓賢。”胡進思答應錢俶,錢俶於是繼位,開始處理國事。

遷居去世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十二日,錢俶將錢倧及其妻兒遷居到越州(今浙江紹興)的衣錦軍私宅,賜予豐厚的財物,並派匡武都頭薛溫帶領親兵護衛錢倧,悄悄告誡薛溫等人說:“你們要小心護衛我的兄長,如果有非常之事,一定要拚死抵抗。”

不久,胡進思請求錢俶誅殺錢倧,錢俶不同意,胡進思於是假稱錢俶的命令,讓薛溫處死錢倧。薛溫說:“我受命之日,不曾聽到此話,決不敢妄自行動。”一天晚上,胡進思派來兩名刺客,爬牆跳入庭院,刺殺錢倧。錢倧見是刺客高聲呼救,薛溫於是帶兵進來,誅殺兩名刺客 ,使錢倧得以幸免於難。此後,錢倧一直在越州居住二十多年後病逝,諡號忠遜王,以王禮安葬會稽的秦望山(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

歷史評價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倧,性明敏嚴毅。”

歐陽修《新五代史》:“吳越王弘倧,性剛嚴。”

錢儼《吳越備史》:“性既嚴急。”

史籍記載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襲列傳二》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吳越世家第七》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六至卷二百八十六

《吳越備史》卷三至卷四

《十國春秋》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錢元瓘,吳越文穆王。

母親:鄜氏,封魯國夫人。

兄弟

錢弘僎,封瓊山侯。

錢弘儇(錢弘偁),官任彰武節惠節度使。

錢弘侒。

錢弘僔,錢倧同母兄,吳越世子,諡號孝獻。

錢弘佐(錢佐),吳越忠獻王。

錢弘偡,封吳興王,諡號恭義。

錢弘俶(錢俶),吳越忠懿王。

錢弘億,官任奉國康獻節度使。

錢弘儀,封開國彭城侯。

錢弘偓,官任衢州刺史。

錢弘仰,官任台州成顯刺史。

錢弘信(錢信、錢儼),官任昭化靜宣節度使。

五代十國君主陵墓

君主陵墓地點
後梁肅祖朱黯興極陵
後梁敬祖朱茂琳永安陵
後梁憲祖朱信光天陵
後梁烈祖朱誠鹹寧陵
後梁太祖朱溫宣陵河南省洛陽市范登堡
後梁末帝朱友貞河南省洛陽市
後唐懿祖朱邪執宜永光陵
後唐獻祖朱邪赤心長寧陵
後唐太祖李克用建極陵山西省代縣
後唐莊宗李存勖雍陵河南省新鄭
後唐惠祖李聿順陵
後唐毅祖衍陵
後唐烈祖李琰奕陵
後唐德祖李霓慶陵
後唐明宗李嗣源徽陵河南省洛陽市
後唐閔帝李從厚河南省洛陽市
後唐末帝李從珂河南省洛陽市
後晉靖祖石璟義陵
後晉肅祖石彬惠陵[後晉]
後晉睿祖石昱
後晉獻祖石紹雍昌陵
後晉高祖石敬瑭河南省洛陽宜陽縣
後晉出帝石重貴遼寧省開原
後漢文祖劉湍懿陵
後漢德祖劉昂沛陵
後漢翼祖劉僎威陵
後漢顯祖劉琠肅陵
後漢高祖劉知遠睿陵[後漢]河南省登封測景台
後漢隱帝劉承祐穎陵河南省禹縣玉橋
後周信祖郭璟溫陵
後周僖祖郭諶齊陵
後周義祖郭蘊節陵
後周慶祖郭簡欽陵[後周]
後周太祖郭威崇陵河南省新鄭廓店
後周世宗柴榮慶陵[後周] 河南省新鄭廓店
後周恭帝柴宗訓順陵河南省新鄭廓店
吳太祖楊行密興陵
吳烈宗楊渥紹陵
吳高祖楊隆演肅陵
吳睿帝楊溥平陵
蜀高祖王建四川省成都市老西門
蜀後主王衍陝西省西安市三趙村
楚武穆王馬殷湖南省衡陽市
楚廢王馬希廣湖南省衡陽市
楚恭孝王馬希萼
楚後主馬希崇
吳越太祖錢鏐浙江省蕭山區矛山
吳越世宗錢元瓘浙江省杭州市玉龍山
吳越成宗錢弘佐浙江省杭州市玉龍山
吳越忠遜王錢弘倧浙江省紹興市秦望山
吳越忠懿王錢弘俶河南省洛陽市
閩太祖王審知 宣陵福建省福州市蓮花峰
閩太宗王延鈞福建省福州市蓮花峰
閩康宗王昶福建省福州市胭脂山
閩景宗王延曦福建省福州市
漢太祖劉安仁廣東省廣州市興王府
漢代祖海曲陵
漢烈宗劉隱德陵[南漢]
漢高祖劉龑康陵[南漢]廣東省廣州市興王府
漢中宗劉晟昭陵廣東省廣州市
漢後主劉鋹廣東省曲江越王山
南平武信王高季興湖北省江陵龍山
南平文獻王高從誨湖北省江陵龍山
南平貞懿王高保融湖北省江陵龍山
蜀高祖孟知祥和陵四川省成都市磨盤山
蜀後主孟昶河南省洛陽市
唐義祖徐溫興陵
唐烈祖李昪永陵[南唐]江蘇省南京市牛首山
唐元宗李璟江蘇省南京市牛首山
唐後主李煜金陵河南省洛陽市北邙山
漢世祖劉旻山西省太原市交城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