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雜麵

金絲雜麵絲用綠豆粉、精白面、芝麻面、鮮蛋清、白糖、香油六種原料製成。

簡介

(圖)金絲雜麵金絲雜麵

金絲雜麵,是饒陽縣的傳統特產。

金絲雜麵,又稱速食雜麵,是河北饒陽縣的傳統名產,已有250多年的歷史。因此面色澤金黃,條細如絲,原料多樣,故稱“金絲雜麵”。據《深外諷土記臃》:“斤面千六百刀,面細如絲”。傳說清康熙皇帝一次到民間哪團卜訪,經過饒陽縣城時,曾吃過金絲雜麵,頗為讚賞。1929年,河北省工商界曾在天津市舉辦一次臨時國貨展銷大會,會上饒陽的金絲雜麵受到了各界人士的讚譽,榮獲二等獎,並被稱為“金絲油條雜麵”。創製金絲雜麵的仇家,至今還保存著當年頒發的獎狀和獎章。

歷史淵源

相傳在清道光年間,饒陽縣東關有一位叫仇發生的農民,以賣雜麵為生。他為了使自己的雜麵具有獨特的風味,苦心鑽研,歷經數年,經過八百多次試驗,終於製成了膾炙人口的金絲雜麵。清朝末年,有個老家是肅寧縣(與饒陽縣毗鄰)的太監,每次回家省親,必到饒陽東關仇家雜麵店買一些金絲雜麵,作為禮品帶回皇宮。自此,金絲雜麵便成為“宮面”的一種。

榮譽

民國時期,仇家金絲雜麵曾榮獲孫中山先生頒發的獎狀。1929年,金絲雜麵參加了天津國貨展覽會,榮獲二等獎。 

製作方法

製做時把各種原料按比例合成面,軋成紙一般薄片,再用快刀切成2尺長的細條,盤成把,然後包裝起來。因為條細如絲,呈金黃色,故名“金絲雜麵”。金絲雜麵不僅味美適口,營養豐富,而且食用方便。先在鍋里配好湯,湯開下面,即可撈出食用,故又稱“速食麵”、“速食麵”。

饒陽金絲雜麵

饒陽金絲雜麵是饒陽縣著名特產,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為清宮貢品,民國期間,仇家金絲雜麵曾獲孫中山先生頒發的獎狀,並在天津國貨展覽會上以“製作精良、品質尚佳”榮獲二等獎。金絲雜麵配料考究,製做精細。成分主要為綠豆面、白面、雞蛋白、白糖芝麻香油等6種材料。因雜麵細如絲、色金黃故名“金絲雜麵”。因配料科學、味道鮮美、清香適口、獨具風味、營養豐富,深受國內外顧客歡迎。一直暢銷不衰。目前,饒陽金絲雜麵年產達3萬多公斤,生產廠家80多個,以仇氏正宗金絲雜麵及沱陽金絲雜麵規模最大。

饒陽金絲雜麵食用範圍廣泛,細條做雜麵湯,每250g做10-15碗,中條雜麵用來涮羊肉,無糖雜麵可作為糖尿病人和高血壓患者的輔療食品,機制雜麵做炒雜麵、燜雜麵、涼撈雜麵等多種食法。

河北省名優特產一覽

河北簡稱冀,位於北京周邊,因處於黃河下游以北而得名。 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黃帝、炎帝和蚩尤就在河北由征戰到融合,開創了中華文明史。河北省農特產品豐富多樣,名酒、美食及工藝特產琳琅滿目,極具地方特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