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保護、研究、展示重慶和三峽地區歷史文化遺產與人類環境物證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機構,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礎設施。中國三峽博物館與重慶市博物館合併共建,今後將掛兩塊牌子。它位於20世紀亞洲十大經典建築的重慶人民大禮堂的正西端,兩者中間為4萬平方米的重慶人民廣場,三者共同形成“三位一體”的城市標誌性建築群。如果說重慶人民大禮堂是20世紀50年代重慶的標誌性建築,那么,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是21世紀初重慶的標誌性建築,一顆鑲嵌在山水園林的山城重慶心臟的璀璨明珠。2008年7月,重慶市渝中區中國三峽博物館風景區正式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基本信息

簡介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展廳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主體建築氣勢宏偉,內涵深邃。除正面與人民廣場人民大禮堂保持三位一體外,其餘部分均順地勢地貌而建,並與山體融為一體,結合地勢高差與建築的圍合與半圍合,呈現出山水主題的園林景觀,舒展平緩變化的體量似從山體中生長雕琢而成。工程總用地面積為2.9316公頃,主體結構長157.3米,寬98.085米,地面以上總建築高度為25.2米,共5層,總建築面積為42497平方米,為一類高層建築,其中地下1層為文物庫房、車庫、設備用房,地上4層為展廳、報告廳、管理輔助用房。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建築結構安全等級及耐火等級均為一級,建築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總體布局通過以東西走向的人民大禮堂對稱軸為主軸線,並以一個完形將人民廣場與博物館主體建築聯繫起來,主軸線上人民大禮堂、人民廣場、博物館三位一體,一氣呵成,張馳收放灑脫自如,形成“三位一體”的四維效果(包含人群的行為運動)。通過對完形的分解整合、高差變化、肌理對比,形成統一簡約而又內涵豐富的象徵圖形。人民廣場與博物館一體圖形,用一把巨型的琵琶圖案連線。從東端人民大禮堂向西望,博物館主體的玻璃頂在陽光照射下有如水中(前部水池)和群山(展廳山石狀)中升起的紅日,顯出勃勃生機。從西端博物館東望,人民大禮堂在人民廣場和諧曲線環抱的映襯下,昭示出博物館和人民大禮堂兩個不同時期標誌性建築的歷史對話,而人民廣場則成為對話的極佳場所,這種生動、諧趣的對話方式,既強調了歷史和社會的人文關懷,又展示了重慶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歷史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概貌

1999年4月1日中午1點,蒲海清、王鴻舉、程貽舉三位市長在市政府會議室召開會議,決定啟動中國三峽博物館暨重慶博物館的籌備工作。館址定在人民大禮堂中軸線上,人民廣場西端。這是文博工作者和市民理想的選址。市政府迅速成立了相關的領導小組和領導小組辦公室,建館的籌備工作迅即展開。1999年6月上旬,重慶市政府召開了第一次文物工作會議。

1999年11月28日晚,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一事再次成為市政府常務會議的議題。會議開得非常熱烈。文物部門的同志在匯報中客觀分析了,在人民廣場、大禮堂中軸線上修建中國三峽博物館,的優勢和社會意義。包敘定市長當即拍板,將中國三峽博物館定位一號民心工程,立即啟動立項、設計、方案競選工作。

幾個月後,在重慶人民大禮堂,展出了中外設計師設計的八個三峽館模型,供市民選擇。重慶市民非常投入地作出篩選,這在重慶的建築史上是少有的。它再一次證明市委、市政府修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決定是深得民心的。

2000年9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批准館名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2000年12月29日,建館工作項目正式啟動,拆遷工作和設計工作順利進行,建館資金逐步得到落實。與此同時,由重慶市文物工作者組成的中國三峽博物館功能及展覽設計也正在按計畫進行。2002年10月28日三峽博物館主體工程開工。2004年12月28日建築安裝項目竣工,開始布展陳列。2005年5月31日完成布展陳列。

意義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一角

重慶是一座具有優秀歷史文化內涵和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三峽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與之相配套的三峽文物搶救保護也是廣為世界關注的工程。因此,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作為收藏、研究、展示重慶地方歷史文化的標誌性博物館,在成為三峽歷史文化永久載體的同時,也將成為三峽工程文明形象的不朽豐碑。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目標是“西部領先、全國一流、世界影響”。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成為重慶城市文化的象徵、城市文明的視窗和城市精神的名片。

作為一個傳承並延續著歷史文脈,提供公共文化資源的場所,中國三峽博物館是一座擁有豐富藏品的綜合性現代化博物館,它採用了現代化的聲、光、電等技術手段,突出文物展品的形象特徵,使其具有直觀、生動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達到文物展品的歷史文化內涵與陳列形式的藝術構想的協調統一。各具特色的陳列展覽,使人人都有受歷史文化和藝術薰陶的平等機會。

特色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展出的文物

中國三峽博物館主體工程總用地面積為2.9316公頃,主體結構長157.3米,寬98.085米,地面以上總建築高度為25.2米,共5層,總建築面積為42497平方米,為一類高層建築,其中地下1層為文物庫房、車庫、設備用房,地上4層為展廳、報告廳、管理輔助用房。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建築結構安全等級及耐火等級均為一級,建築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

這座氣勢恢弘,內涵深邃的博物殿堂,在建築設計上也充分考慮了歷史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弧形外牆和對面大禮堂的圓形傳統建築,形成一種向心力的呼應和整體吻合:弧線代表著水利大壩,而圓型代表著古建築的文化特徵。大面積的藍色玻璃和古樸的砂岩,規避了一般大型建築用大理石花崗石帶來的珠光寶氣,同時,藍色玻璃象徵著水,而砂岩外牆則代表著山,充分體現了重慶山水之城的特色。而且外牆砂岩是專門從澳大利亞購進的,在晴天、陰天、雨後等不同的時候,砂岩的顏色都會有微妙的變化。博物館正上方的玻璃穹頂不僅是滿足了大堂採光的需要,而且,這個漏斗型的圓形穹頂,在外型上很像一個巨大的承露盤,一方面取“三峽之水天上來”之意,另一方面,水通過三層疊瀑,一瀉而下,與人民廣場連相。這樣就體現了博物館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潤大地的寓意。大門前由西向東的三疊水池,暗合從西到東的三級階梯地勢。博物館的左右兩邊外牆上,各有一幅巨大的浮雕,這是著名雕塑藝術家江碧波的精心之作。浮雕取材於遠古巴人的造型藝術符號:巴人圖騰白虎,三峽特有的魚,巴人信仰的巫教里的迎魂樹、迎魂舟和楚文化的標誌———朱雀鳥,它意味著巴楚同在一條江上,共同創造了遠古長江文明。位於博物館正面右上方,有一個4米見方的巨大篆體印章,印章由上到下、由右至左刻有“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9個大字。在建築物上戳印章這種創意,在中國還是首次,而篆體本身就透漏出歷史的滄桑。

館藏情況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在重慶博物館的基礎上發展得已具相當的規模,目前擁有各類文物近百萬餘件,各類珍貴圖書、資料十萬餘件。在眾多的藏品中,出土文物以巴蜀文化遺物,四川漢畫像磚、畫像、石陶俑,元末大夏開國皇帝明玉珍睿陵遺物為馳名。傳世文物中,宋以來名家書畫、歷代名窯瓷器、明清紫砂、歷代錢幣、各代碑帖、玉器、竹木牙骨器、絲綢和西南民族文物等,均有較系統的收藏。本館收藏的近現代文物也豐富而有特色,對四川及重慶近代以來的太平天國、重慶教案、開埠設關、蜀中同盟會、中共四川地下黨、抗戰陪都和正面戰場等重要的歷史進程,都有形象的文物資料以反映。本館還注意選取重要的典型性實物和四川各地民間工藝品的代表性實物入藏,以便在展覽中形象地再現各族人民的現實生活。館藏文物約10萬多件,資料5萬多件,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價值的珍品有:四川舊石器500多件,巴蜀文物1000餘件,漢畫像石、畫像磚100多重慶市博物館收藏件,歷代名窯陶瓷器4000多件,宋元以來名家書畫5000多件。該館還藏有著名歷史人物明玉珍、張獻忠、秦良玉、鄒容等人的遺物手跡,以及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朱宣鹹、蘇葆楨等傑出畫家的作品。近現代文物約3萬件,其中有太平天國、重慶教案、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的文物資料。此外,還有西南民族文物,包括羌、藏、彝、苗、土家等族的工藝美術品5000多件。

館內展覽

陳列展覽由4個基本陳列、6個專題陳列、1個360度全周電影、1個半景畫陳列、1個觀眾實踐中心和3個臨時展覽構成。陳列展覽主要包括《壯麗三峽》、《遠古巴渝》、《重慶·城市之路》、《抗戰歲月》;專題陳列分別為《李初梨捐獻文物》、《歷代書畫》、《歷代瓷器》、《漢代雕塑藝術》、《西南民族民俗風情》、《歷代錢幣》。4個基本陳列中,《壯麗三峽》,以豐富的文物資料展示大三峽的歷史文化、人文精神。《遠古巴渝》以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的館藏文物,集中展示重慶古老文明,追溯3000年文化的根源。《重慶:城市之路》,以大量文物資料,反映20世紀的100年中,重慶面臨的若干機遇及發展,包括城市變遷、商業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工業的崛起等。掃描對重慶起推動作用的人物、事件,展示重慶直轄後的風采。《抗戰歲月》,以豐富文物資料,突出表現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的戰爭中,重慶這座城市和重慶人民為人類和平進步事業所作出的貢獻與犧牲。各具亮點的6個專題陳列中,《李初梨捐贈文物展》,薈萃已故著名收藏家、黨的高級幹部李初梨捐贈的各種文物,紀念這位革命老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展示他高超的文物鑑賞能力。《歷代名家書畫展》,從南宋至民國的1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0件左右)名家書畫作品中精選100餘件珍品展出。《歷代瓷器展》,從8000件歷代館藏珍品中精選200多件展出。《漢代雕塑藝術展》,選擇重慶地區獨特的雕塑作品,包括著名的“說書俑”、“巴渝神鳥”、“烏陽漢闕”等約300件展品。《歷代錢幣展》集中了從遠古的貝幣到當代我國的人民幣,展品達2000件以上。《西南民俗民情風俗展》,集中展示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民俗生活及工藝美術品。“大三峽環幕數碼電影”——由中央電視台和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進行航空拍攝工作,並且後期製作。它以高科技電影手段反映庫區蓄水前三峽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是對三峽工程前的三峽風貌的永久紀念。每天演出三場,放映時間分別是11:30、14:30和15:30,每次演出約22分鐘。“重慶大轟炸半景畫陳列館”——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及雕塑、油畫作品等綜合形成,反映重慶大轟炸的歷史事件,讓觀眾“親臨”轟炸現場,感受大轟炸的慘烈,再現抗日戰爭時期重慶作為戰時陪都遭到日機長達數年大轟炸的悲壯和慘烈,喚起人們對和平、生命的珍愛。這些展覽方式,都是市民易懂,容易產生興趣並最終承認接受的。細緻到各類陳列展覽的文字說明及解說詞,在遣詞造句及辭彙套用上,專家都會充分照顧市民的用語習慣,確保市民能看懂、聽懂。三個臨時展廳,將用於舉辦國際、國內的文化交流、展覽活動,同時在重要紀念日、節日和重大慶典時安排的專題、主題展覽。館內還將開設觀眾實踐中心,使博物館與參觀者形成充分的互動。在這個觀眾實踐中心內,重點為組織青少年參加趣味考古,直接參與到三峽考古的場景之中,進行模擬的勘探、發掘等考古活動。在書畫鑑賞類互動中,讓觀眾從參觀者身份轉換到鑑賞者身份,在書畫專家的指導下研究、品味書畫精品,研習書畫裝裱技能,提升自己的書畫鑑賞水平。在歷代陶器、瓷器的複製類互動中,參與者會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複製、仿製這些作品,並嘗試文物的修復。所有的這些互動活動,都是讓參觀者在休閒娛樂中,取得相關技能和知識

旅遊貼士

公車線路

(圖)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103牛角沱-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小什字-重慶飯店-朝天門

104紅岩村-彈簧廠-化龍橋-華村-李子壩國小-李子壩-牛角沱-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小什字-重慶飯店-朝天門

105五里店-大灣-橋頭-一號橋-臨江門-五一路-骨科醫院-七星崗-觀音岩-文化宮-兩路口-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橋頭-大灣-五里店

112樞紐站-海關-建新北路-華新街-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滄白路-重慶飯店-朝天門

17九龍園區-蟠龍-冠生園-石坪橋-飲料廠-大公館-袁家崗-草坪-黃沙溪-水果市場-菜園壩-洞口-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橋頭-大灣-紅土地-無專廠-黃泥磅-東和中學-天一華府-中天-派出所-爛泥溝-新溉路-重慶安福-新牌坊-龍湖西苑-邊防總隊-武警總隊-華渝電氣-華渝-南橋寺-陽光家園

122牛角沱-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小什字-重慶飯店-朝天門-協信-望龍門-儲奇門-中藥市場-南紀門-北橋頭-菜園壩-洞口-牛角沱

130菜園壩-洞口-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小什字-重慶飯店-朝天門

32花園新村(龍都醫院)-立交橋-松樹橋-紅旗河溝-樞紐站-海關-建新北路-觀音橋-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五一路-新華路

181白鶴嶺-半月樓-沙楊路-沙中路-重大-腫瘤醫院-下石門-大石壩-大慶路-航天職大-松樹橋-紅旗河溝-海關-建新北路-觀音橋-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五一路-新華路

215雙碑-蓮光校-石井坡-童家橋-烈士墓-楊公橋-建專-陳家灣-火車北站-華宇支路-小龍坎-土灣-羊角堡-紅岩村-彈簧廠-化龍橋-華村-李子壩-牛角沱-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滄白路-重慶飯店-朝天門車站

261黃桷坪-磁器口-三陵大廈-勞動路-七中-重大-銀河-三中-沙坪壩-小龍坎-土灣-羊角堡-紅岩村-彈簧廠-化龍橋-華村-李子壩-牛角沱-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五一路-新華路

262高灘岩-天星橋-製藥三廠-石碾盤-小龍坎-土灣-羊角堡-紅岩村-彈簧廠-化龍橋-華村-李子壩-牛角沱-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滄白路-小什字-重慶飯店-朝天門

271重大-銀河-沙坪壩-小龍坎-土灣-羊角堡-紅岩村-彈簧廠-化龍橋-華村-李子壩-牛角沱-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解放碑

338牛角沱-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北橋頭-南橋頭-宏聲路口-慈雲寺-野苗溪-重慶煙廠-楊家灣-武警醫院-彈子石-大石壩

421石坪橋-冠生園-陳家坪-謝陳路-科四路-科園路-歇台子-河運校-石油路-大坪-肖家灣-峨嶺-兩路口-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橋頭-大灣-紅土地-黃泥磅-洋河花園大帝花園-望海城-北汽城

810丹龍路-大石路-七小區-西計-四小區-區府-二小區-南坪飯店-工貿-南橋頭-石板坡-中興路-骨科醫院-臨江門-一號橋-黃花園-大溪溝-三峽館(大禮堂)-人和街

829桂花園-血庫-急救中心-兩路口-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華一坡-臨華村-張家花園-人和街

862竹園小區-加油站-草坪-袁家崗-苗圃-黃沙溪-皮革市場-水果市場-火車站-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滄白路-小什字-重慶飯店-協信-望龍門-儲奇門-中藥市場-北橋頭-火車站-水果市場-皮革市場-竹園小區

866茅溪-溉瀾溪-五里店-茶園-大興村-觀音橋-華新街-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黃花園-一號橋-臨江門-滄白路-重慶飯店-朝天門

868經開大道-龍湖-新牌坊-客車總廠-電子校-金龍路-金山路-渝通-建北九支路-陽光城-農貿市場-上清寺-三峽館(大禮堂)-大溪溝-北橋頭-紅土地-無專廠-洋河北路-海洋公園-建北支路-紅旗河溝-加洲花園-金龍路-電子校-客車總廠-新牌坊國小-經開大道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註冊並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經該國家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並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
故宮博物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河北省博物館
西柏坡紀念館
山西博物院
中國煤炭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內蒙古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旅順博物館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愛輝歷史陳列館
上海博物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
浙江省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蘇州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省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廈門華僑博物院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鄭州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
漢陽陵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