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博物館

鄭州博物館

鄭州博物館,位於鄭州市,創立於1957年,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原址位於碧沙崗公園內。長期以來,利用自用優勢,致力於鄭州地區的歷史研究、文物保護、陳列展覽、社會教育等等,接待了大批遊客,為河南省愛國主義優秀教育基地,是展示鄭州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重要視窗。

基本信息

簡介

鄭州博物館展廳內部
鄭州博物館鄭州博物館

鄭州市博物館位於中原路以南、嵩山路以西的綠城廣場。新館建築取“問鼎中原”的創意,根據鄭州出土的商代銅方為建築造型的原始基礎,銅網架大圓屋面,隱喻著中國傳統的“天圓地方”哲學觀念。

原名鄭州市文物陳列館,1962年經過鄭州市文化局批准。是河南省內建立最早的市級博物館,館址設在鄭州市建設東路碧沙崗公園內。鄭州市博物館館址原為北伐軍陣亡將士墓地的烈士祠,為1928年8月馮玉祥所建。

鄭州市博物館是鄭州市地區的文物標本收藏、陳列、展出、宣傳教育與科學研究機構。該館文物藏品相當豐富,共收藏各類文物兩萬餘件。其中有距今四五十萬年前的古象等動物化石;有大河村、點軍台等遺址出土的能代表一種文化類型的新石器時代生產、生活用具;有鄭州商城遺址出土的精美古樸的青銅器、玉器、原始瓷器等;有鄭州地區出土的各種紋樣的漢代畫像磚;有藝術價值頗高的魏、唐、宋石刻造像;有蘇軾草書《醉翁亭記》石刻;有絢麗多彩的瓷器、明清及近代名人書畫等珍貴文物1萬多種。藏品曾多次到日本法國等國展覽,取得較好效果。

設施

鄭州市博物館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變化、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鄭州市政府決定選址新建。博物館新館於1997年12月18日奠基,1999年12月28日竣工開放,占地14.8畝,建築面積14206平方米。主展館建築面積8337平方米,高23.3米,總投資3000萬元。其建設以鄭州出土的商代青銅方鼎為造型基礎,配以圓形碟狀屋頂,取“天圓地方、鼎立中原”之寓意,融民族文化與時代精神於一體,獨具特色。鄭州博物館是一座現代化博物館,它集文物收藏、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等多功能於一體,配備有先進電腦網路系統、多媒體觸控螢幕系統、數碼式語音導覽系統,及同聲翻譯的多功能廳,可接待多層次的學術會議和多語種的參觀團體。

歷史

鄭州博物館鄭州文明曙光

鄭州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7月1日,原名鄭州市文物陳列室,它位於碧沙崗公園內的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北伐陣亡將士墓地烈土祠堂,為1928年8月馮玉祥所建,館舍占地4330平方米,前後兩進院,磚木仿古代建築。

1965年更名為鄭州市博物館,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了館名。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後,鄭州市委,市政府在制定“九五”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規劃中決定建設鄭州市博物館新館,1997年12月18日奠墓興建。經過兩年建設,1999年12月18日落成開放。新館占地14.8畝,主展館建築面積8337平方米,總投資近4000萬元。主展館以鄭州出土的商代青銅方鼎為造型的原始基礎,寓意鼎立中原、強本固基,整體建築風格取鼎器粗獷與精美相統一的神韻,並賦予其鮮明的時代感。建築上方的圓形碟狀屋頂,出檐深遠,隱喻著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觀念。

整座建築造型沉穩、凝重,取鼎之意,而超越簡單的形似,既令人感受到歷史文化名城綿延悠久歷史的博大精深,又具有時代建築的獨特形象和嶄新魅力,將成為鄭州市的標誌性建築的重要成果。館內陳列展覽廳配備有現代化的電腦網路系統,觸控螢幕參與系統、數媽語音導覽系統及多功能的文物演示報告廳。這使新館具備有完善的陳列展覽、收藏保管、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化休閒、外事接持、信息交流、標誌性文化建築等多種功能。

展廳分布

鄭州博物館鄭州古都風采

鄭州博物館展廳總面積4720平方米,基本陳列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由三大部分八個展廳組成:

一、“鄭州文明曙光”部分,包括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兩個陳列,它主要表現遠古鄭州從新生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的漫長歷史階段中的生命活動及人類文明萌芽,通過陳列展示,闡明鄭州地區的古代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鄭州古都風采”部分,包括夏都陽城,鄭州商都,鄭韓故城三個陳列,這一部分是鄭州博物館的主體陳列,反映鄭州古代史上最為輝煌的階段,通過大量精美文物、輔助版面、沙盤等,展示了鄭州古都的舊貌;

“古代文化神韻”部分,包括古代陶瓷藝術陳列、古代石刻藝術陳列、古代書畫藝術陳列,該部分通過陶瓷、石刻、書畫等館藏文物精品的展示,折射鄭州古代歷史文化的輝煌,謳歌古代先民聰明睿智的創造精神。

鄭州博物館館藏豐富,藏品約30000件,三級品以上10000件。主要藏品有歷代銅器、陶瓷器、造像、碑刻、貨幣、畫像磚、骨蚌器、金銀玉器、鐵器、繪畫書法、革命文物等20個門類。藏品中原始社會時期至唐宋時代段的文物數量較大,具有代表性的商周青銅器、唐宋石雕等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

鄭州博物館舊石器時代展廳

舊石器時代陳列

考古資料證明,鄭州遠古是亞熱帶氣候,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孕育了眾多古生物,鄭州出土的古象化石和野鹿、野馬化石等就是當時環境的最佳見證。十萬年前,鄭州已有古人類活動,滎陽織機洞古人類遺址是典型的代表。陳列以復原生態景觀為主要表現手段,結合化石、石器等文物,重點展示了鄭州遠古生態環境和舊石器時代人類生產生活狀況。

新石器時代陳

鄭州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獨具特點。以裴李崗遺址秦王寨遺址大河村遺址西山古城遺址王城崗遺址為代表,遍布鄭州各地,達數百處之多。人文始祖黃帝也曾在這一帶留下了許多傳說故事和文化故跡。

新石器時代展廳通過展出大量的文物,從原始人群農耕、制陶、漁獵、建築等場景,較完整地反映了鄭州新石器時代的歷史進程。

鄭州博物館鄭州商都陳列

夏都陽城陳列

夏代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眾多文獻記載,“禹都陽城”、“禹居陽城”。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和出土文物證明,古代的“陽城”在今登封告成,王城崗遺址即夏禹建都的地方。同時在嵩山周圍,保留有不少夏代文化遺存和大禹活動史跡。

鄭州商都陳列

鄭州是商代前期的都城,鄭州商都陳列以鄭州商城遺址和鄭州小雙橋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為主。展示商都城垣、宮殿、祭祀、手工業生產等狀況。反映了商代前期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程度。

鄭韓古都陳列

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兩國先後在新鄭建都長達500餘年,留下了豐富的文物故跡。

鄭韓故都陳列主要展出了鄭國和韓國出土的大型禮品、樂器、兵器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鄭州地區的社會生產、文化生活、意識形態狀況。

鄭州博物館古代陶瓷藝術陳列

古代陶瓷藝術陳列

陶瓷藝術是火與土的藝術。

該展廳共陳列陶瓷佳作百餘件,主要包括漢代釉陶、隋唐青白瓷和唐三彩宋代單色瓷、元明青花瓷、明清彩瓷等。有的原始樸拙,有的青白單純,有的絢麗多姿,有的深沉高雅,還有的精緻艷俗,它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不同的時代特徵、社會習俗和人們的審美觀點。

古代石刻藝術陳列

石刻藝術是雕與琢的藝術。古代石刻藝術陳列廳展出文物50餘件,包括佛教造像和法書刻石兩項基本內容。佛教造像或比例協調,或詳盡寫真,或極度誇張。法書刻石包括蘇軾書歐陽永叔《醉翁亭記》和清“瘞鶴銘並序”兩套近50塊,其刻文或行雲流水,或古拙蒼勁,絕妙全在凸凹間。

歷史意義

鄭州博物館鄭州市博物館

鄭州博物館是一座現代化博物館,它集文物收藏、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等多功能於一體,配置有先進的電腦網路系統、多媒體觸控螢幕系統以及多功能報告廳等,可接待多層次的學術會議和多語種的參觀團體。鄭州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有銅器、陶瓷器、石造像、碑刻貨幣、畫像磚、書畫等多門類數萬件藏品。其中以原始社會時期至唐宋時代的文物數量較大,具有代表性的商周青銅器、唐宋石刻等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

鄭州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由“鄭州文明曙光”、“鄭州古都風采”、“古代文化神韻”三大部分八個展廳組成。陳列沿著鄭州歷史發展的軌跡,以鄭州出土的珍貴文物為基礎,突出展現鄭州的輝煌歷史和文化精華。長期以來,

鄭州博物館徐悲鴻的畫展

鄭州博物館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根據館藏文物特徵,發揮優勢,先後舉辦過“古代石刻藝術陳列”、“畫壇巨匠——“徐悲鴻繪畫藝術展”、“鄭州改革開放以來配合基本建設考古成果展”、“紅旗渠精神展”等200多個陳列展覽。接待過黨和國家領導人、國際友人以及數百萬觀眾,發揮了重要的宣傳教育作用。被授予河南省文明博物館、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文明單位等稱號,成為展示鄭州地區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重要視窗。2004年7月1日起,鄭州博物館基本陳列對社會實行免費開放。

鄭州博物館出版過《蘇軾書歐陽永叔醉翁亭記》、《清瘞鶴銘石刻》、《館藏碑刻選》、《鄭州青銅器》、《鄭州古代石刻藝術》、《鄭州覽勝》、《鄭州博物館館藏書畫選集》、《鄭州市博物館館志》、《輝煌的歷史記憶》等圖書,為研究鄭州地區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工具。鄭州博物館是一座知識的殿堂,漫步其中,接受深厚凝重的歷史文化的薰陶,將給參觀者美的藝術享受。

館藏精品

青釉瓷尊

鄭州博物館青釉瓷尊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高27厘米,口徑27厘米

鄭州銘功路商代墓葬出土

大敞口,圓唇,束頸,折肩,深腹,腹下部內收,平底內凹。肩部飾席紋,腹部飾籃紋,內外施青黃色釉,釉色光亮晶瑩。青釉瓷尊已基本具備了瓷器的特徵,其質地堅硬細膩,叩之聲音清脆,胎骨滲水性弱,以高嶺土為胎燒制而成。鄭州商代墓葬出土的原始青瓷把中國燒造瓷器的歷史提前到3600年前,說明中國瓷器生產源遠流長。

青花瓷觚

清代(公元1616——1911年)

高44.3厘米,口徑22.3厘米

觚口呈喇叭形,長頸,鼓腹,下腹亦呈喇叭形,圈足,平底,造型挺拔。內外施白釉,繪青花圖案,釉色蔥翠素雅。頸部繪樹石、欄桿、人物,腹部繪嬰戲圖案,著墨不多,但情趣盎然;下腹部繪翠竹、人物,構圖嚴謹,疏密有致。足底部有楷書“大明成化年制”款識。

饕餮乳釘紋銅方鼎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高81厘米,口長55厘米,口寬53厘米,重75公斤

1982年鄭州向陽回族食品廠青銅器窖藏坑出土。

銅鼎口近正方形,平折沿,方唇,口沿上有圓拱形外槽式雙耳,兩耳略向外張,內側素麵,外側耳槽內有一道圓拱形凸棱紋;斗形方腹,平底,下附四個圓柱形空足。腹部飾帶狀饕餮紋和乳釘紋,饕餮紋用寬線條構成,目鼻凸起,類似浮雕;乳釘紋呈帶狀飾於鼎腹四隅和下腹部。鼎腹壁和底、足間有煙燻痕。該鼎造型宏大,有較高的歷史和科學價值。

鄭州博物館姚進造觀音銅像

姚進造觀音銅像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高31.7厘米

菩薩赤足立於方形高足座上,體微彎曲,左手持淨瓶,右手上舉至肩。菩薩面相方圓,頭戴冠,寶繒垂至肩下,頸飾聯珠項飾,披帔帛,著臂釧、手鐲。

菩薩身後有圓形項光及火焰紋背光,背光上飾飛天,後有陰刻銘文。

菩薩石造像

唐代(公元618——907年)

殘高180厘米

1976年滎陽大海寺遺址出土

菩薩體態嫻雅自然,面龐豐滿圓潤,雙目微閉,神態安祥;菩薩束髮戴冠,頭上髮髻呈寶珠形,著寶繒,垂髮披肩;頸飾項鍊,臂戴臂釧,上身斜披帔帛,腰間系帶結花,下著裙。

參觀指南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夏季8:00-18:30

冬季8:30-17:30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A嵩山南路168號。

郵編:450006

市內交通:乘44、46、49、58、79、84路公車可到達。

最佳出遊時間:鄭州屬於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3℃,降雨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春秋兩季天高氣爽,百花齊放,為旅遊最佳季節。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註冊並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經該國家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並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
故宮博物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河北省博物館
西柏坡紀念館
山西博物院
中國煤炭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內蒙古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旅順博物館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愛輝歷史陳列館
上海博物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
浙江省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蘇州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省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廈門華僑博物院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鄭州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
漢陽陵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