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人

鄂溫克人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訥河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人口30505人(2000年)。鄂溫克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鄂溫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農民則廣泛使用漢文。鄂溫克族的口頭創作有神話、故事、歌謠、謎語等,還善於用樺樹皮刻剪成各種工藝品。大部分鄂溫克人以放牧為生,其餘從事農耕。馴鹿曾是鄂溫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譽為“森林之舟”。鄂溫克族信奉薩滿教和喇嘛教。主要節日有祭敖包、陰曆年和米闊勒節。

民族概述

鄂溫克族鄂溫克族

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訥河市和內蒙古自治區。1957年統一民族名稱為鄂溫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有人口26315人(1994年)。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鄂溫克族人口數為3050民族部落5。在北緯52度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至今仍有鄂溫克人的腳印與炊煙,其定居點便是有“北極村”之稱的敖魯古雅鄂溫克獵人村。大部分鄂溫克人以放牧為生,其餘從事農耕。馴鹿曾經是鄂溫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譽為“森林之舟”。關於鄂溫克族的民族來源,目前有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鄂溫克族起源於貝加爾湖沿岸及以東地區的北室韋;另一種觀點則提出鄂溫克族起源於烏蘇里江流域靺鞨七部之一的安居骨部。鄂溫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分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雅三種方言。沒有文字,牧區一般用蒙文,農區和林區通用漢文。鄂溫克族的民間文學十分豐富,鄂溫克族的口頭創作有神話、故事、歌謠、謎語等,還善於用樺樹皮刻剪成各種工藝品。他們能歌善舞,民歌優美動聽,風格獨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詞。鄂溫克旗的鄂溫克族人以畜牧業為主,衣著仍保持著傳統的鄂溫克服飾,但生活中現代便裝已很普遍;牧區的鄂溫克人以乳、、面為主食。鄂溫克人非常好客,極有禮貌。他們常說:“遠方的來客不會背著自己的房子走。”他們認為如果客人來了不好好招待,自己以後出去也不會受到禮遇。他們待客必有好煙好酒,菜餚必有大塊大塊的手扒肉,以及風乾肉、柳蒿芽和稷子米煮成的獨具風味的肉粥。鄂溫克族大部分信仰薩滿教,牧區有些人還信仰藏傳佛教。敬奉鬼神,崇拜大自然。習慣上主要有動物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過去實行天葬(即風葬),後來多改為土葬。主要節日有祭敖包、陰曆年和米闊勒節。1958年8月1日成立鄂溫克族自治旗。

民族分布

鄂溫克族服裝鄂溫克族服裝

鄂溫克族是跨越中國、俄羅斯居住的跨界民族。在俄羅斯境內曾被稱為通古斯人,現定名為埃文克族,約有5萬人左右,主要分民族郵票布在西伯利亞地區。根據2000年人口統計,我國鄂溫克族共有30505人,其中有26201人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約占全國鄂溫克族人口的87%,主要居住在東北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與其他民族交錯雜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點。鄂溫克族最大的聚居區是鄂溫克自治旗。這裡地處大興安嶺的五嶺山區,有19000多平方公里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有8300多平方公里茂密的森林和獵場,也有肥沃的耕地。出產各種奇禽異獸和珍貴藥材,如世界稀有的貴重木材——樟子松和聞名中外的白蘑菇、及鹿、犴、猞猁、飛龍、烏雞等;蘊藏著大量的煤、鐵、金、和水晶等地下資源。但由於自然條件不同,各地區鄂溫克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聚居在鄂溫克族自治旗和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族主要從事畜牧業;訥河縣的鄂溫克族從事農業;居住在莫力達瓦旗、阿榮旗、扎蘭屯市等地的鄂溫克族則以半農半獵為生;而額爾古納左旗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的鄂溫克族還從事著傳統的狩獵業。因為他們狩獵時使用馴鹿,常被稱為“使用馴鹿的鄂溫克人”。

民族歷史

考古學和人類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銅石器並用時代,鄂溫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貝加爾湖和貝加爾湖沿岸地區。在黑龍江,七游,石勒喀河洞穴中發現了具備鄂溫克族體質特徵的頭蓋骨,與頭蓋骨一起還發現了貝加爾湖地方特有文化與裝飾,符合鄂溫克人的傳說。傳說中鄂溫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瑪”民族卡通形象湖(即貝加爾湖)。另一傳說,他們的故鄉在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總之,鄂溫克人生活在貝加爾湖以東和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槍,從事打獵和捕魚。食物用火燒著吃,或把石頭燒熱,放入盛水的皮樺桶中煮肉吃。取火用兩塊石頭打擊出火星,用樺皮纖維引火。住樺樹皮蓋的“撮羅子”。當時正處在母權制氏族社會階段。他們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與隋唐時期室韋各部中的某些地理、習俗與鄂溫克族有淵源關係的部落,特別是其中的“北室韋”、“缽室韋”、“深未沮室韋”,以及唐代在貝加爾湖東北苔原森林區使鹿的“鞠”部落等。後來,他們向東發展,其中一支來到黑龍江中游雅克薩(今俄羅斯阿爾巴津)一帶,明代文獻中記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認為即鄂溫克與鄂倫春人的直接祖先。清代文獻中的“索倫部”,廣義包括達斡爾族、鄂倫春族和鄂溫克族,專指則是鄂溫克族。此外,稱為“索倫別部”的“喀穆尼堪”,也指鄂溫克的一支。在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龍江流域以前,上述各部的鄂溫克居民都已歸順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大汗政權。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以前,即已在鄂溫克地區確立管轄制度,以後又日趨嚴密。清廷將鄂溫克族以氏族為單位編成“佐”,選拔了佐領等官,每年向清朝進貢貂皮。17世紀中葉後,由於沙俄的侵略,清朝將鄂溫克族遷到大興安嶺嫩江各支流(甘河、諾敏河阿倫河、濟心河、雅魯河、納莫爾河等)流域居住。這是“布特哈打牲部”之一,共分5個“阿巴”(即圍獵場)。雍正九年(1731)將5個圍獵場的鄂溫克壯丁按住地規定旗色,編成八旗。次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1600多名鄂溫克族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駐守邊防。其後代即現在居於鄂溫克族自治縣的鄂溫克族。清廷還曾派鄂溫克族的八旗官兵駐防愛輝、墨爾根、齊齊哈爾、伊犁、塔城、科布多、烏里雅蘇台、烏魯木齊等地。他們在維護祖國的統一、保衛邊疆方面作出了貢獻。1732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一千六百名鄂溫克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地區,其後裔就是今天的鄂溫克族自治旗的鄂溫克族。

社會經濟

鄂溫克族歌舞鄂溫克族歌舞

由於鄂溫克族居住分散,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社會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聚居於鄂溫克族自治旗和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族占本族人口的半數以上,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住蒙古包,過遊牧生活。早在17世紀末,鄂溫克族已處於由原始社會末期向階階社會過渡的階段。至1945年8月解放前,鄂溫克地區已處於小家庭為主體,組成“尼莫爾”的遊牧小集團。“尼莫爾”原是由三、五戶以至十多戶有血緣關係的保留部落外殼的遊牧封建社會,其社會結構是以若干小家庭組成的生產互助單位,成員屬同一氏族,沒有剝削關係。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建立在封建依附關係基礎上的社會生產組織,一般由一戶封建牧主和若干貧苦牧民共同組成。牧主與牧民占有牲畜的數量相差懸殊,牧場形式上是“尼莫爾”占有,實際上已產生了封建剝削。從事農業和半農半獵的鄂溫克族居民早已進入封建社會。此時只有居住在額爾古納左旗的極少數人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階段,生活在原始森林中,飄泊不定,住著簡陋的帳幕——“撮羅子”。因他們飼養馴鹿,常被稱為使用馴鹿的鄂溫克人,過著共同狩獵、平均分配的原始社會生活。

在漫長的舊社會裡,鄂溫克族人民深受苦難,處於日趨貧困衰亡的境地。在清代,統治者驅使他們去打仗,大多死於戰場。日本侵略者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加上天花、傷寒、性病等蔓延,人口急劇下降。1931年輝河沿岸鄂溫克族居民為3000多人,到1945年只剩存1000餘人。1945年8月,鄂溫克族獲得新生。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幫助他們恢復和發展生產。1947年開始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牧區、農區(包括靠山區)進行民主改革;在尚保留原始社會殘餘的遊獵區,則大力扶助他們發展生產,通過合作化使之直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到1958年基本上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同年8月1日成立了鄂溫克族自治旗,還先後建立5個民族鄉和一個民族索木(區)。培養出許多本族幹部。自治旗成立以來,逐步改變了過去“逐水草而居”的狀況,實行定居放牧,一批獵民、牧民新村相繼出現在林區和草原。採取“以牧為主,結合畜牧業發展多種經濟”的方針,使畜牧業迅速發展;興修水利,開發缺水牧場2000多平方公里,基本上實現了割草、運草、提水、藥浴、彈毛、制氈等方面的機械化。牲畜頭數比1949年增長7倍多,牲畜和畜產品有20多種跨入出口物資行列。農業、編織、養鹿、捕魚以及採集木耳、榛子、蘑菇等多種經營逐步發展起來。輝河兩岸有200多里長的天然蘆葦資源,每年都為國家提供大批優質造紙原料。鄂溫克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較顯著的改善。1945年前,他們幾乎全是文盲,自治旗成立時僅有9所國小,現在國小教育已普及,並有了18所中學,還有不少青年邁進大學之門,一支本民族的知識分子隊伍正在成長。在鄂溫克地區基本上建成了醫療衛生防疫網,“克山病”已經得到控制,舊社會流行的瘟疫已絕跡。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項事業更是蒸蒸日上。

日常生活

飲食

鄂溫克族鄂溫克族

純畜牧業生產區的鄂溫克族以乳、肉、面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離開牛奶,不僅以鮮奶為飲料,也常把鮮奶加工成優酪乳和奶製品。主要奶製品有:稀奶油、黃油、奶渣、奶乾和奶皮子。最常見的吃法是將提取的奶油塗在麵包或點心上食用。肉類以牛羊肉為主。過去每戶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來只羊和兩頭牛。冬季到來之前是鄂溫克族大量宰殺牲畜儲存肉類的季節。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腸、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居住在北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的鄂溫克族,完全以肉類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達犴肉、鹿肉、熊肉、野豬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飛龍、野雞、烏雞、魚類等,食用方法也與牧區略有不同,其中罕達犴、鹿、狍子的肝、腎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則要煮食。魚類多用來清燉,清燉魚時只加野蔥和鹽,講究原湯原味。 鄂溫克族很少食用蔬菜,僅僅採集一些野蔥,做成鹹菜,作為小菜佐餐。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主食漸被麵食如:麵條、烙餅、饅頭等所代替。鄂溫克族都以奶茶為飲料,飲用時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黃油、奶渣。此外,還飲用麵茶、肉茶。林區的鄂溫克族還飲用當地特有的馴鹿奶。鄂溫克族傳統炊餐用具別具特色,有用罕達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罕達犴筋縫製的鹿皮盛糧口袋,樺木、皮製的各種碗、碟等。如今瓷、鋁、鐵、塑膠製品已廣為使用。

服飾

鄂溫克族服飾的原料民族服裝主要為獸皮。大毛上衣斜對襟、衣袖肥大,束長腰帶。短皮上衣、羔皮襖,是婚嫁或節日禮服。無論男女,衣邊、衣領等處都用布或羔皮製作的裝飾品鑲邊,穿用時束上腰帶。喜愛藍、黑色的衣服。皮套褲外面繡著各種花紋,天冷時穿在皮褲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單帽,冬戴圓錐形皮帽,頂端綴有紅纓穗。鄂溫克族婦女普遍戴耳環、手鐲、戒指,或鑲飾珊瑚、瑪瑙。已婚婦女還要戴上套筒、銀牌、銀圈等 。

住所

鄂溫克族人在森林中沒有固定的住所,“撮羅子”是他們的傳統民居。“撮羅子”,鄂溫克語叫“希欏(luó)柱”,它的外形如同鄂倫春族的“仙人柱”,高約3米,直徑約4米,是一種圓錐形建築物,實際上是用松木桿鄂溫克族的氈包搭成的圓形窩棚,也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帳篷。“撮羅子”的遮蓋物隨季節變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樺樹皮,冬季則用麂、鹿皮包裹。鄂溫克族人雖無固定住所,卻有固定建築,那就是他們的倉庫。他們的倉庫極為奇特:先將相鄰的兩棵大樹砍去樹梢,作為柱子,然後用木頭壘成一間懸空的倉庫,地上斜豎一根砍有階梯的木柱為梯。倉庫中存放食品、獵物、衣服、用具等,他們從不上鎖,其它獵人可任意取用,事後如數歸還即可。牧區主要的住房是“蒙古包”,圓形。夏天以葦子、柳條或樺皮圍蓋。冬季,窮苦人家仍以葦子為包蓋,富裕人家則以氈子圍蓋。靠近山區的貧困人家住的是矮小、潮濕的“馬架子”(土坯蓋成)。由於貧困、閉塞、經常遊動,因而他們的日常生活用品非常簡陋缺乏。

民族習俗

婚喪嫁娶

鄂溫克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尚保有氏族外婚及姑舅表婚的特點,婚姻只能在不同氏族之間進行,同一氏族內禁止通婚。他們也與蒙古、鄂倫春、達斡爾等族通婚。在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人中尚保有“逃婚”習俗,互戀的青年男女決定結婚日期後,女方乘黑夜逃至男方所搭的“撮羅子”里,由候在此處的老婦把姑娘八根小辮改梳成兩根,即成為合法的婚姻。人死後,以前曾行天葬(即風葬),後因受鄰近兄弟民族的影響,多改土葬。

樺皮文化

鄂溫克族大家庭鄂溫克族大家庭

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樺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稱之為“樺皮文化”。其打獵、捕魚、擠奶用的製品很多都是用樺皮製作的。餐具、釀酒具、容器、住房“撮羅子”、籬笆、皮般。甚至人死後裹屍都用樺皮製作。除此外,鄂溫克族許多服飾也是用樺皮做的。象樺樹皮帽、樺樹皮鞋等十分廣泛。各種樺樹皮製品,尤其是樺樹皮容器,除了輕便實用外,還配有花紋圖案裝飾。一般婦女從七八歲開始學習世代相傳的雕刻、壓印、繪畫、拼貼等手藝,逐步產生了鑽研技藝的熱情,對器皿用具進行美術創作。圖樣多源於生產、生活之中,有花草、樹木、山峰、蟲魚、石崖等模仿自然構圖,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鄂溫克族人不但勤勞、勇敢、純樸、爽快,而且具有誠實的美德。在鄂溫克族獵人和牧人中,不知道什麼叫偷竊。獵人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上設有倉庫,存食品、衣物、工具等,從不上鎖,如果有人途中斷糧、缺衣,可以到任何二個倉庫去取。鄂溫克族講究禮節,非常好客。年輕人見到長輩,要施禮問安和敬煙。最通常的禮節是屈膝、側身、拱手作揖。家中來了客人被認為是喜事,牧區對客人敬以奶茶,獵區則以鹿或犴的胸口肉以及馴鹿奶待客。鄂溫克族好客並講究禮節,到鄂溫克族家裡做客,主人把皮墊擺在哪裡,客人就在哪裡落座,不得隨意挪移皮墊。客人落座後,女主人隨即端上奶茶,然後煮獸肉,肉煮好後,女主人拿出獵刀切一小塊肉投入火堆里,然後再給客人們吃。如果來者是貴客,通常還要獻上馴鹿的奶。鄂溫克族待客必須有酒,除飲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釀野果酒。敬酒時主人要高舉酒杯先往火中傾注點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請客人喝。鄂溫克族認為:外出的人誰也不會背著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別人,自己出門後也不會有人照顧。

敬火之俗

鄂溫克族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人敬火如神,在喝酒、吃肉前,先要向火里扔一塊肉、灑上一杯酒,然後才能進食。舉行結婚儀式時,新婚夫婦要敬火神。鄂溫克族人對火還有許多禁忌,比如不許用帶尖的鐵器捅火,不許用水潑火,不許向火里扔髒東西,不許女人從火上跨過,不能用腳踩火等等。鄂溫克獵民的婚姻一般包括求親、訂婚、結婚幾個階段。臨近婚期,男方家不管離女方家多遠,都要遷到女方家附近。結婚之日,新郎在父母親友的陪同下,帶上送給女方的1 0 只馴鹿到女方家去,女方也以同樣的隊伍到路上來迎接。雙方相遇後,新郎新娘擁抱接吻,並互贈禮物。然後大家進撮羅子喝喜酒,直到晚上酒宴結束,舉行婚禮。有趣的是,他們的婚禮不是在室內,而是在野外舉行。屆時,他們在清理過的河灘谷地上燃起一堆被稱為“歡樂之火”的篝火,然後人們把新郎新娘從撮羅子裡簇擁到篝火邊,並以火為中心圍成一個半圓圈,由一位主持婚禮的長者宣布婚禮開始。主婚人用樺皮杯斟滿兩杯酒,交由新郎新娘潑在火里,表示對火神的尊敬,接著再向雙方父母敬酒。然後新郎新娘互相擁抱接吻,手挽手和所有參加婚禮的人拉成一圓圈,載歌載舞,歡度良宵。這種歌舞鄂溫克人稱之為“歡樂之火”舞。它舞姿雄健有力,時而振臂扭腰,時而盡情歡跳。一人領唱,眾人齊和。歌伴舞,舞隨歌,時快時慢,高低錯落。大家在歌舞中縱情歡樂。

節慶活動

鄂溫克族節日主要有祭敖包、陰曆年和“米闊勒”節等。祭敖包時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每次敖包會上還要舉行賽馬、摔跤等活動。“米闊勒”節是生產節日,每年夏曆五月二十二日舉行,這一天要給馬烙印、剪鬃、去勢、除壞牙,給羊剪耳記號等,並舉行宴會。除春節等節日與鄰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曆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米調魯節”。“米調魯”是歡慶豐民族舞蹈收之意。節日期間,人們要身著盛裝,男人們要進行剪馬鬃、馬尾活動,屆時牧民家家都要備下豐盛的酒肉,宴請親朋好友。米闊魯節是呼倫貝爾草原莫爾格勒河流域鄂溫克牧民的豐收節。每年的5 月中下旬,忙完接羔保畜的鄂溫克人喜氣洋洋地聚集到一起,慶祝一年一度的豐收節日。米闊魯節要進行一系列生產活動,主要是給馬烙印、除壞牙、剪耳記、剪鬃毛及給羔羊割勢等。首先從“尼莫爾”(即放牧小集團)的一頭開始,先從馬群里套出二歲子馬,放倒,人們有的用剪子剪鬃、割尾梢,有人用刀子割耳為記號。這時馬的主人把自家的畜印燒紅,在馬的左跨上烙印。割下的鬃毛由畜主收起,剪下的耳塊由畜主點數保存。在羊圈裡,母羊都放出去吃草了,只剩下滿圈的小羊羔,牧人們把公羊羔割勢(閹割寨丸),把母羊羔耳朵剪下自家樣式的豁口(每家的羊豁口不相同,以示區別)。米闊魯節上,老人們也贈給自己的親人(如外甥、侄兒、女兒等)母羊羔之類,祝福晚輩們擁有更多的羊群。最後,各家膠次舉行宴會。宴會開始時一般是按照鄂溫克人先茶後酒習慣進行。敬酒日寸,從首席輪始,即由男女主人捧著一個木盤,盤裡放兩個酒杯,依次敬讓。敬酒輪一周時,主人拿出一條“哈達”,向割勢人致謝,同日寸鄭重的向大家說明新的一年幼畜繁殖數。大家向主人道喜,祝他牲畜旺盛,烙印割勢的數字與歲俱增。

文化藝術

民間文學

民族大家庭鄂溫克族的民間文學十分豐富,有歷史傳說、神話、故事、諺語、謎語等,生動感人。雖產生於不同時代,但都反映了現實的生活。例如:“人類來源的傳說”對他們的遷徙歷史、古代生活和自然景象都作了樸素的描繪和解釋。當代文學的著名作家有烏熱爾圖,他的代表作有《一個獵人的懇求》等。他們能歌善舞,民歌優美動聽,風格獨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詞。特別是牧歌和獵歌,表現了鄂溫克族勇敢而質樸的性格。每逢年節或舉行婚禮時,多由婦女跳鄂溫克舞蹈。“努給勒”舞步獨特,剛健有力,節奏性強,以“跟靠步”和“跺步”為其舞蹈特點。獵區的舞會多在晚間圍繞篝火舉行,主要跳“跳虎”和“獵人舞”等舞蹈。;“努給勒”舞步獨特,剛健有力,節奏性強。“扎恩達勒格”是鄂溫克族山歌和小調類歌曲的總稱。鄂溫克族居民從青少年時即開展射擊、跳高、跳遠、撐桿跳、滑雪等運動。造型藝術有刺繡、雕刻、繪畫等,喜在器皿上飾以多種花紋圖案,並善於用樺皮作原料製成禽獸形狀的兒童玩具。

天文曆法

各地區的鄂溫克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民間對於時間、距離、度量衡、方向、預測年成、氣候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套方法。鄂溫克人主要靠太陽和星星來計時。白天按“天剛亮”、“太陽出來”、“太陽到西南”、“太陽要落了”等來計時。冬天夜裡主要觀測星星而將夜分成三段時間:“三星出來”、“三星偏西”、“三星要落”。狩獵地區的鄂溫克人,把太陽正南時叫“找狍子的時間”,太陽剛出時叫“打犴鹿的時間”,太陽偏西南叫“吃飯的時間”。鄂溫克主要是以星位和太陽的位置為準判定方向,如北斗七星出自東北方向,三星出自東南方向,曉星(超魯朋)在早晨放亮前出自東南方;還有天河是東北—西南的一條寬線,四季方位不變。日、月是從東方出來,獵區把“日出的方向”稱東,“日落的方向”稱西,“中年太陽的方向”稱南,“太陽到不了的方向”稱北。傳統觀測天氣的方法,主要依據方向、節氣及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從東南方向下雨,一定是大雨;從西北颳風時,不會下雨。從西北開始下雪。太陽和月亮的周圍出現光圈,是變天的預兆,將會颳風、下雪或下雨。一定下得多。夏季白蝶多,冬季多雪。夏季小鼠洞多,冬季少雪。清明這天颳風,春天必有大風。清明下雪,春季要降大雪。預測年景好壞,是在陰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天亮之前看南斗星和月亮的位置。月亮在南斗星的左上邊,認為來年要澇;月亮在南斗星的右上邊,來年要旱;月亮在南斗星的中間或下邊時,一定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成。此外,鄂溫克人在長期的狩獵實踐中,積累了豐富多樣的狩獵技術和經驗。除了用獵槍獵外,還採用圍獵、陷阱、槍扎、箭射、犬捉、夾子、網套、藥毒、藥炸等各種捕獵方法。而狩獵知識和經驗的傳授,早在鄂溫克人的孩童時代就已開始,孩子從小就隨大人出獵,12歲便可試槍,隨父兄狩獵,先學打灰鼠,再學打大獸。到十六七歲時便可單獨狩獵了,到青年時多數已成為優秀獵手。鄂溫克獵民發明製作了滑雪板作交通工具,並用來追趕各種野獸。他們還發明製作舟船。最初他們用五米多長的粗大原木刳木為舟,可乘1—2人。後來,他們利用樺樹皮製造樺皮船,可乘3個人。

歌舞

鄂溫克族不僅善於歌唱,也非常愛好舞蹈。他們喜歡跳舞步簡單、生動活潑的集體舞,大多數通過婦女舞蹈來表現鄂溫克族的生產和生活。主要有“阿罕拜”、 鄂溫克歌舞“愛達哈喜楞舞”、“哲輝冷舞”。鄂溫克族人崇尚天鵝,以天鵝為圖騰。天鵝舞是鄂溫克族的民間舞蹈,鄂溫克語叫作“斡日切”。婦女們閒暇時喜歡模仿天鵝的各種姿態,自娛而舞,逐漸演變成一種固定的舞蹈--天鵝舞。鄂溫克族人長幼之間恪守嚴格的禮節,長輩和老年人享有很高的威望。鄂溫克族人既有不畏強暴的民族性格,又有大公無私、濟貧助危的傳統道德觀念。

信仰與標誌

鄂溫克族被譽為“森林之舟”,信奉薩滿教喇嘛教,鹿善於奔跑而且柔順、和美具有神力,古代人對它產生崇拜之情,史書中對它有記載。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魔鎮邪。鄂溫克族百姓以森林、大山、火、水作為民族的標誌,象徵著生機、活力和興旺。鮮卑人的墓葬中,常有馬、牛、羊為殉牲,唯不見有鹿為殉牲。聯繫到後來在黑龍江沿岸、在大興安嶺山脈中發現的岩畫馴鹿圖,聯繫到明清時期大興安嶺的鄂倫春、鄂溫克人被稱為“使鹿部”,史學家們認定:鮮卑郭洛是馴鹿。北方的這座大山因棲息馴鹿即鮮卑郭洛而得名大鮮卑山;北方這個古老的民族馴鹿標誌因居住在大鮮卑山而又自稱為鮮卑人。以祥瑞而名獸,以瑞獸而名山、名腰帶,又以山名族,轉了好大一個彎子。北方,則有鹿作為民族的標誌。另外,在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人,每個氏族對自己的標誌都非常尊敬,絕對禁止殺害或損害的行為。日常食俗 在純畜牧業生產區的鄂溫克族以乳、肉、面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離開牛奶,不僅以鮮奶為飲料,也常把鮮奶加工成優酪乳和乾奶製品。主要奶製品有:稀奶油、黃油、奶渣、奶乾和奶皮子。最為常見的吃法是將提取的奶油塗在麵包或點心上食用。主食以面為需,除烤麵包外,還常食用麵條、烙餅、油炸餜子等,食用時,拌上或抹上鮮奶或黃油。有時也食用大米、稷子米和小米,但都用來做成肉粥,很少吃乾飯;肉類以牛羊肉為主。過去每戶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來只羊和兩頭牛。冬季到來之前是鄂溫克族大量宰殺牲畜儲存肉類的季節。宰殺後的牛羊肉凍或曬乾儲存,食肉的方法常有;手把肉、灌血腸、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居住在北部興安嶺原始森林裡的鄂溫克族,完全以肉類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達犴肉、鹿肉、熊肉、野豬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飛龍、野雞、烏雞、魚類等,食用方法也與牧區略有不同,其中罕達犴、鹿、狍子的肝、腎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則要煮食。熟食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吃鮮肉,但不把肉煮爛,用獵刀削吃,講究有“嚼頭”,也有的將鮮肉切片串在木棍上,火烤熟後蘸鹽食用;另一種方法是將肉煮到七八成熟曬乾,食用時再用火烤或切成塊熬粥(也可直接食用)。魚類多用來清燉,清燉魚時只加野蔥和鹽,講究原湯原味。很少食用蔬菜,僅僅採集一些野蔥,做成鹹菜,作為小菜佐餐。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鄂溫克族的主食漸被麵食如:麵條、烙餅、饅頭等所代替。

生活在嫩江流域和山區的鄂溫克族早已開始農耕併兼事狩獵、採集等多種生產方式的經濟活動,他們的主食以農產品為主,畜牧和狩獵的收穫多做為副食,主、副食已有明顯的區別,日常喜食熊油,獵到熊之後,無論冬夏,都要熬油,一般一隻黑熊可熬出上百斤熊油。並開始廣種蔬菜,主要食用菜有白菜、蘿蔔、豆角、黃花等。鄂溫克族都以奶茶為飲料,製作的方法是在燒開茶水後,先濾去茶葉(一般都用磚茶)然後放入少量的炒稷子米和鹽,適量地對入鮮奶,燒開後即成奶茶。飲用時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黃油、奶渣。此外,還飲用麵茶、肉茶,麵茶即將炒稷子米搗成面經油鍋炒後加入奶茶;肉茶即把熟肉切成碎塊加入奶茶。林區的鄂溫克族還飲用當地特有的馴鹿奶,馴鹿奶呈灰白色,濃度大,味香甜,也可用來製作奶茶。鄂溫克族傳統炊餐用具別具特色,有用罕達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胃)盛水煮肉、罕達犴筋縫製的鹿皮盛糧口袋,樺木、皮製的各種碗、碟等。如今瓷、鋁、鐵、塑膠製品已廣為使用。

2003年8月10日,中國最後一個狩獵部落——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的獵民開始搬遷,11戶37名獵民作為獵鄉首批生態移民牽著馴鹿走出大山,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這是準備搬出大山的內蒙古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節慶、禮儀食俗 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曆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調魯節”。米調魯是歡慶豐收之意。節日期間,人們都要身著盛裝,男人們要進行剪馬鬃、馬尾活動,屆時牧民們家家都要備下豐盛的酒肉,宴請親朋好友。鄂溫克族好客並講究禮節,到鄂溫克族家裡做客,主人把皮墊擺在哪裡,客人就在那裡落座,不得隨意挪移皮墊。客人落座後,女主人隨即端上奶茶,然後煮獸肉,肉煮好後,女主人拿出獵刀切一小塊肉投入火堆里,然後再給客人們吃。如果來者是貴客,通常還要獻上馴鹿的奶。鄂溫克族待客必須有酒,除飲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釀野果酒。敬酒時主人要高舉酒杯先往火中傾注點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請客人喝。鄂溫克族認為:外出的人誰也不會背著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別人,自己出門後也不會有人照顧。

俄羅斯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語言系屬分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