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蘇木

鄂溫克蘇木

鄂溫克蘇木位於陳巴爾虎旗東北部,東經120°02′,北緯49°55′,巴爾虎草原交界地帶。地處大興安嶺西北麓中低山帶,東西窄,南北長,呈正方形。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大部分為丘陵,最高峰三旗山海拔1127米。



地理位置:東與牙克石市,南與海拉爾區接壤,北與俄羅斯隔河相望,邊境線長28公里。蘇木地處中高緯度,氣候乾燥寒冷,每年9月份下霜。全年無霜期85—9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3C°,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9C°。年均降水量為400毫米,冬季積雪40厘米,冬季降雪量15毫米以上。積雪期190天。
蘇木概況:總面積6037平方公里,蘇木轄恩和、哈吉、畢魯圖、阿爾山、輝屯、雅圖克、孟根諾爾七個嘎查,阿達蓋、那吉兩個居民區。鄂溫克民族蘇木是以鄂溫克民族為主體的漢、蒙、回 、達、俄、滿、柯爾克孜等八個民族組成的全旗唯一的民族鄉。總人口2665人,牧業戶398戶,牧業人口1480人;其中鄂溫克族1560人,占總人口的54.4%。
自然風光:這裡森林浩瀚、牧場優良、河流縱橫、湖泊棋布,“天下第一曲水”莫爾格勒河貫穿全境,自然景色早晚變換,四季各異。和春,花草爭妍,群鳥比喉;炎夏,山青草碧,涼風拂面;深秋,層林盡染,滿山紅遍;寒冬,北國風光,銀裝素裹。這裡綺麗的景色恰似一座天然錦屏給周圍廣袤無垠的大草原平添了無限的情趣。
自然資源: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的發源地。天然草場主要以羊草、披鹼草、貝加爾針茅、寸苔草為建群種。每平方米有植物10—25種,最高達40種。有近200種野生藥材。樹木主要以白樺、山楊為主及落葉松次生林等。野生動物有熊、狍、狼、犴、猞猁、天鵝、大雁、烏雞、榛雞等。額爾古納河風光旖旎,每年在這裡棲息的候鳥多達10餘萬隻,與俄羅斯隔河相望。蘇木現有39戶農場,農作物以小麥、油菜為主。2002年糧油總產量2萬噸。境內主要有莫爾格勒河、額爾古納河等九條河流。湖泊眾多。有鯉、鯰、鯽、泥鰍等魚種。有92眼礦泉,被喻為“泉鄉”,其中13眼泉水經國家勘探,均為含有鍶、偏矽酸複合型天然飲用礦泉水,對人身體有較好的醫療保健作用。主要礦產有鉛、鋅、銀、螢石等。
建制沿革:鄂溫克蘇木歷史悠久,居住在這裡的鄂溫克人被稱為“通古斯”部落。1917-1925年,70多戶鄂溫克人陸續從額爾古納河北岸遷居到陳旗特泥河。1948-1949年,又有20戶鄂溫克人從索倫旗(今鄂溫克族自治旗)遷到莫爾格勒河地帶,與原居住在特泥河孟根楚魯、海拉爾河、畢魯圖地區的人,一起成立特泥河蘇木。1953年5月,特泥河蘇木遷至那吉,同年7月改稱鄂溫克蘇木。陳旗鄂溫克人被稱為“通古斯”人,1957年,依據鄂溫克人民的意願恢復原來族稱統一稱為“鄂溫克人”。1958年改稱鄂溫克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甦木人民政府 ,改稱鄂溫克民族蘇木,2006年又改稱為鄂溫克蘇木。現為陳巴爾虎旗鄂溫克蘇木民族鄉。
蘇木交通便利,“海----拉----黑”公路貫穿全境。距旗所在地巴彥庫仁95公里,海拉爾航空港110公里,黑山頭口岸30公里。有鄉級公路15公里,每天有一躺往返班車,由蘇木所在地通往旗所在地巴彥庫仁、海拉爾,並有計程車為民眾服務。程控電話、行動電話進入牧民家庭,蘇木現有一個郵電所,一個通訊所,哈吉、那吉均通電。
老舍、葉聖陶等著名詩人曾來到這裡賦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