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民俗飲食文化

鄂溫克民俗飲食文化鄂溫克族由於小集中大分散的聚居特點,鄂溫克人受生產活動,生活環境的影響。

鄂溫克民俗飲食文化

鄂溫克族由於小集中大分散的聚居特點,鄂溫克人受生產活動,生活環境的影響。所以各地鄂溫克族的飲食習俗有所差異,各有特點
(一)
居住在鄂溫克族自治旗的鄂溫克族主要從事畜牧業,從前,飲食以牛羊肉為主,米麵為輔,牧民喜歡喝奶茶、奶茶是牧民的主要膳食品,用磚茶、程子米或炒米做的奶茶非常好喝。除奶茶外;主食米麵、如小米、大米和白面,平時一般一日兩餐,牧忙時一日三餐,蔬菜甚少。牧民愛吃奶製品,如奶油、奶皮子、奶乾、奶豆腐等食品。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民族蘇木牧民愛吃麵包之類的食品。
鄂溫克人在高寒地區生活,為了禦寒、解乏而嗜好飲酒,特別成年男性喜歡喝白酒、牧區自留畜多的家庭自製奶酒,略有點酸味,自飲或待客飲用。鄂溫克牧民熱情好客,接待親屬和遠方來的客人,十分注重禮節,先屈膝請安,請坐敬煙,敬奶茶。從前,主人宰羊,用“全羊”(煮整羊肉)招待親友客人、用餐前主人用自己的刀先切小塊肉,敬“火神”,然後割塊羊尾巴肥肉敬請客人用餐,邊吃肉邊飲灑,認為這是最實惠的食品。鄂溫克入有一句俗話:“外來的客人不會背著自己的鍋走的”,認為來客是吉利的。老人常說:“有煙火的屋才有人進來,有枝的樹才有鳥落”。因此,他們總是熱情而真誠地招待來客。座位床鋪也有長輩婦幼之別,吃飯的時候,等長輩先動手之後,晚輩才可動筷用餐,客人吃飯時,由女主人一碗一碗地用雙手送到客人手裡,直到客人吃好為止,以表示主人熱情好客。
牧區鄂溫克人的婚禮,原先在青年男女結婚當天和前後兩天,必須設宴、酒席間,由長者祝福致詞,唱道:
斟滿金碗裡的奶酒,
向尊貴的親家們敬舉,
嫁到聯姻家的女兒,
吉祥的祝辭對你說。
斟滿銀碗裡的奶酒,
向尊貴的客人們敬舉,
嫁到遠方的女兒,
吉祥的祝辭對你說……。
(二)
 從前,獵區鄂溫克人主要以狍、鹿、野豬等野味為肉食,以米麵為輔。獵民有愛吃“手把肉”的習慣,扦鼻、熊掌、飛龍肉等野味是接待客人的上品。獵人喜歡吃生抱肝、生野豬肝,他們認為吃生肝對人們的眼睛有益,具有保護視力的作用,鄂溫克人患眼疾的甚少,而且眼睛明亮,這也許是食用生肝的緣故吧,獵民還愛吃火烤肉或半生半熟的肉食。敖魯古雅地區的鄂溫克獵民喜歡吃自做的“列巴”(即麵包),馴鹿奶做成的奶茶或紅茶是他們主要飲料。煮肉時,火候要適當,煮的時間不易過長。肉才鮮嫩味美可口,肉煮爛後,營養價值會被破壞掉。烤肉時,人們圍坐在簧火邊,手裡拿著削尖的細木棍,把切成的一片片獸肉串在木棍的頂端,在火上烤,待肉烤到外表冒油時,就可以食用:即八成熟,吃起來外焦內嫩,別有風味,扦肉干、鹿肉干,滋味甚美,是屬於山珍一類。燉魚時,先把魚收拾乾淨,放入鍋里,加上河水或泉水,放點鹽粒並放一把切好的野蔥,吃起來清香爽口。獵民至今還保持著用樺樹皮做的炊具,如樺樹皮筒,樺樹皮樓子等具,以防潮濕、腐爛食物。
(三)
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扎蘭屯市半農半獵區的鄂溫克人的飲食,曾以稷、蕎麥麵、燕麥面為主,現在以玉米、玉米面、小米、麵粉為主食了、蔬菜類有長白菜;大頭菜、土豆、豆角、黃瓜、蔥、大羅卜、胡羅卜等。野菜類包括野韭菜、野蔥、黃花菜、柳篙萊、蘑菇、黑木耳、猴頭等。野果類為山丁子、稠李子、越桔、杜柿、棒子、山里紅等。據說,尤其獵區、山區鄂溫克人患癌症者甚少,有待於進一步考證。每逢五月,鄂溫克人,不論男女老幼離家去野外採集柳篙菜。鄂溫克人每年的陰曆十二月三十日晚全家團圓歡聚一堂,吃一頓“手把肉”,老人認為這有吉祥如意辭舊迎新之意。一旦老人病故便認為“上天成佛了”,忌諱說“死”,按鄂溫克禮節送葬死者,而後大家“吃一頓最後的渾其”,死者的子女熱情接待親友,認為這是晚輩的福氣。半農半牧半獵區鄂溫克人的飲食習俗與牧區,山區基本相似,他們與先進民族雜居在一起,飲食習慣有所改變,但有些習俗仍保留著。解放初期,有的鄉村還有原始的“努很克”,木製的搗米筒等工具。
(四)
鄂溫克人的節慶日,主要是“阿涅”節(即春節)、敖包會、米庫勒節(又稱伊木泊)等。從前,每逢節日、鄂溫克人把牛、羊肉或獸肉、食品、糖、果、酒類等最好的食物,做為織品,將小塊肉投入熊熊的烈火中,祈求家庭男女老幼得到“火神”、“瑪魯神”的保佑,四季平安。鄂溫克人還有“祭熊”的習俗,有許多禁忌,把它的骨頭堆在一起,舉行隆重的樹上風葬儀式,認為“熊是人們的祖先,人是從熊演變而來”。因此吃熊肉時,大家圍坐在“撮羅子”內,一起“嘎、嘎……”的學烏鴉叫,意思是烏鴉在啄食,我們沒有吃,認為熊是有靈魂的。
  鄂溫克族牧民、獵民都有養狗的習慣,幾乎每家均養,放牧和狩措部需要狗,認為狗是“仁義”的動物。因此,鄂溫克人忌諱吃狗肉,如果有吃狗肉者,受到家長和公眾的遣責。
  鄂溫克人對奶製品很珍惜,經常教育子女愛惜奶食品,禁止把鮮奶、奶油、奶乾、奶酒潑灑在地上或扔掉。如果你倒掉或潑灑奶食品,就被認為是把自己的福氣丟掉了。
  鄂溫克人禁忌吃死獸肉或死牛、死馬、死羊肉等,認為死畜肉對人體育害,不衛生的。
 鄂溫克人一旦得病,忌諱吃鮎魚,(鄂溫克語:達黑),特別是黃鮎魚,認為對病人有害無益或引起犯病。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鄂溫克族的飲食習俗是根據生產生活條件的變化而形成的,由於鄂溫克族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改善,鄂溫克族飲食習俗有所變化,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因此,要發揚有益於民族的進步的部分,改革有害於民族發展的飲食習俗。根據鄂溫克族的意願,對本民族的飲食習俗,有些要保持和發揚,有的則要進行改革或廢除。“少數民族地區的風俗習慣是可以改革的,但是這種改革必須由少數民族自己來解決”。不良的飲食習俗也要改變,這樣才能提高鄂溫克族的身體素質,民族才能興旺發達。
吃熊肉
按照古老的分配習俗,鄂溫克獵人對獵取的熊的分配與其它動物不同。如果一個“烏力楞”的兩個人打住熊,打死者不要熊頭和熊皮,頭和皮給末打中者。分到頭和皮的人要熊的後半身,打中者要前半身。
  第一天,要頭和皮的人,把熊的前半身的肉,按“烏力楞”的戶數,割成若干塊,煮好,“烏力楞”所有的人,到這家來吃熊肉。
  第二天,分到熊的後半身的獵手,把熊的後半身按戶數分割成若干塊,煮好,請全“烏力楞”的人到他家去吃熊肉。
  吃熊肉由有一套儀式和禁忌。開餐前,年歲最大的長者坐在“柱”、(撮羅子)東北角的種後旁,其餘的人圍著火堆坐成一圈。長者先把熬好的熊油用小匙盛滿倒進火堆祭火神。油在火苗上冒出光亮,大家隨之喊:“火笑了,火笑了”。然後齊者學烏鴉的叫聲:“嘎、嘎、嘎”。長者開始說:“這是烏鴉曲乞你的肉,不是鄂溫克人吃你的肉”。說完把熊油分成每人一份,每個獵手喝熊油時,都要高聲學起烏鴉的叫聲:嘎、嘎、嘎。通常每人要喝三勺熊油,然後再給另一個人。誰喝得熊油多,就越表明這個獵手有力氣和勇氣。
獵人們很喜歡吃熊肉,但對於熊的頭和內藏是不食用的。

鄂溫克獵人的居室

鄂溫克族是一個遊動性很強的群體,特別是保持著古老傳統,生活在森林之中的獵人,他們一直保留著不定期遊動的習慣。所以,鄂溫克人的居室也完整地保留著古老的特徵。
 鄂溫克把居室稱為“柱”。古老的居室稱為“斜仁柱。“斜仁柱”是用木桿搭成的,可拆卸性帳篷。俗稱為“撮羅子”。“斜仁柱”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柱”的支架,鄂溫克語叫“希楞”,這是就地砍取落葉松細仔搭成傘狀的架子。“柱”的架子需用三根主柱,即用三根上端有叉的細桿,鄂溫克語叫“蘇那”,叉相交斜立,呈園錐形,再在立柱的間隔上搭20至30根輔助柱,這樣基本構成了框架。桿子的總稱叫“斜仁”。框架高約4米,直徑3米。框架正端為門,門兩側的桿子叫“特翁”,內部中心稍偏近門處,埋一立柱“巧木卡”,桿的上端穿過“柱”的頂端。由這立桿向門的反向系一橫桿“依嘎布佟”,是專為掛鍋和吊壺用的。“斜仁柱”的第二部分是木架上的覆蓋物,通常鄂溫克人在夏季喜歡用專門縫製的樣皮圍子苫蓋,到了秋季氣溫下降的時候,改用特製的扦皮圍子苫蓋。因子一端系在門左側的柱子上,另一端圍在門的右柱,餘下的部位,掀起來即為出入的門。門是開向日出的方向。樣皮苫蓋寬約1米,長近8米。一般一個“斜仁柱”要用七塊樣樹皮苫蓋。“斜仁柱”內,門的相對方向是“瑪魯”(神具)的位置,“柱”的中間是火堆的位置。按照習慣,男子可住在火位以北,女人住火位以南,通常女人不許到火位以北。家裡主婦和未滿15歲的女孩,可到“瑪魯’附近,但須取同一路線回來,即由那裡去,就從那裡回來。
 有賓客來時,“斜仁柱”的主人,按照習慣,要把客人讓到“瑪魯”神像的位置,也就是與門相對的位置就坐。
 “斜仁柱”也有一些禁忌,不允許在“斜仁柱”內對火堆繞行。女人只能在“斜仁柱”的左前扇形部位就坐。
  通常,獵人們要在“斜仁柱”內生火做飯,當掛壺燒火時,禁忌掛鍋或用壺不穩,前後搖動。
  鄂溫克人“柱”內,除放置衣服被褥,食糧,炊具和婦女用的針線急,刀子1,斧子外,其他生活用品都放在外邊。即在“柱”的兩旁稍後處,沒有馴鹿的鞍架子,鞍子整齊排列,鞍上搭著暫時不用或閒置的物品。如米麵、皮子,彬皮苫蓋,小兒搖藍等。
 鄂溫克人適應了嚴寒的生存環境,鍛鍊得十分耐寒,冬季的“斜仁柱”內除用皮圍子外,只是燒一堆火取暖,住在“斜仁往”的人都是蓋一條氈子或一條被子,下面鋪的是扦皮褥子或鹿、稈皮墊子。皮褥子下邊僅僅墊一些細碎的樹枝。“斜仁柱”一般可容納4至6人,最大的“斜仁柱”可容納8 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