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區

越城區

越城區是紹興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紹興市、越城區和紹興縣黨、政、軍機關駐地。區境地處平原水網地帶,平水江、漓渚江、南池江、坡塘江自南而北,流經區內;鑑湖水域和浙東運河,以東西向分別貫穿區境南北部。境內河道縱橫,水網密布。區境南部,有零星土丘分布。越城是1982年2月國務院公布的我國第一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址地處稽山鑒水之間,《一統志》稱:“鑒水環其前,臥龍擁其後,稽山在其東,秦望直其前,自浙以東,最為勝景。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越城區管轄區域越城區管轄區域
越城區地處杭州灣南岸,寧紹平原西部,會稽山北麓,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踐遷都建城於此而得名。秦朝置會稽郡,唐朝置越州,一度成為南宋臨時都城和明末魯王監國之所,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和先越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1949年5月紹興解放,設紹興市(縣級市),後分別設紹興縣、紹興地區,為紹興縣、紹興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1983年7月,紹興撤地建市設越城區,現越城區為紹興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紹興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現越城區實際管轄8個鎮、街道,164個行政村,60個社區居委會,5個鎮屬居委會。區域面積195.29平方公里,總人口41.24萬,其中農業人口10.1萬。200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9.9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6.19億元,第二產業139.46億元,第三產業114.2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9元,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8715元。

地理地形

越城區境地處平原水網地帶,平水江、漓渚江、南池江、坡塘江自南而北,流經區內;鑑湖水域和浙東運河,以東西向分別貫穿區境南北部。境內河道縱橫,水網密布。區境南部,有零星土丘分布。

越城區會稽山會稽山
越城區位於寧紹平原西部,會稽山北麓。北緯30°00,東經120°35。會稽山地位於紹興縣南部、諸暨東部、嵊縣西北部,為浦陽江和曹娥江的分水嶺。山地呈南西—北東走向,境內長約90公里,寬約30公里,是全市地形骨架的脊樑。組成山體的岩石主要是中生界火山熔岩與碎屑岩,山地內部也有粉砂岩、泥岩等分布。《史記·夏本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故山曰會稽,禹陵則位於會稽山脈北麓。幾座千米以上的山峰都在山脈南部,如主峰東白山(1194.6米)在諸暨、嵊縣、東陽三縣交界處,為全市最高峰;西白山(1095.7米),棕櫚尖(1028米)在嵊縣西部,這些都是會稽山山
發展中的越城區發展中的越城區

頂夷平面保存最好的地方。山上緩坡寬谷,土層深厚,適宜建立茶、林場。山體兩側邊緣山坡變陡,向西盡於諸暨盆地,向東陡落至新嵊盆地。從東白山沿主脈向東北延伸,山勢漸低,最後沒入紹虞水網平原,出露的山峰成為平原上的孤丘。主脈依諸暨、嵊縣界北行山峰有:螺螄屁股(即美女尖,990米)、鷹子岩嶺(848.7米)、白玉尖(990米)、湖塘崗(861米)、霧露尖(848.5米)、硤石山(706米)、龍頭崗(808米)、砂石崗(729米)、上谷嶺(542米),至諸暨、嵊縣、紹興三縣交界處龍頭頂(737米);向北入紹興縣境,經秦望山(543.6米),盡於香爐峰(354.7米)一帶。

氣候環境

越城區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東北風為多,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4℃,年平均日照1996.4小時,無霜期240天,年平均降水量1461毫米。夏秋間颱風暴雨時有侵襲,有時造成較大損失。

經濟概況

交通便利

越城境內高等級公路平

越城區風景秀麗的越城
坦空闊,四通八達,連線各地。浙贛、杭甬兩條骨幹鐵路和滬杭甬等二條高速公路縱橫貫通。浙東運河穿境而過,東達寧波港,西連京杭大運河,內河航運發達。

手工業生產

越城傳統手工業生產,素以酒缸、醬缸、染缸為特色,有“越酒行天下”之說,較大的酒坊、醬園多在城內。越城又有“錫半城”之稱,據民國25年(1936)統計,城內有錫箔鋪、坊近2000家,城鄉從業者達10萬之眾,解放前夕,尚有700餘家,近5萬人賴以生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紹興市①以“維持、恢復和發展生產,將落後、消費的紹興,變成繁榮、生產的紹興”為建市方針。從1952年起,逐步實行對私營工商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淘汰錫箔行業,發展輕工、紡織、機械工業,興辦全民、集體企業,安置社會閒散人員和待業青年。

工業生產

建區後,工業生產迅速發展,經濟形勢日益好轉。至1990年,實現全區工農業總產值124018萬元(不包括在越城區內的市直屬企業和紹興縣屬企

越城區快速發展的越城
業產值。以下各項均依此例)。工業集體企業517家,固定資產原值18127萬元,淨值13148萬元,產值114871萬元,利潤5022萬元。其中產值百萬元以上168家,產值、利潤各占86.30%和95.12%。全區已形成以紡織、印染、製革、塑膠、橡膠、包裝、建材為特色的工業體系,主產純棉布、化纖布、呢絨、毛線、服裝、針織、工藝品等600多種,並不斷更新產品,提高檔次。2015年紹興市越城區迎來總投資50億元的紹興黃酒小鎮(東浦)項目、總投資35億元的越城吾悅廣場、總投資24億元的國際跨國公司廣場、總投資10億元的鏡湖遊艇中心等項目 。

農業生產

農業,貫徹“絕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方針,初步形成“服務城市、富裕農村”城郊型經濟。1989年,越城區有耕地645萬畝,全年農業產值9147萬元(1990年可比價)。其中,全年糧食總產量56550噸;蔬菜基地2030畝,年產蔬菜64萬擔;發展外盪網箱養魚和人工養鰻,淡水魚年產3317噸,外銷成鰻38噸;河蚌產珠6798公斤;生豬存欄262萬頭;飼養商品禽8142萬羽,年產蛋655噸;牛奶510噸。

商業、服務業生產

商業、服務業和外貿生產迅速發展。至1990年,有區、街道所屬集體商業公司14家,集體商業網點465個,年銷售額71768萬元。有創匯企業33家,專業生產

越城區越城地理位置
服裝、布鞋、皮革製品、衛生用品等外貿商品;自營出口產品銷售收入5510萬元。

財政收入

1988年,越城區財政與市實行“遞增上交,超收分成”體制。1989年財政收入5058萬元,比1983年增近3.6倍。1990年,全區農民人均年收入1279元,集體企業職工年平均工資1818元。農民建房戶逐年增加,1983至1990年,全區個人建房16327戶,建築面積18056萬平方米。

教育文化

1985年,經省、市人民政府驗收審核認定,越城區已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和基本掃除盲。1986年貫徹《義務教育法》,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地區人口覆蓋率82.9%,義務教育對象入學率95.93%,學齡兒童入學率99.82%。1990年全區有鄉鎮中學6所,國小76所,幼稚園96所(含教育系統辦7所),1987年建育才(弱智)學校一所。1983年開展體育達標活動以來,7年評為省級先進。街道和鄉鎮有文化站,區有工人文化宮、廣播站。並成立書法、攝影、文學、花卉、老年體育等協會和5個民間職業劇團。1987年和1989年兩次舉辦越城區文化節。1987年開展民間文學三套集成普查、蒐集、整理工作,出版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紹興市越城區故事、歌謠、諺語卷》。

城市建設

農業以發展現代城市農業為目標,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大結構調整步伐,基本形成以特種水產、蔬

越城區越城生活娛樂場所
菜種植、畜禽養殖為主體的效益農業新格局。

工業基本形成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以紡織、印染、服裝、家私為特色的經濟格局。近幾年來,我區把加大技術改造作為調整工業結構的突破口,技術改造、加大投入成為工業發展的主題,技改投入屢創歷史新高。通過技改投入,傳統紡織業整體素質普遍提高,家私業迅速發展,培育壯大了一批規模企業和名牌產品。全區經濟外向度近年來也不斷提高。

第三產業基本上形成了以專業市場為主體,社區服務為特色的發展格局。東方家園家具廣場,中興路再就業市場和塔山竹木交易市場分別通過了全省三星級、二星級和一星級市場的考核驗收。全區社區服務網路已初具體系,區、街道和居委會相繼建立了1400多個社區服務中心和服務站,並出現了“好鄰舍”服務中心等—些社區服務品牌企業。

在把物質文明搞得更好的同時,把精神文明建設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以提高民眾思想道德為目標,社區建設為抓手,強基礎,創特色,有力地推動了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了治標為主向治本為主、突擊整治向長效管理、一般管理向規範化管理的三個轉變,連續三年來榮獲全國衛生城市稱號。以社區教育、社區文化、社區管理、社區服務為特色的社區創建活動不斷深入,得到了省、市各級領導和有關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與此同時,其它社會事業也獲得了蓬勃發展。越城區是全省首批通過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雙基”驗收的單位,並曾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先進集體。

行政區劃

越城區地處杭州灣南岸,寧紹平原西部,會稽山北麓。區政府在延安路。

管轄區域:塔山街道、府山街道、北海街道蕺山街道城南街道稽山街道靈芝鎮、東湖鎮、皋埠鎮、馬山鎮、斗門鎮鑑湖鎮、東浦鎮

歷史沿革

越城區地處杭州灣南岸,

越城區大禹陵
大禹陵
寧紹平原西部,會稽山北麓,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踐遷都建城於此而得名。

越城區古為越國國都,城牆始建於越王句踐七年(前490)。因為范蠡所築,故稱蠡城,又稱句踐小城、山陰城、子城。隋開皇十一年(591),越國公楊素,以越州系其封邑,將郡城加廣至周圍45里,名曰羅城。此後雖歷代皆有修葺,但城址未變,規模大體保持原樣。城區初為越都,後一直為會稽郡、越州、紹興府和山陰、會稽兩縣之治所,並一度為南宋臨時首都和明末魯王監國之所。南宋紹興府城置5廂、96坊;代改廂為隅,設4隅、137坊,置錄事司掌之;明廢錄事司,4隅劃歸山陰、會稽兩縣分掌之;清襲明制,仍設4隅,坊里數時有變化。

民國28年(1939),城內置昌福、湯公、長安、蕺望、孝義、南大、鹹歡、辛植、美政、大善、秋瑾、水澄、越王、大雲、錫麟、上大16鎮。後並為秋瑾、元培、湯公、成章、魯迅、錫麟6鎮。35年10月,合6鎮稱越王鎮,設90保、1228甲、21382戶、92455人(1948年1月統計資料)。38年5月,紹興全境解放。10月,以紹興縣越王鎮,置紹興市①,隸紹興專區。1950年5月,合紹興縣、市,稱紹興縣,置城關區。9月,城關區復改紹興市①,隸紹興專區。1952年撤銷紹興專區,紹興市①改為省轄。時全市置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區。1958年2月,劃歸寧波專區。1960年8月,改置紹興市人民公社,轄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大隊,隸紹興縣。1962年1月,復置紹興市,廢市人民公社。1962年12月廢市,置城關鎮,隸紹興縣。1964年,為紹興專區區治。

1983年7月,紹興撤地建市,置越城區(縣級),轄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街道,禹陵、城東、梅山、靈芝、亭山5鄉和東湖鎮。1990年,越城區下轄4街道、1鎮、5鄉,有居民委員會84個、行政村(村民委員會)112個。89759戶293404人,非農業人口180086人,耕地65086畝,按農業人口平均為0.57畝。

風土人情

越城區東湖風光東湖風光
東湖原是一座青石山,相傳秦始皇東巡至此,曾採摘山上的箬草餵馬,因名箬山。因為石質屬於白堊紀時期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成分簡單,結構密緻,石料色澤豐富,五彩斑斕,十分利於石匠開鑿雕琢。因此從漢代起,石工相繼在此鑿山開石,經過一代代石工的鬼斧神工,遂成險峻的懸崖峭壁,奇特的洞穴深潭。

1896年,陶淵明的第45代孫會稽陶堰鄉紳陶浚宣到箬山一帶考察,陶醉於此處的奇山峻水,購得地產後經巧妙設計,努力將原有岩石景觀中最有特色的凸現出來。築堤200丈,堤外為河,堤內藏湖,利用原有的山、水、洞與修建的橋、路、宅、亭點綴出一個個更富色彩和魅力的景觀。

整個工程歷時三年。這時的東湖山明水秀、岩奇洞幽、亭橋錯落、湖洞相連極富特色。精緻而小巧的東湖將奇山、秀水融為一體,石景石貌蔚為壯觀。氣勢磅礴的石岩峭壁配以清幽的湖水,間或有一二艘烏篷小船欸乃飄過,加之青綠環繞,此番美景堪稱一絕妙畫卷。

陶浚宣認為“國興於治,治端於學,非自強不足為國,非育才不足自強”,東湖修建完工後,遂獨資創辦了東湖通藝學堂,聘請壽孝天、陶成章等越中名士為師,最多時擁有學生114名,其中氣象學家竺可楨就曾就讀與此。在1912年陶成章遇害後,陶浚宣還在東湖為他設立了紀念祠--陶社,緬懷這位辛亥英俠。

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魯迅、郭沫若等近代名人均先後來游,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存。

旅遊風光

吼山風景區

吼山

越城區吼山風景區吼山風景區
位於紹興古城東十二公里,地處越城區皋埠鎮範圍之內。

吼山又名狗山,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曾在此養狗獵白鹿以獻吳王。“狗”字紹興方言與“吼”相近,直呼“狗”音屬不雅,時間久了也就成了吼山。吼山景區之內有諸多狀物岩石,若狗、若獅、若象等,當然最多的是狗,正好與吼山原意相合。這些是人們美好的想像,而實際形成原理同東湖一樣,均為歷史上人們採石遺留而成的景觀。

吼山的主要景觀有煙蘿洞、剩水宕、雲石和棋盤石等,另有越文化陳列館、覽勝亭、壽寧寺等建築,其中雲石和棋盤石是吼山的標誌性景觀。

雲石和棋盤石在吼山的最高處,仰觀雲石,頂粗腳細,倒立如錐,上又擱置一塊搖搖欲墜的飛碟形巨石,令觀者望而卻步。雲石之側是棋盤石,相傳昔日葛洪與另一神仙曾在岩頂下棋。

東湖景區

東湖在紹興古城

越城區東湖景區
東約六公里處,以崖壁、岩洞、石橋、湖面巧妙結合,成為著名園林,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東湖雖小,但因它的奇石、奇洞所構成的奇景使東湖成為旅遊業界人士公認的罕見的“湖中之奇”。日本旅遊機構交通公社,曾在同時遊歷過杭州西湖與紹興東湖的日本遊客中作過問卷調查,對東湖的印象超過西湖,可見對東湖的讚譽並非紹興人的自我感覺。

東湖所在地,原為一座青石山,秦始皇東巡時曾在此駐駕飲馬,故被稱為箬簣山。漢代以後,箬簣山成了紹興的一處石料場,經過千百年的鑿穿斧削,又是採用特殊的取石方法,搬走了半座青山,並形成了高達50多米的懸崖峭壁。勞動者取石還普遍深入到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四五十米處,日子一久,形成了長過200米,寬約80米的清水塘。清末,紹興著名鄉賢陶浚宣眼光獨到,利用採石場築起圍牆,對水面稍加拓寬,遂成山水相映的東湖。東湖經過百年的人工裝扮,成為一處巧奪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東湖景區內有陶公洞、仙桃洞等奇巧景觀,還有如聽湫亭、霞川橋、飲淥亭、桂嶺、秦橋等恰到好處的人工點綴,身處東湖猶在畫中。除山石湖水等組成自然風光外,東湖還是富有歷史意義的勝跡,孫中山、陶成章、徐錫麟、魯迅等都曾到過東湖遊覽或商量革命大計。陶成章遇難後,紹興人民為紀念英烈,在東湖建立了陶社。1916年八月,孫中山先生還親臨陶社致祭。建國後,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到過東湖。郭沫石在東湖還留下詩歌一首:“箬簣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遊覽東湖的遊客不僅會被如畫的景色所吸引,而且還會被勞動人民手足胼胝創造的如此奇蹟所感動。

沈園

沈園位於魯迅中路,從魯迅祖居門前穿越中興路往東不出二百米。沈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初成時規模很

越城區沈園
大,占地七十畝之多,是紹興古城內著名的古園林。沈園為南宋時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故有“沈氏園”之名。沈園在1963年被確定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一處私人花園,經歷如此歲月滄桑,至今仍得以流芳,全因為一則千年不老的故事,一首催人淚下的《釵頭鳳》

1987、1993年政府與有關部門在原址上重建了仿宋園林,加上近幾年的恢復性工程,沈園已初具規模,成了紹興古城內的一處重要景區。修復、重建和擴建後的沈園占地57畝,分為古蹟區、東苑和南苑三大部分。孤鶴亭、半壁亭、雙桂堂、八詠樓、宋井、射圃、問梅檻、琴台和廣耜齋等景觀,依據歷史面貌或沈園文化內涵所需要,被有序地分布在沈園三大區內,形成了“斷雲悲歌”、“詩境愛意”、“春波驚鴻”、“殘壁遺恨”、“孤鶴哀鳴”、“碧荷映日”、“宮牆怨柳”、“踏雪問梅”、“詩書飄香”和“鵲橋傳情”等十景。古蹟區內葫蘆池與小山仍是宋代原物遺存,其餘大多為在考古挖掘的基礎上修復的。東苑,位於古蹟區東側,又被稱為情侶園,盡顯江南造園特色。南苑在古蹟區南首,主要由連理園和陸游紀念館組成。沈園錯落有致,色調莊重典雅,景點互為映襯,很有宋代風味。因陸游一生愛梅,故沈園古蹟區內栽植有大量的臘梅樹,梅花怒放之時,香氣充滿整個園區,冬日游沈園也就成了紹興的一項特色旅遊,如果遇雪天更具詩情畫意。

飲食文化

說到紹興菜茴香豆肯定是第一個蹦到人們

腦海中的。茴字的寫法在孔乙己筆下有多種,那紹興菜有名堂的,你又能說出多少種?在江南水鄉菜餚中,紹興菜比滬菜、杭菜更加清雅純樸,鄉土自然。

紹興菜的用料大多是、魚、蝦、蔬菜竹筍等,講究的是香酥綿糯,鮮鹹入味,輕油忌辣,菜味醇和適中,發醇成鮮,“霉和醃”為其地方特色。

紹興菜愛用,當地有許多菜餚都是用紹酒烹製,因而其菜有一種獨特的品性,借酒發威。紹興菜中最知名的要數“清湯越雞”了,人稱“菜中皇后”。紹興,古時為越國都城,除了出美姬,也出美雞,農家散養的越雞,個頭小,肉質嫩,湯鮮無比。我常到紹興人家做客,逢年過節,一款“清湯越雞”是少不了的。烹製時,取童子雞一隻,加香菇火腿、筍乾等輔料,文火清燉。成菜後,色澤誘人,湯醇味美,雞肉細嫩,雞骨鬆脆,大補的菜。如今車到紹興,老食客大都知道,上大路的百年老店“蘭香館”,一罐“清湯越雞”做得最為地道,不可不嘗!

紹興菜源遠流長,有其特有的田園氣息

越城區糟溜蝦仁
,菜餚又與紹酒相輔相成。據說每到冬釀季節,舊時農家總要自釀老酒。酒糟是釀酒的副產品,香味醇和,用酒糟制菜,是紹興菜的傳統特色。一碗“糟溜蝦仁”不知“醉”倒過多少吃客。其製法簡單,選用當地新鮮河蝦,烹入糟汁。成菜後軟溜爽滑,蝦仁潔白鮮嫩,糟香誘人。除了糟蝦,自然會有糟雞、糟鴨。糟雞烹製方法頗為獨特,清代《隨園食單》是這樣說的:“越雞煮熟,飛鹽略擦。布包入糟壇,三日可用。”成菜,肉質鮮嫩,酒香撲鼻,為紹興名餚。據老饕介紹,現在這道菜做得最出名的是沈永和酒家,你若有空,游完沈園,不妨去那兒吃吃糟雞。

紹興家常菜的另一特色是“霉”,其實這個“霉”是“醃”的派生詞。紹興人常吃的霉筍霉毛豆霉千張、霉豆腐、霉乾菜等“霉菜系列”,又鹹又香,最適於下飯、佐酒,也迎合農家口味。

浙江各市縣

浙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環境宜人,山川秀麗,人文薈萃,名人輩出。在這裡你不僅可以感受到風景迷人的“杭州西湖”、古香古色的“嘉興烏鎮”,還可以感到經濟蓬勃發展中的中國。全省轄:11個地級市;32個市轄區、22個縣級市、35個縣、1個自治縣。行政區域內下轄杭州、寧波2個副省級城市,溫州、紹興、湖州、嘉興、金華、衢州、台州、麗水、舟山9個地級市,

浙江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