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浙江省嘉興市下轄縣級市]

平湖[浙江省嘉興市下轄縣級市]

平湖,屬嘉興轄區之一,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西瓜之鄉、糟蛋之鄉、瓜燈之城、服裝名城,叔同故里國家火炬計畫平湖光機電產業基地。平湖地處長江三角洲位於浙江省杭嘉湖平原東北部,南瀕杭州灣東臨上海市,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0度35分—52分和東經120度57分—121度16分。陸域面積53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8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7公里;耕地面積47萬畝。總人口48.70萬。平湖屬江南古陸外緣杭州灣凹陷為一衝積平原。境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2.8米,除東南沿海有呈帶狀分布的20座低丘和11座島礁共4.89平方公里外余為大片平原。

基本信息

概述

地理位置 

平湖市地圖 平湖市地圖

地處長江三角洲,位於杭嘉湖平原東北部,南瀕杭州灣,東臨上海市,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0度35分—52分和東經120度57分—121度16分(不包括海域)。

氣侯

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度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170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225天左右。

面積

陸域面積53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8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7公里;耕地面積47萬畝。

地形地貌

平湖屬江南古陸外緣杭州灣凹陷,為一衝積平原。境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2.8米,除東南沿海有呈帶狀分布的20座低丘和11座島礁共4.89平方公里外,余為大片平原。

民族宗教

平湖市少數民族均為散居,多數是近年來婚嫁遷入人口,共涉及回族壯族布衣族苗族土家族等27個民族。目前,全市有少數民族1322人,其中,常住人口767人,暫住人口約555人。全市有佛教協會、基督教“三自”愛國會和天主教愛國會3個宗教團體。

人口

2013年,平湖市出生人口3658人,死亡人口345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2013年末平湖市戶籍總人口為48962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8424人,農業人口251204人。2013年末平湖市常住人口68.28萬人。全年計畫生育率98.78%。

行政區劃

平湖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 南瀕杭州灣,處於長江三角洲黃金地帶,東北與上海市金山區交界,西與嘉興市接壤,西南與海鹽縣為鄰,西北與嘉善縣相接。轄當湖街道、乍浦鎮新倉鎮、全塘鎮、新埭鎮黃姑鎮廣陳鎮林埭鎮鍾埭街道曹橋街道10個鎮、街道。

歷史沿革

平湖市 平湖市
平湖歷史悠久,據 大墳塘遺址出土文物證實,早在六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勞動生息。春秋時為越國武原鄉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海鹽縣,今平湖市境為海鹽縣一部分。秦末或西漢初,縣治陷為 柘湖,移治武原鄉地域(今平湖市當湖街道東湖一帶)。 東漢永建二年(127)縣治陷為當湖,遷治齊景鄉故邑山(今乍浦附近)。 東晉鹹康七年(341),縣治從故邑山移治馬嗥城(今海鹽縣武原鎮東南)。明宣德五年(1430)從海鹽縣分出大易、武原、齊景、華亭四鄉,建為平湖縣,縣治設當湖鎮,屬嘉興府,隸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因其地漢時陷為當湖,“其后土脈墳起,陷者漸平,故名平湖”。以後,建置長期不變,境域基本穩定。  解放後,平湖縣境行政建制有三次變動。1950年,調整區鄉規模時,劃騎蓮鄉10個村歸海鹽縣、埭乘鄉4個村歸嘉善縣;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時,海鹽縣西塘公社和嘉興縣鍾埭、曹橋公社劃入縣內;1961年,西塘公社仍劃歸海鹽縣。

1991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平湖縣,設立平湖市。2000年,進行了行政村區劃調整,將原來的286個行政村調整為138個。2004年,進行撤鎮鄉建街道和部分行政區劃的調整,將原來和10個鄉鎮調整為3個街道、7個鎮,即當湖街道、鍾埭街道、曹橋街道,乍浦鎮、新埭鎮、新倉鎮、黃姑鎮、全塘鎮、廣陳鎮和林埭鎮。

隨著平湖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市對外交流翻開了新的篇章,友城發展從無到有,交流領域不斷擴展。2002年12月我市與美國桑納維爾市建立友好交流關係,2004年5月與日本府中市建立友好交流關係,2006年4月與日本小浜市建立友好交流關係,2006年8月與美國華盛維爾市建立友好交流關係。我們利用友城關係加強了教育、文化、衛生、經貿等方面交流與合作,政府代表團每兩年互訪一次,民間交流保持了經常性交流。通過交流,既加深了雙方友情,又宣傳了平湖,擴大了影響。

經濟狀況

平湖市 平湖市車站
境內有浙北惟一的進出口海港和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乍浦港,現已建成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8個、千噸級泊位4個,已步入國家中型港口行列。平湖市工業已形成了 服裝、光機電、箱包、紙業四大特色支柱產業,榮獲“中國出口服裝製造名城”稱號,是省級光機電特色產業基地、中國包裝紙生產基地和中國軟箱包出口生產基地。在產業發展方向上,平湖著力構建“3+4”的大產業發展新格局,即形成光機電、服裝和臨港型重化工業三大產值超100億的支柱產業,紙業、箱包、童車、潔具四個在全國同行業比重約占20%的區域特色產業。在產業發展平台上,平湖著力構建“四區二團”發展平台,即 平湖經濟開發區、乍浦經濟開發區、九龍山旅遊度假區、濱海地區和新倉、新埭兩大工業組團,形成沿海、沿邊兩大產業帶。平湖市農業生產條件優越,農業基礎設施完善,基本實現了農業灌溉地下化,已建成10個現代農業園和多個特色農業園,是國家級商品糧、油基地和中國“ 西瓜之鄉”。平湖市旅遊資源豐富,有集沙灘、 海島、名寺、森林於一身的九龍山旅遊度假區,以及晚清名宅莫氏莊園和李叔同紀念館。海鹽縣陸地面積507平方公里,海灣面積565平方公里,海岸線全長53.5公里,人口38.8萬。

農業

2013年,平湖市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7.8億元,比上年下降1.0%(實現產值26.8億元,可比下降0.8%)。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80.4萬畝,比上年下降0.2%,其中:糧食播種面積60.0萬畝,增長1.7%,糧食總產量達到26.3萬噸,產量已連續8年超出22萬噸;油菜籽播種面積5.9萬畝,下降17.7%;蔬菜播種面積11.8萬畝,增長3.6%。糧經面積比為75:25。全年生豬飼養量72.2萬頭,比上年下降19.6%,肉類總產量2.5萬噸,下降19.7%,家禽飼養量171.2萬隻,下降37.7%。水產品產量3.0萬噸,比上年下降7.9%。

工業

2013年,平湖市58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產值1176.6億元,比上年增長13.7%,不含嘉興港區和嘉興電廠實現產值643.9億元,增長3.2%。平湖市規上工業中,裝備製造業實現產值230.9億元,下降4.1%;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439.3億元,增長38%,占平湖市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37.3%;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450.5億元,增長44.6%;全年實現新產品產值405.2億元,增長38.6%,新產品產值率34.4%,同比提升8個百分點;規上工業銷售產值1168.9億元,增長14.2%,其中出口交貨值276.4億元,下降4.8%。工業總產值分經濟類型看,占規上工業總產值32.9%的外商投資企業增長4%;占比24.5%的私營企業增長4.5%;占比23.2%的有限責任公司增長55.2%。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實現產值815.4億元,比上年增長18.6%,輕工業實現產值361.2億元,增長4%。分行業看,平湖市19大行業中13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超過平湖市平均增幅的有5個行業,生物食品(醫藥)行業為平湖市增幅之最,達36.7%。分行業產值列平湖市前三位的分別是,臨港產業實現產值553.1億元,比上年增長33.1%,其中石油化工行業實現產值359.1億元,增長63.5%,造紙行業實現產值61.5億元,增長6.1%,電力行業實現產值132.4億元,下降4%;光機電行業實現產值222.3億元,下降6.4%;服裝行業實現產值146.4億元,增長4.1%。光機電、臨港和生物醫藥三大主動力產業共實現產值791.3億元,增長19.1%。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三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69.8億元,增長6.2%。服裝、箱包、童車、潔具和紙製品五大傳統行業共實現產值220.4億元,增長3.7%。分區域看,平湖市9個鎮(街道)有8個鎮(街道)實現了增長,其中嘉興港區(含乍浦鎮)和廣陳鎮增幅超過平湖市平均,分別為43.8%和14.1%。工業產銷銜接狀況良好,全年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9.4%。 

建築業

2013年,平湖市具有建築資質等級的獨立核算建築企業57家,全年施工面積1366.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7.2%,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21.9億元,增長16.4%。 

固定資產

2013年,平湖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3億元,比上年增長10.5%,投資額和增速分別列嘉興各縣(市、區)第四位和第七位。其中不含嘉興港區和嘉興電廠完成投資191.3億元,增長17.9%。全年完成工業生產性投資138.2億元,比上年增長3.3%,不含嘉興港區和嘉興電廠完成投資97.3億元,增長15.7%。第三產業投資完成113億元,增長21.3%,其中不含嘉興港區完成投資92.2億元,增長20.7%。

貿易

2013年,平湖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6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同口徑比較),增幅比上年回落2.5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18.5億元,增長15%,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5.1億元,增長1.4%。年末平湖市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52個,全年實現商品交易額49.2億元。平湖市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6個,市場成交額35.2億元,其中,嘉興·中國杭州灣鋼貿城全年成交額為8.4億元,同比下降89.7%。
2013年,平湖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8.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4%,出口總額38.2億美元,增長6%,出口增幅比上年回升3.9個百分點。全年外貿和出口依存度分別為105.8%和51.3%。全年出口服裝及衣著附屬檔案1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2%,出口機電產品1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7.5%,出口旅行用品及箱包4.4億美元,增長1.7%。在出口總額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8億美元,比上年下降9.1%。

對外經濟

平湖市2013年新批、增資三資企業77家,比上年下降1.3%,契約利用外資5.7億美元,同比下降0.8%,實際利用外資4.2億美元,增長24.6%。其中,不含嘉興港區全年新批、增資三資企業60家,比上年下降6.3%,契約利用外資5.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1億美元,分別增長6.6%和31.2%。

工業發展

平湖市工業園 平湖市工業園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平湖工業素以服裝業聞名海外,服裝行業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年產服裝2.55億件(套),是國內服裝出口第一大縣(市),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服裝協會命名為“中國出口服裝製造名城”,2006年被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服裝跨國採購產業基地”稱號。目前,平湖工業已形成服裝、光機電、造紙、箱包四大特色支柱產業和紡織、童車、化工、潔具、五金機械等新興特色產業齊頭並進的發展局面。以光機電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迅速成長,不斷壯大,已成為國家火炬計畫平湖光機電產業基地和浙江省唯一的省級光機電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 2007年,平湖市工業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實現 工業增加值149.13億元,增長14.2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548.3億元,增長23.3%。服裝、光機電、 造紙箱包四大特色支柱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06.8億元,占總量的56.1%;其中光機電產業實現產值124.8億元,占總量的23.2%。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產值93.3億元,增長15.4%;新產品產值率達19.9%。

開放型經濟增勢強勁。根據浙江省外經貿廳評估,2004年平湖市經濟的國際化程度列全省縣(市)第4位。2005年全市外貿依存度達123%,出口依存度達74%,外向度高成為平湖經濟的鮮明特點。至2007年,平湖市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連續九年雙雙進入全省縣(市)“十強”;平湖先後與16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關係,已有英荷殼牌、瑞典SKF、韓國SK和浦項制鐵、美國嘉吉、日本神鋼、川鐵商事、三井物產、丸紅、夏普、日本製紙、日本紙漿紙張商事和日本電產等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落戶平湖。2007年,全市契約利用外資6.56億美元,同比增長20.5%,實際利用外資2.78億美元,同比增長44.3%,分列全省各縣(市、區)第五位和第七位。平湖經濟開發區契約利用外資1.7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11億美元,名列全省省級開發區第四位和第二位。獨山港區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契約利用外資1.3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230萬美元。全市引進市外內資17.2億元。外貿出口繼續保持領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35.7億美元,其中地方自營出口22.5億美元,分別增長20.4%和19.4%,進出口總量列嘉興五縣(市)二區首位,在全省各縣(市、區)中出口第10位、進口第5位。新批境外企業4家,全社會外派勞務216人。

工業基礎設施力度加大。2007年,平湖市大力實施創業再創業計畫,不含嘉興港區,全市完成工業生產性投資57.3億元,增長22.7%。加強品牌建設,2007年新增中國名牌2個(“新秀箱包”和“愛美德”),省級名牌7個,嘉興市級名牌15個。

城市建設

圍繞建設上海南翼開放型經濟強市、杭州灣畔現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鄉文化旅遊名市的總體目標,平湖市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提出了建設現代親水綠城的全新概念,深入實施“項目推進年”和“作風建設年”活動,加快新型城市化進程。

高度重視城鄉規劃編制管理。修編和調整了城市總體規劃,市區當湖街道與乍浦港所在地乍浦鎮的組合城市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基本形成了梯度推進的城市化發展格局。著手編制市域總體規劃,拓展總體規劃的廣度和深度。開展城市設計及實施工作,充分彰顯城市特色。完成了各鎮(街道)總體(片區)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並啟動編制農村新社區規劃,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在城市建設中堅持新區開發與舊城改造並舉,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發展新區、改造舊城、暢通道路、建好入口、完善功能、服務民眾”的工作要求,全面推進城市道路、城市綠化、城市污水處理、分質供水、城市燃氣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建設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現代化城市。2007年,城市化水平達55.5%,建成區面積20平方公里。

新區開發建設日新月異。南市新區進入新的開發建設階段。在相繼建成了當湖公園、南市中心廣場、博物館、人防大樓、中醫院、青少年宮、當湖中學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後,又規劃了南市新區擴大區域的建設,新行政中心主樓土建工程完成60%,區域內道路網路初步形成。東湖新區開發建設基本成形。這一集觀光休閒、文化娛樂、宗教、節慶活動及開發建設中高檔住宅、商業服務中心於一體的城市綜合性地區,規劃開發總面積10平方公里,開發建設8年來已累計完成投資額237227萬元,建成了一期工程4平方公里區域內三環三射道路、八個景區和一批現代化公建設施,成為富有江南水鄉韻味的城市園林,通過了國家AAAA級景區的評定,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稱號,是平湖打造“生態人居環境”的一張亮麗名片。平湖經濟開發區位於市區西北部,1996年8月開始規劃,目前已完成14平方公里的開發建設。一批世界500強企業、著名跨國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相繼落戶,先後被命名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省級信息產業園、省級日商投資園和國家火炬計畫平湖光機電產業基地。隨著南市新區、東湖新區、經濟開發區和乍浦港區的開發建設,平湖市建成區面積迅速擴大,城市承載能力進一步提高。 
舊城改造步伐明顯加快。7年來,平湖市區共拆除房屋面積85萬平方米,城市面貌大為改觀,舊城展露新姿。其中榮獲“省級城市街容示範路”稱號的解放路,是集商業、休閒、文化、旅遊等於一體的園林商貿文化街,優美的水鄉親水自然景觀融入繁華的商業街道之中,極具江南水鄉特色,是平湖老城區改造的經典之作。位於市中心的城南路正在抓緊拓寬改造,目前已完成道路一期工程和部分安置房建設,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進。改造後的城南路將成為城市中央大街,具有超前的時代氣息、繁華的商業氛圍和濃郁的水鄉文化。

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建成了平湖大道、新華路、福臻路、如意路、東湖大道和東方路等重要道路,形成了30平方公里內外聯繫便捷的城市道路框架,人均道路面積25平方米。城市綠化實現大飛躍,先後建成了當湖公園、南市廣場、解放路林蔭道、東湖區八個景區、葛家塘、廣福苑等公共綠地,城市綠地面積已達到648.19萬平方米,城市綠地率37.04%,城市綠化覆蓋率42.0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52平方米,為廣大市民提供了眾多的休憩場所,豐富了城市景觀,極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態、人居環境。供水走向城鄉一體化,古橫橋地面水廠三期改擴建工程和廣陳地面水廠開工建設;一級供水管網建設加快,鋪設管道23公里。污水處理管網工程建設快速推進,污水處理管網工程於2002年10月如期與嘉興污水總管併網,2007年,納污能力達到4.33萬噸/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為75.8%,整個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3296萬元。至2007年底,城區燃氣普及率96%,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5.52平方米。7年來新增城市住宅近400萬平方米,建成了以全國第一個縣(市)級國家康居示範小區-“梅蘭苑”小區為代表的近70個住宅小區,市民的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社會

科技

2013年,平湖市財政用於科學技術經費支出1.5億元,比上年增長13.5%,教育經費支出9.7億元,增長12%。企業研發經費(R&D)投入10.9億元,增長13.2%。全年組織實施各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303項。年末平湖市已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6家(含嘉興港區13家)。區域科技創新機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共183家。全年平湖市專利申請量達到3600件,比上年增長54.9%,其中發明專利680件,比上年增長369%;專利授權2529件,比上年增長60.4%,再創歷史新高。全年獲得嘉興科學技術獎12項,為近年來獲獎最多的一次。技術市場發展較快,全年技術交易金額達1.3億元,契約數176項。  

文化

2013年末已創建省級文化示範村(社區)10個,嘉興市級文化示範村(社區)22個。年內百場廣場文藝演出110場次,平湖市送戲下鄉241場,註冊業餘文體骨幹隊伍226支,總人數4300人,送電影1644場次,觀眾27.5萬人次,放映廣場數字電影67場,觀眾2.8萬人次,影院電影放映15430場次,觀眾41.2萬人次,票房收入1450萬元。萬冊圖書下農村進社區,在50個館外服務點送書280餘次、11.8萬冊。年末平湖市市級業餘文物保護員49名,6家文博場館全年接待觀眾43.5萬人次。

體育

至2013年止,平湖市共創建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3個、省級村級體育俱樂部38個、省小康體育村103個、省級城市體育先進社區15個、省中心村全民健身廣場1個。其中,2013年新創建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1個、省級村級體育俱樂部2個、省小康體育村10個、省級城市體育先進社區3個、省中心村全民健身廣場1個;新成立體育社團1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4個。積極組隊參加嘉興市中國小生桌球等15大項比賽,總分1527分,共向上輸送運動員23名。全年完成體育彩票銷售收入6448萬元,比上年增長25.3%。市體育中心全年接待體育鍛鍊健身市民50萬人次。

衛生

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173個、床位2027張。有衛生技術人員2967人,其中執業醫師956人、執業助理醫師139人、註冊護士1085人。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民參加人數達15萬人,參加率99.56%,城鎮居民參加人數7.8萬人,參加率99.63%。新創建全國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浙江省規範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個。

教育

平湖市 平湖市學校
2013年,平湖市擁有幼稚園46所,在園幼兒12802人;國小24所,在校學生27688人;普通中學17所,在校學生23098人。學前三年入園率99%。九年義務教育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國小、國中在校生鞏固率均為100%。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學校比例達到99%,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現有中等職業類學校3所,在校學生7862人;各類職業技術培訓機構20個,註冊學生83042人,全年結業104084人。年內向普通高校輸送新生3064人,聯考重點上線率12.6%,本科上線率63.9%,總上線率96.8%。高職(單考單招)錄取829人,上線率92.0%。

交通運輸

2013年,平湖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37.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3%。其中:公路運輸22.2億噸公里,水路運輸15.2億噸公里,分別增長3.9%和2.4%。全年旅客周轉量完成5億人公里,下降4.8%。嘉興港(含海鹽港)全港貨物吞吐量6605萬噸,比上年增長10%,貨櫃101萬標箱,增長34.5%。至2013年末,平湖市擁有營業性載客汽車545輛、14681客位。班線客車248輛,計程車輛226輛,旅遊包車車輛71輛。城鄉公交線路27條,里程數607.8公里,城鄉公交汽車119輛。城市公交(含港區公交)線路26條,里程286.6公里,城市公交汽車186輛。2013年公共腳踏車一期30個租賃網點和1000輛腳踏車正式投入使用。

公路

滬杭高速公路 [G60滬昆高速公路] 分別有大雲和嘉興東兩個出入口
乍(浦)嘉(興)蘇(州)高速公路 [G15w常台高速] 乍浦出入口
杭浦高速 [G15瀋海高速] 多個出入口
跨海大橋北接線 平湖出入口
杭州灣跨海大橋 連線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寧波
01省道、07省道和市內四通八達的鄉鎮公路網使平湖與上海經濟區內大中城市保持十分便捷的交通

水路

嘉興港(乍浦港)
乍浦港
上海港
洋山深水港
獨山港
水路交通也十分方便,有16條水上航線與上海、杭州、蘇州等地相連;浙北地區唯一的海河聯運航線——300噸級乍(浦)嘉(興)蘇(州)航道,將乍浦海港碼頭與黃浦江和京杭運河等主要內河航線連線,為貨物運輸提供了低成本的便利通道。

鐵路

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金山支線)延伸段[遠期]
嘉興站與平湖相距29公里,為鐵路客貨運輸的中轉站。
嘉興南站與平湖相距24公里。
嘉善站
嘉善南站

航空

虹橋國際機場 83公里 [約1個半小時車程]
浦東國際機場 118公里 [約1個半小時車程]
蕭山國際機場 113公里 [約3小時車程]
嘉興軍民兩用機場(正在建設之中)

旅遊

東湖景區

東湖景區 東湖景區

東湖景區位於平湖市區東側,總占地面積62.8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27公頃。東湖由九條河流匯聚而成,古時喻為“九龍港”,俯瞰猶如一幅“九龍戲珠”圖。環湖風景秀麗,名勝古蹟林立,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十分豐富,是平湖市的城中湖。古詩讚曰:“九里湖光九里城,九川環碧靄煙生,支流遠帶群龍合,巨浸中開一檻平。”
東湖是“金平湖”的一顆璀璨明珠,古時原是陸地,在東漢順帝永建二年(127),由於地殼變動,地表塌陷成湖,名為當湖,晉隆安五年(401)改東武湖,又稱東湖,雅名鸚鵡湖、鵡湖。2007年2月,東湖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東湖景區由八個景區組成,東湖八景各具特色,“八景風光各不同,四時宜游似畫中”。“鵡湖春色”寓意深邃、“案山曉翠”湖山勝攬 、“南村書堆”書香悠遠、“北原牧唱”田園野趣、“含珠凝暉”熱情奔放、“西浦魚罾”魚遨鷺翔、“九龍戲珠”高潔俊逸 、“塔影垂虹” 古樸典雅。同時,這八景又由江南特色的水景和文化有機地組成一個有序和諧的整體。

莫氏莊園

莫氏莊園 莫氏莊園
莫氏莊園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歷三載春秋,耗資十萬兩白銀,方告竣工。是當地豪紳莫放梅祖三代居住的大型宅院。莊園占地7畝,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大、小房間70餘間,主體構架為南北向三組,東西向四進。依次有門廳、祠堂、賬房、花廳、佛堂、廚房、轎廳、正廳、堂樓廳、花園、書房及臥室等。其完整的建築,典型的風格,豐富的實物,堪稱江南獨步,為世人所矚目。1989年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莫氏莊園是嘉興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嘉興市旅遊定點單位。
莫氏莊園不僅以其完整、豐富、典型的群體建築贏得了中外遊客的讚譽,也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傾倒了眾多影視界的朋友。自1981年以來,已有《紅樓夢》、《少林小子》、《家》、《春》、《秋》、《原野》等100多部、集電影電視在這裡拍攝。

文化藝術

方言

平湖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當地人稱本地吳語為平湖閒話或土話。直至近幾十年平湖話都可直接與上海、蘇州等地吳語區進行無障礙溝通,與寧波紹興杭州湖州無錫等吳語區亦能大部分互通。2013嘉興地區(含平湖)吳語形勢危急。

市樹市花

市樹市花:銀杏 ,桂花

銀杏 銀杏

銀杏:學名Ginkgobiloba L.別名:白果樹、公孫樹。系銀杏科銀杏屬的落葉大喬木,高大挺拔,樹姿雄偉。銀杏屬上古孑遺樹,被植物學界稱為“活化石”。現存的銀杏其歷史可追溯到7000萬年以前的古新世(第三紀早期),2013年世界上銀杏樹科植物僅存1屬,1種,生長在中國,郭沫若讚譽銀杏為“東方的聖者”、“中國人文有生命的紀念塔”。平湖市的九龍山作為天目山的余脈,就地理條件而言,非常適宜栽植。平湖市古樹名木中有7棵古銀杏,其中當湖街道松楓台的古銀杏已有1164年的樹齡。
銀杏為秋色葉樹,秋葉金黃,亦可成為“金平湖”的象徵。銀杏因其挺拔偉岸的身姿、見證滄海桑田的樹齡,被作為古老文明的象徵。松楓台的古銀杏是平湖歷史的見證,它已經和平湖融為一體。

銀杏 桂花
桂花:學名Osmanthusfragrans(thunb.)Lour.別名:木犀、岩桂。系木犀科木犀屬常綠小喬木,高可達12米,樹幹通直,樹冠圓整,樹皮灰色,花簇生葉腋或聚傘狀,花小,黃白色,濃香,花期9-10月。桂花原產中國西南和華南和華東地區,是中國特產的觀賞花木和芳香樹,品種很多,常見的有四種: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其木質細密堅韌,有多種用途。桂花氣味辛溫、無毒,可作香料,可用於食品加工,亦可入藥。
桂花樹是中國的10大名花之一,歷來被作為崇高、貞潔、榮譽、友好和吉祥的象徵,凡仕途得志,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 李清照稱桂花樹“自是花中第一流”,“月宮仙桂”的神話給世人以無窮的遐想。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中國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中國人民的文化生活聯繫在一起。在現代園林中,因循古例,充分利用桂花枝葉繁茂,四季常青等優點,用作綠化樹種。其配置形式不拘一格,或對植,或散植,或群植、列植。傳統配置中自古就有“兩桂當庭”、“雙桂留芳”的稱謂,也常把玉蘭、海棠、牡丹、桂花四種傳統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貴之諧音,喻吉祥之意,莫氏莊園內的百年古桂和玉蘭就是寓意“金玉滿堂”。

傳統特產

平湖西瓜

平湖西瓜已有八百年的栽種歷史,它具有糖度高、汁多、瓤細、皮薄等優點,被譽為"江南第一瓜",盛名海內外,曾遠銷香港、澳門、南洋等地。平湖優質西瓜品種層出不窮,從二十世紀初引種的"馬鈴瓜",解放初期的"解放瓜",二十世紀60年代起的"中育"系列瓜,直到近年來的"平優一號"瓜等,多次獲得省級西瓜品評會第一名。
在西瓜上雕出各種精美的圖畫,內置蠟燭或電燈的"西瓜燈"藝術,乃平湖人之獨創。 
1985年7月,平湖舉辦了建國以來首屆西瓜燈會。1991年以後,每年舉辦盛大的西瓜燈藝術節。中央、上海、浙江和日本有關媒體作了報導。

平湖糟蛋 

平湖市 平湖糟蛋

平湖糟蛋柔軟晶瑩,醇厚芬芳,營養豐富,鮮美開胃,有助消化、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既是佐餐的冷食佳肴,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上乘禮品。它創製於250多年前的清雍正年間,嗣後作為貢品,受到乾隆皇帝御賜金牌嘉獎。先後在"南洋勸業會"、"英國倫敦博覽會"、"南京品物會"上展出,博得中外人士的好評,並獲巴拿馬博覽會頒發的獎牌。解放以後,在同類產品評比中名列前茅,連獲部級優質產品獎和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曾受日本前首相田中等國外友人的好評,產品遠銷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各國。

元青豆

元青豆亦稱烏、黑皮青仁豆,是黑毛豆中的上品。平湖元青豆,黑皮青肉,顆粒粗大,是浙江省五大名豆之一,為市內傳統出口商品。據測試:其蛋白質含量43,5%,並含鐵、鉻、銅、鉗鈷等微量元素各生長素,以及人體必需的17種胺基酸。元青豆燉豬蹄,具有催乳、補血等功能,是滋補佳品。《本草綱目》記述,黑豆能補腎、鎮心、明目、下氣利水、除熱祛風;用黑豆治病的單方有59條。黑豆又是“卵磷脂”、“激素”、“維生素”、“蛋白質”等到藥物的重要佐料。
明、清時期的平湖市均有關於黑豆種植的記載。民國時期,有外商駐滬收購元青豆,也有廣州客商來平販運。民國21年,全市元青豆總產1875噸,外銷占大半。解放後,產區分布於8個鄉。1956年恢復出口,後時斷時續。1968年全市收購元青豆1215噸,其中出口1015噸;1974-1976年出口210噸,1977年起中斷出口20噸。1987-1989年共出口488噸,主銷東南亞日本南美北歐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著名人物

弘一法師李叔同(1880-1942)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近代史上著名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

鄒元爔(1915-1987)冶金和材料學家

陸維釗(1899-1980)維釗曾為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

戴國權(1926-1988)我國著名的煤炭工業勞動保護科技專家

趙孟堅(1199-1295)宋太祖第十一世孫,儒雅博識,工詩文、善書畫

沈季友(1654-1699)精於古文詞和八股文,尤工詩,融古今於一體,自成一家

戈朝榮(?-?)擅長小兒科,醫術精明,創"純陽陰虛"之獨特見解

羅梁才(1869-1940)浙江省省長公署實驗廳咨議,江浙漁業局咨議,縣禁菸委員會監察主任等

魯宗道(966-1029)鹹平六年(1003)至景德三年(1006)任海鹽縣令,政績卓著

王國華(1962-1985)中國共產黨黨員,並榮記二等功

鄒競中國樂凱膠片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姜文漢光學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錢紹鈞原子核物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毓川礦床地質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葛昌純中國工程院院士

費維揚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律(1914-1967)1953年,在人民出版社主編《新華月報》

胡士瑩(1901-1979)主要著作有:《彈詞寶卷書目》、《變文考略》、《詞話考釋》、《彈詞簡論》、《漫說鼓詞》、《話本小說概論》以及《古代白話短篇小說選》等

徐調孚(1900-1981)翻譯了《木偶奇遇記》、《母親的故事》等

潘非(1918-1986)寫了不少報導和特寫,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矛盾,還根據中央指示編寫評論文章

沈保根(1952-)2011年12月增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副秘書長。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礎研究》項目副首席專家。

陸炳(1510-1560)明朝第一錦衣衛

潘德熙(1926-2013)書畫篆刻家

友好城市

2002年12月與美國桑納維爾市建立友好城市;

2004年5月與日本府中市建立友好交流關係;

2006年4月與日本小浜市建立友好交流關係;

2006年8月與美國華盛維爾市建立友好交流關係。

2007年3月與江蘇省東台市建立友好城市

平湖市利用友城關係加強了教育、文化、衛生、經貿等方面交流與合作,政府代表團每兩年互訪一次,民間交流保持了經常性交流。通過交流,既加深了雙方友情,又宣傳了平湖,擴大了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