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港區

浙江省平湖市獨山港區位於平湖市東南沿海,東界上海金山區行政中心所在地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瀕杭州灣,離上海市區80公里,距平湖市區20.1公里。杭滬公路和杭滬公路新線穿境而過。

 獨山港區是平湖市委、市政府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環杭州灣產業帶發展規劃》要求,於2003年開始開發建設,所轄區域為全塘、黃姑兩鎮鎮域範圍大部及新倉鎮南部部分用地,總規劃面積60.93平方公里(含規劃圍墾海塗面積6平方公里),現狀總人口8.59萬人。區內擁有13公里可建深水良港的岸線資源,是當前環杭州灣地區為數不多的可建深水碼頭的區域之一。2007年8月獨山港區被列為嘉興市級工業區。
一、規劃定位情況
獨山港區的區位特徵是“沿海”、“沿邊”、“沿路”,它的產業定位就根據“三沿”的區位特點來確定。“沿海”,就是依託岸線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投資規模大、污染程度輕的臨港型產業,以及現代物流、倉儲、碼頭等產業;“沿邊”、“沿路”,就是要依託緊臨上海以及便捷的交通條件,主動接受上海的輻射,重點發展電子信息、食品醫藥、機械製造等新型工業。
在港口規劃上,鑒於獨山港區深水良港的優勢,規劃將開闢建造大型公用和貨主泊位,為鋼鐵、石化、能源工業等臨港型工業和發展第三代貨櫃提供服務。岸線自西向東,分別確定為一個散貨庫場碼頭、一條生活岸線、兩個散貨庫場區、一個多用途碼頭區以及一個石化碼頭區。目前,圍海工程已全面啟動,一期大堤已經合攏,計畫在2008年完成圍墾土地10800畝,以滿足港區作業的陸域進深需要。同時,根據不同碼頭作業的陸域進深要求,我們還規劃安排與貨主碼頭相結合的臨港工業用地。
二、基本布局情況
獨山港區的基本布局是“三大分區、六大基地”。所謂三大分區:一是生活居住與公共服務分區,主要集中在黃姑鎮區域;二是臨港工業生產分區,主要集中在全塘鎮區域;三是獨山港區作業區,主要集中在濱海區域。六大基地,就是以三大分區為基礎,組織六大產業空間:臨港工業發展空間,主要是利用濱海區塊打造臨港型先進制造業基地;高科技產業發展空間,主要是為接受上海輻射預留的發展單元,著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走廊;港口作業及現代物流空間,主要是利用獨山港區岸線資源,發展現代倉儲與物流;新區高級服務產業與住宅產業空間,分別分布在黃姑、全塘兩個居住與服務區;另外,我們還規劃了現代農業觀光空間,主要發展全塘的都市現代農業生態園區。
在工業用地布局分區方面,設定四大塊:1.臨港工業組團,也就是依託港區,設定三個臨港工業組團,安排鋼鐵、石化、新型建材、造紙、化纖紡織產業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的先進制造業基地;2.高新技術產業走廊,就是東西大道以北區塊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用地,主要接受上海輻射,安排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新材料以及IT產業為主體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3.城鎮工業發展組團,就是依託全塘、黃姑兩鎮現有產業基礎,發展服裝、五金、輕紡業等;4.工業組團服務設施,在相關工業組團內規劃設定園區服務設施用地,提供園區管理服務、生產服務、單身公寓、商業服務等基層公共服務。
三、全塘鎮概況
全鎮總面積31.4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近9公里,耕地面積25000 畝。現轄8個行政村、2個居民委員會,現有人口32023人。
全塘鎮是沿海工農業強鎮,早在1989年就被列為浙江省對外開放衛星鎮,是平湖市接軌上海的第一站。1993年被評為全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鄉鎮、嘉興市十強鄉鎮。1996年被列為浙江省星火示範鄉鎮。1998年列為浙江省對外開放重點衛星鎮。同時也被評為省級教育強鎮、嘉興市級衛生鎮、嘉興市級文明鎮和省“對蝦之鄉”。2006年、2007年均榮獲全市綜合經濟發展一等獎。
農業經濟 堅持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大力發展優質、高效、安全的生態農業,提高農產品的競爭能力,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確保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突出無公害基地、豐產坊基地、綠肥基地和國家級“雙低”油菜基地這“四大基地”建設,以品牌戰略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工業經濟 全鎮已形成以服裝行業、金屬製造業、塑膠電器業、醫藥化工業等為主的四大支柱行業,工業生產值分別占全鎮的34.93%、47.74 %、11.12 %和4.01%。全鎮現有工業企業522家,從業人員29068萬人,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6家。其中,省重點技改項目----晨光電纜500KV超高壓電力電纜項目,累計投資達13808萬元,占全鎮生產性投資的37.81%。2006年全鎮各類企業專利授權16項,申請專利36項。“晨光”牌電纜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榮譽稱號,浙江晨光電纜有限公司被評為省高新技術企業。
城鎮建設 這幾年,相繼完成了濱海二路Ⅰ標段、塘南路東段、白沙灣路等道路的建設,完成了全衙路集鎮段改造工程和市民廣場、文化大樓主體工程建設。啟動建設星華新村安置小區。開展鎮村環境綜合整治,認真做好農村河道保潔工作,爭創“生態鎮”,累計清理河道50公里。綠化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2006年完成了225畝的村莊綠化和總長為6200米的河道綠化。積極開展“新村示範、村莊整治”活動,全面完成各村村莊整治規劃方案編制。加大垃圾集中收集工作力度,新建標準收集房6個,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的生活環境。
社會事業 加快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著力提高民眾生活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九年制義務教育保留率為99.5%以上。開設成人電大大專班,開設綠色證書班和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班。增加教育投入,投資約300萬元、建築面積2534平方米的成教中心於2007年8月投入使用,同時全塘中學成為省一類標準學校。紮實推進衛生工作,全鎮農村合作醫療大病統籌參加率達到95%。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民眾性文化活動,成功舉辦了“五下鄉”活動、“東高之夜”文藝晚會、伴宇迎春聯歡晚會等文體活動。積極開展雙百結對助學工程,關心社會弱勢群體,做好殘疾人就業的推薦工作和城鄉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