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韞

謝道韞

謝道韞,字令姜,生卒年不詳,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跡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中: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來人稱許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詞語,這段事跡亦為《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所提及。在孫恩之亂時,丈夫王凝之為會稽內史,但守備不力,逃出被抓被殺,謝道韞聽聞敵至,舉措自若,拿刀出門殺敵數人才被抓。孫恩因感其節義,故赦免道韞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後,謝道韞在會稽獨居,終生未改嫁。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名門才女

謝道韞謝道韞
謝道韞身出名門,系東晉安西將軍謝奕之長女,宰相謝安的侄女,謝氏家族的才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次叔父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謝道韞答道:“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大讚其雅人深致。謝安頗為謝道韞的婚事操心。魏晉時代,謝氏與王氏是兩大望族,有“王與謝共天下”的說法。出於門當戶對的考慮,謝安在王羲之的兒子當中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謝安聽說此人不拘小節,遂改變了初衷,將謝道韞許配給王凝之。

婚後生活

王凝之王羲之的次子,善草書、隸書,先後出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卻信五斗米道,平時踏星步斗,拜神起乩。道韞嫁王凝之為妻,婚姻並不幸福。婚後不久,謝道韞回到娘家,整天悶悶不樂。謝安感到奇怪,就問道:“王郎,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為什麼不開心?”謝道韞回答:“謝家一族中,叔父輩有謝安、謝據,兄弟中有謝韶、謝朗、謝玄、謝淵,個個都很出色,沒想到天地間,還有王郎這樣的人!”封是指謝韶,胡是謝朗,羯是謝玄,末是謝川,都是謝家兄弟的小字。言下之意是,這個丈夫讓她失望。謝道韞抱怨說謝家兄弟都這么有名氣,為什麼單單出了王凝之這個蠢才呢!

晚景淒涼

謝道韞在王家平淡地過了數十年,此時東晉王朝氣數已盡,孫恩、盧循起義爆發了。當時任會稽內史的王凝之已迷戀上道教,面對強敵進犯,不是積極備戰,而是閉門祈禱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塗炭。
謝道韞勸諫了丈夫幾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謝道韞只好親自招募了數百家丁天天加以訓練。孫恩大軍長驅直入衝進會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殺。謝道韞目睹丈夫和兒女蒙難的慘狀,手持兵器帶著家中女眷奮起殺賊,但終因寡不敵眾被俘,此時她還抱著只有三歲的外孫劉濤。她對孫恩厲聲喊道:“大人們的事,跟孩子無關,要殺他,就先殺我。”孫恩此前聽說過謝道韞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女子,今日又見她如此毫不畏懼,頓生敬仰之情,非但沒有殺死她的外孫劉濤,還派人將他們送回會稽。從此謝道韞寡居會稽,足不出戶只是打理本府內務,閒暇時寫詩著文,過著平靜的隱士生活。孫恩之亂平定不久,新任會稽郡守的劉柳前來拜訪過謝道韞。謝道韞究竟跟他說了些什麼,不得而知。事後,劉柳逢人就誇獎謝道韞說:“內史夫人風致高遠,詞理無滯,誠摯感人,一席談論,受惠無窮。”謝道韞的後半生寫了不少詩文,彙編成集,流傳後世。

文學才情

謝道韞謝道韞
謝道韞長於詩文,劉孝標註《世說新語·言語》引《婦人集》說:謝道韞有文才,所著詩、賦、誄、訟,傳於世。她的作品《隋書·經籍志》載有詩集兩卷,已經亡佚。《藝文類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詩,《全晉文》收其《論語贊》。謝道韞不僅詩文寫得很出色,而且她具有很高的思辯能力。魏晉時代,“人士競談玄理”(時人稱道家的《老子》《莊子》和儒家的《易》為“三玄”),清談成為一種風氣。有的人甚至通過談玄,“累居顯職”。謝道韞雖然不想當官,對玄理卻有很深的造詣,並善於言談。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記載,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獻之在廳堂上與客人“談議”,辯不過對方,此時身在自己房間的謝道韞聽得一清二楚,很為小叔子著急,想幫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訴王獻之要為他解圍。然而,封建時代“男女授受不親”的規矩又限制女人不能隨便拋頭露面。謝道韞就讓婢女在門前掛上青布幔,遮住自己,然後就王獻之剛才的議題與對方繼續交鋒,她旁徵博引,論辯有力,最終客人理屈詞窮。

史籍記載

謝道韞謝道韞
王凝之妻謝氏,字道韞,安西將軍奕之女也。聰識有才辯。叔父安嘗問:“《毛詩》何句最佳?”道韞稱:“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安謂有雅人深致。又嘗內集,俄而雪驟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
初適凝之,還,甚不樂。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惡,汝何恨也?”答曰:“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復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謂謝韶,胡謂謝朗,羯謂謝玄,末謂謝川,皆其小字也。又嘗譏玄學植不進,曰:“為塵務經心,為天分有限邪?”凝之弟獻之嘗與賓客談議,詞理將屈,道韞遣婢白獻之曰:“欲為小郎解圍。”乃施青綾步鄣自蔽,申獻之前議,客不能屈。
及遭孫恩之難,舉厝自若,既聞夫及諸子已為賊所害,方命婢肩輿抽刃出門。亂兵稍至,手殺數人,乃被虜。其外孫劉濤時年數歲,賊又欲害之,道韞曰:“事在王門,何關他族!必其如此,寧先見殺。”恩雖毒虐,為之改容,乃不害濤。自爾嫠居會稽,家中莫不嚴肅。太守劉柳聞其名,請與談議。道韞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於帳中,柳束脩整帶造於別榻。道韞風韻高邁,敘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漣,徐酬問旨,詞理無滯。柳退而嘆曰:“實頃所未見,瞻察言氣,使人心形俱服。”道韞亦云:“親從凋亡,始遇此士,聽其所問,殊開人胸府。”
初,同郡張玄妹亦有才質,適於顧氏,玄每稱之,以敵道韞。有濟尼者,游於二家,或問之,濟尼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道韞所著詩賦誄頌並傳於世。

主要作品

謝道韞謝道韞
《泰山吟》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
岩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復匠,雲構發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賞析: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云:“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其中“詠絮才”用的是東晉才女謝道韞的故事。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嘗內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眾承許之。”後世常稱讚能詩善文的女子為“詠絮才”。可惜謝道韞的詠雪佳作有句無篇。這首《泰山吟》雖不及她的詠雪句著名,亦差可見其文才氣度。
詩詠泰山,一開始就大氣磅礴。巍峨泰山屹立神州之東,與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遙相對峙,故有東嶽之稱。作者描寫它雄偉蕃秀,高聳入雲,第二句中的“沖”字,極寫泰山逶迤而上,直刺雲天的氣勢,既傳神且有動感。接著四句描繪山中景觀,“岩中間虛宇”的“間”作分隔解,表現天際空明,雲橫崖間的景色。“雲構”指山中岩洞,“非工非復匠”句,作者讚美了造化之功。這四句描寫泰山勝景,作者未事藻繪,只贊以“寂寞幽以玄”,“雲構發自然”,似偏於質樸無文。孰不知,此正是東晉士族文人審美品評的最高標準。據劉義慶《世說新語》,魏晉時期人物品藻就是強調“沖靜”、“玄遠”、“曠淡”、“自然英發”。當時的詩風,亦崇尚質木玄勝。這種質樸審美觀的思想基礎是老莊之學,如《莊子·天道篇》雲:“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在《刻意篇》中又說:“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質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東晉時期老莊之學在士族中廣為流行,這不僅成為人物品藻的尺度,亦成了詩歌美學的準則。所以謝道韞贊泰山以寂寞無言幽玄自然,看似質木不文,而實質表達了作者對峨峨泰山的最高讚美,包含著作者面對巍巍東嶽的無比景仰之情。
才女在高山仰止之際,也觸發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因景動情,作者質問時運造化,何以使她屢遭遷謫流離。謝道韞生平行事已難詳考,此二句應有所指不是泛泛之筆。查《晉書》本傳,道韞夫王凝之及諸子均喪於亂臣孫恩之手,此後失親流離之苦,不難推想。但是,作者並沒有由此歸結為自傷身世的哀嘆。“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面對雄峻壯偉的泰山,詩人表達的是置身山川天宇,樂享天年,將有限之生命融化於無限之美景的希望胸懷。
我國古代名媛詩作,多以陰柔見長,以宛轉細膩見勝,而謝道韞的這首《泰山吟》,卻充滿陽剛之氣。女才子大筆揮灑,氣度非凡,不讓鬚眉。《晉書》本傳記她“風韻高邁”、“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這首詩正可見其一斑。
謝道韞謝道韞
《擬嵇中散詠松詩》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願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颻。
詠雪聊句(《世說新語·文學》)
謝安:白雪紛紛何所似?
謝朗:撒鹽空中差可擬,
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
《論語贊》(《藝文類聚》五十五卷)
晉王凝之妻謝氏論語贊曰:衛靈問陣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庶則大矣,比德中庸,斯言之善,莫不歸宗,粗者乖本,妙極令終,嗟我懷矣,興言攸同,孔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未見蹈仁而死者矣。

家庭成員

家世

謝道韞出生於陳郡謝氏家族,其家在謝玄時代已經成為江左高門,號稱“詩酒風流”。謝道韞生父為安西將軍謝奕,母親阮容,乃阮籍、阮鹹族人。有弟弟謝寄奴謝探遠謝淵謝攸謝靖謝豁謝玄謝康七人,妹妹謝道榮謝道粲謝道輝三人,謝道韞為長女。叔父為宰相謝安,堂伯父為尚書僕射謝尚。

丈夫

王凝之

子女

謝道韞和王凝之有四子(蘊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後嫁給庾氏。據《晉書·列女傳》記載,謝道韞的子女在孫恩之亂中全部遇難。

軼事典故

姓名由來

來自於唐釋法琳《辨證論》卷七注引《晉錄》云:“琅琊王凝之夫人,陳郡謝氏,名韜元,奕女也,清心玄旨,姿才秀遠。喪二男,痛甚,六年不開幃幕。《晉書》說謝道韞字道韞,《晉錄》說她名韜元,《謝珫墓誌》又說她字令姜。

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道韞很小的時候有一回和兄弟姐妹們在一起,適逢下雪,謝安興致大起,指著洋洋灑灑的雪問孩子們:“白雪紛紛何所似?”這時侄兒謝郎立即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而道韞悠然神想後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加入了自己的遐想,將飛雪比喻成柳絮,就是這樣一段吟詩偶得的佳話,成為後世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典故“詠絮之才”。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來人稱許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詞語,這段事跡亦為《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所提及。

激勵謝玄

謝玄少時頑劣,她對其進行規箴和勸勉:“汝何以都不復進?為是塵務經心,天分有限?”以“塵務經心”、“天分有限”來質勉謝玄的“何以不復進”,謝道韞以不同凡響的志向氣度,激勵著謝玄的心志,顯示著不讓鬚眉的胸懷。謝玄被責後努力奮發,不但成為一名清談場上的名士,更成為一代名將,成為中流砥柱的人物。所以謝玄一生非常敬重姐姐。

林下風氣

能夠與謝道韞相提並論的在當時只有同郡的張彤雲,張彤雲是張玄的妹妹,論家世自然不及謝家,論才情卻差堪比擬,張彤雲嫁到顧家。朱、張、顧、陸是江南的四大世家,張玄也常常自誇自己的妹妹比得上謝道韞。有一個叫濟尼的人,常常出入王、顧兩家,存人間濟尼,謝道韞與張彤雲誰更好一些,濟尼說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有閨房之秀。’”謝道韞生逢崇尚風神氣度、“竹林七賢”之遺風尚在的東晉,出身於名流世家,加之自身又才華橫溢,因此行事瀟灑不羈,頗類男子。“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可謂道出了謝道韞的個性氣質。“林下”指魏晉交接時期的“竹林七賢”,他們向以行為曠達著稱。按:濟尼之言,實際是說顧家婦(張。玄妹)不如王夫人(謝道韞)。稱讚王夫人神情閒雅,大有竹林名士的風氣,顧家婦不過是婦女中的優秀者而已這則小故事用烘雲托月的對比方法寫出了謝道韞的與眾不同。

人物評價

謝道韞謝道韞
濟尼:“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
《晉書》:“夫繁霜降節,彰勁心於後凋;橫流在辰,表貞期於上德,匪伊尹子,抑亦婦人焉。自晉政陵夷,罕樹風檢,虧閒爽操,相趨成俗,薦之以劉石,汩之以苻姚。三月歌胡,唯見爭新之飾;一朝辭漢,曾微戀舊之情。馳騖風埃,脫落名教,頹縱忘反,於茲為極。至若惠風之數喬屬,道韞之對孫恩,荀女釋急於重圍,張妻報怨於強寇,僭登之後,蹈死不回,偽纂之妃,捐生匪吝,宗辛抗情而致夭,王靳守節而就終,斯皆冥踐義途,匪因教至。聳清漢之喬葉,有裕徽音;振幽谷之貞蕤,無慚雅引,比夫懸樑靡顧,齒劍如歸,異日齊風,可以激揚千載矣。”
《婦人集》:“謝道韞有文才,所著詩、賦、誄、訟,傳於世。”
余嘉錫:“道韞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風氣,足見其為女中名士。”

影視人物

影視作品中的謝道韞:2007版《梁山伯與祝英台》詹小楠飾演謝道韞

遊戲人物

吉比特2.5D回合制網遊《新問鼎》中出現。
人物位置:杭州
武將類型:戰鬥武將
初始等級:30級
資質偏向:武力
武將特技:絮舞
專屬技能:未知
武力:50
謀略:29
兵法:43
政治:32

中國古代女詩人(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