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

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

金鄉高級中學創辦於1956年,原址位於金鄉鎮龍門巷,是建國後原平陽縣最早創辦的公辦中學之一,1998年遷址到金鄉鎮西門文苑路,是蒼南縣教育局直屬普通高中。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5

歲月輪迴,往事回味。1956年8月,金舟城東,七星泉畔,獅山腳下,八位熱血青年創辦了“平陽第六初級中學”,她就是我們母校的前身,是蒼南縣辦學歷史最悠久的中學之一。半個世紀來,一代代金中人薪火相傳,幾代人艱難創業,敢為人先,努力奮鬥,歷經風雨滄桑,在教育教學質量、環境設施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實現了由小到大、初高分離、遷址重建、跨入重點的歷史性巨變,從當初只有3個班級的初級中學發展為今天有近2000名師生、現代化花園式的的省重點高中。五十載砥礪耕耘,半世紀碩果纍纍。學校已培養出包括你在內的畢業生一萬七餘名,學子遍及五湖四海,人才分布各行各業,其中有許多人成為專家學者、業界精英。

2006年的50周年校慶,既是金鄉高級中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學校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新機遇。本次校慶活動,將以“臥薪嘗膽創事業,繼往開來鑄輝煌”為主題,以“隆重熱烈、簡樸務實”為原則,達到“繼承優良傳統、弘揚學校精神、展示辦學成就、共圖事業發展”的目的,我們將以此為契機,總結經驗,發揮優勢,為創建“學習型、節約型、和諧型”的現代文明校園和省二級重點中學而努力奮鬥!

學校規模

1

2006年學校占地面積72667m2(109畝),建築面積25431m2,綠化面積16000m2。圖書館、報告廳、體育場館、天文觀察台、理化生實驗室、綜合媒體教室和校園計算機網路、校園廣播系統等教育教學設施齊全,各班級均配備小媒體,各類教學儀器和電教器材達到省Ⅰ類標準,圖書館藏書近7萬冊。2006年9月,全校共35個班級,學生1746人,教職工131人,專任教師112人。首任副校長(主持)張立啟,黨支部書記王友余,現任校長兼書記林敏。

學校創辦時稱平陽縣第六初級中學,1972年開始招收高中新生成為完全中學,改稱平陽縣金鄉區中學。1981年蒼南建縣時,校名改為蒼南縣金鄉中學,被縣府選定為縣重點中學。1995年8月更名為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

歷史沿革

1

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創辦於1956年,原址位於金鄉鎮龍門巷,是建國後原平陽縣最早創辦的公辦中學之一,1998年遷址到金鄉鎮西門文苑路,是蒼南縣教育局直屬普通高中。2006年學校占地面積72667m2(109畝),建築面積25431m2,綠化面積16000m2。圖書館、報告廳、體育場館、天文觀察台、理化生實驗室、綜合媒體教室和校園計算機網路、校園廣播系統等教育教學設施齊全,各班級均配備小媒體,各類教學儀器和電教器材達到省Ⅰ類標準,圖書館藏書近7萬冊。2006年9月,全校共35個班級,學生1746人,教職工131人,專任教師112人。 

學校始辦時,首招3個國中班,學生168人。1959年,金鄉水產專科學校(設在炎亭)和金鄉東海中學(設在北門三官堂)撤消併入該校,全校增至10個班級。1962年平陽五中(錢庫中學)撤併後部分領導、教師、學生併入該校。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全面停課。1970年改在春季招生,招收由金鄉鎮各生產大隊推薦的國中新生6個班,學制改為二年。1972年春開始招收高中新生,為貫徹“學制要縮短”方針,國中與高中均為二年制。1973年起改為秋季招生。1974年1月,首屆二個高中畢業班畢業。1978年秋,北嶺、大漁高中班併入該校。1982年9月,高中招收新生2個班,其中作為縣重點中學首次在江南片區招收三年制縣重點班1個,全校達20個班級,是當時蒼南縣最大的一所中學。1992年8月起停招國中,國中部教師逐年分流到金鄉三中,學校向高級中學過渡。1998年學校遷建後高一招收10個班,以後逐年增加招生人數。學校創辦時借用金鄉國小一字型教室上課,校舍簡陋,辦學條件差。1957年春縣劃金鄉國小第

2

一分部為校舍。在縣政府、教育部門、金鄉當地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校園面積不斷擴大,校園建設初具規模,相繼建成“工”字型、“丁”字型平房兩座計12個教室,並拆除關老廟、道人堂等,建成兩幢教師宿舍樓和大禮堂、食堂、教師會議室,校園北首建造一幢二層教學樓。八十年代,鎮內商品經濟空前發展,教育事業備受有識之士關注,社會各屆人士、華僑、在校師生紛紛捐資,區、鎮及縣教委撥款先後建成實踐樓、求知樓、校友紀念館、校門、知識長廊和三幢師生宿舍樓,新建校舍面積達6617.58m2,占全校總建築面積的75%。九十年代,隨著金鄉經濟的日益發展,學校校園面積狹小,辦學規模難以滿足民眾對教育需求,易地興建一所新的校園被提上議事日程。在縣委、縣府及金鄉等五鄉鎮領導的關懷下,在五一村及社會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下,新校區建成了綜合樓、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師生餐廳等主要建築,並於1998年9月1日正式啟用。1999年以後相繼建成400米標準田徑場、第二幢學生宿舍樓、圖書館、報告廳、體育館、校園網等教育教學設施。

學校榮譽

4

辦學伊始,縣教育局調有經驗的國小骨幹教師7人任教。隨著學校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隊伍得到不斷充實。1987年首次評定教師職稱時,5位教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3位教師評為中學一級教師,其中章麗茳老師先後被評為溫州市科技拔尖人才、省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近年來,學校加強師德教育,邀請專家、學者、知名教師來該校進行教學調研、指導,組織部分教師、班主任赴知名學校學習,選派教師參加各類培訓班和各級各類教研活動,促進教師成長,從中推出一批教學能手、教壇新秀,師資力量顯著增強。至2006年9月,全校職教職工中本科學歷占98%以上,在職研究生3人,赴英國雷丁大學受訓1人;中學高級教師、中學一級教師60人;縣級以上名師培養對象、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18人,溫州市、蒼南縣學科理事(長)15人;近五年來教師榮獲省級以上教育教學成果78人次,市級以上205人次,縣級以上652人次,並有2個省級課題結題。建校初期,教師艱苦工作,學生刻苦學習,學風良好。六十年代,學校鼓勵學生適當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同時重視文藝宣傳和課外體育活動。進入八十年代以後,在學生中開展文明禮貌、“五講四美”、“四項競賽”等活動,有3位學生被評為省三好學生,1位學生拾巨款交還失主,受到省團委嘉獎;校團委獲省團委、省綠化委員會和省林業廳聯合授予的“綠化祖國青年突擊隊”稱號,並連續多年榮獲縣先進團委。近年來學校堅持以“金中人工程”為藍本,以培養“會學習、會生活、會做人”的“金中人”為目標,長期堅持開展校園文化節、體育節、學生社團活動、各類興趣小組,學生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2000年被評為蒼南縣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優秀學校,2006年被評為溫州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達標學校,並被推薦為浙江省“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示範基地”樣本校。

學校條件

1

學校始辦時,首招3個國中班,學生168人。1959年,金鄉水產專科學校(設在炎亭)和金鄉東海中學(設在北門三官堂)撤消併入,全校增至10個班級。1962年平陽五中(錢庫中學)撤併後部分領導、教師、學生併入我校。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全面停課。1970年改在春季招生,招收由金鄉鎮各生產大隊推薦的國中新生6個班,學制改為二年。1972年春開始招收高中新生,為貫徹“學制要縮短”方針,國中與高中均為二年制。1973年起改為秋季招生。1974年1月,首屆二個高中畢業班畢業。1978年秋,北嶺、大漁高中班併入我校。1982年9月,高中招收新生2個班,其中作為縣重點中學首次在江南片區招收三年制縣重點班1個,全校達20個班級,是當時蒼南縣最大的一所中學。1992年8月起停招國中,國中部教師逐年分流到金鄉三中,學校向高級中學過渡。1998年學校遷建後高一招收10個班,以後逐年增加招生人數。

1

學校創辦時借用金鄉國小一字型教室上課,校舍簡陋,辦學條件差。1957年春縣劃金鄉國小第一分部為校舍。在縣政府、教育部門、金鄉當地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校園面積不斷擴大,校園建設初具規模,相繼建成“工”字型、“丁”字型平房兩座計12個教室,並拆除關老廟、道人堂等,建成兩幢教師宿舍樓和大禮堂、食堂、教師會議室,校園北首建造一幢二層教學樓。八十年代,鎮內商品經濟空前發展,教育事業備受有識之士關注,社會各屆人士、華僑、在校師生紛紛捐資,區、鎮及縣教委撥款先後建成實踐樓、求知樓、校友紀念館、校門、知識長廊和三幢師生宿舍樓,新建校舍面積達6617.58m2,占全校總建築面積的75%。

溫州蒼南中學

蒼南縣教育事業發展態勢良好,教育系統湧現出一批熱愛、支持教育事業,並作出顯著成績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樹立典型,表彰先進,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勤奮工作,積極進取,不斷在我縣教育事業發展中建功立業,縣人民政府決定對2005年度蒼南縣文明學校、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名單附後)予以通報表彰。
蒼南縣礬山鎮埔坪中學
浙江省蒼南縣金鄉成人高級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九中學
溫州市雲岩中學
蒼南縣新安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九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成人中學
蒼南縣橋墩鎮嘉鄉中學
蒼南縣巴曹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橋墩高級中學
蒼南縣浦亭鄉初級中學
蒼南縣錢庫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蘆浦中學
龍港鎮興港高級中學
蒼南縣錢庫鎮第二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八中學
蒼南縣靈溪中學
蒼南縣蒲城鄉輔導中心學校
蒼南縣括山鄉初級中學
蒼南縣金鄉職業高級中學
蒼南縣金鄉成人高級中學
蒼南縣南宋中學
蒼南縣民族中學
蒼南縣兼中實驗學校
蒼南英才職業高中
蒼南縣莒溪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五中學
蒼南縣觀美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十中學
蒼南縣裕靠體育學校
蒼南縣飛林武術學校
蒼南縣漁寮鄉輔導中心學校
蒼南縣龍港鎮第十一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十二中學
蒼南縣沿浦鎮中
蒼南縣沿浦一中
蒼南縣靈溪鎮第七中學
蒼南縣新安鄉初級中學
蒼南縣霞關鎮南坪輔導學校
蒼南縣霞關鎮初級中學
蒼南縣霞關鎮澄海輔導學校
蒼南縣龍港鎮第七中學
浙江省蒼南縣求知中學
浙江省蒼南縣第一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六中學
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
蒼南縣求知文化補習學校
蒼南縣勤奮高中
蒼南縣龍港潛龍學校
龍港鎮第二高級中學
龍港實驗中學
蒼南縣龍港高級中學
蒼南縣礬山鎮第二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四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三中學
蒼南縣嘉鄉初級中學
蒼南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蒼南縣振清外國語學校
蒼南縣藻溪中學
蒼南縣育才中學
蒼南縣宜山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六中學
蒼南縣興港高級中學
蒼南縣礬山高級中學
蒼南縣獅山中學
蒼南縣靈溪第二高級中學
蒼南縣勤奮中學
蒼南縣勤奮高級中學
蒼南縣橋墎高級中學
蒼南縣巨人中學
蒼南縣錢庫高級中學
蒼南縣第二職業學校
蒼南縣龍港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金鄉鎮第二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四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十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三中學
溫州新星學校
蒼南縣馬站高級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五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二中學
靈溪鎮第三中學
蒼南縣成人教育中心
蒼南縣靈溪鎮第二中學
蒼南縣宜山高級中學
蒼南縣樹人中學
蒼南縣仁英高級中學
蒼南縣錢庫鎮第二高級中學
蒼南縣望里鎮初級中學
馬站鎮初級中學
蒼南縣金鄉鎮第三中學
浙江省江山中學
蒼南縣江南高級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一中學
龍港第三高級中學

溫州高中學校列表(二)

本任務就來盤點溫州市高中學校列表。註:詞條中不要添加學校網址、信箱、電話等具有推廣性信息。
溫州市鹿城區岙底鄉中學
平陽縣蕭江鎮第二中學
平陽縣浙鰲高級中學
溫州市甌江高級中學
平陽縣西灣鄉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五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四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三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七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八中學
平陽縣敖江鎮第六中學
平陽縣育秀中學
平陽縣育才學校
平陽縣求實成人高級中學
平陽縣培培外國語學校
溫州市鹿城區仰義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四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三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二中學
平陽縣昆陽高級職業中學
平陽縣科興計算機學校
溫州市第二十中學
溫州市外國語學校高中部
永嘉縣應坑鄉中學
永嘉縣巽宅鎮中學
永嘉縣巽宅鎮下嵊中學
永嘉縣溪下鄉金盾中學
永嘉縣石染鄉中學
永嘉縣山坑鄉中心學校
永嘉縣界坑鄉中學
永嘉縣大岙鄉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碧蓮中學
永嘉縣茗岙鄉中學
永嘉縣昆陽鄉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桐州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水雲學校
永嘉縣碧蓮鎮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岩坦中學
永嘉縣張溪鄉中學
永嘉縣溪口鄉中學
永嘉縣潘坑鄉中學
永嘉縣鯉溪鄉中學
永嘉縣黃南鄉中學
永嘉縣嶺頭鄉中學
永嘉縣鶴盛鄉中學
永嘉縣東皋鄉中學
浙江省永嘉第二高級中學
永嘉縣岩頭鎮中學
永嘉縣岩頭鎮港頭中學
永嘉縣五尺鄉中學
永嘉縣楠溪江學校
永嘉縣花坦鄉中學
永嘉縣表山中學
永嘉縣楓林鎮中學
永嘉縣楓林鎮孤山中學
永嘉縣下寮鄉中學
永嘉縣沙頭中學
永嘉縣沙頭鎮海廟中學
平陽縣水頭鎮第四中學
瑞安市林溪鄉第一中學
蒼南縣靈溪第二高級中學
樂清市英華學校
樂清市虹橋中學
平陽縣雲祥中學
浙江省平陽縣第二中學
樂清市柳市中學
樂清市柳市鎮實驗中學
平陽縣蕭江鎮中學
樂清市白象中學
平陽縣新鰲高級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一中學
樂清市業餘體育學校
樂清市興樂中學
樂清市師範附屬學校
樂清市樂成鎮第三中學
樂清市第三中學
平陽縣第一中學
平陽縣第三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羅浮中學
瑞安市第八中學
溫州市第十七中學
瑞安市曹村鎮中學
永嘉縣上塘中學
瑞安市雲江高級中學
瑞安市第四中學
瑞安市龍翔高級中學
溫州第二高級中學
洞頭縣實驗中學
溫州市同德中學
浙江省泰順縣第一中學
泰順縣育才高級中學
泰順縣城關中學
文成縣珊溪中學
溫州新世紀學校
蒼南縣龍港鎮第二高級中學
蒼南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求知文化補習學校
蒼南縣馬站高級中學
蒼南縣橋墎高級中學
蒼南縣獅山中學
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
浙江省溫州中學
蒼南縣錢庫高級中學
蒼南縣宜山鎮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七中學
蒼南縣振清外國語學校
蒼南縣龍港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四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三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二中學
蒼南縣龍港高級中學
蒼南縣巨人中學
浙江省蒼南縣求知中學
浙江省蒼南縣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十五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樹人中學
溫州宏德中學
浙江省樂清市精益中學
樂清市柳市鎮第一中學
浙江省樂清中學
樂清市育才中學
浙江省洞頭縣第一中學
瑞安市第九中學
瑞安市碧山鎮中學
溫州市龍灣區永強中學
溫州市第二中學
瑞安市塘下鎮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二十一中學
瑞安市第十中學
浙江省文成中學
蒼南縣錢庫鎮第二高級中學
蒼南縣宜山高級中學
樂清國際外國語學校
樂清市虹南中學
樂清市第二中學
瑞安市第七中學
瑞安市第五中學
瑞安市第三中學
浙江省永嘉中學
溫州育英學校
溫州市第三中學
溫州市第十八中學
溫州市第十四中學
溫州市第十六中學
溫州市第十二中學
溫州市第八中學
溫州市實驗中學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四中學
溫州市第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九中學
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
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