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城區

萊城區

萊城區隸屬於萊蕪市,位於山東省中部,齊魯腹地,泰山東麓,北以齊長城與章丘市相鄰,東靠淄博市博山區和沂源縣,南接萊蕪市鋼城區和新泰市,西連泰安市岱嶽區。萊城區總面積1428.04平方公里。至2011年,轄3個街道、11個鎮,總人口98.95萬。萊城區礦產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有50餘種,主要礦種有鐵、煤、銅、金、石灰石、花崗石、大理石、石英石、白雲岩等,其中鐵礦石儲量6.5億噸,列華東之首;煤炭儲量8億噸,是全國地方煤礦重點產煤縣市區之一。萊蕪盛產“三辣一麻”(生薑、大蒜、雞腿蔥、大紅袍花椒)、蔬菜、瓜果、糧油等農產品。萊城區“三辣”面積達27.98萬畝,總產50.65萬噸;初步形成了鋼鐵、鑄造、煤炭、紡織印染、造紙、化工、建材、農產品加工八大產業。萊城區境內有“汶水西流”、“宮山夕照”、“蒼峽雷鳴”、“仙人遺蹟”、“礦山呈瑞”、“龍潭星現”、“二洞雲連”、長勺之戰遺址、萊蕪戰役指揮所等人文景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春秋為牟國、齊嬴邑、平州(漢為梁父)邑地。牟國屬於魯國的附庸國,故址在今萊城東10公里處的辛莊鎮趙泉村。嬴邑屬於齊國,故址在今萊城西北20公里處的羊里鎮城子縣村。平州邑應在萊城西部,遺址大約在嘶馬河、封邱一帶。秦置嬴縣,(治所在今羊里鎮城子縣村),屬濟北郡。西漢增置牟縣(治所在今鋼城區辛莊鎮趙家泉村),又於牟縣以北置萊蕪縣,因治所設在淄水流域的萊蕪谷,故名萊蕪,故址在今淄川東南的口子鄉城子莊。嬴、牟、萊蕪三縣同屬泰山郡。東漢三國魏晉沿襲未變。隋唐以後,相繼無牟、嬴、平州建置,代之以萊蕪。武則天長安四年(704年),縣城遷至今萊城東北南文字村。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縣治由南文字村遷至今萊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縣委縣政府駐口鎮,1953年秋縣委縣政府由口鎮遷至萊城,相繼隸屬泰安專署、濟南市、泰安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8月改為縣級萊蕪市,由泰安市代管。
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萊蕪市由縣級市升為地級市,轄萊城、鋼城兩個區。

行政區劃

1997年,萊城區轄1個街道(城市街道)、13個鎮(張家窪鎮、口鎮、羊里鎮、方下鎮、牛泉鎮、高莊鎮、南冶鎮、辛莊鎮、苗山鎮、上游鎮、大王莊鎮、寨里鎮、楊莊鎮)、11個鄉(北孝義鄉、聖井鄉、鐵車鄉、見馬鄉、常莊鄉、和莊鄉、腰關鄉、茶業口鄉、雪野鄉、鹿野鄉、大槐樹鄉),共有88個管理區,906個行政村(居委會),1085個自然村。區政府駐城市街道。
2000年12月14日,撤銷北孝義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城市街道辦事處;撤銷南冶鎮、高莊鎮,以原南冶鎮和高莊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高莊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高莊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張家窪鎮,以原張家窪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張家窪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張家窪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鐵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辛莊鎮;撤銷常莊鄉、見馬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苗山鎮;撤銷腰關鄉、茶業口鄉,以原腰關鄉和茶業口鄉的行政區域設立茶業口鎮,鎮人民政府駐原茶業口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鹿野鄉、上游鎮、雪野鄉,以原鹿野鄉、上游鎮、雪野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雪野鎮,鎮人民政府駐原上游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大槐樹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大王莊鎮;撤銷聖井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牛泉鎮。
2001年5月,成立萊蕪經濟開發區,將鳳城街道辦事處所轄程故事、大故事、小故事、馮家林劃歸其管轄。2001年12月,將鳳城街道辦事處所轄南姜莊、北姜莊、地理溝、黃泥溝劃入萊蕪經濟開發區。
2002年10月,設立鵬泉街道辦事處,將萊蕪經濟開發區所轄的程故事、大故事、小故事、馮家林、南姜莊、北姜莊、地理溝、黃泥溝和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所轄的前宋、後宋、李陳莊、北孝義、孝義樓、中和、南連河、北連河、朴務頭、畢家莊、郭家莊、官廠、大橋、孫故事、南孝義、南張家莊、陶家莊、泉子共26個村(居)劃歸其管轄。
2003年6月,設立泰鋼工業園,將鳳城街道辦事處的曹東、曹西、馬莊、古石溝、孟家峪、藺家莊和張家窪街道辦事處的東白龍、西白龍、沙家莊、劉家莊共10個行政村劃歸其管轄。2003年10月,將鳳城街道辦事處的楊家莊、西峪、馬龍崮、柳龍崮、瓜皮嶺5個村劃歸鵬泉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5年,萊城區轄4個街道、11個鎮、1個鄉:鳳城街道、張家窪街道、高莊街道、鵬泉街道、口鎮、羊里鎮、方下鎮、牛泉鎮、辛莊鎮、苗山鎮、雪野鎮、大王莊鎮、寨里鎮、楊莊鎮、茶葉口鎮、和莊鄉。
2006年6月23日,將鳳城街道辦事處的東龍崮、南龍崮、前坡、磨山子、近崮、鄒家埠、北張家莊、東沈家莊、長安、老鴉峪、孔家莊、姜家莊、傅家莊、大山、小山、侯盤龍、前盤龍、陳盤龍、馬盤龍、段盤龍、草溝、汶陽、西陳家峪、中陳家峪、小陳家峪、上陳家峪26個行政村和辛莊鎮的郭家溝、秦家窪、大石家3個行政村共29個村劃歸萊蕪經濟開發區鵬泉街道管轄。同時,將辛莊鎮劃歸鋼城區管轄。2007年4月28日,將雪野鎮整建制劃歸雪野旅遊區管理,行政區劃仍屬於萊城區。
2010年4月30日,將口鎮狂山村劃歸雪野鎮管轄。5月10日,撤銷和莊鄉,以原行政區域設立和莊鎮。
截至2011年,全區轄3個街道、11個鎮,即鳳城街道、張家窪街道、高莊街道,口鎮、羊里鎮、方下鎮、牛泉鎮、苗山鎮、和莊鎮、茶業口鎮、大王莊鎮、寨里鎮、楊莊鎮,共718個村(居)。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萊蕪市萊城區位於山東中部,齊魯腹地,泰山東麓,地理坐標為北緯36°.02'46″~36°.33'10″,東經117°.19'0″~7°.58'05″,北以齊長城章丘市相鄰,東靠淄博市博山區和沂源縣,南接萊蕪市鋼城區和新泰市,西連泰安市岱嶽區,總面積1428.04平方公里。

地形

萊城區地質構造受魯中緯向構造及魯西鏇卷構造控制,構造形跡以斷裂為主,褶皺次之。地形為南緩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圓形盆地,北、東、南三面山嶺環繞,中西部是歷史上齊魯必爭的膏腴之地——“泰萊平原”,素有“山頭三千河西流,盆地盡沃土”之稱。

氣候

萊城區氣候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1.0-13.0℃,降水量760.9毫米,無霜期204天。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春季溫暖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晴朗。

水文

萊城區境內主要河流有汶河、淄河、匯河等主要河流18條,有水庫130座,年平均徑流量5.02億立方米。淄河又稱淄水或淄江。因齊故城臨近淄水,由此而得名臨淄。淄河是山東重要河流之一,是淄博境內最大的河流,也是臨淄人民的母親河。

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萊城區人口為98.95萬人,其中高新技術開發區8.71萬人,雪野旅遊區4.16萬人,主要組成是漢族。全區2013年末常住人口81.2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5498人,出生率7.04‰;死亡人口5390人,死亡率6.9‰;全年自然增加人口108人,自然增長率0.14‰。

交通

磁萊、辛萊2條鐵路在萊城交匯,博萊、萊新、泰萊、濟青南線四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北接濟青北線、南連京滬、西通京福高速,國道、省道、縣鄉公路交織其間,通車裡程達到1125公里。

經濟

特色農業

植物植物
植物植物
萊蕪盛產“三辣一麻”(生薑、大蒜、雞腿蔥、大紅袍花椒)、蔬菜、瓜果、糧油等農產品。萊蕪“三辣一麻”久負盛譽。
萊蕪生薑有兩千多年的種植歷史,在封建社會曾是朝廷的貢品。1960年2月,全國“三辣”規劃會議,把萊蕪生薑列為名貴產品。建區後萊城區的生薑產業被確定為“國家星火區域性支柱產業”,萊蕪生薑、大蒜及加工產品被評為“A級綠色食品”,產品遠銷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區“三辣”面積達27.98萬畝,總產50.65萬噸。
萊蕪花椒自清代嘉靖年間即大量栽培,一直是境內栽培的主要乾果樹之一,以牛泉、高莊、苗山、茶葉口等街道(鎮)為主要產地,其他鄉鎮亦有零星栽植。大紅袍花椒,椒皮厚實,色澤鮮艷,香味濃郁,麻辣九州。1997年,萊蕪被列為山東省花椒商品基地縣。全區花椒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總產750萬公斤。萊城區先後被命名為“中國生薑之鄉”和“中國花椒之鄉”。
萊蕪板栗主要產地為大王莊鎮,產量約占全市一半,茶葉亦有栽植,多零星分布於地頭地堰邊,歷來栽培量變化不大。板栗品種有明栗、毛栗、紅栗、毛刺栗、紅光、粘底板、無花栗等。
畜牧:萊蕪黑豬以其耐粗飼、抗病強、產仔多、瘦肉率高、肉質醇香。全區各類牲畜年飼養量180萬頭(只),家禽1600萬隻,肉蛋奶總產8萬餘噸,形成了全國著名的瘦肉豬生產基地和華東地區最大的兔毛市場。

工業發展

工業基礎:萊城區已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有50餘種,主要礦種有鐵、煤、銅、金、石灰石、花崗石、大理石、石英石、白雲岩等,其中鐵礦石儲量6.5億噸,列華東之首;煤炭儲量8億噸,是全國地方煤礦重點產煤縣市區之一,素有“鋼城煤都”之稱。花崗石、大理石有20多個品種,儲量20億立方米,品類齊全,質地優良,“萊蕪黑”大理石板材被譽為世界“珍品”。形成於5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燕子石),經過精心雕刻,成為獨樹一幟的工藝精品。石灰石儲量豐富,約150多億立方米。境內水資源總量5.39億立方米,有汶河、淄河、匯河等主要河流18條,水庫130座,年平均徑流量5.02億立方米,可利用量2.13億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近3億立方米,其中礦泉水貯量約500萬立方米,富鍶純甜,高鈣高鎂,有5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工業概況:萊城區有華東地區最大的鐵礦石開採企業魯中冶金礦山總公司、發電能力達200萬千瓦的萊城萊蕪發電廠等9處國家、省屬大中型企業和30多處萊蕪市屬企業,並靠不斷抓投入、上項目、搞技改,全區工業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初步形成了鋼鐵、鑄造、煤炭、紡織印染、造紙、化工、建材、農產品加工八大產業。

社會

科學技術

2013年共組織申報市級以上科技計畫項目105項,批覆立項75項。獲市以上科技進步獎12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爭取無償資金260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40%。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家。全區專利申請1269件,發明專利申請98件,發明專利授權35件。生態潔授權國際發明專利1項,萊城區國際發明發展迅速。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2013年全年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總數達到28家(國家級2家)。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56.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18.69%,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

教育事業

2013年末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15所。其中,職業學校2所,普通中學25所,國小88所;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人數8.76萬人。2013年末全區共有幼稚園193所,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98%。國小、國中入學率均保持100%,鞏固率國小100%,國中100%,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9.4%,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達到95%以上。普通聯考再創佳績,文化課重點上線500人,軍檢上線803人,藝體本科上線299人。

文化事業

2013年末全區建成鎮級文化服務功能區6個、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圈30個、農村文化大院100個,改造農家書屋72家,放映農村公益電影7956場。組建“愛心文化聯盟”服務團隊50支、志願者3000餘人。文化產業經營業戶達到720家,從業人員6000餘人,實現增加值3.2億元。

醫療衛生

衛生事業繼續加強。2013年末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37所,其中醫院(衛生院)13個。擁有病床床位1043張;衛生技術人員1242人。每千人擁有床位(含市級醫院)2.5張、衛生技術人員(含市級醫院)3人。

體育事業

2013年萊城區運動員在省級以上重大比賽中獲金牌7枚、銀牌12枚、銅牌17枚,其中在國家級比賽中獲金牌3枚、銀牌2枚、銅牌3枚。民眾體育和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共組織區級民眾體育活動30項;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達到了3000名。

社會保障

2013年,萊城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8萬人,增加8313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1萬人,增加4021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3萬人,增加4592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萬人,增加600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6萬人,增加3036人。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2.3萬人,參保率達到99.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繼續發展,參合農民達到53.77萬人,參合率達到99.96%。
2013年末,萊城區共有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12個,床位2114張,收養1753人;福利企業16家,安置殘疾職工1368人。全區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472人次,全年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54.6萬元;全區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508人,全年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689.3萬元;年末全區享受農村五保供養2338人,全年發放五保供養金844.4萬元,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75%。

歷史文化

傀儡戲劇照傀儡戲劇照
傀儡戲劇照傀儡戲劇照
傀儡戲劇照傀儡戲劇照
萊城區羊里鎮賈家窪村有個傀儡戲班子,當地也叫“搓古儡子”,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歷經二百餘年,古時演出頗受村民喜愛,但因戰亂、貧困等原因演出漸少,更因某些老藝人的亡故等諸多原因,時演時停,曾一時難以傳承,處於瀕危。1933年,賈家窪村藝人賈印江、賈義貴父子又招集演員和戲曲愛好者重打鑼鼓再開戲,又重新組建起了傀儡戲表演班子。
傀儡戲的傳統劇目
傀儡戲的唱腔是萊蕪梆子,也稱萊蕪“謳”,屬於“梆子系統”的分支,主要是“梆子腔”,調式與梆子系統各劇種的調式基本一致,屬於“5”調式,即“徵”調式。
賈家窪村最早的傀儡戲是專人操縱表演,專人演唱,但由於業餘劇團的人手不夠,操縱表演者也用來演唱劇中的人物唱腔。
傀儡戲在它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中,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其傳統劇目也具有諸腔並陳,絢麗多姿的特色,但是由於流傳年代較久,前人的病故,因而也失傳不少。傳統劇目由初建時的百餘出,到20世紀60年代,山東省戲曲工作調查統計時,老藝人記憶的傳統劇目還有二十餘出,如《小清潭》、《小姑賢》、《小毛元》、《南陽關》、《單刀赴會》、《周奇送女》、《轅門斬子》、《韓信算卦》、《桑園會》、《斬黃袍》、《燒窯》、《王登雲休妻》、《包公賠情》、《亂潼關》、《觀花》、《汗衫記》、《鋸大缸》等等,所以對這一劇種的挖掘保護,已刻不容緩。
傀儡戲曾轟動了大明湖
在賈家窪村人的心目中,傀儡戲比什麼電影大片都好看,逢年過節、企業慶典,沒有傀儡戲助興,大家就覺得索然無味。20世紀50年代,萊蕪傀儡戲曾經在大明湖表演,和其他老藝術相比一點也不遜色。
可在老人們的記憶中,自從那次轟動大明湖之後,萊蕪傀儡戲就一直沒再鬧出什麼更大的動靜。2011年11月份,在萊蕪當地媒體和企業的幫助下,賈家窪村的十幾位老年人在萊城區進行了一次公演,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可惜青黃不接。
傀儡戲,亟須保護和傳承
賈家窪傀儡戲曾有過輝煌。1946年,該劇團曾以《孫臏下棋》等劇目多次慰問地方武裝部隊。1953年3月代表泰安地區到濟南參加省地方戲曲匯演,受到高度讚揚。1964年到淄博、博山等地演出200餘場,給當地人民送去了歡笑。所演勸世、習俗段子和童話故事等非常引人,具有很好的教化作用。隨著社會的急劇發展,傀儡戲也受到衝擊,劇團艱難維持。

風景名勝

二洞雲連二洞雲連
萊城區地處魯中泰沂山區,在歷史上是齊國與魯國的交界限地帶,境內有“汶水西流”、“宮山夕照”、“蒼峽雷鳴”、“仙人遺蹟”、“礦山呈瑞”、“龍潭星現”、“二洞雲連”、長勺之戰遺址、萊蕪戰役指揮所等人文景觀。

著名人物

呂著明 字晦齋,號昧翁 清代著名畫家 《呂著明雨竹圖》
呂劍 原名王延覺,字聘之 近現代著名詩人 《詩論集》《十月北京城》

齊魯大地

這兒,誕生了影響中華千年的儒家文化;這兒,有享譽海內外的五嶽獨尊之泰山。悠久而深厚的歷史與文化,讓我們一起進入齊魯大地!

山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轄2個副省級城市,15個地級市,以及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
濟南市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青島市市南區 | 市北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嶗山區 | 城陽區 | 黃島區 | 即墨市 | 膠州市 | 膠南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淄博市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 周村區 | 桓台縣 | 高青縣 | 沂源縣
棗莊市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莊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東營市東營區 | 河口區 | 墾利縣 | 廣饒縣 | 利津縣
煙臺市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濰坊市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濟寧市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泰安市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威海市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日照市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萊蕪市萊城區 | 鋼城區
臨沂市蘭山區 | 羅莊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德州市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聊城市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穀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濱州市濱城區 | 鄒平縣 | 霑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菏澤市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