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籽蜂

苜蓿籽蜂

苜蓿籽蜂,拉丁學名Bruchophagus gibbus (Boheman),是廣肩小蜂科節肢動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苜蓿籽蜂苜蓿籽蜂

中文名:苜蓿籽蜂
英文名:Cloverseedchalcid
中文別名:苜蓿廣肩小蜂
拉丁學名:Bruchophagusgibbus(Boheman)
原產地:可能是北美洲
入侵地:國內主要分布於新疆、甘肅、內蒙古自治區等省區

傳播途徑:由於籽蜂的幼蟲、蛹在種子內生活和越冬,因此它可以隨著種子調動擴散和傳播。
寄主:寄主植物有紫花苜蓿、天藍苜蓿、黃花苜蓿、紅三葉、白三葉、草木樨、沙打旺、紫雲英、鷹嘴豆、百脈根、駱駝刺和棘豆等。

為害特點

由於幼蟲在種子內蛀食,雖然對牧草產量沒有影響,但對種用牧草來說,受害則比較嚴重。如苜蓿,一般豆莢被害率在40%左右,種籽被害率達30%。

生活習性

籽蜂一般一年發生1-3代,在條件適宜的地區,可發生4-5代,以幼蟲在豆科牧草的種籽內越冬,由於幼蟲在種子內蛀食,雖然對牧草產量沒有影響,但對種用牧草來說,受害則比較嚴重。如苜蓿,一般豆莢被害率在40%左右,種籽被害率達30%。由於籽蜂的幼蟲、蛹在種子內生活和越冬,因此它可以隨著種子調動擴散和傳播。

防治方法

播種前期:在播種前半月(之前3-4周用根瘤菌拌種)採用藥劑混合拌種,即80%可濕性福美雙粉劑+68%可濕性七氯粉劑(3-4千克/噸)。防治桿蠅、根瘤象甲及褐斑病。分枝期:留種田噴灑60%地亞農乳劑(500升/公頃)。現蕾期:噴灑0.2%樂果乳劑(500升/公頃)或80%可濕性敵百蟲粉劑(0.2千克/公頃)或20%甲基E-605乳劑(0.1千克/公頃)。此外也可以採取輪作、早割、低割、燒茬、翻耕、灌水、施肥等措施進行防治。

膜翅目(三)

膜翅目(學名Hymenoptera)包括蜂、蟻類昆蟲。屬有翅亞綱、全變態類。全世界已知約12萬種,中國已知2300餘種,是昆蟲綱中第3個大目、最高等的類群。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以熱帶相亞熱帶地區種類最多。膜翅目是昆蟲綱中的一個目,它的名字來自於其膜一般的,透明的翅膀,它包括各種蜂和螞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