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竇炎

胃竇炎

胃竇炎是指局限於胃竇部的一種慢性炎症,主要病變多局限於黏膜層,但也漫延至肌層或漿膜層。在病變部分出現水腫、炎症細胞侵潤和纖維組織增生,使局部變厚,甚至狹窄;部分病例可有黏膜表面糜爛、腸腺上皮化發生變化。胃竇炎好發於30歲以上的男性,表現為上腹部飽脹,隱痛或劇痛,常呈周期性發作,可伴有噯氣、反酸、嘔吐、納差、消瘦等,慢性胃竇炎還可表現為厭食,持續性腹痛,失血性貧血等。胃竇炎的治療一般應採用飲食控制、鎮靜、抗酸、解痙、止痛等措施,主要是對症治療。

基本信息

病因

胃竇炎胃竇炎

1.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二者的關係符合Koch提出的確定病原體為感染性疾病病因的4項基本要求,即該病原體存在於該病的患者中,病原體的分布與體內病變分布一致,清除病原體後疾病可好轉,在動物模型中該病原體可誘發與人相似的疾病。
幽門螺桿菌相關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有兩種突出的類型:胃竇為主全胃炎和胃體為主全胃炎。 前者胃酸分泌可增加,因而增加了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的危險性;後者胃酸分泌減少,使胃潰瘍胃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
2.其他因素
幽門括約肌功能不全時含膽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可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受到消化液的作用,產生炎症、糜爛、出血和上皮化生等病變。其他外源因素,如酗酒、服用NSAID等藥物、某些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反覆損傷胃黏膜。

臨床表現

多數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可無任何症狀,有症狀者主要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和噁心等非特異性消化不良症狀。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伴或不伴有慢性胃炎,根除幽門螺桿菌後慢性胃炎組織學可得到顯著改善,但並不能緩解多數組織學改善者的消化不良症狀,提示慢性胃炎與消化不良症狀無密切相關。

檢查

胃竇炎胃竇炎

1.胃鏡及活組織檢查
胃鏡檢查並同時取活組織作組織學病理檢查是最可靠的診斷方法。 內鏡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可見紅斑(點狀、片狀、條狀),黏膜粗糙不平,出血點(斑),黏膜水腫及滲出等基本表現;有時可見糜爛及膽汁反流。由於內鏡所見與活組織檢查的病理表現常不一致,因此診斷時應兩者結合,在充分活檢的基礎上以活組織病理學診斷為準。
2.幽門螺桿菌檢測
活組織病理學檢查時可同時檢測幽門螺桿菌,並可在內鏡檢查時多取1塊組織作快速尿素酶檢查以增加診斷的可靠性。 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後,可在胃鏡複查時重複上述檢查,亦可採用非侵人性檢查手段,如13C或14C尿素呼氣試驗、糞便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及血清學檢查(定性檢測血清抗幽門螺桿菌IgG抗體)。但近期套用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鉍劑等藥物者會使上述檢查(血清學檢查除外)呈假陰性。

診斷

鑒於多數慢性胃炎患者無任何症狀,有症狀也缺乏特異性,且缺乏特異性體徵,因此根據症狀和體徵難以作出慢性胃炎的正確診斷。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確診主要依賴於內鏡檢查和胃黏膜活檢組織學檢查,尤其是後者的診斷價值更大。
慢性胃炎的診斷應力求明確病因。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故應作為慢性胃炎病因診斷的常規檢測。
內鏡檢查和胃黏膜組織學檢查結果與慢性胃炎患者症狀的相關分析表明,患者的症狀缺乏特異性,且症狀之有無及嚴重程度與內鏡所見及組織學分級並無肯定的相關性。

治療

胃竇炎胃竇炎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治療目的是緩解消化不良症狀和改善胃黏膜炎症。治療應儘可能針對病因,遵循個體化原則,對無症狀、幽門螺桿菌陰性的非萎縮性胃炎的患者無需特殊治療。
1.關於根除幽門螺桿菌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主要症狀為消化不良,其症狀應歸屬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範疇。 目前國內、外均推薦對幽門螺桿菌陽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行根除治療。因此,有消化不良症狀的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均應根除幽門螺桿菌。
2.關於消化不良症狀的治療
由於臨床症狀與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之間並不存在明確關係,因此,對症狀治療事實上屬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經驗性治療。 慢性胃炎伴膽汁反流者可套用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和(或)有結合膽酸作用的胃黏膜保護劑(如鋁碳酸鎂製劑)。有胃黏膜糜爛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症狀為主者,可根據病情或症狀嚴重程度選用抗酸劑、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制劑(PPI)。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及鹽酸伊托必利等可用於上腹飽脹、噁心或嘔吐等為主要症狀者。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瑞巴派特、替普瑞酮、吉法酯、依卡倍特及鋁碳酸鎂等適用於有膽汁反流、胃黏膜損害和(或)症狀明顯者。抗抑鬱藥或抗焦慮藥可用於有明顯精神因素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患者。中藥治療可拓寬慢性胃炎的治療途徑。上述藥物除具對症治療作用外,對胃黏膜上皮修復及炎症也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生活中的常見疾病

胃病、癲癇、失眠、焦慮等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病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