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溪區

美溪區

美溪區,隸屬於黑龍江省伊春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南麓,湯旺河中上游,伊春市區東南20.5公里處。北與五營、紅星、新青林業局搭界,南與南岔、西林區接壤,東靠金山屯、鶴崗,西與烏馬河相鄰。全區行政區劃南北長94公里,東西寬29公里,總面積為2258平方公里。全區人口41028人(2010年)。美溪區下轄1個街道,7個林場,境內有回龍灣山莊等景點。 2010年,美溪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6128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17.4%。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美溪區轄1個街道,7個林場、7個經營所:美溪街道大西林林場五道庫經營所緩嶺經營所、對青山經營所群巒經營所蘭新經營所順利河林場松嶺經營所青山口林場金沙河林場、樺皮羌子林場、碧倉庫林場、三股流經營所、臥龍河林場

歷史沿革

美溪區美溪區
美溪區名源於美溪火車站名。美溪,意為“美麗的河川”。原屬湯原縣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在1947年隸屬湯原縣管轄,名為集賢村;1948年12月,設美溪村,隸屬南岔區管轄;1952年10月,劃歸伊春縣管轄,翌年春設定美溪鎮,隸屬第一區;1955年8月,撤銷美溪鎮,設定美溪區;1956年12月,復設美溪鎮;1957年伊春撤縣設市後,同年11月,將美溪、大豐、五道庫3鎮合併設立伊春市美溪區;1958年11月,改為美溪人民公社;1962年12月17日,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大西林區併入美溪區;1964年9月,區與林業局合併,實行“政企合一”管理體制;1969年10月13日,將西林地區劃出,設定西林區;1950年8月,建立美溪林務分局;

1992年,美溪區為伊春市管轄的市轄區,位於市境中部,湯旺河橫貫全區,東與鶴崗市相連,東南與金山屯西林區接壤,南抵南岔區,西靠烏馬河區,北與五營紅星新青區毗鄰。南烏線鐵路通過境內設站。區政府駐地距伊春市區中心20.5公里。全區總面積2258.9平方公里,區分設美溪、緩嶺、五道庫、大西林4個街道辦事處。1992年末全區總人口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62萬人;滿、蒙古、回、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6%。區政府和美溪林業局駐地美溪街。

人口狀況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41634人,其中:美溪街道27528人,大西林街道5466人,五道庫街道1321人,緩嶺街道1670人,對青山街道1106人,群巒街道466人,蘭新街道555人,順利河街道436人,松嶺街道399人,青山口街道339人,金沙河街道261人,樺皮羌子街道261人,碧倉庫街道276人,三股流街道810,臥龍河街道740。

自然資源

美溪區美溪區
在鋪錦疊翠的小興安嶺南麓,千百條飄逸如銀色綢帶、流淌似叮咚琴韻清清的溪流,環繞著一座秀麗的林城——美溪。小城由溪水而名世,溪水因小城以增輝.美溪資源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在2258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大自然向人們敞開一座多彩的資源寶庫。森林經營面積22.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6%,有紅松等珍貴樹木種類40多種,野生藥材、山特產品近70種,珍禽、獸類30多種,地下還有豐富的金屬和非金屬礦藏。

物華天寶,地靈人傑。在這片美麗富繞的土地上生活的美溪人民,經過50年的開發建設,在昔日裡無人煙的茫茫林海中;建起了一座功能較為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林區城鎮。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城鎮建設日新月異,交通通訊設施完備,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形成了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區域經濟格局。

美溪自然資源豐富。猶如一座天然寶庫、動植物種類繁多、礦產開發前景誘人。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美溪基礎設施比較完善。 美溪風景秀麗、四季分明。特別是回龍灣山莊森林旅遊景點以其秀美獨特的山光水色令中外遊客流連志返。美溪人遠見卓識、願以諸多的優惠政策誠招天下有識之士前來大展鴻圖;美溪人心胸坦蕩。願與您攜手並肩共創新世紀的輝煌。

經濟

美溪區美溪區
綜述2010年,美溪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6128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17.4%;工業增加值完成11613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29.8%;非國有經濟增加率達到75%;職工自營經濟增加值實現16568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549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81%;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769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151.28%。
第一產業
2010年,全區農林業增加值完成11231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24.2%。食用菌生產完成4110萬袋,採集山野菜760噸、山藥材343噸。伊春沃爾瑪食用菌農超對接基地落成,帶動了食用菌產業鏈條延伸發展。目前,全區從事職工自營經濟的人員已達8420人,農民人均純收入7280元。
第二產業
2010年,美溪區中小企業改制面達到95%,非國有經濟比重增加至75%,粗加工企業數量減少了30%。共引進鳳凰山旅遊度假區項目、商貿中心建設項目、建築機械製造項目、鉛鋅礦項目、大西林聖旨山風電項目等共10項,實際到位資金33200萬元,為年計畫的148%。
第三產業
2010年,美溪區旅遊業共接待遊客28.63萬人次,實現產值12883萬元。回龍灣景區順利通過國家旅遊局AAAA級景區驗收,景區的規模和品位進一步提檔升級,接待能力有了較大提高。景區投資1200萬元,完成了景區太陽能室外照明節能環保工程。東皋台、沙灘浴場等景觀建設工程竣工並對遊人開放。

社會事業

教育
2010年,美溪區有學校15所,匹配資金230萬元,全額補發了中國小教師套改工資,投資168萬元,為全區各中國小在職教師發放筆記本電腦350台。2011年,美溪區投資300萬元對第一中學、第一、三國小的教學樓和校內平房進行了維修。同時,投資89萬元,為第一中學設立了功能完備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多媒體電子教室及相配套的準備室、藥品室和標本室。在第一國小新建了標準化國小科學實驗室,第三國小擬上10個多媒體設備和科學實驗室,使各中國小校的教學設施逐步完善。
醫療衛生
2010年,美溪區有醫院7所,基本醫療保險由原來的6000元調至8000元,重大疾病的補助金標準由原來的1.5萬元調至2萬元。並將老知青、大集體、二輕及一次性安置人員納入了醫保範圍,擴大了醫保覆蓋面,使全區參保率達到95%以上。為全區3103戶低保戶發放城鄉低保金1344萬元;為貧困戶和殘疾人員解決越冬燃煤2000噸、糧食50.8噸;為31名貧困大學生髮放了助學金6.2萬元;繼續深入開展“一幫一”、“家庭年”等惠民行動,全區645戶困難家庭,分別與33位處級領導、45個科室、10位民營企業負責人、22個區直基層單位、14個林場(所)結成幫扶對子,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扶貧解困工作氛圍。
基礎設施
2010年,美溪區投資2.4億元,完成棚戶區改造面積20.15萬平方米,新建樓房33棟,維修改造7.5萬平方米,總計3699戶;松嶺經營所和碧倉庫經營所,以及527和520兩個自然屯的移民工作全面完成,總計動遷林場職工367戶;投資1900萬元,完成了集中供熱改擴建主體工程建設;投資119.5萬元,鋪設棚戶區配套自來水管線3000延長米,投資500萬元,完成了區法院辦公樓建設和內部裝修工程;投資650萬元,完成了消防隊新址主體工程建設。投資145萬元,新建涼亭和長廊5座;努力打造生態宜居園林型小城鎮,投資100萬元,新增綠地1.5萬平方米,人均占有綠地面積提升了0.72%;投資120萬元,新建網球場一處、籃球場兩處;投資74萬元,安裝人和廣場LED電子屏的觀演台一座。

基礎建設

美溪區美溪區
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經過近50年的開發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建設日新月異、交通通訊十分便利。湯林鐵路穿城而過、鶴伊公路橫貫東西並與哈伊公路緊緊相連;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形成了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區域經濟格局、主要產品有原木、鋸材、人造板、家具牆壁板實木地板、小木製品等、還有建材、香卡、山特產品等一大批非林脫木產品。美溪風景秀麗、四季分明。特別是回龍灣山莊森林旅遊景點以其秀美獨特的山光水色令中外遊客流連志返。

交通

2010年,美溪區投資2250萬元,新建通鄉公路90公里,其中:完成沿河公園河堤公路3.8公里,鳳凰山新區公路5公里,人和家園公路6.2公里,學府小區公路6公里,站東佳園公路7公里,富強小區公路18公里,森防路北小區公路10公里,沿河公園南側公路9公里,通河路新區公路7公里,紅光社區公路18公里。

旅遊景點

美溪回龍灣山莊
美溪回龍灣山莊旅遊度假場所,總面積44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綠地面積8萬平方米,山丘面積268萬平方米,水面面積6萬平方米。回龍湖上有曲橋,湖邊有百米長廊,湖內有機動船、小木船10多艘供遊人遊玩。沿湖順山而上,經108個石頭台階,登上20多米高的東台,可觀回龍灣山莊全景。
野生梨園
野生梨園位於回龍灣南山,面積23萬平方米,有梨樹萬株,其中雜有少量山丁子樹,是小興安嶺最大的野生梨園。

地方特產

美溪區美溪區
林蛙油:成年林蛙整體曬乾扒油而成,形狀為林蛙原體形狀,是塊狀透明體,顏色微黃透明,味:微腥。長白山林蛙是傳統的綠色高級營養滋補品、佳肴、珍貴藥物,林蛙油被稱為東北三寶之後的四大山珍之一。

蕨菜:蕨菜,別名龍頭菜、吉祥菜、老蕨菜。本品鮮嫩細軟,餘味悠長,營養價值很高。莖葉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含多種維生素,是一般栽培蔬菜的幾十倍。蕨菜,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清熱解毒、增智安身之效,常食用可治療高血壓、頭暈失眠、內傷出血、慢性關節炎等症,並對麻疹、流感有預防作用。蕨菜,以其風味優美,營養豐富,又兼藥用而受到國內外人民,特別是日本人民的歡迎,享有“山珍之王”的美譽。

民族風情

美溪區回龍灣山莊
伊春朝鮮族:鐵力年豐鄉,是伊春市朝鮮族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位於鐵力高市南2公里,人口14857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農產品為富哂大米,營養豐富,享譽全國。朝鮮族歌舞、朝鮮狗肉,頗具民族特色。朝鮮族是一個文化水平很高的民族,他們能歌善舞,能詩會畫,民族文化藝術絢麗多彩,而且是一個保存本民族傳統文化比較完整的民族。

旅遊節:美溪區做好迎接旅遊節準備工作
第四屆中國黑龍江(伊春)森林生態旅遊節召開在即,美溪區決心藉助這一隆重盛會,引來海內外投資者,藉此來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為保證這次盛會的圓滿成功,美溪區委專門召開了常委會議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會議,成立了由區局長為組長,常務副區局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立8個專項工作組,對具體工作進行了詳細分工和分解。旅遊節期間將有7個區局在美溪區布置展品,為給各區局布置展品提供良好的空間,這個區在龍灣專門設立一處能容納500人的展廳,同時還在龍灣專門設立接待辦公室,隨時安排各地工作人員進行免費食宿,專門為各地工作人員及車輛印製了免費通行證,實行一票到底並提供優良的服務。對區內的導遊員進行了規範化的培訓。此外,他們還印製2000多份外宣品,組織了近千件具有本地特色和代表性的展品,以此來全面介紹這個區的主要產業產品和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尋求更多的投資合作夥伴。

美溪區美溪區
搖籃:關東有三怪,其中的一怪是“養活孩子吊起來”。這一對關內人說來為怪事的習俗,在鄂倫春族體現也非常明顯。鄂倫春族兒童從出生之日起直至兩歲,都是在搖籃里度過的。鄂倫春族的搖籃“歐姆凱”支架用兩塊成U形的薄木板銜接而成,長板做底幫,短板做背靠幫,銜接處呈45度角。搖籃底部釘薄木板,頭部的底用皮子或用皮繩紡織而成。搖籃幫多用紅、黑、綠等顏色繪成圖案或花紋。背面掛有各種裝飾物,如獸骨、獸角、貝殼、銅鈴、神像。孩子睡在搖籃里,平時掛在仙人柱母親鋪位上的橫桿上;遷徙時背於身後,騎馬而行;狩獵時掛於樹杈之上。搖籃,對於鄂倫春族撫育兒童起著重要作用。

黑龍江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地區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哈爾濱市松北區 |道里區 | 南崗區 | 平房區 | 香坊區 | 道外區 |呼蘭區 | 阿城區| 雙城市 | 尚志市| 五常市 | 賓縣 | 方正縣 |通河縣 | 巴彥縣 |延壽縣 | 木蘭縣 |依蘭縣
齊齊哈爾市龍沙區 |昂昂溪區 |鐵鋒區 | 建華區 | 富拉爾基區 | 碾子山區 |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 | 訥河市 |富裕縣 | 拜泉縣 | 甘南縣 | 依安縣 | 克山縣 | 泰來縣 | 克東縣 | 龍江縣
鶴崗市興山區 | 工農區 | 南山區 | 興安區 | 向陽區 | 東山區 | 蘿北縣| 綏濱縣
雙鴨山市尖山區 |嶺東區| 四方台區 | 寶山區 | 集賢縣 | 寶清縣 | 友誼縣 | 饒河縣
雞西市雞冠區 |恆山區 | 城子河區 | 滴道區 | 梨樹區 | 麻山區 | 密山市 |虎林市 | 雞東縣
大慶市薩爾圖區 |紅崗區 | 龍鳳區 | 讓胡路區 | 大同區 | 林甸縣 |肇州縣 |肇源縣 |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伊春市伊春區 | 帶嶺區 |南岔區 | 金山屯區 | 西林區 | 美溪區 | 烏馬河區 | 翠巒區 | 友好區| 上甘嶺區 | 五營區 | 紅星區 | 新青區 | 湯旺河區 | 烏伊嶺區| 鐵力市| 嘉蔭縣
牡丹江市愛民區 | 東安區 | 陽明區 |西安區 | 綏芬河市 | 寧安市 | 海林市 | 穆稜市 |林口縣 | 東寧縣
佳木斯市前進區| 向陽區 |東風區 | 郊區佳木斯市) | 同江市 |富錦市 | 樺川縣 | 撫遠縣 | 樺南縣 | 湯原縣
七台河市桃山區 | 新興區 | 茄子河區 | 勃利縣
黑河市愛輝區 | 北安市 | 五大連池市 | 遜克縣 | 嫩江縣 | 孫吳縣
綏化市北林區 |安達市 | 肇東市 | 海倫市 | 綏稜縣 | 蘭西縣 | 明水縣 | 青岡縣| 慶安縣 | 望奎縣
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 | 塔河縣 | 漠河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