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溪村

美溪村

美溪村,隸屬於福建省 泉州 安溪縣 湖頭鎮,在鎮政府駐地偏東1.4公里處,湖頭溪畔,海拔68米。清代美溪、美坂為溪坂鄉,後溪坂、白瀨、半山、下坑合併為美山鄉。。1961年8月行政區劃調整時,劃為獨立村,取美山的“美”字,因村臨溪,故名。境內的龍貴山麓有成雲洞,洞之上方,幽谷澗水,走壁拖雲瀉入小三潭,蔚為“成雲觀瀑”奇景,山水相映成趣。平曠處有一小樓閣,即“成雲精舍”,是李光地養憩攻讀經書之所,牆門上懸刻福建巡撫潘思渠所書“李文貞公讀書處”七個娟秀大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1、福建省泉州安溪縣湖頭鎮美溪村

美溪村隸屬於福建省 泉州 安溪縣 湖頭鎮,在鎮政府駐地偏東1.4公里處,湖頭溪畔,海拔68米。清代美溪、美坂為溪坂鄉,後溪坂、白瀨、半山、下坑合併為美山鄉。1961年8月行政區劃調整時,劃為獨立村,取美山的“美”字,因村臨溪,故名。村委會設在綜合市場十字路邊,轄6個自然村。境內的龍貴山麓有成雲洞,洞之上方,幽谷澗水,走壁拖雲瀉入小三潭,蔚為“成雲觀瀑”奇景,山水相映成趣。平曠處有一小樓閣,即“成雲精舍”,是李光地養憩攻讀經書之所,牆門上懸刻福建巡撫潘思渠所書“李文貞公讀書處”七個娟秀大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村民主要為李、黃、蘇、陳、胡、吳、王、林、鄭、施、蔡、高、許、褚姓。
美溪村地處重工業強鎮——湖頭鎮西溪東岸,靠近三安鋼鐵有限公司等重工業企業,全村人口4250人,耕地面積3500畝。該村土地平坦、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素有“溪坂三大圳”之美稱。
近年來,溪美村以湖頭新城建設為契機,確立“城市站位,典型帶動”理念,按照城市站位、城市標準、城市特點進行村居規劃建設,力爭通過五年努力,在基礎設施、文化內涵、生態環境、村民素質等方面,提升城鎮品位,建設成為湖頭新城“四個示範區”之一。
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城鎮化的重要條件。為建設完善的商貿服務配套設施,該村投入80萬元,建設美溪農貿市場。該項目目前已完成征地、填平、配套水溝建設等工作,預計年底前可完成2500平方米地面硬化、鋼彩板搭蓋、排水設施、攤位設施等。該村還利用地理位置方便的優勢,改造提升現有交通設施,建設連線省道307線、貫通美溪路網的河濱橫路,首期工程今年啟動,前期總投資約120萬元。同時,該村主動拓寬村級主幹道公路至7米,完成村角落公路拓寬及硬化。投入資金50萬元,實施村主幹道整治,店前統一改建、道路兩側統一綠化和路燈統一安裝,改善村容村貌。
通往閩西北的省道307線湖劍公路穿境而過,過往車輛很大部分是載重貨車。為此,該村看準商機,引導村民把臨街店面騰出來,用來經營發展汽車配件、汽車維修等行業,推動商貿、物流、飲食等第三產業發展。單單服務三安車隊的維修店,就有幾十間,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
美溪村周邊入駐大型企業,利用這一優勢,該村積極引導農民到周邊企業就業,把種地的農民,特別是失地農民,轉化為企業工人。目前,該村在三安鋼鐵公司工作的就超過400人。以前依靠種菜買菜為生的農民,收入僅能維持生計,現在成為工人後,收入一下子增加了好幾倍。“像比較早進廠的女工,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該村黨委書記李深祥說。
湖頭是歷史文化名鎮,美溪村重視文化建設,提高村民素質。幾年來,先後完善村文化公園、娛樂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戲台等新型文化基地,配備閱覽室、桌球室、羽毛球室、棋牌室等設施;扶持組建高甲戲、水車閣、弄獅舞龍表演隊等傳統優秀文化。今年來,該村又投資150萬元,建設美溪文化廣場和休閒公園,該項目年內將完成6000平方米綠化,完善廣場道路設施、建設籃球場、安裝健身器材等配套設施,目前已完成征地、填平、配套水溝建設等工作。為引導村民向居民角色的轉換,該村不定期舉行農民文化補習班,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和技能培訓,實施“綠色證書”工程,培養學習型、技能型農民;廣泛開展“十星戶”評選活動,培養守法型、文明型農民。建立農民創業指導基地,引進開發適合農民創業的項目,引導農民向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發展。
通過多方面的建設發展,美溪村現代小型村鎮已初具雛形,並將吸引更多企業、商家前來創業發展。

2、福建省建陽市小湖鎮美溪村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美溪村位於建陽市 小湖鎮東部,東與本鎮的下圪村為界,南與建甌市龍村鄉黃凌村、涼土乾村交界,西靠本鎮黃地村為鄰,北交本鎮鴻庇村,是個偏僻的革命老區,距鎮所在地20公里。

村落與居民

分為兩個自然村:美溪、大地。其中分為三處:坑口、大土布路後,現全村人口達640人,160戶,分五個村民小組。

歷史人文

美溪舊屬建甌縣,水吉鎮管轄,西鄉里十三都美溪坊、番窿社,始姐姓童(人稱無號翁),分支於五溪(即美溪、辛溪、玉溪、秦溪、鳳溪)。於2005年,童氏祠堂重新建設落成。

物產經濟

以毛竹為主,錐栗為輔的主導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