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衣紅娘

綠衣紅娘

“綠衣紅娘”郵票的學名應稱為“紅印花加蓋小字‘暫作洋銀二分’綠色試樣票”,“綠衣紅娘”僅是集郵者的愛稱。

基本信息

辭彙簡介

綠衣紅娘綠衣紅娘

“綠衣紅娘”郵票學名應稱為“紅印花加蓋小字‘暫作洋銀二分’綠色試樣票”,“綠衣紅娘”僅是集郵者的愛稱。

紅印花加蓋郵票,無論何種形式,大字小字,各種面值,所使用的加蓋油墨均為黑色。但是在1942年,上海集郵界卻發現了一枚使用綠色油墨加蓋的小字“暫作洋銀二分”郵票,一時轟動郵壇,引起集郵家們的關注。當時上海集郵者中有文人雅士給這枚郵票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綠衣紅娘”。

這種郵票最初是由著名集郵家宋慧泉先生髮現並收集到的,當時有人懷疑這枚郵票是否因為油墨退色造成,據專家鑑定,並非如此。因為黑色油墨不會退為綠色。後經考證,這種郵票系北京白紙坊財政部印刷局移交郵政檔案中的資料票。當時正處於戰亂時期,局勢動盪,檔案中所存珍貴票品不斷流失出來。這枚新發現的“綠衣紅娘”即為宋慧泉所得,後又轉讓於陳志川宋醉陶等人。

1948年,又有一枚綠色油墨加蓋“小字二分”郵票露面,其上同時印有黑色英文“Specimen”(樣票)字樣。此後到1963年間,又陸續發現了5枚。由此可以斷定,綠色油墨加蓋的“小字二分”紅印花票並非正式發行的郵票,而是當時作為印刷廠試色使用的樣票。樣票印刷後認為綠色油墨加蓋在紅色票底上不甚清楚,才改用黑色油墨加蓋正式發行。那些綠色油墨加蓋的樣票,便被封存在檔案之中,因為戰亂才流落到集郵者手裡。“綠衣紅娘”郵票備受中外集郵家垂青,僅有的幾枚試樣票使集郵家們追蹤了半個世紀,終於搞清了它的來龍去脈,確立了它在中國郵票史上的珍郵地位。

以上陸續發現的7枚樣票均為單枚。至1981年,香港愛國人士孫祿芳先生向國家捐獻了一批早期華郵珍品,其中小字二分帶上紙邊的直雙連紅印花加蓋票,竟是“綠衣紅娘”直雙連票,堪稱世界孤品。孫先生的這一愛國之舉,豐富了國家的收藏,獲得了國家的褒獎。“綠衣紅娘”現存世總計9枚,枚枚都有一番不同尋常的經歷。在1988年出版的中國清代郵票目錄上的標價,單枚“綠衣紅娘”為24萬元,直雙連則難以計數了。近年各地郵票拍賣會此起彼伏,但始終不見“綠衣紅娘”上拍的蹤影。

集郵百科知識之珍郵

珍郵,顧名思義即珍罕之郵票、郵品。每一枚珍郵都有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根源,也有其被發現、被收藏的過程,所有這一切都為世界各地的集郵者所津津樂道和孜孜以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