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印花原票

紅印花原票

大清郵政於1896年正式開辦,公布了《郵政開辦章程》,中規定郵資按洋銀計算以前印製的“大龍”、“小龍”、“萬壽”郵票上的面值,都是按銀兩計算的,現在改為按洋銀計算,新郵票又來不及印製,因此,只好將庫存中的“小龍”郵票和“萬壽”。

背景

紅印花原票紅印花原票

大清郵政於1896年正式開辦,公布了《郵政開辦章程》,中規定郵資按洋銀計算,以前印製的“大龍”、“小龍”、“萬壽”郵票上的面值,都是按銀兩計算的,現在改為按洋銀計算,新郵票又來不及印製,因此,只好將庫存中的“小龍”郵票和“萬壽”。郵票加蓋暫作洋銀郵票使用,時間是1896一1897年初。由於“小龍”、“萬壽”郵票的存量不多,不夠使用,加上新開辦的匯兌和包裹業務需要高面值郵票,而“小龍”票的最高面值是5分銀,“萬壽”票的最高面值為2錢4分,不能滿足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就用紅印花票加蓋不同面值暫作郵票使用。

發行

紅印花票加蓋“大清郵政”郵票。發行時間為1897年。用紅印花稅票加蓋暫作郵票的一共有八個品種,即(1)小字當壹圓,(2)大字當壹圓,(3)當伍圓,(4)當壹分,(5)小字暫作4分,(6)大字暫作4分,(7)小字暫作2分和(8)大字暫作2分。

在加蓋時造成了幾種變體票。紅印花原票、紅印花“小字當壹圓”紅印花“小字當壹圓”四方連、“紅印花錯體票之王”、紅印花當伍圓倒蓋、紅印花雙色覆蓋小字4分、唯一銷戳的“小字當壹圓”、“綠衣紅娘”等均是罕貴之品。

考證

所謂紅印花,曾一度被誤認為是印花稅票。經多方查證,它是海關在已完進口稅洋貨憑證上(Original Pass for Foreign Goods,簡稱“派司”)貼用的印花,以證明其為真實憑證。它是英國倫敦華德路公司印製的。面值為3分,紅色,故得名紅印花。總印量66萬枚。紅印花原票是指未經加蓋作為郵票前的那種票,並未出售,全部加蓋改作郵票之用,所以原票流出很少,存世極少。據有關專家考證存世僅有53枚。未加蓋的紅印花原票並不是郵票,未被列入中國郵票之中,但是它是紅印花加蓋票的原票,被集郵人士視為“漏加蓋的變體票”。是華郵中的特殊票品,所以成為稀世珍寶,被列為“華郵四寶”之首。

拍賣

1988年12月瑞士著名的費萊文公司舉行的珍郵拍賣,1件紅印花原票橫四連,拍賣估價為20萬瑞士法郎。

集郵百科知識之珍郵

珍郵,顧名思義即珍罕之郵票、郵品。每一枚珍郵都有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根源,也有其被發現、被收藏的過程,所有這一切都為世界各地的集郵者所津津樂道和孜孜以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