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黴素

紅黴素

紅黴素(英文:Erythromycin)是由紅黴素鏈黴菌(Streptomyceserythreus)所產生的大環內酯(macrolide)系的代表性的抗菌素。此外,尚有其琥珀酸乙酯(琥乙紅黴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鹽(依託紅黴素)供藥用。紅黴素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或粉末;無臭,味苦;微有引濕性。在甲醇、乙醇或丙酮中易溶,在水中極微溶解。適用於支原體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新生兒結膜炎、嬰兒肺炎、生殖泌尿道感染(包括非淋病性尿道炎)、軍團菌病、白喉(輔助治療)及白喉帶菌者、皮膚軟組織感染、百日咳、敏感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鏈球菌咽峽炎、李斯德菌感染、風濕熱的長期預防及心內膜炎的預防、空腸彎曲菌腸炎,以及淋病、梅毒、痤瘡等。

基本信息

簡介

結構

紅黴素紅黴素

別名:紅黴素鹼;艾狄密新;福愛力;紅絲黴素;紅黴素鹼;阿達黴素;威黴素;新紅康。

英文名:Erythromycin,EM,EMU-V,Eryc,Ethryn,E-Mycin,Gluceptate,Ilotycin。

紅黴素是由紅黴素鏈黴菌(Streptomyceserythreus)所產生的大環內酯(macrolide)系的代表性的抗菌素。主要對革蘭氏陽性菌具有抗菌性。LD50為200―400毫克/公斤,作用機理在於與細菌的聚核糖體結合而抑制肽鏈的延伸。

CAS號114-07-8

EINECS號204-040-1

分子式C37H67NO13

分子量733.93

InChI編碼InChI=1/C37H67NO13/c1-14-25-37(10,45)30(41)20⑷27(39)18⑵16-35(8,44)32(51-34-28(40)24(38⑾12)15-19⑶47-34)21⑸29(22⑹33(43)49-25)50-26-17-36(9,46-13)31(42)23⑺48-26/h18-26,28-32,34,40-42,44-45H,14-17H2,1-13H3/t18-,19+,20+,21+,22-,23+,24-,25-,26+,28+,29+,30-,31+,32-,34-,35-,36-,37-/m1/s1

密度:1.2g/cm3[1]

熔點:138-140℃

沸點:818.4°Cat760mmHg

閃點:448.8°C

蒸汽壓:4.94E-31mmHgat25°C

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或粉末;無臭;味苦;微有引濕性。該品在甲醇、乙醇或丙 酮中易溶,在水中極微溶解。0.066%水溶液的pH值應為8.0~10.5。該品的乾燥狀態或在中性和弱鹼性液中較為穩定,而在酸性條件下不穩定,pH值低於4時迅即破壞。

藥理

1、藥效學

紅黴素紅黴素

抗菌譜近似青黴素,對革蘭陽氏性菌如金葡菌(包括耐青黴素菌株)、肺炎球菌、鏈球菌、炭疽桿菌、豬丹毒絲菌、李斯特氏菌、腐敗棱菌、氣腫疽梭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敏感的革蘭氏陰性菌有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球菌、布魯氏菌、巴斯德氏菌等,不敏感者大多為腸道桿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此外。對彎桿菌、某些螺鏇體、支原體、立克次體和衣原體等也有良好作用。

細菌對紅黴素已出現不斷增長的耐藥性,使用療程較長還可出現誘導性耐藥。細菌常因23s核糖體RNA上的腺嘌呤殘基轉錄後甲基化而對紅黴素耐藥。此外,阻止藥物穿透細菌細胞膜也可發生耐藥。

2、藥動學

紅黴素內服能吸收,但可被胃酸破壞。豬按每1kg體重50mg量餵服紅黴素腸溶片,1h達血藥峰濃度,有73%的豬在血中較長時間地維持大於1μg/mL的濃度。給豬靜脈注射乳糖酸紅黴素(8mg/kg)後5min血濃度為7.62μg/mL,1h後降至1μg/mL,6h僅存0.06μg/mL。同量給黃牛一次靜脈注射,0.08h血清濃度為14.09μg/mL,1h降至2.88μg/mL,6h尚存0.50μg/mL。

產蛋雞肌內注射25mg/kg後0.5h達血藥峰濃度(1.3μg/mL),口服100mg/kg後1h達血藥峰濃度(0.59μg/mL),在飲水中投餵(0.5~1g/L)血中濃度甚低(0.08~0.76μg/mL)。

紅黴素能廣泛分布到各種組織和體液中,其表觀分布容積為豬3.3L/kg,黃牛為1.62L/kg。在肝和膽汁中含量最高,而在腦脊液中最低。

紅黴素在肝內有相當量被滅活,主要經膽汁排泄,部分在腸道中重吸收,少量以原形經尿排泄。其消除半衰期為豬1.21h,黃牛1.97h。

用途

紅黴素紅黴素

主要用於耐青黴素金黃葡萄球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各種感染,如肺炎、子宮炎、乳腺炎、敗血症等。

對雞支原體病(慢性呼吸道病)和傳染性鼻炎也有相當療效。也可配成眼膏或軟膏用於皮膚和眼部感染。

對魚類白頭白嘴病、爛鰓病及腎臟病有良好的療效。

紅黴素可作為青黴素過敏動物的替代藥物。

藥物相互作用

1.紅黴素對氯黴素和林可黴素類的效應有拮抗作用,不宜同用。

2、β-內醯胺類藥物與該品(作為抑菌劑)聯用時,可干擾前者的殺菌技能。故在治療需要發揮快速殺菌作用的疫患時,兩者不宜同用。

注意

該品忌與酸性物質配伍。內服雖易吸收,但能被胃酸破壞,可套用腸溶片或耐酸的依託紅黴素(Erythromycinestolate)即紅黴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鹽。

用法與用量

犬、貓:

內服一次量:每1kg體重10~20mg,一日2次,連用3~5日。

外用:將眼膏或軟膏塗於眼瞼內或皮膚黏膜上。

魚:

內服:發病季節用紅黴素拌飼料投喂,每百公斤魚用藥1克,第二至第六天每天用0.5克,連續6天作治療之用。

外用:全池潑灑0.3ppm

製劑與規格

紅黴素腸溶片:⑴0.125g(12.5萬單位)⑵0.25g(25萬單位)

紅黴素片:⑴0.05g(5萬單位)⑵0.125g(12.5萬單位)⑶0.25g(25萬單位)

紅黴素軟膏1%

紅黴素眼膏0.5%[2]

性狀

紅黴素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或粉末;無臭,味苦;微有引濕性。在甲醇、乙醇或丙 酮中易溶,在水中極微溶解。

用途

該品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抗菌譜和青黴素相似,主要是對革蘭陽性菌如金葡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及梭形芽胞桿菌等,均有強大抗菌作用。對革蘭陰性菌如腦膜炎雙球菌、淋球菌、百日咳桿菌、流感桿菌、布氏桿菌、部分痢疾桿菌及大腸桿菌等有一定作用。系抑菌劑臨床上主要用於耐青黴素的金葡菌感染及對青黴素過敏的金葡菌感染。

抗菌譜與紅黴素相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除外)、鏈球菌(包括肺炎鏈球菌和A、B、C型鏈球菌,但G型和腸球菌除外)、棒狀桿菌、李司忒菌、卡他摩拉菌(卡他球菌)、軍團菌等高度敏感或較敏感。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有消化不良症狀,但沒有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食管反流、膽道病、胰島疾病、胃腸腫瘤等。經常上腹部疼痛或不舒服、噯氣、早飽、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燒心及反流。由於紅黴素可促進胃腸運動和膽囊排空作用,服藥後對上述症狀可以改善甚至消失。

套用於上述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膚和軟組織、五官科感染。

適應症

適用於支原體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新生兒結膜炎、嬰兒肺炎、生殖泌尿道感染(包括非淋病性尿道炎)、軍團菌病、白喉(輔助治療)及白喉帶菌者、皮膚軟組織感染、百日咳、敏感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鏈球菌咽峽炎、李斯德菌感染、風濕熱的長期預防及心內膜炎的預防、空腸彎曲菌腸炎,以及淋病、梅毒、痤瘡等。

臨床上主要用於耐青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對青黴素過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亦用於溶血性鏈球菌及肺炎球菌所致的呼吸道、軍團菌肺炎、支原體肺炎、皮膚軟組織等感染,此外,對白喉病人,以該品及白喉抗毒素聯用則療效顯著。

不良反應

胃腸道反應

有腹瀉、噁心、嘔吐、胃絞痛、口舌疼痛、胃納減退等,發生率、反應與劑量大小有關。

過敏反應

可有蕁麻疹及藥物熱。表現為藥物熱、皮疹、嗜酸粒細胞增多等,發生率為0.5~1%。

肝臟損害

可引起肝臟損害,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出現黃疸等。

靜注或靜滴乳糖酸紅黴素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靜注發生的可能性較多。肌注局部刺激性大,可引起疼痛及硬結,因此不宜肌注。

注射須知

乳糖酸紅黴素與氨茶鹼、輔酶A、細胞色素C、萬古黴素、磺胺嘧啶鈉、青黴素、氨苄青黴素鈉、頭孢噻吩鈉及碳酸氫鈉等混用可產生渾濁、沉澱或降效,故不宜同時靜滴。

紅黴素在酸性輸液中破壞降效,一般不應與低pH的葡萄糖輸液配伍。在5%-10%葡萄糖輸液500ml中,添加維生素C注射液(抗壞血酸1g)或5%碳酸氫鈉注射液0.5ml使pH升到6左右,再加紅黴素乳糖鹽,則有助穩定。

其他注意事項

1.紅黴素為抑菌性藥物,給藥應按一定時間間隔進行,以保持體內藥物濃度,利於作用發揮。

2.該品在酸中不穩定,能被胃酸破壞,若服用藥粉,則受胃酸破壞而發生降效,故應整片吞服,亦有認為即使吞服片劑也應同時服用抑酸劑碳酸氫鈉,如服用腸溶片則不必。幼兒可服用對酸穩定的酯化紅黴素。

3.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該品易耐藥。

4.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藥理作用

該品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抗菌譜與青黴素近似,對革蘭陽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糞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梭狀芽孢桿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革蘭陰性菌,如淋球菌、螺鏇桿菌、百日咳桿菌、布氏桿菌、軍團菌、腦膜炎雙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桿菌、擬桿菌、部分痢疾桿菌及大腸桿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對支原體、放線菌、螺鏇體、立克次體、衣原體、奴卡菌、少數分枝桿菌和阿米巴原蟲有抑制作用。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葡萄球菌及鏈球菌屬細菌對該品易耐藥。

特點是對青黴素產生耐藥性的菌株,對該品敏感。作用機制主要是與核糖核蛋白體的50S亞單位相結合,抑制肽醯基轉移酶,影響核糖核蛋白體的移位過程,妨礙肽鏈增長,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系抑菌劑

藥物相互作用

臨床上主要用於耐青黴素的金葡菌感染及對青黴素過敏的金葡菌感染。亦用於溶血性鏈球菌及肺炎球菌所致的呼吸道、軍團菌肺炎、支原體肺炎、皮膚軟組織等感染,此外,對白喉病人,以該品及白喉抗毒素聯用則療效顯著。

抗菌譜與紅黴素相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除外)、鏈球菌(包括肺炎鏈球菌和A、B、C型鏈球菌,但G型和腸球菌除外)、棒狀桿菌、李司忒菌、卡他摩拉菌(卡他球菌)、軍團菌等高度敏感或較敏感。 對口腔擬桿菌、產黑擬桿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痤瘡丙酸桿菌等厭氧菌以及腦炎弓形體、衣原體、梅毒螺鏇體等也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對螺鏇桿菌、淋球菌、腦膜炎球菌、百日咳桿菌等作用較弱。

口服單劑量150mg,2小時血漿濃度達峰,平均6.6~7.gμg/ml,AUC為72.6~81μg·h/ml(口服紅黴素500mg則為6.97μg·h/ml)。進食後服藥則吸收減少。但若與牛奶同服,因該品的脂溶性強而吸收良好,在組織和體液中分布較紅黴素明顯為高。在母乳中含量甚低。

主要通過糞和尿排泄,以原形藥物排出,也有部分脫糖代謝物。該品的半衰期為8.4~15.5小時,遠比紅黴素長。老年人的藥動學無明顯改變。腎功能不足者,t1/2延長,AUC增大,但一般不需調節劑量(因糞排泄增加)。嚴重酒精性肝硬化者,半衰期延長兩倍,需調整給藥間隔時間。

套用於上述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膚和軟組織、五官科感染。

注意事項

1.該品在酸中不穩定,能被胃酸破壞,故需同時服用抑酸劑碳酸氫鈉,如服用腸溶片則可避免。

2.乳糖酸紅黴素應先以注射用水溶解,切不可用生理鹽水或其它無機鹽溶液溶解,因無機離子可引起沉澱。待溶解後則可用等滲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稀釋供靜滴,濃度不宜大於0.1%,以防血栓性靜脈炎產生

3.與鹼化尿液藥物碳酸氫鈉同用時,該品在泌尿系統的抗菌活性隨pH值的升高而增強。

4.該品與林可黴素和β內醯胺類藥物之間有拮抗作用,應避免聯用。

5.乳糖酸紅黴素與氨茶鹼、輔酶A、細胞色素C、萬古黴素、磺胺嘧啶鈉、青黴素、氨苄青黴素鈉、頭孢噻吩鈉及碳酸氫鈉等混用可產生渾濁、沉澱或降效,故不宜同時靜滴。紅黴素軟膏製品

6.紅黴素可抑制華法令和卡馬西平在肝內代謝,增強兩藥的作用或毒性。與這兩種藥物合用時應注意觀察

7.紅黴素可抑制茶鹼代謝清除,提高其血濃度,這常發生在合用若干天以後。應注意監測。

8.放線菌(Streptomyceserythreus)產生的大環內酯(macrolide)系的代表性的抗菌素。主要對革蘭氏陽性菌具有抗菌性。LD50為200―400毫克/公斤,作用機理在於與細菌的聚核糖體結合而抑制肽鏈的延長。

劑量用法

紅黴素片(腸溶片),口服,成人1g~2g/日;兒童每日30mg~50mg/kg,分3~4次。靜注或靜滴可用乳糖酸紅黴素(ErythromycinLactobionate),成人1g~2g/日;兒童每日20mg~30mg/kg,分2~3次。

由鏈黴菌(Streptomyceserythreus)的培養濾液中取得。藥用其游離鹼及鹽類如乳糖酸紅黴素、硫氰酸紅黴素、琥乙紅黴素、依託紅黴素等。紅黴素按無水物計算,每1mg的效價不得少於920紅黴素單位。

大環內酯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