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

腸梗阻

腸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指腸內容物在腸道中通過受阻。為常見急腹症,可因多種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腸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變,繼則發生體液和電解質的丟失,腸壁循環障礙、壞死和繼發感染,最後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當然,如能及時診斷、積極治療大多能逆轉病情的發展,以致治癒。

基本信息

簡介

腸梗阻是腸腔的物理性或機能性阻塞、發病部位主要為小腸。小腸腸腔發生機械阻塞或小腸正常生理位置發生不可逆變化(腸套疊、嵌閉和扭轉等)。

小腸梗阻不僅使腸腔機械性不通,而且伴隨局部血液循環嚴重障礙,致使動物劇烈腹痛嘔吐休克等變化,本病發生急劇。病程發展迅速,預後慎重,如治療不及時死亡率高。

流行病學

腸梗阻如今是外科的常見病,尤其在每年的春節長假後就診的人數會出現一個小高峰,其中最多見的就是粘連性腸梗阻。各種年齡和性別均可發病。有時急性腸梗阻診斷困難,病情發展快,常致患者死亡。

目前的死亡率一般為5%~10%,有機械性腸梗阻發病率約為腸梗阻的90%。其中絞窄性腸梗阻病死率仍可高達5%~30%。粘連性腸梗阻:發病率約為腸梗阻的40%左右,其中的70%~80%有腹部手術史 。

主要分類

按梗阻的原因分為

腸梗阻 腸梗阻

1.機械性腸梗阻

2.非機械性腸梗阻動力性腸梗阻缺血性腸梗阻

按腸壁血供情況分

1.單純性腸梗阻:僅有腸腔阻塞,而無腸壁血供障礙;

2.絞窄性腸梗阻:在腸腔阻塞時,腔壁因血管被絞窄而壞死;

按梗阻發生的部位分

1.小腸梗阻:又可分為高位小腸梗阻和低位小腸梗阻;

2.結腸梗阻

按梗阻程度分 

1.完全性梗阻

2.不完全性梗阻

按起病緩急分

1.急性腸梗阻

2.慢性腸梗阻

必須指出,腸梗阻的分類是為了指導臨床治療,不同類型腸梗阻的治療原則不同。此外,腸梗阻的類型,可隨病理過程的演變而轉化,不是固定不變的。

主要病因

機械性腸梗阻

腸梗阻 腸梗阻

腸外原因
(1)粘連與粘連帶壓迫粘連可引起腸摺疊扭轉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連帶較多見於小兒;腹部手術或腹內炎症產生的粘連是成人腸梗阻最常見的原因,但少數病例可無腹部手術及炎症史

(2)嵌頓性外疝或內疝

(3)腸扭轉常由於粘連所致

(4)腸外腫瘤或腹塊壓迫

腸管本身的原因
(1)先天性狹窄和閉孔畸形

(2)炎症腫瘤吻合手術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狹窄。例如炎症性腸病腸結核放射性損傷腸腫瘤(尤其是結腸瘤)腸吻合等

(3)腸套疊在成人較少見,多因息肉或其他腸管病變引起

腸腔內原因由於成團蛔蟲異物或糞塊等引起腸梗阻已不常見。巨大膽石通過膽囊或膽總管-指腸瘺管進入腸腔,產生膽石性腸梗阻的病例時有報導

動力性腸梗阻

麻痹性腹部大手術後腹膜炎、腹部外傷、腹膜後出血、某些藥物肺炎膿胸膿毒血症低鉀血症、或其他全身性代謝紊亂均可並發麻痹性腸梗阻。
痙攣性腸道炎症及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均可引起腸管暫時性痙攣,血管性腸梗阻腸系膜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為主要病因。 

各種病因引起腸梗阻的頻率隨年代地區、民族醫療衛生條件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年前嵌頓疝所致的機械性腸梗阻的發生率最高,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預防性疝修補術得到普及,現已明顯減少。而粘連所致的腸梗阻的發生率明顯上升。 

病理

病理解剖

腸梗阻腸梗阻

單純性完全機械性腸梗阻發生後,梗阻部位以上的腸腔擴張。腸壁變薄,黏膜易有糜爛和潰瘍發生。漿膜可被撕裂,整個腸壁可因血供障礙而壞死穿孔,梗阻以下部份腸管多呈空虛坍陷。

麻痹性腸梗阻時腸管擴張、腸壁變薄。

在絞窄性腸梗阻的早期,由於靜脈回流受阻,小靜脈毛細胞血管可發生瘀血、通透性增加,甚至破裂而滲出血漿或血液。此時腸管內因充血和水腫而紫色。繼而出現動脈血流受阻、血栓形成,腸壁因缺血而壞死,腸內細菌和毒素可通過損傷的腸壁,進入腹腔。壞死的腸管呈紫黑色,最後可自行破裂。

病理生理

腸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為膨脹、體液和電解質的丟失以及感染和毒血症。這些改變的嚴重程度視梗阻部位的高低、梗阻時間的長短以及腸壁有無血液供應障礙而不同。

(1)腸膨脹機械性腸梗阻時,梗阻以上的腸腔因積液積氣而膨脹,腸段對梗阻的最先反應是增強蠕動,而強烈的蠕動引起腸絞痛。

(2)體液和電解質的丟失腸梗阻時腸膨脹可引起反射性嘔吐。高位小腸梗阻時嘔吐頻繁,大量水分和電解質被排出體外。如梗阻位於幽門或十二指腸上段,嘔出過多胃酸,則易產生脫水和低氯低鉀性鹼中毒。

(3)感染和毒血症正常人的腸蠕動使腸內容物經常向前流動和更新,因此小腸內是無菌的,或只有極少數細菌

除上述三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變之外,如發生絞窄性腸梗阻往往還伴有腸壁腹腔和腸腔內的滲血,絞窄的腸袢越長,失血量越大,亦是導致腸梗阻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臨床表現

1.腹痛: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一般為陣發性劇烈絞痛。

2.嘔吐:嘔吐在梗阻後很快即可發生,然後即進入一段靜止期,再發嘔吐時間視梗阻部位而定。

3.腹脹:腹脹一般在梗阻發生一段時間以後開始出現。

4.排便排氣停止:在完全性梗阻發生後排便排氣即停止。

5.休克:早期單純性腸梗阻病員,全身情況無明顯變化,後可出現脈搏細速、血壓下降、面色蒼白、眼球凹陷、皮膚彈性減退,四肢發涼等徵象。

主要症狀

腸梗阻 腸梗阻

1.心率:單純性腸梗阻,失水不重時,心率正常。心率加快是低血容量與嚴重失水的表現。絞窄性腸梗阻,由於毒素的吸收,心率加快更為明顯。

2.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體溫升高是腸管絞窄或腸管壞死的徵象。

3.腹部體徵:應注意是否有手術瘢痕,肥胖病人尤其應注意腹股溝疝及股疝,因為皮下脂肪過多容易忽略。膨脹的腸管有壓痛、絞痛時伴有腸型或蠕動波。若局部壓痛伴腹肌緊張及反跳痛,為絞窄性腸梗阻的體徵。聽診時應注意腸鳴音音調的變化,絞痛時伴有氣過水聲,腸管高度擴張,可聞及“丁丁”(tinkling)的金屬音(高調)。

4.直腸指診:注意直腸是否有腫瘤,指套是否有鮮血。有鮮血應考慮到腸黏膜病變、腸套疊血栓等病變。臨床表現

診斷方法

血常規

腸梗阻腸梗阻
單純性腸梗阻早期明顯改變。隨病情發展可出現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比例↑(多見於絞窄性梗阻性腸梗阻)

血生化

缺水:血紅蛋白值、血細胞比容升高。水、電解質鉀和酸鹼失衡

尿常規

血液濃縮可尿比重增高

嘔吐物及糞便

腸血運障礙時,可含大量紅細胞或潛血陽性

小腸梗阻

X線站立位時見小腸“階梯樣”液平。平臥位時見積氣腸管進入盆腔。

結腸梗阻

CT平掃見結腸腸腔擴張及結腸內氣液平

腸套疊

空氣灌腸可見腸套疊處呈“杯口”狀改變。

乙狀結腸扭轉

劑灌腸X線檢查見扭轉部位鋇劑受阻,鋇影尖端呈“鳥嘴”形. 

麻痹性腸梗阻

X線平片:見小腸、結腸均脹氣明顯。

絞窄性腸梗阻

X線平片:見孤立性腸襻。

治療方法

腸梗阻腸梗阻

腸梗阻的治療方法取決於梗阻的原因、性質、部位、病情和患者的全身情況。但不論採取何種治療方法,糾正腸梗阻所引起的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失調,作胃腸減壓以改善梗阻部位以上腸段的血液循環以及控制感染等皆屬必要。

1、糾正脫水、電解質丟失和酸鹼平衡失調脫水與電解質的丟失與病情與病類有關。

2、胃所減壓通過胃腸插管減壓可引出吞入的氣體和滯留的液體,解除腸膨脹,避免吸入性肺炎,減輕嘔吐,改善由於腹脹引起的循環和呼吸窘迫症狀,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腸管的瘀血水腫和血液循環。少數輕型單純性腸梗阻經有效的減壓後腸腔可恢復通暢。胃腸減壓可減少手術操作困難,增加手術的安全性。

3、控制感染和毒血症腸梗阻時間過長或發生絞窄時,腸壁和腹膜常有多種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梭形芽胞桿菌、鏈球菌等),積極地採用以抗革蘭氏陰性桿菌為重點的廣譜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十分重要。

4、解除梗阻、恢復腸道功能對一般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腸梗阻,如由蛔蟲、糞塊堵塞或炎症粘連所致的腸梗阻等可作非手術治療。早期腸套疊、腸扭轉引起的腸梗阻亦可在嚴密的觀察下先行非手術治療。動力性腸梗阻除非伴有外科情況,不需手術治療。

5、外科手術的主要內容為:

①松解粘連或嵌頓性疝整復扭轉或套疊的腸管等以消除梗阻的局部原因;

②切除壞死的或有腫瘤的腸段引流膿腫等以清除局部病變;

③腸造瘺術可解除腸膨脹便利腸段切除腸吻合術可繞過病變腸段恢復腸道的通暢。

併發症

腸梗阻腸梗阻

本病可出現體液和電解質的丟失以及感染毒血症等併發症。

預後

1.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富含營養易消化食物,見就飲食衛生不暴飲暴食。

2.腹部手術患者,鼓勵術後早期下床活動,防止腸粘連。

預防

腸梗阻腸梗阻
腸梗阻的病因很多。預防方面能做到的有患蛔蟲症的兒童應積極驅蟲治療,有疝者宜及時修補,腹部手術時操作輕柔,有報導術後在腹腔內放置羧甲基纖維素(Sodiumcarboxymethylcellulose)及口服維生素E可以減少腸粘連的發生。

專家建議

正月里人們往往腸胃負擔比較重,如果吃纖維過長的食物製作時一定要剁碎。飲食還要注意不要過飽,以免增加腸胃負擔,降低消化吸收能力。元宵湯圓不宜多吃。柿子鞣酸比較多,容易造成胃結石,進而堵塞消化道形成腸梗阻,因此也要控制進食量。

專家提醒

如果出現嘔吐、腹部疼痛、幾天不排大便等症狀,而過去從未發生過腸梗阻,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

外科病症種類

健康分類導航

健康是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病痛、還包括軀體和生理的完美性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狀態。
衛生醫療生理養生
健康科學食品安全健美健身男性健康

疾病分類導航

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地異常生命活動過程,並引發一系列代謝、功能、結構的變化,表現為症狀、體徵和行為的異常。 疾病是機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受病因損害作用後,因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 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體的形態和(或)功能發生一定的變化,正常的生命活動受到限制或破壞,或早或遲地表現出可覺察的症狀,這種狀態的結局可以是康復(恢復正常)或長期殘存,甚至導致死亡。
傳染病心理疾病遺傳病先天性疾病
泌尿科疾病口腔科疾病眼科疾病兒科疾病
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

疾病大全(2)

疾病是人體健康的殺手,了解疾病、預防疾病、治療疾病一直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為之奮鬥的目標。然而預防疾病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做到的。在這裡讓我們通過對一些疾病的了解來加強人類對疾病的防範意識,杜絕疾病的發生,減少人間的慘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