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椿鄉

紅椿鄉

紅椿鄉位於重慶市巫山縣南部,東鄰安溪鎮,南與篤坪鄉及巫山縣侶俸鎮為界,西北部和培石鄉相接,總面積146.6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61個自然屯,159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6573戶。總人口3.2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04萬人,非農業人口0.25萬人。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紅椿鄉紅椿鄉
2007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6313萬元,實現農業總產值1753萬元;非公有制經濟收入達到4560萬元;勞務收入396萬餘元;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97公斤;人均純收入2402元,增長11.4%;完成財政稅收1095萬元,增長25.7%。

經濟建設:一、產業發展有了新突破。一是在全縣烤菸面積下滑2000畝的情況下,全鄉在2006年2857畝的基礎上淨增面積120畝。二是藥材魔芋發展勢頭良好,基地+公司+農戶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共種植以黨生為主的藥材近2500畝,魔芋1500畝。三是高度重視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工作,防疫密度達100%,全年共發展養牛、養豬、養羊大戶40個。

基礎設施建設:一是以銅紅公路建設為主的交通建設有大發展。銅紅公路貫穿全鄉20餘公里,鄉已成立了建設指揮部,劃線已全面結束,征地拆遷補償工作正在實施之中,在高爐已啟動通達通暢工程3公里,共維護道路47.8公里保證了道路的順暢。二是西部農網改造工程有序推進。已完成對大坪、瓦店兩個村的施工,高爐、偏岩兩個村的改造正在施工之中。一年中,已全面結束全鄉的西部農電改造工程。三是以千丈岩場鎮人飲工程為主的水利建設取得了新進展。投資70餘萬元的場鎮人飲管道工程已通過前期勘測設計和實施方案的編制。即將進入招標程式,已新建和整治人蓄飲水池15口計500餘立方米。基本保證了人蓄飲水的正常供給。

黨的建設:一是堅持中心學習組制度,把三會精神與實際鄉情結合起來,把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把黨的建設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通過學習,黨委一班人目標明確,思想統一,團結幹事的氛圍濃厚,自覺遵守各項廉政制度,加強了鄉幹部隊伍和村幹部隊伍的建設,形成了合力。一種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創業氛圍已基本形成。二是強力投入,黨的基層組織不斷健全,活動陣地建設有序推進,黨員素質不斷提高。根據紅椿鄉實際,鄉黨委把支部建立在產業鏈上,共成立烤菸藥材、魔芋3個產業支部,創新建立非公有制經濟中的黨組織,建立了倒流水煤礦、閔家灣煤礦支部,兩新組織的內涵不斷得以加強。在市縣投入的基礎上,鄉共籌資12萬元新建了紅椿村、高爐村公共服務中心,已基本能夠投入使用,並在不斷摸索有效管理辦法。其餘3個村的活動陣地建設立即啟動,將結束全鄉所有支部無活動陣地的歷史

農業建設

紅椿鄉紅椿鄉
巫山縣紅椿鄉立足紅椿鄉實際,發展特色經濟,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明顯效果。紅椿鄉在指導農業生產工作中,以市場為導向,採取“遵循鄉情--市場調查--效益分析--宣傳發動--引進業主”的開發運行方式,確保項目的健康發展。紅椿鄉由於高寒日照短,適宜種植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好的山葵,經過深入的宣傳發動,在放馬村建立了500畝的山葵種植基地。項目實施中,鄉政府還邀請在成都、雲南等地多年從事發展經營山葵的李進,到巫山註冊大地綠色公司,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機制進行實施,2008年項目運營良好。

黨參也屬紅椿鄉的經濟骨幹項目。在黨參發展中,鄉政府多方爭取,籌措資金10餘萬元,用於善項目區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和解決貧困戶的產前投入。

2008年,全鄉12個村,實現了村村有項目,戶戶有增長點。截止2008年,全鄉已完成糧經作物種植面積2.8萬畝,複種指數達285%,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7萬畝,經濟作物1.1萬畝。糧經種植比為61.39,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可增加300元左右。

企業發展

紅椿鄉紅椿鄉
地處渝鄂邊境的重慶巫山縣土家族紅椿鄉煤炭資源豐富,現有合法規模生產煤礦4家,2004年煤炭年產量16萬噸,總產值突破3000萬元,創稅費400多萬元。在企業本身贏得效益的同時,紅椿鄉幾個煤礦自2007年開始,還為農村整修公路、為菸農烤菸煤大降價等慷慨“出血”,這在當地老百姓中傳為佳話。

煤礦出資修路,帶活一方水土

109省道巫山至湖北建始段公路,橫穿紅椿鄉,成為紅椿鄉交通的“大動脈”。但紅椿境內這一段長達37公里的公路(從銅鼓到建始邊界處爛泥灣),由於常年缺乏養護,公路背水溝堵塞,路基時有塌陷,路面遍布大坑小窪(最大的坑深達40厘米以上),導致車輛通行十分困難,巫山至建始的客運班車不得不於2007年停運了近4個月,凡在此路上過往的司機更是談路色變。

2007年7月下旬,鄉黨委書記田務俊、副鄉長王文培召集鄉境內4家煤礦企業法人,徵求意見,統一思想,由煤礦出資整修公路,政府負責協調指揮和監督管理。各煤礦積極回響,三個月內共出資160餘萬元,實行分段修復公路。並於10月底,由鄉政府牽頭,4家煤礦企業制定新的道路養護機制,確保長期養護和車輛正常通行。

據介紹,喬麻灣煤礦投資60餘萬元,修復公路9公里;閩家灣煤礦投資30餘萬元,修復公路9公里。另外,柿葉灣煤礦、倒流水煤礦分別投資30餘萬元,各修復公路8.5公里。

“我們的錢花得值,現在煤炭運輸要順利些,更重要的是整個紅椿老百姓的交通方便了,地方經濟發展必然快些”,閩家灣煤礦總經理段洪柳、喬麻灣煤礦礦長楊開林這么說。兩句樸實的話語,卻飽含了多少無私的奉獻精神!

特價烤菸煤,菸農得實惠

走進閩家灣煤礦總經理段洪柳的辦公室,記者發現在牆壁上眾多獎牌中有一面特殊的錦旗,上面寫著“民營先鋒心繫民眾”八個字。這錦旗是2004年底瓦店村全體村民贈送給閩家灣煤礦的。

據副鄉長王文培介紹,2008年來煤炭價格一路攀升,給菸農用煤炭烤菸增加了不小的支出和負擔。2004年起,該礦主動將凡是菸農用來烤菸的煤,每噸降價65元銷售,全年共售降價烤菸煤500噸,2008年預計同樣銷售500噸,每年為瓦店村210多戶菸農讓利3.25萬元。

除閩家灣煤礦外,喬麻灣等煤礦也是如此。2007年喬麻灣煤礦銷售烤菸煤350噸,每噸降價60元,讓利菸農2.1萬元,2008年預計銷售500噸,讓利菸農3萬元。全鄉4家煤礦2008年將讓利菸農將達12萬餘元。

與此同時,閩家灣等煤礦還免費給當地民族國小、敬老院每年捐獻5噸煤炭,解決學生和孤寡老人生活用煤;還積極以向縣慈善茶會捐款等形式資助貧困學生。

走出大山的時候,記者不由得感慨,紅椿鄉的“烤菸煤”、“敬老煤”、“支教煤”------,一定會源源不斷,燃燒起紅椿土家族老百姓心中的無限溫暖。

社會事業

紅椿鄉紅椿鄉
一是以安全為主的社會穩定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認真落實“黨管安全”的領導機制和“一崗雙責”的管理機制,加強了對煤礦、道路交通、農網等重點行業、重點部門的管理。落實了安監管理人員和經費,加強了煤礦交叉檢查力度和車輛路檢路查,加大了對道路的巡查力度。一年中,僅煤礦出現一起安全事故死亡1人。根據《信訪工作條例》,通過做過細的民眾工作,越級上訪、非正常上訪控制在零指標範圍內,全面落實了首接首問責任制,積極調處各種民事糾紛和矛盾,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全面實現防邪工作“四個重”目標,實現了禁種鏟毒工作“零種植”目標。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和一方平安。二是以扶貧為主的社會保障工作有了重大突破。以項目為依託的扶貧攻堅工作在紅椿鄉一直都有光榮傳統,實事做實、好事做好,做到了項目管理到人、資金落實到位。扶貧公路等扶貧項目的規劃合理、項目建設到位。以統戰部、地稅局牽頭的幫扶部門責任落實、措施到位,已組織全鄉村幹部二十餘人到開縣學習取經,幫助爭取項目3個,發動單位職工等形式共為全鄉受災戶和困難戶捐贈現金3萬餘元,衣物等萬餘件,並為紅椿的發展獻計獻策,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取得了重大進展。一年中,全鄉共發放社會保障資金11.8萬元,基本保證了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正常化。三是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文化方面,樹立了展民族風采、建和諧紅椿的文化發展理念,以挖掘土家傳統文化,思索土家民族文化發展不竭動力,成功舉辦了紅椿土家族鄉慶重慶直轄十周年慶典活動,2個村級文化活動室硬體基本具備,場鎮有線電視已有40餘戶,實現了零的突破。教育方面,在不斷提高師資質量、強化辦學條件的指導思想下,2007年中考取得了優異成績,紅椿中心國小的危房改建工程已立項,紅椿完小的辦學條件即將得到有效改善,確保了國家“普九”檢查驗收。在衛生方面,鄉衛生院整合了全鄉衛生資源,鄉合管辦加強了對新型合作醫療的管理,確保了全鄉新型合作醫療的順利進行。

重慶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