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醫院

福建省立醫院

福建省立醫院是省衛生廳直屬醫療衛生單位之一, 是福建省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之一。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建省臨床檢驗中心以及福建醫科大學省立臨床醫學院附設在院內。年門診量達120多萬人次, 年住院量在2.83萬人次以上,承擔了福州地區部分的120指揮調度任務以及60%以上的急診量。1993年、1995年分獲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稱號,1998年榮獲“全國百佳醫院”稱號,2003年被國家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7年順利通過福建省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複審。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福建省立醫院是省衛生廳直屬醫療衛生單位、非營利性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福建最早創辦的公立醫院之一,以“精於醫術,誠於醫德”

福建省立醫院福建省立醫院
--
為院訓。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省急救中心、省保健服務中心、省臨床檢驗中心以及福建醫科大學省立臨床醫學院設在院內。年門診量近150萬人次,年住院量4萬多人次,承擔了省城福州100%的120指揮調度任務以及60%以上的急診量。1993年、1995年分獲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稱號,1998年榮獲“全國百佳醫院”稱號,2003年被國家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7年順利通過福建省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複審。2008年,榮獲衛生部“2005—2007年度全國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全國衛生應急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護士崗位技能競賽金獎”等榮譽稱號。

歷史溯源

現在的福建省立醫院其前身實際是成立於民國28年(1939年)的“福建省立第二醫院”, 醫院始建於民國28年、1939年,原址位於 永安縣, 1939年底在當時省會永安成立,最早名稱為“福建省衛生處附屬醫院”,隸屬省衛生處,即國民黨政府省民政廳衛生處(原為省民政廳衛生科)。省衛生處成立於1938年2月,
當時省民政廳衛生科於1938年2月改為衛生處,省立福州醫院成立之初即首稱為“省衛生處附屬醫院”,
後改稱為“福建省立第二醫院”,以有別於已在南平的“省立第一醫院”。當時在永安,還有福建省立衛生試驗所、省衛生防疫大隊、省製藥廠等衛生機構。但此省立非彼省立,今常混淆。
1945年底,醫院遷回福州,改稱“福建省立福州醫院”。此前有院長黃丙丁、李鼎勛。回福州後沒有院址,於是時任院長看中了林森縣閩王祠南面的將軍府(省立醫院現址),此將軍,是清末福州府守將朴壽,辛亥革命被殺。
1949年9月,軍管會接管醫院。
1949年9月,醫院改名為“福建省立保健醫院”,
1952年7月,改名“福建省立醫院”。
1966年7月,改名為“福建省反修醫院”(協和醫院改名“反帝醫院”),大部分撤往明溪縣,為貧下中農服務。
1969年12月,與也被撤銷的省衛生防疫站合併,更名為“福建省衛生防治院”。
1971年12月,改名字為“福建省第一醫院”。1978年5月,改名“福建省立醫院”名稱,延用至今。

硬體設施

福建省立醫院醫技綜合樓護士站福建省立醫院醫技綜合樓護士站

全院占地面積38858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800張。2006年底竣工投入使用的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重點工程——省立醫院改擴建工程的綜合病房大樓,是目前全省乃至華東地區單體建築面積最大、設施最先進的綜合病房大樓。病房分為套房、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四人間、六人間等六種規格,普通病房均配備有獨立的衛生間、冷暖空調、中心管道吸氧、壁櫥、冷熱水供應、直接淨化冷飲管道,病房地面全部採用防滑靜音靜電膠地板。新配置塑鋼型手動搖床及自動電控搖床,每個床單位均新增添人性化防火布隔離罩及餐桌板、多功能陪伴椅。同時還按照不同的需求配備電視、電話、沙發、寫字檯、保險柜、微波爐、廚房、隨行人員客房等。為緩解新一輪“看病難、住院難”,全面提升福建心血管病防治的水平,我院拆除舊心研所大樓、舊華僑病房樓,新建福建省心血管病綜合大樓,總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其中地上19層、地下3層,主要用於心血管病醫療、科研用房和省級幹部病房建設,總投資初步估算約4億元,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做為2010年省重點建設項目已正式立項,擴初設計通過省重點辦組織的專家會審。該項目正緊鑼密鼓的實施之中,可望提前於年底正式動工建設。

特色專科

設有內、外、婦、兒等臨床科室39個,藥劑科、檢驗科、放射科、超聲診斷科等醫技科室12個,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省急診醫學研究所、省胃腸病研究所、省老年病研究所、省核醫學研究所等省級醫學研究所5個,省心臟介入治療中心、省消化內鏡中心、省微創外科治療中心等省級醫學中心3個,臨床檢驗、急診、高壓氧、病理、影像醫學、病案、心血管介入、護理等省級專業質控中心8個。福建省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福州市120指揮調度中心以及全省唯一的寧養院和全國唯一設在綜合性醫院的赴美移民健康體檢中心均設在我院。

項目

全院現有在職職工1672人,設有內、外、婦、兒等52個臨床科室,藥劑科、檢驗科、放射科、超聲診斷科等12個醫技科室,以及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省老年病研究所、省胃腸研究所、省急診醫學研究所、省核醫學研究所等5個研究所。2005年,醫院對優勢項目進行重新整合,建立福建省心臟介入治療中心、福建省消化內鏡中心、福建省微創外科治療中心等3個省級醫學中心。福建省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福州市120指揮調度中心以及福建省高壓氧、病理、影像醫學、急診、病案等專業質控中心以及全省唯一的寧養院設該院。省心血管病重點實驗室是全省醫院系統唯一的省級重點實驗室,並獲省科技廳資助建設全國第一個心血管病領域的細胞生物學研究平台。

醫療技術

福建省立醫院泌尿外科福建省立醫院泌尿外科

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是省科技廳的優先發展單位,消化內科、內分泌科、普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腫瘤外科列入省科技廳優先發展學科。

心內科、心外科、消化內科被省衛生廳首批列為省醫學重點專科,糖尿病專業被列為省領先醫療特色專業。省心血管病重點實驗室是全省醫院系統唯一的省級重點實驗室,並獲省科技廳資助建設全國第一個心血管病領域的細胞生物學研究平台。

每年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0多項,一大批新技術、新療法,達到省內領先國內先進水平。

器械設備

擁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2585台,設備總價達4.513億元。擁有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系統(PET—CT)、64層和雙源螺鏇CT、MRI、ECT、數字減影造影機、彩色超聲診斷儀、第三代氣壓彈道碎石系統、超聲內鏡、腦室鏡、準分子雷射治療儀、骨密度測定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細菌藥敏鑑定儀、心電監護儀等一大批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全球最先進的潔定清洗消毒系統。投入數千萬元開發啟用了省內領先國內先進的醫院信息系統。

科教碩果

福建省立醫院泌尿福建省立醫院

近年來先後承擔15個專業的臨床教學任務,目前有博士培養點3個、碩士培養點24個。2001年以來,中標各類課題211項,獲得科研經費838.6萬元,獲得科研成果獎50項(省部級二等獎7項,省部級三等獎35項),完成國家級、省級繼續醫學教育70多項。

在全國性專科學會任職的專家有21位,在省級各專科學會任職的有80位,全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4人,近20位專家分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央保健工作先進個人、省運盛青年科技獎、省青年科技獎等獎項。

人才

醫院專業設定齊全,人才梯隊完整。全院衛生技術人員1396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200多人、中級職稱400多人,醫生520人、護士700多人,博士、碩士人才140多人。來先後承擔15個專業的臨床教學任務。目前有博士培養點3個,碩士培養點24個。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是省科技廳的優先發展單位,消化內科、內分泌科、普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腫瘤外科列入省科技廳優先發展學科。心內科、心外科、消化內科被省衛生廳首批列為省醫學重點專科,糖尿病專業被列為省領先醫療特色專業。1991年以來承擔各級科研項目200多項,其中省級80項,部級3項。獲各級科技進步獎160項,其中省部級以上72項,《中國糖尿病患病率調查和糖耐量低多中心前瞻性治療的研究》獲首屆中華醫學科技獎。2001—2006年,中標各類課題108項,獲得科研經費574.10萬元,獲得科研成果獎32項(二等獎2項),完成國家級、省級繼續醫學教育60多項。在全國性專科學會任職的專家有15位,在省級各專科學會任職的有53位,先後有10名青年專家分獲“省運盛青年科技獎”、“省青年科技獎”、“吳階平醫學研究獎”等獎項。

科室簡介

福建省立醫院皮膚科在醫院創建的初期,由留日回國的趙主任建立,擔任第一任科主任,隨後是印尼歸僑韓主任接任,再後來是林愛華主任擔任行政主任,林主任曾經留學美國,擔任過中華醫學會福建省分會皮膚科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們都為省立醫院皮膚科的發展作出傑出的貢獻。現任科室行政主任是呂萍主任醫師,她也是中華醫學會皮膚科性病分會遺傳學組成員、中國醫師協會委員,同時還是福建醫科大學兼職教授,省立臨床學院皮膚性病教研室主任。皮膚科還有任禮衍主任醫師、葉振傑和周峻主治醫師、陳黎醫師、李榕技師。皮膚科主要業務是日常的門診診療工作,還承擔著醫院內外皮膚性病的會診以及省立臨床學院皮膚性病學的見習帶教授課工作。
皮膚科在臨床診療中,開展了特色治療瘢痕疙瘩、脫髮等,以及高頻電刀祛除色素痣、電烙祛除小血管瘤、電解治療蜘蛛痣、尖銳濕疣、疣狀痣等。從美國引進的MedliteⅡ美膚雷射已經治癒了數千例太田痣患者,對祛除文眉、文耳等也有令人滿意的療效。新引進的PhotogenicaV皮膚血管病變雷射治療儀,也在臨床運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還有白癜風表皮移植機也解決了不少白癜風患者的苦惱。

名醫

林麗香
醫師職稱:主任醫師
醫師姓名:林麗香
所屬科室:內分泌科
專長醫治: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矮小症、肥胖病、溢乳閉經、骨質疏鬆、痛風
福建省立醫院主任醫師,福建醫科大學教授。從事本專業50多年,曾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進修,在診治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矮小症、肥胖病、溢乳閉經、骨質疏鬆、痛風等疾病有較深造詣。70年代末在國內率先套用小劑量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明顯降低該病的死亡率,並迅速在全國推廣。
陳剛
醫師姓名:陳剛
醫師職稱:主任醫師
所屬科室:內分泌科
專長醫治: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垂體疾病,性腺疾病,肥胖
陳剛,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福建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青年委員,福建省醫學會理事,福建省糖尿病學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內分泌學會常務委員,美國糖尿病學會會員,《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和《中華糖尿病雜誌》編委。入選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和中國科協高層次人才,福建省運盛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福建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曾獲衛生部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一項,省自然基金一項,省科技計畫重點項目一項,省區域重大計畫一項,曾獲福建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三項。在SCI雜誌和中華系列雜誌發表論文二十篇。擔任福建醫科大學省立臨床學院內科教研室副主任,福建省立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擅長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等),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庫欣綜合徵,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等),垂體疾病(泌乳素瘤,肢端肥大症,垂體瘤,尿崩症等),性腺疾病(性腺發育異常,性分化異常等),肥胖和骨質疏鬆的診治。
陳鳴欽
醫師職稱:主任醫師
醫師姓名:陳鳴欽
所屬科室:內分泌科
專長醫治: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內分泌疾病
1963年福建醫學院醫療系畢業,福建省立醫院內科主任醫師、福建醫科大學教授。從事內分泌專業41年,擅長內分泌專業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的診治,曾在日本東富女子醫科大學糖尿病中心進修糖尿病一年,其間到過東京女醫大內分泌中心,大阪大學附屬醫院、京都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糖尿病專科作短期參觀學習,在糖尿病飲食治療方面造詣尤深。先後獲得省級科技成果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編寫《糖尿病飲食調養》《甲狀腺疾病300問》等專著4本。曾擔任福建省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副主任委員。
夏元
醫師職稱:主任醫師
醫師姓名:夏元
所屬科室:內分泌科
專長醫治:甲狀腺疾病、代謝綜合症、男性學
1967年畢業於福建醫學院醫療系。內科主任醫師,從事內分泌專業30年,擅長甲狀腺疾病、肥胖、男性學等內分泌疾病診治,在內分泌專業造詣尤深。發表學術論文15篇。擔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委員,福建省內分泌分會常務委員。
侯建明
醫師姓名:侯建明
醫師職稱:主任醫師
所屬科室:內分泌科
專長醫治: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骨質疏鬆
侯建明,福建省立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福建醫科大學教授,併兼任福建省政協委員、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及骨礦鹽疾病學分會委員、中國南方骨質疏鬆論壇共同主席、福建省醫學會骨質疏鬆及骨礦鹽疾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福建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常委、福建省醫學會內科學分會委員、中華骨質疏鬆及骨礦鹽疾病雜誌編委、福建醫科大學和福建中醫學院研究生導師、國家醫學考試中心考試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農工黨福建省委委員、農工黨福建省委直屬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農工黨福建省委對外聯絡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農工黨福建省立醫院總支主任。承接並主研多項福建省重點科技項目及省級和衛生廳的課題,多次獲福建省科技獎和福建省衛生科技獎。擅長骨質疏鬆、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痛風、肥胖等內分泌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合作交流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立醫院先後與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美國蒙山納醫學中心結為友好醫院,與新加坡心胸外科中心、日本沖繩中部病院建立友好協作關係。2004年,又與美國紐約布魯克林醫學中心達成締結姐妹醫院的合作意向,進一步推進國際間交流。
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科教興院、質量建院、人才立院,致力於“數位化醫院、人性化服務、花園式環境”的建設,以嚴謹的醫療作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嚴格的科學管理,努力為國內外病人提供更多更好的醫療服務,為保障人民健康、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出新的貢獻。

地址

地址:福州市東街134號

乘車路線:
乘1路,K1路,5路,8路,11路,19路,20路,22路,27路,66路,74路,80路,102路(森林公園假日專線),102路,118路,129路,301路,310路,317路公車到省立醫院站下車即到;
乘福州旅遊觀光1號線,福州旅遊觀光2號線,2路,5路、K3路,9路,22路,51路,52路,55路,69路,72路,76路公車到五四路口站下車即到。

金山分院

省立醫院金山院區建設獲批 計畫設立2000張床位
省立醫院金山院區位於金山金榕南路規劃預留醫療用地,計畫總投資約為13.5億元(不含征地費用)。院區計畫征地216畝,用地面積203畝,設立床位2000張,超過省立醫院現有的1800張床位。院區總體規劃建築面積32.6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約3.28億元,建築面積7.52萬平方米,主要建設門(急)診醫技及病房綜合樓、科研教學及後勤保障大樓等。一期工程建設期限為2010~2013年。
金山新區的配套進一步升級。6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省立醫院金山院區的建設項目已於2日獲得省發改委的批覆,3年後,一座全新的擁有醫療、科研、教學等綜合功能的醫院將出現在金山新區。

福建省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

全國百佳醫院

安徽省立醫院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
白求恩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
包頭市中心醫院
寶坻縣人民醫院
寶雞市中心醫院
東風汽車公司中心醫院
敦煌市醫院
福建省立醫院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高州市人民醫院
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
海南省人民醫院
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吉林省人民醫院
吉林市創傷醫院
吉林市中心醫院
濟南軍區150醫院
佳木斯市中心醫院
簡陽市人民醫院
江蘇省中醫院
江西省人民醫院
江西省鷹潭市中醫院
江陰市人民醫院
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
寧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
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附屬鐵路醫院
上海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邵武市立醫院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
瀋陽軍區210醫院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四川省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四川省綿陽市精神衛生中心
四川省人民醫院
西安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西藏自治區第一人民醫院
淅江省人民醫院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

北京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
北京市東城區隆福醫院
北京中醫醫院
長春市中心醫院
長春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
成都市第叄人民醫院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大慶油田總醫院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
第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
第一軍醫大學附屬南方醫院
解放軍總醫院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
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
蘭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遼寧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遼陽市第叄人民醫院
柳州市人民醫院
洛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
內蒙古醫學院附屬醫院
內蒙古自治區醫院
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院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南京腦科醫院
濮陽市人民醫院
青島市市立醫院
青海省人民醫院
青海醫學院附屬醫院
清遠市人民醫院
瓊海市人民醫院
三明市第二醫院
山東省立醫院
山東省臨沂地區中醫院
山西省普中地區第二人民醫院
山西省人民醫院
山西省眼科醫院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陝西省扶風縣人民醫院
陝西省人民醫院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重慶叄峽中心醫院
重慶市巴南區人民醫院
重慶市銅梁縣中醫院
重慶市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諸城市人民醫院
諸暨市人民醫院

廣西柳州市中醫院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
貴州省人民醫院
哈爾濱鐵路局哈爾濱中心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邯鄲市中心醫院
河北省故城縣醫院
河北省人民醫院
河南省漯河市第一人民醫院
河南省人民醫院
河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黑龍江省醫院
湖北省襄樊市中醫院
湖南省石門縣人民醫院
湖南省腫瘤醫院
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湖南醫科大學附屬湘雅醫院
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天津市黃河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鐵路部北京鐵路總醫院
萬載縣人民醫院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武漢市兒童醫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
煙臺毓璜頂醫院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
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鄭州鐵路局中心醫院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心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中日友好醫院
株州市第一醫院
遵儀醫學院附屬醫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