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立醫院

青島市市立醫院

青島市市立醫院始建於1916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於一體、市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亦是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之一。先後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百佳醫院、首批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醫院文化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
青島市市立醫院始建於1916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於一體、市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亦是青島大學醫 學院附屬醫院之一。先後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百佳醫院、首批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醫院文化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青島市市立醫院堅持深化改革,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先後兼併青島市建築材料工業公司職工醫院、青島市建設集團職工醫院、青島市皮膚病防治院、青島市北九水療養院、青島市東部醫院及青島市人民醫院等8個單位;在青島市市立醫院、市人民醫院、市皮膚病防治院、市北九水療養院的基礎上組建了緊密型連鎖經營的青島市市立醫療集團。集團占地面積29.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開放醫療床位1860張,療養床位200張。在職職工2951人,其中高級職稱456人、中級729人高,碩士生導師82人,博士27人、碩士289人。年門、急診量達100餘萬人次,年出院量3萬人次。現有省、市重點學科、特色專科13個,並以此為龍頭,形成了多學科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醫療設備

擁有1.5T核磁共振(MR)、直線加速器、16層螺鏇CT、超聲聚焦消融機、計算機X線攝影(CR)、血管造影系統(DSA)及立體救護樓頂飛機平台等現代化的醫療設施。開展的冠狀病、先心病介入手術、腦血管病介入手術、心臟瓣膜置換、冠狀動脈搭橋、高位膽管癌和肝癌手術、超聲刀腫瘤消融術、顯微神經外科手術、皮瓣與骨移植、椎間盤鏡手術和關節鏡手術、肝移植、腎移植、幹細胞移植、二代試管嬰兒及眼科手術等各種高難技術項目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基礎設施

地處青島市膠州路、安徽路,依傍東西快速路,為青島市中心的交通樞紐,在青島市醫療急救和幹部保健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市立醫院東院區位於市區東部,是東部新區唯一的市屬綜合性醫院,擁有設施完善、科室齊全、環境優雅的門診、病房綜合樓,設立VIP病房、國際門診、病房,滿足不同層次的就醫人群需求;目前,集團投資5億元、建築面積81700平方米的島城單體最大建築的功能完善、設施先進的現代化門診、病房大樓竣工在即,這也將是2008年國際奧運會的醫療保健中心。地處嶗山風景區----九水十八潭的北九水療養院依山傍水、景色秀麗、空氣清新,成為集療養、保健、娛樂、休閒於一體的青島市幹部保健基地,是療養、旅遊、度假的勝地。青島市市立醫療集團連鎖經營的發展模式、先進的技術設施、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優質的服務,將為島城及周邊地區人民民眾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歷史淵源

建國初期,醫院被人民政府接管以後,在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方針的指導下,在奮進之路上披荊斬棘,為人民的健康和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為醫院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隨著醫療改革步伐加快,市立醫院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發展,成為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於一體、擁有2150張床位(包括療養床位)、以兩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為主體的現代化大型醫療集團。進入新世紀以後,這座被百姓喻為“生命綠洲”的醫院,更是藉著奧運的契機,以嶄新的面貌、穩健的步伐,向著國際化標準的醫院闊步前行,以堅定的信念和執著的追求,續寫明天的輝煌。

建國初期

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

始建於1916年的醫院前身-新町醫院, 1931年改名為青島市市立醫院,經過了歷史的跌宕起伏,1949年青島解放後,由人民政府接管,從此確立了醫院發展的歷史走向。當時醫院建築面積僅為6000m2,擁有職工137人,其中醫護人員96名,床位也只有163張。1950年,醫院進行人員整編後,醫護人員更少了,僅剩73名。但就是這么百十號人、百十來張床位的醫院,在膠東半島地區仍算得上數一數二的“大”醫院,與另外一兩家“大”醫院共同承擔著整個膠東半島及周邊地區的醫療救治任務,1953年醫院接建3棟二層樓房和兩棟平房後,門診總量已達112280人次/年。建國初期,各項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都處於摸索前行階段,醫院醫護人員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在醫療技術水平上取得了初步的進展。1953年,食管癌切除手術,耳鼻喉科施行的喉全切並食管切除、頸淋巴清掃術獲得成功,轟動島城醫療界;1957年外科成功施行了青島市首例二尖瓣閉式分離術,成為青島市心臟病治療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節點;1959年醫院建立了科學研究室,下設內科、外科、中醫科等9個研究小組。副院長兼外科主任王訓熲帶領全科人員,成功搶救了青島市首例大面積燒傷病人,並在山東省首創了“皮漿植皮法”,不僅在青島市,甚至引起國內業界同行的極大關注,產生了重大影響;50年代中後期,以王訓熲為代表的外科醫師,業務技術和業務量迅速發展,尤其在膽石症和膽道蛔蟲的研究方面,在70年代已步入全國領先水平。1973年,王訓熲等編著的《膽石症》一書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為膽石的成因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國內外業界都對此給予較高評價。 社會主義建設的最初階段,物資設備極其貧乏。即使是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我院的醫療設備仍是處於島城乃至省內前列。1956年,全院已有醫療器械22種、132件;1957年醫院添置了省內第一台匈牙利產500mA的X線機一台;1974年醫院引進日本產三相150KV1000mA仨球管兩床X線機1台,並於第二年投入使用,為我院醫療技術水平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為貫徹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解放後,醫院在做好院內醫療的同時,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救助及醫療援助任務。1951年,醫院先後選派三批14名醫護人員參加抗美援朝醫療隊,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貢獻了中國人、衛生工作者的一片愛國熱情。醫院自1968年就開始選派醫護人員赴坦尚尼亞進行醫療援助,援坦工作延續至今,他們嚴格遵守國家外事紀律和當地政府的規定,以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贏得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讚揚。1975年開始,醫院先後派出7名醫療隊員參加援藏醫療隊,他們克服高山缺氧、生活、氣候不適應等困難,幫助當地提高醫療水平和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為藏民診治疾病,培養醫生,為漢藏兩族濃濃的民族兄弟情誼搭建了一個穩固的橋樑。1976年,唐山大地震這場災難降臨時,我院派出9人的醫療小分隊赴震區現場救治傷員,歷時一個月的救治援助中,共做手術102人次,搶救、診治病人達3500餘人次,由於工作出色,小分隊被評為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同時還派出17人的列車醫療隊,來往於唐山至山東各地列車上搶救轉運的傷員。醫院還收治災區傷員126人,又一次踐行了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作為青島市的龍頭醫院,市立醫院除擔負著捍衛整個青島地區人民健康的任務,同時還承擔著帶動青島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任,積極對市內及周邊醫院進行技術指導,承擔下鄉支農扶貧的艱巨任務,自1960年開始,醫院陸續選派數批醫護人員到周邊縣城、農村生產大隊進行醫療技術指導和巡回醫療,為促進青島地區醫療水平的發展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改革開放

七十年代末:不氣派的“好醫院”

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

1978年,雖然市立醫院是市民心目中首屈一指的“好醫院”,但是論醫療條件,比起現在氣派的門診病房綜合樓,確實是非常簡陋。當時,醫院占地面積僅為2.56萬平方米,大多是低矮的平房,僅在膠州路上有一棟三層樓房。這個三層小樓擔負的職責很多:門診、急診、病房全都聚集於此。醫院每天的門診量雖只有1000人次左右,但已經凸顯出看病難、住院難的問題。當時醫療器械匱乏,醫院僅有的日產心電向量診斷儀、日產血液透析機、人工流產電動吸引器、上海Ⅱ、Ⅲ型體外循環機等儀器,已經是當時青島最先進的醫療設備了。當年,醫院在體外循環下首次為一名患法樂氏三聯症少女成功進行了心內直視手術。放在現在,這只是我們醫院的常規手術之一,但在當時卻是非常了不起的手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1978年,醫院年門診量348162人次,年住院病人6696人次,年收入120萬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市立醫院也緊緊抓住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新契機,不斷探索前行,各項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了一個改革發展的新紀元。
八十年代:新病房樓降落直升機
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青島市委市政府根據當時城市醫療區域規劃方案,出資籌建了高達12層的病房大樓。1983年7月15日,市立醫院新病房大樓正式破土動工;1986年,主體12層的病房大樓竣工啟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棟高樓不僅成了市立醫院的標誌性建築,也成了膠州路、熱河路一帶的地標建築。那時很多醫院還是一片平房,市立醫院新病房大樓的建成,使醫院作為城市中心醫院的地位一下子凸現出來。住院床位也由350張猛增至600張,床位緊張狀況得到大大緩解。
新病房大樓落成時,省、市、局等各級領導都出席了剪彩儀式,場面異常隆重。後來,經市政府多方協調,一架直升飛機平穩降落在病房大樓樓頂直升機降落平台,完成了青島市第一次海上救援醫療機構樓頂降落演練,成為市立醫院歷史上一個耀眼的標點。
九十年代:“市立模式”全國關注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國內部分職工醫院面臨生存危機。中央提出醫療體制改革,倡導把醫院由政府主導轉而推向市場,用市場經濟推進醫療事業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市委市政府也開始醞釀本地醫療改革。當時,不斷發展壯大中的市立醫院,開始顯現出空間狹小、高端人才短缺等制約因素,醫院亟待更大空間施展拳腳。在獲得上級部門同意後,按照城市衛生區域規劃要求,市立醫院開始對周邊醫療機構進行整合、改編,大型醫療集團格局初顯,開始了時至今日的集團化運作之路。
當時,全國有3家醫療單位的改革備受關注。一個是青島市市立醫院以兼併合併為主的集團化模式;一個是南京鼓樓醫院的“鼓樓”模式,即中心醫院與周邊專科醫院形成聯合體、實行資源共享;另一個是上海瑞金醫院的“瑞金”模式,即對周邊的企業醫院和區醫院等掛靠、託管,隸屬不變、統一經營。合併、兼併之路雖然很艱辛,但卻是非常成功的一步,市立醫院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發展機會。
市立醫院的改革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關注。199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主持召開了醫療改革現場會,並率參會人員親臨醫院實地考察。當時,李嵐清副總理參觀了醫院病房樓,實地考察了市立醫院醫療救護工作,他對醫院的急救綠色通道、扶貧病房和集團化運作模式讚賞有加。

新世紀

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

改革開放的春風,為市立醫院這個勇敢的弄潮兒迎來了新的生機。市立醫院先後合併了青島市皮膚病防治院、青島市北九水療養院、青島市東部醫院和青島市人民醫院等8個醫療單位,形成現在在崗職工3000多人,東、西、北院區連鎖經營、多元化服務,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療養於一體的大型醫療集團。
集團占地面積29.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3萬平方米,開放醫療床位2000張,療養床位150張。擁有博士、碩士生導師103人和3.0T核磁共振、64層螺鏇CT、直線加速器、超聲聚焦消融機、計算機X線攝影、血管造影系統及立體救護飛機平台等現代化的醫療設施。
集團擁有省、市重點學科、特色專科15個,開展的冠心病、先心病、腦血管病介入手術、心臟瓣膜置換、冠狀動脈搭橋、高位膽管癌和肝癌手術、超聲刀腫瘤消融術、腹腔鏡、胸腔鏡、椎間盤鏡和關節鏡等微創手術、顯微神經外科手術、皮瓣與骨移植、幹細胞移植及眼後節玻璃體切割、準分子雷射手術等各種高難技術項目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一片百姓心目中的 “生命綠洲
進入二十一世紀,當8個醫療單位組成的龐大醫療集團整裝起步之際,如何儘快實現完美融合,成了當務之急。 醫院領導集體敏銳地洞察到這個助推醫院發展的外在動力——品牌文化建設!
2002年以來,醫院不斷加強文化整合與提升,統一最佳化職工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使優秀文化元素得到了最充分的碰撞和交融,醫院的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也在短時間內得到大幅度提升,並在全院範圍內開展了對服務品牌“生命綠洲”的精心雕琢。醫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勢頭和奪人耳目的嶄新精神風貌。
品牌的背後,是市立醫院多年形成的獨特細緻的醫院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品牌的背後,還有市立人拳拳的親民、愛民之心:1997年初,市立醫院提出了“急救生命綠色通道”的理念,在青島市率先開展了掛號、搶救、交款、取藥一條龍的便民措施,這一舉措被列為1997年青島市衛生系統三項重大舉措之一,並在青島市各級醫院推廣,10年來,有100餘萬病人受益於這條通道。
1995年6月醫院設立了“扶貧病房”,為經濟困難的病人實行免費護理、治療費減半、住院費優惠25%、五種大型檢查優惠等政策,累計為貧困病人減免各種費用幾百萬元。此舉受到衛生部、衛生廳等各級部門的肯定,經驗在全國兄弟醫院推廣。
作為青島市屬最大的醫療機構,每當重特大事件發生,需要醫療救援的時候,市立醫院總會在第一時間派出救治經驗最豐富的專家,活躍在最危險、最艱苦的地方:1989年黃島油庫大火、1998年江西九江特大洪澇災害、2003年“非典”,2008年4.28膠濟鐵路重特大交通事故、2008年5.12特大地震…… 在救死扶傷的生死時刻,市立醫院醫護人員用精湛的技術和博大的愛心,不斷豐富著“生命的綠洲”服務品牌的內涵!

特色醫院

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

2007年4月29日,青島市市立醫院被認定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定點醫院。占地160餘畝,擁有建築面積87300平方米,功能完善、設施先進、科室齊全、環境優雅的門診病房綜合樓……醫院的就診環境和硬體設施堪稱國際一流。但作為奧運會、殘奧會定點醫院,醫院在賽事期間將要接診的是來自五大洲的運動員和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要真正為國際友人做好醫療保障,就必須建立一整套國際化標準的服務模式。
2006年和2007年兩屆國際帆船賽和兩屆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的醫療保障任務,為醫院積累了足夠的大型國際賽事醫療保障經驗,經過三年的心血和汗水,2008年奧帆賽醫療保障時,醫院終於探索出一條成熟的賽事醫療保障之路:創造性地推出“七專”賽事運行服務體系;引入國際化診療規範和診療流程,建立了完整的服務體系;在建立國際化管理機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在全國定點醫院中率先舉行2008年奧帆賽/殘奧帆賽醫療保障啟動儀式;啟用遠程醫學會診中心和運動醫學康復中心,建立現代化的智慧型管理體系;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建立“8+2”值班體系,開展“人文奧運、和諧醫療”為主題的大型宣傳推介活動……探索之路是艱辛的,但追求卓越的市立人從來都沒有畏懼。傾盡心智、開山鑿石後,終於企及了百年奧運的夢想。前來視察的國際殘奧委會主席Philip Craven和國際奧委會醫學與科學部主任Patrick Schamasch不約而同地向中外媒體表示:我們看到了一所高科技的醫院,看到了一支非常優秀的診療團隊。 賽事期間,醫院共接診持證註冊人員310人次,圓滿完成奧帆賽殘奧帆賽醫療保障任務,譜寫了市立歷史的鴻篇巨製,實現了數輩市立人的百年夢想。其中還成功搶救心源性猝死的義大利代表團成員,入院後的短短3小時內,迅速完成經過4次電除顫的心肺復甦搶救、明確診斷、冠狀動脈造影及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等一系列搶救措施,創造了心源性猝死搶救奇蹟,完美的展現了市立醫院國際標準的救治水平,贏得了國內外同行及社會各界的一致讚譽。
醫院還以疾病的診治和病人的康復為出發點,借鑑國外醫院的先進管理模式,將相關專業進行資源整合,成立心臟中心,將心內科和心外科集中管理,使來這裡就診的病人得到最高效快捷的治療,後來這種管理方式又被推廣到骨科,實現了與運動醫學的完美結合等等,新的管理模式達到了相關科室資源共享的效果,為醫院學科建設探索出了新的、更廣闊的發展思路。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醫院重視與國際的人才合作交流。在人才培養方面,醫院“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已派出100名中青年骨幹到國外深造,同時醫院已同10多個國家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關係。國外同行全新的技術和理念都為這所百年老院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的市立醫院在經過一場奧運醫療保障的磨練後,實現了破繭成蝶般的蛻變,並將此作為一個邁向國際化的起跑器和加速器,使市立醫院站在百年老院堅實的臂膀之上,邁出了創造下一個輝煌的新步伐。

服務品牌

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

“生命綠洲”指醫院是帶給患者生命希望和健康的綠洲,其具體寓意是:
1、“建設綠色通道,營造救死扶傷的安全綠洲。不懼風險,一心救人,行動迅速,診斷準確,爭分奪秒搶救患者生命,千方百計使患者獲得新生;
2、打造服務品牌,建設使患者放心的健康綠洲。建設放心病房,實施無縫隙護理,堅持星級服務,營造愛心氛圍,使患者感到舒心,享受到家的溫馨,解除病痛,恢復健康;
3、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充滿生機活力的發展綠洲。建設學習型醫院,開發人力資源,增強核心競爭力,把醫院做強做大,使市立醫院這塊生命綠洲長青。

榮譽

青島市市立醫院把奧運醫療保障這個契機作為國際化發展的助推器,大幅提升綜合競爭力,步入特色鮮明的國際化發展軌道。醫院相繼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百佳醫院、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醫院文化先進集體、全國企業文化實踐創新獎、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衛生系統廉潔行醫樹新風先進單位、山東省惠民醫療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生命綠洲”服務品牌被評為山東省服務名牌、青島市十大品牌文化。

附近公交

公交線路:2路,5路,205路,212路,214路,218路,222路,301路,305路,308路,320路,325路,366路,702路,隧道1路,隧道3路,隧道5路,隧道7路

全國百佳醫院

安徽省立醫院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
白求恩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
包頭市中心醫院
寶坻縣人民醫院
寶雞市中心醫院
東風汽車公司中心醫院
敦煌市醫院
福建省立醫院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高州市人民醫院
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
海南省人民醫院
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吉林省人民醫院
吉林市創傷醫院
吉林市中心醫院
濟南軍區150醫院
佳木斯市中心醫院
簡陽市人民醫院
江蘇省中醫院
江西省人民醫院
江西省鷹潭市中醫院
江陰市人民醫院
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
寧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
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附屬鐵路醫院
上海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邵武市立醫院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
瀋陽軍區210醫院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四川省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四川省綿陽市精神衛生中心
四川省人民醫院
西安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西藏自治區第一人民醫院
淅江省人民醫院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

北京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
北京市東城區隆福醫院
北京中醫醫院
長春市中心醫院
長春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
成都市第叄人民醫院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大慶油田總醫院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
第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
第一軍醫大學附屬南方醫院
解放軍總醫院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
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
蘭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遼寧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遼陽市第叄人民醫院
柳州市人民醫院
洛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
內蒙古醫學院附屬醫院
內蒙古自治區醫院
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院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南京腦科醫院
濮陽市人民醫院
青島市市立醫院
青海省人民醫院
青海醫學院附屬醫院
清遠市人民醫院
瓊海市人民醫院
三明市第二醫院
山東省立醫院
山東省臨沂地區中醫院
山西省普中地區第二人民醫院
山西省人民醫院
山西省眼科醫院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陝西省扶風縣人民醫院
陝西省人民醫院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重慶叄峽中心醫院
重慶市巴南區人民醫院
重慶市銅梁縣中醫院
重慶市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諸城市人民醫院
諸暨市人民醫院

廣西柳州市中醫院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
貴州省人民醫院
哈爾濱鐵路局哈爾濱中心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邯鄲市中心醫院
河北省故城縣醫院
河北省人民醫院
河南省漯河市第一人民醫院
河南省人民醫院
河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黑龍江省醫院
湖北省襄樊市中醫院
湖南省石門縣人民醫院
湖南省腫瘤醫院
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湖南醫科大學附屬湘雅醫院
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天津市黃河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鐵路部北京鐵路總醫院
萬載縣人民醫院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武漢市兒童醫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
煙臺毓璜頂醫院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
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鄭州鐵路局中心醫院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心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中日友好醫院
株州市第一醫院
遵儀醫學院附屬醫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