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創建於1937年,前身為福建省立第一醫院,現為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福建中醫學院、廈門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
廈門市第一醫院現開放病床1400餘張,高級專業技術人才600餘人,碩士、博士200餘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4人,年門急診量165萬人次,年住院量4萬餘人次,均居廈門首位。
醫院重視質量建設,首倡首席質控師制度規範醫療行為;重視學科建設,全力提升醫學中心、重點學科、優勢專科的綜合實力;與國內外著名醫院建立緊密的協作關係,並聘請黃志強院士、胡強達教授、胡大一教授等國內外頂級專家加盟醫院,提高各專科技術水平。2006年5月,醫院以全省衛生系統最高分通過博士後工作站審批,成為福建省地市醫院首家博士後工作站。
醫院現有臨床、醫技科室48個,設有福建省新生兒救護分中心、廈門市腫瘤中心、廈門市泌尿系統疾病診治中心。其中腫瘤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內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為市級重點學科;神經內外科、肝膽胰血管外科、內分泌科、兒科、婦產科、骨科、血液科、皮膚科、燒傷整形科、風濕免疫科為廈門市優勢學科。廈門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廈門市糖尿病研究所也設在第一醫院,醫院還成立了心臟介入實驗室、高血壓研究室、顯微外科實驗室、神經病學實驗室、腫瘤研究室等20多個臨床實驗室。
醫院擁有PET-CT、16排螺鏇CT、1.5T超導磁共振、ECT、DR、血管內超聲、鈥雷射儀、神經導航系統、彩色都卜勒、X—刀、直線加速器、模擬定位機、鈷60治療機等高精尖設備。就醫環境良好,正在建設中的新病房大樓、門急診綜合大樓、杏林醫學中心二期工程,建成後將極大地改善閩西南患者的就醫條件,造福一方。
杏林院區簡介
第一醫院杏林院區的前身是廈門市杏林醫院,創建於1959年,是一所集醫療、急救、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市屬二級乙等醫院。2003年6月,第一醫院和杏林醫院正式合併。
杏林院區目前開放床位320張,現有職工435人,其中醫生126人,護理人員154人,藥劑人員22人、檢驗人員14人。院區目前設有肺科、感染性疾病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口腔科、麻醉手術室、理療科、耳鼻喉頭頸外科等臨床科室,其中,肺科和感染科是醫院的一級科室,院區外科、婦產科、耳鼻喉頭頸外科與醫院有關一級科室合併後,實行了醫療資源共享和一體化管理。院區擁有日本產X線機、進口彩色超聲診斷儀、全自動生化儀、心電工作站、兒科高壓氧艙、紅外線乳腺診斷儀、裂隙燈顯微照相、6個多功能手術台、多功能麻醉機、數字多功能胃腸機、CT機及3D工作站等。
院區能夠實施對各種危、急、重及疑難病症的診斷及搶救治療。肺科原為鼓浪嶼肺科,創建於1898年,經百餘年的發展,成為專治肺病的特色專科,求治病人遍及海內外,現任主任裴新亞是廈門市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專家組組長,該科擁有國內一流的先進設施,如氣道超聲和各種型號的氣管鏡等,主要收治重症、難治性
肺結核及各系統結核病、肺部腫瘤性疾病、呼吸內科各種急重症、疑惑病。新成立的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由知名肝科專家劉家俊擔任,目標是建立省內一流、國內先進的,集醫、教、研三大功能的,現代化的感染病臨床醫療服務中心。內科以心內科為重點,開展了心臟電生理檢查、冠心病定位診斷、24小時動態心電圖、24小時動態血壓、光量子氧透射治療;外科兩個病區可開展肝膽胰血管外科、普外科、骨科、創傷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專業;婦產科配有專門的檢查室和治療室、實驗室和圖書室,在門診開展無痛人流、宮頸疾病篩查與治療、輸卵管通液及造影術等,並率先在我市開展出生缺陷監測、胎兒監護、新生兒復甦培訓、無痛分娩等工作;兒科主要負責各類兒科疾病的診治和兒科危重病人的搶救。
由於杏林院區各科室與廈門院區相關科室逐步融合,杏林院區整體醫療水平和質量將不斷提高。
鼓浪嶼院區介紹
2006年5月,隨著鼓浪嶼作為著名國際風景旅遊區品牌的日趨成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及療養人員,流動人口的數量也與日俱增。為進一步改善鼓浪嶼風景區的就醫環境,緩解島上居民和遊客就醫難的問題,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第一醫院又邁出實質性的一步:接收廈門第二醫院鼓浪嶼院區,鼓浪嶼社區衛
生服務中心也成建制劃歸醫院鼓浪嶼風景區分院。整合後,第一醫院保留了中心的原有品牌,成立社區健康保健部。在島上派駐專科醫師,開設定期專家門診,建立起內、外、婦、兒等科室齊全的小型綜合性醫院,讓島上居民享受到三級醫院的診療服務,同時建立雙向轉診制度。中心依託大型綜合性醫院在技術力量、醫療設備等方面的支持,完善服務。此次結合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醫院和社區衛生機構的鬆散式協作,而是一種體制上的徹底融合,第一醫院和鼓浪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人力、財力、物力、管理體制等方面都完全融合,這在福建乃至全國都是首次,開創了廈門市三級醫院與社區醫療緊密結合的先河。
十幾年來,鼓浪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博採各地之長,結合原鼓浪嶼區(現已併入思明區)區情努力發展初保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基層醫療保健工作經驗。
1992年原鼓浪嶼區被衛生部列為全國22個城市初級衛生保健試點城區之一,1994年加入全國城市初保協作組,1997年中心順應形勢的變化,致力於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幾年來,中心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與時俱進,穩健推進,已逐步摸索出一條適合鼓浪嶼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和做法。在慢病社區綜合防治、中醫藥參與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殘疾人社區康復等工作方面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在雙向轉診方面也有所突破,創出自己的特色。2002年鼓浪嶼社區被衛生部指定為全國慢病綜合防治試點區之一,慢病社區綜合防治工作開始逐步展開,目前中心已建立了鼓浪嶼全社區居民家庭健康檔案,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實行系統監測管理。同時在社區診斷的基礎上,中心與街道一起制定健康促進規劃,強化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參與主持區健康諮詢熱線,並負責主持街道在中心設立的戒毒諮詢熱線。2005年鼓浪嶼街道被區政府列為區四個殘疾人社區康複試點之一,在中心建立了康復站,在兩個居委會設立康復室,對可康復對象進行康復治療指導,基本實現了防、治、保、康、教、計畫生育六位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實現了小病不出社區的目標。被省衛生廳列為福建省全科醫學教育基地、福建省社區衛生服務示範中心、福建省中醫藥進社區示範單位。2005年中心又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復興醫院簽訂了共同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手拉手協定”。
中心的醫務人員定期深入各社區衛生服務點開展醫療保健便民服務,出診、開設家庭病床、積極發展社區護理,開展家庭保健契約、居民衛生保健契約服務,開展醫療助困活動。中心醫務人員以誠信、便捷、價廉、優質的衛生服務取信於民,通過親情化、人性化的服務使醫患關係更為融洽。行風大大改善,醫療質量明顯提高,取得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中心的改革、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得到了衛生部、省、市有關領導的高度評價,得到了社區民眾的普遍讚譽。2000年、2001年連續二年被市衛生局評為“白求恩杯”先進集體,2002年獲區巾幗文明崗稱號,2003年被評為廈門市誠實守信活動“雙十佳“單位,連續二年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2004年獲市文明單位稱號;有5名醫務人員共6次獲市衛生系統“林巧稚精神獎”,1名獲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廈門市文明市民”榮譽稱號,1名護士被評為省優秀護士。中心主任也被評為省糾風工作先進工作者、市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工作者。
大型綜合性醫院的介入,為鼓浪嶼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進一步拓寬了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路子。第一醫院與鼓浪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實質性融合,不僅保證了鼓浪嶼風景區遊客和島上居民的醫療急救需求,完善了旅遊區的功能,也為廈門市發展社區衛生事業,解決民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做出了很好的示範和探索。這種緊密的整合模式能更有效地落實“雙向轉診”制度,迅速提高社區衛生技術力量,搭建起培訓社區衛生工作者的平台,為向更多的社區提供合格的技術力量打下基礎。另一方面,也解決了綜合醫院人滿為患、專家醫生看大量常見病的問題,為解決大醫院人才進出中的“出口”問題提供了思路,最終達到了合理分流病患者,確保為患者提供連續性的醫療服務的目標,實現了患者、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綜合醫院的三方共贏。
今後,廈門市第一醫院將逐步加大對鼓浪嶼院區的資金、設備、人員投入,並輔助開展健康諮詢、健康宣傳講座,憑藉第一醫院的品牌效應與技術優勢,在鼓浪嶼社區建立起一流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滿足居民的健康需求;同時,在旅遊高峰期採取相應措施,為廈門打造鼓浪嶼旅遊品牌做出貢獻。
醫院歷史沿革
1935年由愛國華僑胡文虎先生捐資20萬銀元籌備於福建 閩侯縣城 吉祥山,公推黃丙丁為籌備處主任(1935年10月19日建設一小門診所,奠基儀式在閩侯縣城吉祥山舉行)。
1937年5月正式成立福建省立醫院。
1938年醫院內遷沙縣設立總院,南平設立分院,福建省立醫院改稱為福建省立第一醫院, 1938年福建省立第一醫院接管福建省立高級護士職業學校,並更名為福建省立第一醫院附設高級護士職業學校, 1942年福建省立第一醫院附設高級護士職業學校改名為福建省立南平高級護士職業學校, 1946年福建省立南平高級護士職業學校、福建省立福州高級助產職業學校(護士科)合併組建福建省立福州高級護士職業學校 , 1950年福建省立福州高級助產職業學校、福建省立福州高級護士職業學校等合併組建福建省立高級醫事職業學校, 1951年福建省立高級醫事職業學校改名為福州第一護士學校 , 1954年福州第一護士學校併入福建莆田衛生學校,隸屬省衛生廳 , 1976年改名福建莆田地區莆田衛生學校 , 1982年莆田衛生學校更名為福建高級婦幼衛生學校,
1995年6月升格為福建醫學院莆田分院 , 1996年5月升格為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2002年3月 和莆田高等專科 學校 (興化職業 大學 )等 合併 升格為莆田學院,其中 醫學部分 2013年升格為莆田學院 醫學部
廈門市第一醫院的前身為福建省立第一醫院, 1943年醫院全部遷南平。
1946年7月從南平遷來廈門,接管廈門市立醫院,改稱福建省立廈門醫院。
1950年4月改稱廈門省立醫院。
1951年12月改稱廈門市立第一醫院。
1958年4月改稱廈門市醫院
1959年9月改為廈門醫學院附屬醫院。
1962年10月改稱廈門市第一醫院
1970年3月亦名為廈門市醫院總院(第一病區)。
1972年10月恢復廈門市第一醫院至今,院址位於廈門市上古街10號。
1993年設立廈門市性病、愛滋病防治中心。 該院是一所以心血管疾病、內科、外科、腫瘤科及兒科為重點的全民所有制醫院,也是福建醫學院、福建中醫學院、廈門衛生學校的教學醫院
2003年7月廈門市第一醫院杏林院區正式掛牌。
廈門市第一醫院分為市區總院及杏林院區兩部分。
2006年5月廈門市第一醫院鼓浪嶼院區正式掛牌,醫院形成一個院部、兩個院區。
2007年5月廈門市第一醫院晉升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福建省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