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丸

白茯苓丸組 成:茯苓、黃連、花粉、萆解、熟地黃、覆盆子、人參、玄參、石斛、蛇床子、雞胵歸 經:足少陰藥也.

基本信息

方 名

白茯苓丸(潤燥之劑)

總 結:腎消

組 成:茯苓、黃連、花粉、萆解、熟地黃、覆盆子、人參、玄參、石斛、蛇床子、雞胵

歸 經:足少陰藥也.

方 義:(1)茯苓--降心火而交腎.(2)黃連--清脾火而瀉心.(3)熟地.玄參--生腎水.(4) 石斛--平胃熱而濇腎.(5)覆盆.蛇床--固腎精.(6)人參--補氣.(7)花粉--生津 .(8)萆解--清熱利濕.(9)雞肫皮雞之脾也--能消水谷,通小腸膀胱而止便數,善治膈消.(10)磁石色黑入腎--補腎益精,故 假之為使也.

煎服法

蜜丸,磁石湯送下.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

【組成】白茯苓30克 覆盆子30克 黃連30克(去須) 人參30克(去蘆頭) 栝樓根30克 熟乾地黃30克 雞膍胵50枚(微炒) 萆薢30克(銼) 玄參30克 石斛22克(去根,銼) 蛇床子90克

【用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腹時煎磁石湯下30丸。

【功用】滋陰清熱,益腎潤燥。

【主治】腎消。因中消之後,胃熱入腎,消爍腎脂,令腎枯燥,遂致此疾,兩腿漸細,腰腳無力。

【類別】名方

中藥方劑之白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