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礬散

白礬散,出自傳統醫藥典籍《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五,用於疥瘡。

正文

白礬散

來源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五。

組成

白礬(燒為灰)30克 硫黃30克(細研) 胡粉30克 黃連45克(去須) 雌黃30克(細研) 蛇床子22克

用法

上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以豬膏和如稀麵糊。用時以鹽漿水洗,拭乾塗之。

主治

疥瘡

中藥方劑之白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