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賽馬

田忌賽馬

出自《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從而在競技中獲勝的事例。主要講述了齊國的大將田忌與齊威王進行賽馬比賽反敗為勝的故事。《田忌賽馬》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第十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

基本信息

原文

田忌賽馬對策田忌賽馬對策
齊使者如孫臏以刑徒陰見,說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於是孫子謂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及臨質,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既馳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於是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

譯文

齊國使者到大梁來,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見,勸說齊國使者。齊國使者覺得此人是個奇人,就偷偷地把他載回齊國。齊國將軍田忌非常賞識他,並且待如上賓。
田忌經常與齊國眾公子賽馬,設重金賭注。孫臏發現他們的馬腳力都差不多,馬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對田忌說:“您只管下大賭注,我能讓您取勝。”田忌相信並答應了他,與齊王和諸公子用千金來賭注。比賽即將開始,孫臏說:“現在用您的下等馬對付他們的上等馬,拿您的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拿您的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已經比了三場比賽,田忌一場敗而兩場勝,最終贏得齊王的千金賭注。於是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了兵法,於是把他當成老師。

文章重點

注釋

1.如:往,到......去
2.梁:魏國的都城
3.數:屢次,多次
4.公子:春秋戰國諸侯不能繼承君位的兒子稱為公子
5.馳逐:駕馬車競逐
6.重射:下很大賭注賭輸贏。射:打賭。
7.這裡指戰國時齊國人孫臏,是春秋末期著名軍事家孫武(著有《孫子兵法》)的後世子孫,生卒年不可考。1972年,從山東臨沂銀雀山一座西漢墓葬中發現了失傳一千多年的《孫臏兵法
8.馬足:指馬的足力
9.不甚相遠:不是相差的很遠
10.輩:類,這裡指馬的不同等級
11.弟:只管
12.然:認為......是正確的然之:即以之為然
13.逐射千金:下千金的賭注賭駕馬車比賽的輸贏
14.及:等到
15.臨質:將要比賽的時候。質,評判,這裡指比賽。
16.駟:古代駕車,一車四馬,同駕一輛車的馬叫做駟
17.既:已經。這裡指三種等級的馬駕車比賽結束
18.一不勝而再勝:一次沒能取勝,但是後兩次都取得了勝利。再:兩次。
19.卒:最後
20.孫臏:戰國時著名軍事家,齊國的貴族

重點生字

:jì
嫉妒,憎恨:猜忌。忌才。忌能。忌妒。忌賢妒能。害怕,畏懼:顧忌。肆無忌憚。禁戒:忌戒。忌食。忌諱。禁忌。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迷信稱不吉利的日子:忌日。忌辰。生忌(已死父母的生日)。
筆畫數:7;部首:心
造句:在家裡沒有那么多忌諱,有什麼話儘管說。
田忌賽馬臏:(臏)bìn
同“髕”。
筆畫數:14;部首:月
造句:孫臏是我國古代有名的軍事家。
瞪:dèng
怒目直視:瞪眼。瞪視。睜大眼睛發獃:目瞪口呆。
筆畫數:17;部首:目
造句:他瞪視著面前得敵人,英勇不屈。
惑:huò
心疑不定,不明白對還是不對:疑惑。困惑。惶惑。智者不惑。使迷亂:迷惑。惑亂。惑人耳目。蠱惑人心。
筆畫數:12;部首:心
造句:他心中的疑惑漸漸消失了。
譏:(譏)jī
諷刺,挖苦:譏諷。譏評。譏笑。譏誚。冷譏熱嘲。查問,察問。指責,非議:譏議。譏彈(t俷)(指責,抨擊)。規勸。
筆畫數:4;部首:訁
造句:不要譏笑他,他會重新振作起來的。
諷:(諷)fěng
不看著書本念,背書:諷誦(抑揚頓挫地誦讀)。諷詠。用含蓄的話勸告或譏刺:諷刺。諷諫(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諫)。諷喻(一種修辭手法,用說故事等方式說明事物的道理)。諷一勸百。
筆畫數:6;部首:訁
造句:這種諷刺對她來說是一種侮辱。
蔑:(⑤衊)miè
目受傷而不明。無,沒有:蔑以復加。小:蔑視。輕蔑。滅:“而蔑殺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塗染:誣衊。污衊。
筆畫數:14;部首:艹
造句:我蔑視這種禽獸的行為。
序:xù
次第:順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式。序數。排列次第:序次。序列。開頭的,在正式內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論。古代指送別贈言的文字。指季節:四序。古代地方辦的學校:庠序。
筆畫數:7;部首:廣
造句:大家買東西都按順序來,誰也別夾塞。

重點詞語

垂頭喪氣:形容失望的神情。在課文中是寫田忌缺乏再賽的信心。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經有主意,有打算。在課文中,是說孫臏經過對主客觀情況的分析,已有轉敗為勝的策略和把握。
目瞪口呆:眼睛直盯著不動,嘴說不出話來。形容齊威王吃驚而發愣,覺醒過來為時已晚了。
掃興:正當高興時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興致低落。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話譏笑人。在課文中是說田忌此時連好朋友的誠摯幫助都錯誤地理解了。
疑惑:懷疑不解的意思。
譏諷:用尖刻的話嘲笑對方的錯誤、缺點或某種表現。課文指齊威王嘲笑田忌賽馬輸了。表現出齊威王驕傲自滿的弱點。
輕蔑:輕視;不放在眼裡的意思。文中指齊威王只憑馬力不善智謀的盲目驕傲。

課文生詞

疑惑(yí huò):心裡不明白,不相信。
譏諷(jī fěng):用旁敲側擊或尖刻的話指責或嘲笑對方的缺點或表現。
誇耀(kuā yào):向別人顯示自己有本領、有功勞、有地位、有勢力等。
輕蔑(qīng miè):瞧不起。<例句>他輕蔑地看了看對方,態度十分傲慢。
近反義詞
近義詞:約定——約好誇耀——炫耀譏諷——譏笑
掃興——敗興垂頭喪氣——灰心喪氣
反義詞:疑惑——堅信目瞪口呆——談笑自若垂頭喪氣——趾高氣揚

課文成語

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畫竹子時,心裡已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又叫“成竹在胸”。
目瞪口呆(mù dèng kǒu dāi):睜大眼睛直盯著不動,說不出話來,形容因受驚、害怕而愣住的樣子。出自《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
轉敗為勝(zhuǎn bài wéi shèng):扭轉失敗局面,變成勝利者。出自漢·劉向《管子書錄》。
垂頭喪氣(chuí tóu sàng qì):低著頭有氣無力的樣子。形容受到挫折或失意時情緒低沉的樣子。出自唐·韓愈《送窮文》。
得意洋洋(dé yì yáng yáng):形容得意時神氣十足的樣子。出自《荀子·儒效》。

課文重點

本篇課文是借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臏幫助齊國大將田忌在和齊威王賽馬時轉敗為勝的故事。說明不論做什麼事都要細緻觀察,認真思考,採用恰當的方法,才能取勝。
課文是按照故事情節發展的順序,可分成三段:第一段(一、二節)初賽失敗。寫田忌與齊威王賽馬第一次三場都失敗了。這一段重點講了比賽的規則和方法,以及田忌三場都失敗的原因。本段中寫“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這說明彼強我弱。可是比賽的時候卻是“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所以田忌都失敗了。“各自”是各人自己的意思,這個詞說明各人自己給馬分等級,決定出場順序,田忌如能認真分析馬力的情況,揚長避短,變劣勢為優勢,就可能取勝。田忌只憑馬力,不用智謀,賽法不當,所以失敗了。
第二段(第三節至“那就來吧。”)孫臏獻策。主要寫田忌在孫臏指點下決定再戰,齊威王應戰。這一段主要寫三個人的對話和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
第三段(從“一聲鑼響”至最後再賽勝利。)寫孫臏幫助田忌用調換出場順序的辦法戰勝了齊威王,點明孫臏以智謀取勝。第一場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輸了。第二場用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贏了。第三場用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贏了。結果是田忌兩勝一負,贏了齊威王。使學生懂得,第二次賽馬方法,可以把賽馬的力量對比轉為彼弱我強,其餘的方法均對田忌不利。從而讓學生明白孫臏善於動腦和驚人的智慧。為課文末句“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所包含的深刻含義的理解奠定基礎。
課文以“賽馬”為線索,具體記敘了比賽的過程。在結尾處畫龍點睛地說明了比賽勝利的原因。

難句解析

1.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的實力與田忌同等級的馬的實力相比,均占優勢,所以第一次比賽的結果,田忌皆告失敗。
2.齊威王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這句話是講孫臏認為可以取勝的根據。由於孫臏看了第一次賽馬的情形,仔細比較了雙方各個等級的馬,在認真分析思考之後,想出了“我有辦法讓你取勝”的對策,可見他足智多謀。

段落大意

全文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寫田忌初賽失敗,很覺掃興。
第二段(第3—9自然段):寫孫臏獻策,鼓勵田忌再賽,田忌決定再賽一次。
第三段(第10—17自然段):寫田忌按孫臏的辦法取得了再賽的勝利。
第四段(最後1自然段):總結再賽勝利的原因。

中心思想

通過寫孫臏為田忌設謀,使田忌在與齊王的賽馬中取勝的故事,表現了孫臏細緻的觀察能力和運籌能力。小中見大,寫出了人物特點包含簡明的運籌學原理。

寫作特點

1.課文思路清晰,層次清楚。課文緊扣賽馬,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初賽失利、孫臏策劃、再賽勝利三個層次,記敘條理十分清楚。
2.課文以記事為主,人物著墨不多,但十分生動。如:田忌:初戰失利,垂頭喪氣,但聽孫臏的話,不甘失敗,轉敗為勝。孫臏:善於觀察、分析,胸有成竹,足智多謀。齊威王:驕傲自負、麻痹輕敵,見物不見人,頭力不鬥智。

成語故事

田忌賽馬田忌賽馬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一些,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有一次,田忌又失敗了,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準能讓你贏了他。”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孫臏搖搖頭說:“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田忌毫無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便站起來譏諷地說:“怎么,莫非你還不服氣?”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開始吧!”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田忌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齊威王有點慌亂了。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田忌贏了齊威王。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相關知識

田忌戰國初期齊國的著名戰將,曾率兵先後在桂陵、馬陵大敗魏國軍隊,封於徐州,深受齊威王的信賴和喜愛。他和孫臏軍事上是合作夥伴,生活上互相關心的好朋友。孫臏(?-前316年)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孫武后代。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騙孫臏到魏,用刖刑(即除去膝蓋骨),被齊國使者偷偷救回齊國後,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齊威王中國戰國時期齊國國君。媯姓,田氏,名因齊,田齊桓公田午之子。公元前356年繼位,在位36年。以善於納諫用能,勵志圖強而名著史冊。

《田忌騫馬》一文,選自《幼兒寓言百篇》,敘述了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教大將軍田忌騫馬,勝了齊威王的事。三人形象生動鮮明,栩栩如生。課文最後充滿哲理的一句,點明了寓意,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本文情節簡單語言淺顯,學生能通過自己的閱讀理解賽馬的經過。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討論並分析人物的形象。

⒈不動腦筋的田忌。田忌與齊威王比賽,連輸三場。他雖不甘心失敗,但不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考慮下一步對策,只是垂頭喪氣。在孫臏必勝話語的鼓舞下,才向齊威王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

⒉足智多謀的孫臏。正當田忌初戰失利時,孫臏把他招呼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從剛才的情形看,齊威王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一個“拍”,表現了對朋友的親切、真誠。“從剛才的情況看”,表明他的智慧來自對實際的調查研究。接著孫臏滿懷信心地鼓勵田忌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你就照我的主意辦吧。”說明他在認真觀察、仔細分析的基礎上,早已籌劃好取勝的策略。可見孫臏足智多謀。

⒊驕傲自滿的齊威王。初戰勝利他便“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的馬”,對田忌進行諷刺。當田忌要求再賽一次,他便輕蔑地說:“那就來吧!”一個“輕蔑”把他驕傲自滿、麻痹輕敵寫得活靈活現。

中國歷史典故

泱泱大國,朗朗乾坤,五千年華夏沃土,哺育龍之傳人;八百代炎黃子孫,共築盛世長城。黃河長江,巨浪滔滔,崑崙珠峰,聳入雲霄。一曲《大中華賦》,多少餘音繞樑!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在這古老的文明之邦,有著說不盡道不完的故事。大唐盛世……靖康之恥……康乾之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