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庚遷都

盤庚遷都

大約在公元前1320年,第二十位商王盤庚遷都於殷地。

(圖)盤庚遷都盤庚遷都

有一次發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盤庚堅持遷都,挫敗反對勢力後最終帶著平民和奴隸,渡過黃河,搬遷到(今河南安陽小屯村)。

在那裡整頓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現了復興的局面,以後二百多年,一直沒有遷都。

盤庚

(圖)盤庚盤庚

盤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詳。

祖丁子,陽甲弟。陽甲死後繼位。

商代第20位國王,根據《夏商周年表修正》,在位28年(前1300-前1277年在位)。

於在位的第三年(前1298年)遷都於殷。

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國王。

病死,葬於殷(今河南省安陽縣小屯莊)。

遷都時間

(圖)盤庚遷都盤庚遷都

盤庚遷殷在公元前1320年

商後期王年在《尚書·無逸》中有所敘述,古本《竹書紀年》亦保存兩條。

後世學者在利用文獻推定盤庚遷殷到商亡的總年數時,有 275年、273年、253年三說。

現已推定武王克商之年為公元前1046年, 如採用275年,則盤庚遷殷在公元前1320年;如採用273年,則盤庚遷 殷在公元前1318年;如採用253年,則盤庚遷殷在公元前1298年。

因武丁元年確定為公元前1250年,考慮到盤庚、小辛小乙一代三王總 年數的合理性,以253年說較妥,則盤庚遷殷在公元前1298年,今取整為公元前1300年。

遷都原因

從商王湯武到盤庚共歷十代,中間遷都五次。

遷都的原因,後世學者眾說紛紜,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爭奪王位。

從第六代仲丁到第十代陽甲,眾兄弟之間爭奪王位的鬥爭漸趨激烈,政治衰亂不堪。商朝的王位繼承制是“兄終弟及”和“父死子繼”相結合的方法。

遷都背景

(圖)盤庚遷都盤庚遷都

商王死後,王位就由弟弟繼承,一直到沒有弟弟為止,然後才會傳給兒子,至於是傳給最大王子的兒子,還是傳給最小王子的兒子,則沒有定製。商朝統治者實行的是多妻制,一個商王如果不是短命,就會有許多兒子,這樣,子侄之間就會引起爭奪王位的鬥爭。

所以《史記·殷本紀》上說,自仲丁以後,廢嫡而立諸弟子,諸弟子或爭相代立,造成了殷有九世之亂的混亂局面。諸侯、方國趁著商王朝內部的混亂之機,迅速發展起來,與商王室分庭抗禮。身為奴隸主的王公貴族整天只顧吃喝玩樂,忙於爭奪權力,完全不理國家大事,不顧奴隸的死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奴隸,紛紛起來反抗,社會動盪不安。

商朝內憂外患,危機四伏。陽甲死,弟盤庚立。盤庚是一位能幹的君主,他深知商朝正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時期,如果再不進行改革,抑制奢侈惡習,勢必走向衰亡。經過長期思考,盤庚決定遷到殷這個地方。殷處於黃河之北,洹水之濱,從政治上來說,離舊都比較遠,能夠削弱王公貴族的舊勢力,緩和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擺脫爭奪王位的混亂局面;從經濟上來說,避開水澇較多的泗水流域,更有利於發展農牧業;從戰略上來說,可以更好地防禦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各方國的侵擾,同時控制四方諸侯。但是,當盤庚提出遷都到殷之時,遭到了大多數王公貴族的公然反對,一部分有勢力的貴族甚至煽動奴隸起來鬧事。

遷都結果

(圖)遷都地址遷都地址

盤庚帶著王公、貴族、百姓和奴隸,渡過黃河,搬遷到殷。在那裡,盤庚開始大力整頓商朝政治。茅草蓋屋,減輕剝削,反對營造宮室,嚴懲貴族奢侈腐化。使衰落的商朝出現了復興的局面,盤庚因此被稱為中興賢王。在此後的200多年裡,商朝一直沒有再遷都,所以商朝又稱作殷商,或者殷朝,但本名仍稱為

商朝滅亡後,經過3000多年的風風雨雨,殷早就變為一片廢墟。近代,人們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一帶發掘出大量的商朝遺物,證明那裡就是殷的遺址,所以叫作殷墟。從殷墟發掘出來的遺物中,有龜甲和獸骨10多萬片,而這些龜甲和獸骨上面,大都刻著很難辨認的符號。經過歷史學家、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的仔細研究,認為這就是中國至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文字,命名為甲骨文。甲骨文的發現,具有重大的意義,不僅證明了商朝的存在,印證了《史記·商本紀》中對商朝的記載確為事實,而且對研究商朝,特別是盤庚遷都以後商朝的社會情況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對中華漢字起源和發展的研究也大有裨益。

出土見證

(圖)龜甲見證龜甲見證

殷墟發掘出來的遺物中,有龜甲(就是龜殼)和獸骨十多萬片,在這些龜甲和獸骨上面都刻著很難認的文字。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才把這些文字弄清楚。原來商朝的統治階級是十分迷信鬼神的。他們在祭祀、打獵、出征的時候,都要用龜甲和獸骨來占卜一下,是吉利或是不吉利。占卜之後,就把當時發生的情況和占卜的結果用文字刻在龜甲、獸骨上。這種文字和現在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後來就把它叫做“甲骨文”。現在我們使用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演變過來的。

在殷墟發掘的遺物中,還發現大量的青銅器皿、兵器,種類很多,製作很精巧。有一個叫做“司母戊”的大方鼎,重量有八百七十五公斤,高一百三十多厘米,大鼎上還刻著富麗堂皇的花紋。這樣大的青銅器,說明在殷商時期,冶銅的技術和藝術水平都是很高的。但是也可以想像得出,像這樣巨大的精美的大,不知道滲透著多少奴隸的血汗哩!

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我們對殷商時期的社會情況有了比較確鑿的考證。所以說,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中國歷史典故

泱泱大國,朗朗乾坤,五千年華夏沃土,哺育龍之傳人;八百代炎黃子孫,共築盛世長城。黃河長江,巨浪滔滔,崑崙珠峰,聳入雲霄。一曲《大中華賦》,多少餘音繞樑!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在這古老的文明之邦,有著說不盡道不完的故事。大唐盛世……靖康之恥……康乾之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