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三女傑

珞珈三女傑

珞珈三女傑,是人們對國立武漢大學外文系教授袁昌英、中文系教授蘇雪林和文學院院長陳源(西瀅)的妻子凌叔華這三人的尊稱,亦稱“珞珈山上的三個文學朋友”。三人在生活中是很好的朋友,同時也都是自“五四”以來的中國文壇上頗有名氣的女作家。

袁昌英

袁昌英是獲得愛丁堡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21年)的第一位中國女性。她以現代主義重新創作的劇作《孔雀東南飛》,散文《游新都後的感想》和《再游新都的感想》開創了中國女作家的創作先河。她也是一名外國文學研究家,藝術史家。

袁昌英1928年受聘於國立武漢大學,1930年,袁昌英的丈夫楊端六也受聘於武大。後來由於有越來越多的夫妻留學生要進武大,學校就立了夫妻兩人不能同時在武大教課這么一項規矩,他倆是唯一的例外。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她帶領學生為馬占山將軍領導的抗日義勇軍奔走募捐,日夜趕製寒衣。抗戰勝利後,曾倡議創辦一所中國女子大學,未能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她將自己的藏書幾乎全部捐獻給武大圖書館。抗美援朝期間,夫婦倆是所有武大教師中捐錢最多的。1957年“反右運動”中袁昌英被錯劃為右派,文革時又遭迫害,1973年4月逝世於湖南醴陵老家。其子楊弘遠亦為武漢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被子植物胚胎學的開拓者之一。

蘇雪林

簡介

蘇雪林(1897年2月24日—1999年4月21日)女,作家、文學家。乳名瑞奴、小妹,學名小梅,字雪林,筆名瑞奴、瑞廬、小妹、綠漪、靈芬、老梅等。一生跨越兩個世紀,杏壇執教50載,創作生涯70年,出版著作40部。她一生從事教育,先後在滬江大學、安徽大學、武漢大學任教。後到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任教。她筆耕不輟,被喻為文壇的長青樹。她的作品涵蓋小說、散文、戲劇、文藝批評,在中國古代文學和現當代文學研究中成績卓著。

蘇雪林的長篇自傳體小說《棘心》(中國第一部描寫留學生生活的小說)和散文集《綠天》在中國現代文壇上產生過較大影響。她與新文化運動的三位領袖人物李大釗胡適、陳獨秀都有交往。她是李、胡的學生,對陳獨秀還經歷了由憎恨到欽佩的戲劇性變化。 蘇雪林1931年受聘於國立武漢大學,直至1949年赴台。主要講授中國文學史,基本國文和新文學研究。

歷程

後因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師範,將“小”字省去,改為蘇梅。由法回國後,又以字為名,即蘇雪林。筆名有綠漪、靈芬、老梅、天嬰等。1897年生於浙江省瑞安縣縣丞衙門裡,自嘲為半個浙江人,原籍安徽太平縣(今黃山市黃山區)嶺下村。三十年代初,蘇雪林曾被阿英稱為“女性作家中最優秀的散文作者”,其散文除若干寫景外,多為記人敘事抒懷的隨筆小品。其文語言明快,文白夾雜而多見理趣,雖然未必十分深刻,但也已頗具學者散文風範。
蘇雪林的祖父在清朝末年當過縣令,父親受過高等教育,母親出身於士宦之家,素以賢慧著稱,給蘇雪林以較大影響。她幼時富有男性特點,好動、愛玩,凡男孩所愛的一些玩藝兒,掄刀、舞棒、扳弓射箭,以至去郊外捉蟋蟀、放風箏、釣魚、捕鳥等她都愛玩,整日和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小叔叔、大哥哥們廝打在一起,玩得很開心。而同樣年齡女孩子所喜歡的--擦脂抹粉、穿針引線之類的事情,卻毫無興趣,偶爾做一兩件這樣的事也是笨手笨腳,不像樣。人們都說:蘇雪林是一個男性化的女孩,被稱之為“野丫頭”。
由於祖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世俗偏見,蘇雪林不能像男孩子一樣讀書,她七歲開始,才跟著叔叔及兄弟們“名不正、言不順”地在祖父衙署所設的私塾里跟讀,只是不解其意,囫圇吞棗地背誦《三字經》《千字文》《女四書》《幼學瓊林》等。在私塾里只跟讀一二年,男孩子們都紛紛去學校讀書了,她不得不輟學。跟讀輟學後,閒著無聊,便利用在私塾里學得的一二千漢字,從叔叔和哥哥那裡借一些通俗小說當作課本自讀。久而久之,她不僅能讀懂《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封神榜》等,也能粗讀文言的《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之類的書,整日埋頭於書海,自得其樂。從此,一顆寂寞的心找到了新的寄託。後來,蘇雪林的叔叔、哥哥們都先後進入上海新式中學或大學,每年寒暑假回家都要帶回一些新舊圖書和當時流行的報刊,蘇雪林便藉機有挑選地閱讀起來。《史記》《漢書》,她讀過一些選本;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傳奇,以及歷代名家的專集也都涉獵個大概,連當時流行的譯作《天演論》《茶花女遺事》《迦茵小傳》《十字軍英雄記》等,也都讀得著迷。這一段童年和少女時代的苦讀史,為她後來的創作及學術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14年,父親為工作方便而遷居安慶。一位叔叔曾留學日本,思想比較開明,對他父親進行勸說,蘇雪林才得以進入當地一個基督教辦的國小讀書。其間模仿寫作古典詩詞,僅半年,便又隨母親遷回嶺下村,停止學業。不久,安慶省立初級女子師範登報恢復招生,蘇雪林得知訊息後,“費了無數眼淚、哭泣、哀求、吵鬧”,終於說服了祖母和鄉里頑固長輩。蘇雪林回憶說:愈遭壓抑,我求學的熱心更熾盛燃燒起來。當燃燒到白熱點時,竟弄得不茶不飯,如醉如痴,獨自跑到一個離家半里,名為“水上”的樹林裡徘徊來去,幾回都想跳下林中深澗自殺,若非母親因對女兒的慈愛,戰勝了對尊長的服從,攜帶我和堂妹至省城投考,則我這一條小命也許早已結束於水中了。(《我的生活》,1967年,台北文星書店出版)。
1915年蘇雪林考入安慶省立初級女子師範。在校期間能詩善畫,很引人注目。1919年畢業後即留在母校附小教書。在這段極短的教書生涯中與廬隱女士相識。蘇雪林不甘於做一輩子國小教師。於是,再一次向家長提出繼續升學的要求,祖母以婚嫁為由進行阻撓,後因蘇雪林大病而停止逼婚,還滿足了她的升學願望。這一年,她與廬隱結伴同行,離開安慶,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國文系,在系主任陳鍾凡先生的幫助下,很快從旁聽生轉為正科生。蘇雪林在北京高等女子師範讀書期間,正值“五四”運動發生不久。新文化運動帶來的一股蓬勃、新鮮的空氣,瀰漫北京;加之蘇雪林受教於胡適、李大釗、周作人、陳衡哲等知名教授、學者,同學中又有廬隱、馮沅君、石評梅等追求女性解放的才女,在師友的影響下。她的思想也深受震動,發生了很大變化。正如她在《已酉自述--從兒時到現在》(1969年4月15日《國語日報》)中所說:“……我便全盤接受了這個新文化,而變成一個新人了。”同時,對寫作產生濃厚興趣,並開始用白話文寫作,在《時事新報》副刊“學燈”和《國風日報》副刊“學匯”及《晨報》“副鐫”等處發表政論性文章,參加社會問題的論爭。
1921年秋,求知慾十分旺盛的蘇雪林,抱著去大千世界闖一闖的夢想,前往法國留學,為了順利成行,她瞞著家庭,直到臨行當天的晚上,才告知母親。她考入吳稚暉、李石曾在法國里昂創辦的海外中法學院,先學西方文學,後學繪畫藝術。赴法三年,由於水土不服,經常生病。加之不斷收到家中來信,父親病故,母親生病,婚姻問題也困擾、煎熬著她,只好輟學,於1925年提前回國。蘇雪林在法期間患了一次很嚴重的病,躺在醫院裡,醫院裡一些天主教修女細心照顧,使她的病逐漸好轉並恢復健康,蘇雪林深受感動。在一位外國好友的勸說下,皈依了天主教。回國後,遵照母命,與從未謀面的五金商人的兒子張寶齡完婚。張寶齡原籍江西南昌,肄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後赴美留學,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理工課程。婚後不久,母親病故,她便隨丈夫去蘇州安家。其夫在蘇州東吳大學執教,蘇雪林則應蘇州基督會所創辦的景海女師之聘出任中文系主任,並由陳鍾凡先生介紹在東吳大學兼授古典詩詞課。蘇雪林是一位新女性,但在婚姻問題上受傳統思想約束,不能自主。在法國期間,她曾和未婚夫通過幾次信,已發覺性情不合,便寫信給父親要求解除婚約,但父親在回信中對她大加申斥,母親在病榻上也托人寫信勸說,甚至哀求女兒,為了父母雙親,她只好“認”了這門親。在法國讀書期間,不乏多情男子的追求,其中有一位曾大膽向她求婚,蘇雪林也為之動情,甚至傾倒,但為了父母親的面子,只好拒絕一切愛與不愛的求婚者。她的身上依然保留著古老的中國封建傳統女性的道德。1927年蘇雪林隨丈夫返回上海,翌年,經人介紹在滬江大學教書,後又和丈夫一起重返東吳大學。蘇雪林婚後不過幾年,兩人便分手,婚姻以悲劇結束。
1931年她接受安徽省立大學校長楊士亮先生之聘,赴安徽大學教授文化史課;同年受聘於武漢大學教授,直至1949年。在武漢大學執教期間,主要講授中國文學史,基本國文和新文學研究。在武漢大學,她生活在珞珈山的湖光山水之中,幽雅、恬靜的自然環境和平靜的獨居生活,使她賞心悅目,心廣體胖,事業有成。她勤奮刻苦,一方面以愛心、耐心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學習知識;一方面又在教書之餘,努力著書立說,成為海內外知名的學者。與凌叔華、袁昌英一起被戲稱為“珞珈三劍客”。抗日戰爭爆發後,蘇雪林隨武漢大學師生遷往四川。此時,她雖潛心寫作,但難以控制自己對民族遭難--“國將亡”的憂慮和擔心,她同每一個中華民族子孫一樣,願將自己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去抵禦侵略者的炮火。抗戰一開始,她便將自己多年積蓄的薪金、版稅和稿費拿出來,買了五十兩黃金,獻給危難中的國家。還不斷地拿起筆記述侵略者的血腥罪行,如《樂山敵機轟炸記》、《敵人暴行故事》等,激發同胞們對侵略者鬥爭的決心。在抗戰後方,人民生活極其艱苦,蘇雪林和其它教授們也不例外,每天粗茶淡飯,維持溫飽;穿的是舊衣、棉布;住的是潮濕的老式民房,每天晚上老鼠、跳蚤與之做伴;行的是十幾里乃至幾十里也“安步以當之”。艱苦的生活,使她不得不利用屋邊兩畝左右的空閒土地種菜、栽瓜,自己買了鋤頭、鐮刀、扁擔,肩挑、手搬,挖地、鬆土,播種、施肥、鋤草,終於開出了一片菜園。她種芥菜種類繁多,長勢良好,此外,還種了萵苣、莧菜、蘿蔔、蕃茄和蔥、蒜。外部世界是熊熊燃燒的抗日烽火,個人的生活環境卻是一派田園風光,蘇雪林也怡然自得。她在《灌園生活的回憶》(收入《歸鴻集》,1955年8月,暢流出版社)中寫道:我本是一個用腦的人,忽然改而用手;又是一個一向安坐書齋的人,忽然跑到土地里去,生活完全改變,覺得別有一番從未嘗過的新鮮滋味,於是興趣大為濃厚。田園生活對她來說,一方面聊以自慰,可事情過後卻又十分悔恨:我那時腦力在一生中為最強,若專心研究學問,也許可以獲得幾種專門知識;若全力來寫作,兩年內也許可以寫出二三十萬字的文章,但因為我的愚妄無知,太受興趣的支配,把大好的光陰精力都白費了。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了、全國人民歡欣鼓舞,蘇雪林也沉浸在無比歡樂之中,當訊息傳到嘉定時,她與袁昌英、凌叔華等人抑制不住激動和興奮,舉著小旗,高呼口號,加入了遊行隊伍的行列。蘇雪林在武漢大學執教歷時十八年,1949年到了台灣,離開了她為之奮鬥半生的土地。離開大陸後,蘇雪林先去香港,在天主教真理學會任編輯。1950年第二次赴法國,為的是去海外蒐集關於楚辭的研究資料,探討屈賦與世界文化的關係。在巴黎,她依靠從國內帶去的工薪節餘,省吃儉用,但為時不久,便因經濟拮据,身體欠佳,又由於與之朝夕相處的姐姐病重,只好於1952年春乘船回到台灣,應聘為台灣省立師範大學教授。1957年赴台南成功大學任教授,1974年退休。
蘇雪林赴台後,長期患眼疾,視力極差,嚴重時瀕於失明,但她以頑強的毅力堅持寫作。1968年是她在大學執教的四十周年,台灣“教育部”向她頒發了獎金。1978年,是蘇雪林執教五十周年和八十誕辰,在台的安徽大學、武漢大學、師範大學、成功大學校友代表前來為她祝賀,並出版《慶祝蘇雪林教授寫作五十周年暨八秩華誕紀念專集》。全書分甲、乙、丙、丁四集,共收錄一百一十多篇文章,其中包括對她生平的記述和浩瀚著作的評價。既有熱誠的祝賀,也有久別重逢的真情。

凌叔華

簡介

凌叔華,原名瑞棠,筆名叔華、素心。是三女傑中年紀最小的。她是廣東番禺人,1900年在北京出生,1926年燕京大學外文系畢業。由於在《現代評論》、《新月》、《晨報》副刊上發表大量作品,結識了《現代評論》副刊主編、北大青年教授陳源,不久與他結為伉儷。

以短篇小說《酒後》在文學界成名,也是畫壇高手。魯迅曾指出凌叔華的小說描寫的是“高門巨族的精魂”。英文師從辜鴻銘,與冰心、林徽因一同被譽為1930年代“北方文壇的三位才女”。1924年春,因北大指派陳西瀅徐志摩負責接待泰戈爾來華訪問,而同時與兩人相識。凌叔華的大書房也成了中國最早的沙龍,她與徐志摩的關係一度走得很近,徐志摩、沈從文、蘇雪林都曾譽之為“中國的曼殊菲爾”,徐志摩墓前詩碑文“冷月照詩魂”亦由她親筆所書。 1928年,陳西瀅受聘於國立武漢大學,凌叔華也隨同丈夫前往。

1928年,陳西瀅受聘於國立武漢大學,凌叔華也隨同丈夫前往。陳西瀅因身為文學院院長怕人閒話,始終未讓她在武大教書。1935年10月,凌叔華結識到武大任教的英國青年詩人、弗吉尼婭·伍爾芙(VirginiaWoolf)的侄子朱利安·貝爾(JulianBell)並發生了婚外情。抗戰爆發後,她隨校遷往四川樂山,其間在成都、樂山接連開了幾次畫展,兩年後到燕京大學任教。1947年起,全家人在英國定居。1953年,她在與伍爾芙以前的通信的鼓勵下,用英文寫成的帶有自敘傳色彩的小說《古韻》(AncientMelodies,又譯作《古歌集》)由英國荷蓋斯出版社(TheHogarthPress)出版時,曾經引起英國評論界的重視,成了暢銷書。1989年12月,她以耄耋之年坐著輪椅落葉歸根。1990年5月病逝於北京。

歷程

1926年凌叔華發表短篇小說《酒後》,一舉成名。後來她將作品結集為3本短篇小說集,第一本名《花之寺》,收小說12篇。魯迅曾言簡意賅地指出,凌叔華這些小說描寫的是“高門巨族的精魂”,“她恰好如馮沅君的大膽、敢言不同,大抵很謹慎的,適而可止的描寫了舊家庭中的婉順的女性”。第二本是《女人》,收入小說8篇,有的讀者評說:她與冰心、綠漪(蘇雪林)等“閨秀派”不同,是沅君、丁玲等追求個性解放的“新女性派”之外的一位“新閨秀派”作家。沈從文、蘇雪林等作家則把她比作中國的曼殊菲兒。曼殊菲兒是英國作家,以細膩的筆法描寫心理活動而聞名。凌的第三本《小哥兒倆》,收入小說13篇,其中前9篇系專寫小孩子的、她在自序中說:“書里的小人兒都是常在我心窩上的安琪兒,有兩三個可以說是我追憶兒時的寫意畫。我有個毛病,無論什麼時候,說到幼年時代的事,覺得都很有味。……告訴朋友一遍又一遍都不嫌煩瑣,懷戀著童年的美夢,對於一切兒童的喜樂與悲哀,都感到興味與同情。”兒童與女性是凌叔華寫的最多的兩種題材。

凌叔華隨陳源在武大居住了十幾年,抗戰期間,也隨武大遷到四川樂山。論學歷她完全可以在外文系或中文系任職。但她的丈夫,身為文學院院長的陳源並沒有聘任她,也許是怕人說他任用私人吧!所以在武大期間她一直是一位家庭婦女。

最後見到她是1944年我去樂山進武大時,她當時帶著小瀅住在一個小山坡上的簡陋房子裡(陳源當時在國外)。我去看望她,她非常高興。過了幾天,她請我上她家吃飯,我們三個人(陳嬸、小瀅和我),坐小板凳,圍著小矮方桌,陳嬸對‘我說:“皮先生,不客氣,隨便吃”。我吃驚地說:“陳嬸,您怎么這樣稱呼我?”她笑著說:“你長大了,上大學了嘛!”我說:“任何時候,我都是您的晚輩”。凌叔華還擅長畫國畫,在成都、樂山等地舉辦過畫展。武大教授、詞學專家劉永濟(後來是我岳父)曾為她的畫題詩,後來我把詩集送給小瀅了。

抗戰勝利後,凌叔華帶著小瀅先回北平處理她母親的後事,接著就乘船到美國再轉英國去找她的丈夫陳源,後來就在英國定居了。她在樂山時期用英文撰寫了自己早年往事的短篇小說集《古歌》,1953年由倫敦Hogarth出版社出版,被譽為一部令人陶醉的作品,英國讀書協會(Booksociety)評定該書為當年最暢銷的名著,倫敦《泰晤士報》的“文學增刊”也撰文評介,凌叔華終於馳名於國際文壇。

1956年夏,她由蘇雪林推薦到新加坡南洋大學任教授,擔任中國新文學研究等課程。後來,她又應加拿大一所大學之聘,主講中國“五四”後的新文學。她還應倫敦大學、牛津大學、愛丁堡大學之聘開設中國文學與書畫的專題講座,介紹中國的藝術、文物和庭院建築。1961-1983年,她先後在法、英、美和新加坡等國舉行過個人畫展和藏畫展,很有影響。1960年後數次回中國大陸觀光,表現出對祖國河山和文化的摯愛和眷意。

1990年5月下旬,我突然收到中國作協給我寄來凌叔華在北京去世的訃告,我立即拍去唁電。我不知她什麼時候回到北京的,後來從靜遠姐(袁昌英女兒、凌叔華干女兒)寫的回憶文章中,我才知道,1989年底陳嬸從英國回到北京治病,在西郊石景山醫院度過了她一生中的最後7個月。1990年3月25日是她90壽誕,小瀅也從英國趕來,各界人士也從四面八方來為她祝壽。那天熱鬧非凡,老壽星精神特好,愉快地接受了眾人的祝賀。她患的是乳腺癌,數年前在倫敦做過手術,這次復發,並已擴散。5月22日—她去世的前幾天,她如願以償的乘醫院救護車,遊了北京城,到了她熟悉的北海公園,還到了史家胡同她的舊居,這是她祖上傳下來的產業,“文革”中被占,現已歸還給她並發給了產權證,這次重遊,了卻了她的心愿。

遺體告別儀式是隆重、別具一格的,來者多為文藝界人士,不少名人,我國前駐英大使和英駐華大使都來了,幾面牆上懸滿了輓聯、唁函、唁電,陳列了她的書畫遺作,以及有關她的文章剪報等。她的骨灰則與陳叔叔的骨灰一起合葬在陳叔叔的無錫老家。陳嬸終於葉落歸根,長眠在朝思暮想的故國大地。

盤點世界知名女作家

本期任務盤點世界知名女性作家,完善詞條正文內容,添加摘要、信息模組、關聯詞條。
石淑芳
劉慕沙
亞歷山德拉·柯倫泰
小式部內侍
瑪格麗特·杜魯門
哈里特·伊莉莎白·比徹·斯托
小大君
絲山秋子
和泉式部
圓地文子
格麗特·米切爾
閔安琪
史蒂芬妮·梅爾
哈波·李
唯色
左玉冰
阿蘭達蒂·羅伊
沙拉金尼·奈都
殷張蘭熙
麗莎白·巴丹德
娜斯
華嚴[台灣作家]
阿格涅·米蓋爾
黛依娜·查薇雅諾
毛[作家]
鍾怡雯
梁小詩
鄭妙珊
莫莉花
殷允芃
高樹信子
蔡珠兒
西格麗德·溫塞特
安娜·金
琳恩·切尼
舒雲
張薇薇
章詒和
赤染晶子
艾莉絲·希柏德
奧蘭普·德古熱
伊莉莎白·諾艾爾-諾依曼
何鳴雁
山崎豐子
平路
吳春桃
何冀平
田曉菲
新井一二三
胡茵夢
艾蓓
李昂[女作家]
張小虹
陳丹燕
張虹
蕭珊
航鷹
蘇偉貞
鄭念
珞珈三女傑
薇拉·凱瑟
黃蓓佳
齊邦媛
張秀亞
張曼娟
安妮·勃朗特
戴厚英
歐陽子
鍾梅音
徐鍾佩
林海音
川上弘美
赫塔·米勒
梅志
蘇青[作家]
陳若曦
聶華苓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陳美齡
托妮·莫里森
杏林子
簡媜
查建英
安妮寶貝
關露
朱天心
張曉風
黃宗英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伊迪絲·華頓
蘇珊·桑塔格
莎拉·佩林
艾米莉·迪金森
許廣平
多麗絲·萊辛
虹影
方方
諶容
舒婷
吉本芭娜娜
瀨戶內寂聽
紫式部
張悅然
楊沫
陳衡哲
朱天文
張愛玲
張充和
席慕容
凌力
吳淡如
蘇雪林
施叔青
琦君
桂文亞
丁玲
瓊瑤
張抗抗
宗璞
朱淑真
林白[作家]
楊絳
賽珍珠
艾米莉·勃朗特
夏綠蒂·勃朗特
簡·奧斯丁
塞爾瑪·拉格洛夫
饒雪漫
蕭紅
張海迪
謝冰瑩
王安憶
池莉
畢淑敏
冰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