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達蒂·羅伊

阿蘭達蒂·羅伊

阿蘭達蒂·羅伊或阿蘭達蒂·洛伊(Arundhati Roy)(1961年11月24日-)是一名印度的知名作家、社會運動人士及左派知識份子。

基本信息

簡介

1961年出生在印度東北部喀拉拉。父親是孟加拉裔的印度教徒,母親來自一個敘利亞基督教家庭。16歲時,洛伊無法忍受家鄉的閉塞,離家來到新德里就讀於著名的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畢業後從事編輯、記者、劇本編寫等職業。1997年,小說《微物之神》出版以來再也沒有新小說出版,但創作了大量政論文,成為一名在印度極具公共影響力的女知識分子。洛伊現居新德里。

生平

洛伊(ArundhatiRoy)於1961年出生在印度東北部梅加拉亞邦(Meghalaya)的首都西隆(Shillong),父親為孟加拉族的印度教徒,在阿薩姆地區的茶園工作,母親MaryRoy則出身自印度南部喀拉拉邦(Kerala)的敘利亞基督教(KeraliteSyrianChristian)家族,是赫赫有名的女權運動家,曾為了抗議敘利亞基督教遺產法的不公平規定抗訴法庭,並設立著名的實驗學校PallikoodamSchool。在父母離婚之後,洛伊與弟弟Lalit隨著母親回到喀拉拉的娘家。洛伊十六歲離開喀拉拉,住在德里某廢墟的一間錫皮小屋裡,過著波西米亞式的生活,以販賣空酒瓶為生,六年後她才再度與母親重逢。

而後洛伊就讀德里建築設計學院,認識第一任先生GerardDaCunha,其為洛伊建築系的同學,兩人婚後一同離開學校,並遷移到果阿(Goa),在海邊賣過七個月的蛋糕,後來洛伊再度回到德里,兩人結束了四年的婚姻關係。之後洛伊陸續做過各式工作,包括有氧舞蹈老師。而就在騎著腳踏車到國家都市研究所工作的途中,洛伊遇到電影導演PradipKrishen,後者成為她第二任先生,洛伊隨之踏入電影製作行列,並在Krishen所執導的MasseySahib首度演出。而後兩人更曾計畫合作拍攝連續劇Bargad(榕樹),最後因為製作公司財務危機而被迫終止,終於在1988年兩人又再度合作拍攝InWhichAnnieGivesItThoseOnes,洛伊除了負責撰寫劇本外,也擔任劇中要角Radha。

1997年,37歲的印度女作家阿蘭達蒂·洛伊(ArundhatiRoy)憑藉處女作《微物之神》,獲得英國布克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之後10年,洛伊停止了小說寫作,積極投身對社會公共生活的批判,在印度成為一名享有盛譽的批判知識分子。

作品介紹

洛伊的這部成名作1998年曾有中文譯本(譯者張志中、胡乃平,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引進了台譯《微物之神》(譯者吳美真)。

概述

全書分為二十一章,各有標題,長短不一。小說的核心故事,一個上層的敘利亞基督教離婚女人阿慕與賤民木匠維魯沙跨越種姓、階級的悲傷愛情,源於洛伊兒時母親講給她的鄉間傳聞。90年代初,阿慕的兒子艾斯沙被送回阿耶門連的祖屋,他的雙胞胎妹妹瑞海爾特地從美國回來見他。敘事大致以這對雙胞胎兄妹在故鄉重逢和二十三年前他們的表姐蘇菲默爾(“默爾”放在女子名後,意為小女孩)從倫敦來阿耶門連度假並客死他鄉兩條線索交叉展開,大部分章節是一章現在,一章過去交替。然而洛伊的筆觸像意識流一樣掙脫了時間的束縛,順著飄蕩的情緒隨時在每個人物的所有過去里跳來跳去,讀者最終得到的不是遙遙相望的兩段故事,而是一部細碎而宏大,破碎又完美的家族史。

第一章里,成年的瑞海爾由她和哥哥的出生想起蘇菲默爾的葬禮,由此拋出三個懸念:蘇菲默爾因何而死?阿慕在葬禮後去警察局說了什麼?為什麼此後艾斯沙必須被送回父親身邊?而後整本書念咒語似的反覆呢喃“事情可以在一天之內改變”,暗示讀者有那么一天,就是蘇菲默爾死去的那一天改變了他們家族所有人的命運,那一天才是讀者真正想知道的故事,大致讀過十分之九才可以一睹真容。讀者一路迫切地尋覓答案,洛伊卻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搬出那部家族史擋住他們的視線,將一段段零落的個人際遇抖落在他們面前,讀者只得艱難前行,期待那個謎底解釋一切,賦予這些折磨他們的破碎回憶以意義。可真到了圖窮匕首見的最後關頭,他們突然明白了自己並不是第一次看到這個結局。他們翹首企盼的謎底在揭曉前就曝露過很多次了,以一種隱微的,會被人忽略的方式一再被講述。甚至二次閱讀時,讀者可能會發現,所有他們想弄清楚的事在統領全書的第一章就交待完了。洛伊在《小長牙,克朱松邦》一章里借描繪印度傳統的卡沙卡里舞之機給“偉大故事”下了定義:“偉大故事的秘密就在於沒有秘密”;“你知道它們的結局,然而當你聆聽時,你仿佛並不知道。”

讀者最終得其所願,卻發覺從現實的邏輯看去,不是那一天解釋了一切,而是一切解釋了那一天。一日之內的故事如同一滴露水映出了整個世界,所有的過去和未來,正如第一章的末尾所寫:“事實上這件事開始於數千年前,開始於馬克思主義論者到來之前;開始於荷蘭人往北推進之前”;“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件事開始於基督教乘船到來,並且像茶包中的茶那樣滲入喀拉拉之前”;“我們也可以說,事實上,這件事開始於愛的律法被訂立之時”。

影響

1997年,37歲的印度女作家阿蘭達蒂·洛伊(ArundhatiRoy)憑藉處女作《微物之神》,獲得英國布克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

阿蘭達蒂·洛伊-《微物之神》的迴響

洛伊(ArundhatiRoy)這個名字應該是1997年最響亮的名字之一,不但名列《人物》雜誌所挑選的「1998年度全世界五十位最美麗的人」之一,更從一個住在印度德里的「鄰家女孩」成為世界各國鎂光燈的焦點,這是她在三十七歲完成的第一本小說《微物之神》所帶來的效應。這本小書出版兩個月後就已在二十多個國家發行,同時登上倫敦《周日時報》(SundayTimes)和《紐約時報》(NewYorkTimes)的暢銷書排行榜,出版五個月銷售量就超過三十五萬本印刷,更為她贏得1997年英國布克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布克獎的印度當地作家及印裔女作家。這本小說一出版即為她賺進約五千萬盧比,但也為她帶來兩個官司,一是馬克思黨領導員E.M.S.Nambooridipad指責她混淆事實;另一則是敘利亞基督徒律師SabuThomas將小說的最後一章節影印後向法院提告,控訴洛伊的小說是猥褻的、腐化人心和敗壞社會風俗的。

此外,在印度獨立五十周年,第一本由印度當地作家獲得英語文學最高殊榮的布克獎,讓許多人士質疑其中是否隱含著政治運作。在布克獎頒獎典禮之後,批評的聲浪亦陸續出現,多位評論家將這本小說與魯西迪(SalmanRushdie)的作品作比較,認為洛伊的這本小說是「重疊之作」,更以為英語文學中有魯西迪在描寫印度,即已足夠。當ReenaJana訪問洛伊時提及,在慶祝印度獨立五十周年之際,許多人都在問:「在今天『印度小說家』是什麼意思?『印度』又是什麼意思?」洛伊對這些問題感到不悅,因為她認為印度不只有一個語言、一種文化或一種宗教,也不只有一種生活方式,所以根本無法畫出一條線來定義:「這就是印度。」她認為這種問法是一種簡化的做法。

對洛伊而言,在印度有許多界線逐漸模糊,數個不同世紀的印度同時並存於現在。而在她自小成長的喀拉拉,亦即小說的主要地域背景,這種界線交錯的情景尤其明顯,洛伊表示喀拉拉是一個基督教、印度教、馬克斯主義和伊斯蘭教等不同宗教信仰同時並存的地方,這些信仰彼此互相刮摩擦拭。而對於這樣一本描繪人性的小說來說,沒有任何地方比喀拉拉更適合作為小說的背景。如同小說的雙胞胎艾斯沙(Estha)和瑞海兒(Rahel),洛伊在成長過程中不僅清楚感受到不同文化並存於她的生活中,也由於母親以失婚女兒的身份帶著她和弟弟寄居於娘家,讓她同艾斯沙及瑞海兒一樣生活於家族社群的邊沿。洛伊表示這種邊沿經驗有兩種效應,生活在邊沿讓他們時常處於傳統社群所提供的保護層之外,使得他們必須面對更多危險和不確定性,然而在另一方面,卻也讓他們有更多機會遇到住在其他社群邊沿的人,得以跨越邊沿與其他社群的人交流。而這本小說的其中一個重要主題即是這種邊沿位置的雙重效應,洛伊在小說中將一個強調人際分野的傳統社群置放在一個各種文化彼此交錯的地方,即是要凸顯包括階級、性別、種族、宗教等各種分隔人際關係的疆界如何荒謬且粗暴地分化著人類社會。

這本小說另一個引起評論家議論的部分是在於語言,多位評論家質疑洛伊為何要使用英語撰寫這部小說。在接受Amazon的訪談時,洛伊針對這個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她認為有很多印度作家選擇以英語寫作,是因為通行於全印度的唯一共通語言就是英語,而且全印度說英語的人口比英國說英語的人口還多,印度所有規模較大的報紙亦皆是以英語發行。洛伊表示在她年紀大到能夠自己選擇語言之前,英語早已是大人為她選擇的語言了。而對許多印度人而言,英語亦是必備的工具,但是因為大多數的印度人都會說二至三種語言,因此當他們彼此交談時,每個人都任意選擇想用的語言,這種不同語言交錯替換的談話方式,不僅讓對話成為一種無政府狀態,也影響了英語的用法,而為了讓英語能夠充分描述出自己的故事,在使用英語時他們也想盡辦法駕馭這個語言,也因此使得印度英語呈現出不同於英國人或美國人所使用的英語。

洛伊在這本小說中也表現出這種想要駕馭英語的欲望,透過艾斯沙和瑞海兒將英文字反念或是任意將兩個英文字結合後拆解成兩個新字,以玩弄英語的拼字,如Anowl變成ANowl,這種對英語的實驗用法主要是要表現出印度英語的獨特性。再者,這種語言的特殊用法也受到她所學的建築設計所影響,洛伊表示在建築時,有些設計的主題、花樣或曲線會不斷重複,她認為寫作也是如此,對她而言,文字、標點符號與段落掉在書頁上的方式即是'語言的繪圖設計"(thegraphicdesignofthelanguage)。那也就是wei何艾斯沙和瑞海兒的文字與思考會這么像遊戲一樣,而正因為洛伊對英語文字的這般戲耍,讓這本小說甫出版即深受注意與討論。

阿蘭達蒂·洛伊-社會運動

印度女作家阿蘭達蒂·洛伊印度女作家阿蘭達蒂·洛伊

洛伊不僅在小說中表達對弱勢族群的關懷,批判當權者的權力運作犧牲了弱勢族群的權益,在現實生活中,洛伊亦實際參與許多社會運動,其中最受矚目的是針對中西部大型水壩興建計畫和印度當局於拉賈斯坦邦(Rajasthan)試射核彈的抗爭行動。洛伊甚至將布克獎的獎金與《微物之神》的權利金捐給非政府組織NarmadaBachaoAndolan,並且親自參加反對興建Narmada水壩的抗爭遊行,還因此遭到法院判刑入獄一天。

洛伊對政治霸權的批判並不只停留在印度,她也針對國際情勢方面提出許多尖銳的評論,她主要譴責美國政府所表現的新帝國主義行徑,尤其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對伊拉克發動的戰事。洛伊強烈批評美國挾著反恐活動為由進攻阿富汗,她特別指出美國以前曾援助塔利班政府,另外,美國亦仍支持北方聯盟,而北方聯盟的行徑與塔利班政府並沒有太大差異。她直指美國政府的實際目的並非要維護世界和平,推展民主政治,而是要圖利武器工業和石油業。美國布希總統於2006年訪問印度時,她亦鋌而表達強烈的批評。

2006年8月洛伊簽署了由SteveTrevillion所寫的譴責信,指出以色列對黎巴嫩的攻擊乃是“戰爭犯罪”,以色列只是一個「恐怖政體」。2007年3月由QueersUnderminingIsraeliTerrorism、SouthWestAsian和NorthAfricanBayAreaQueers等團體發起一封公開信對“舊金山同志影展”(SanFranciscoInternationalLGBTFilmFestival)的主辦單位Frameline施壓,使其切斷與以色列政府的任何合作關係,有一百餘位藝術家和作家參與簽署,洛伊亦名列其中。

政論作品

而在洛伊出版《微物之神》之後,讀者翹首企盼她的新作,然而洛伊並沒有如讀者預期地繼續創作小說,而是開始發表散文作品評論印度社會與國際情勢,1997年後其散落於各報章雜誌的政論作品集結成書,陸續於國際間出版,其中較為重要的作品如下:

TheCostofLiving:本書除了收錄批評Narmada水壩興建計畫的文章之外,後半段亦收錄數篇文章討論印度核彈的意義,其中包括“TheEndofImagination”這篇情文並茂的經典之作,她在文中強力批評印度政府的核武策略,表示試射的這顆核彈是“終極殖民者”及“最反人道的邪惡之物”。

PowerPolitics:在本書中,洛伊討論的議題主要為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藉著檢視由美國能源公司所獨攬的印度電力供應系統和迫使數十萬居民遷離的大型水壩興建計畫,嚴厲批判全球化經濟發展中的權力政治。

WarTalk:本書描述全球軍事、宗教、種族等暴力的高漲,反對印巴之間的核武競技、在古吉拉特邦(Gujarat)所發生的伊斯蘭教徒恐怖屠殺事件和美國不斷擴張的反恐戰爭。

TheCheckbookandtheCruiseMissiles:此書收錄四次洛伊與DavidBarsamian的對話內容,Barsamian為尖端電台的製作人,他們的對話始於2001年9月的恐怖攻擊,並繼續追蹤美國對伊拉克所採取的軍事制裁行動。

阿蘭達蒂·洛伊-個人創作

洛伊1961年出生在印度東北部的山城錫隆。父親是孟加拉裔的印度教徒,一個茶葉種植商,母親來自一個敘利亞基督教家庭。父母離婚後,她隨母親回到喀拉拉邦的家鄉,《微物之神》寫的就是她度過童年的地方:阿耶門連,早年是村落,到1992年洛伊動筆寫小說的時候,已經擴張得像個小鎮了。她幼時在鄰近的果塔延鎮上學,16歲離家來到新德里就讀於著名的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畢業後轉行做編輯、記者。1989年她自編自演了《安妮如此付出》,一部描繪建築學院畢業生的電視電影,其後她還為電影《電月亮》和電視劇集《孟加拉榕樹》寫過劇本。

洛伊說,耗時五年成就的《微物之神》寫盡了她的故事。這十年來她雖然不再寫小說,但仍然筆耕不輟,她陸續將她的隨筆和論文結集出版,主要有(1999年),《正義方程式》(2002年)、《強權政治》(2002年)和《談戰爭》(2003年)等等。2007年初,洛伊宣布她將開始動筆寫第二部小說。

結論

誠如洛伊在劇本InWhichAnnieGivesItThoseOnes的前言中所表示的,她到目前為止的所有寫作,不論是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電影劇本、小說或政治評論,皆是在磨練她個人思考或觀看世界的方式。無論是她的文學創作或政論作品,其實皆多少表達她個人對政治的看法,包括對階級或性別之權力運作的批評和對弱勢族群或跨越疆界等主題的關注。雖然她在社會運動與政治評論中所發表的言論時常引起不同立場者的批判與指摘,但是誠如VirinderS.Kalra在討論離散文學時所指出的,洛伊因為擁有多重語言能力,並且在印度境內都市間遷移,而讓她的作品帶有些許離散意識,但是洛伊不像其他離散作家游離於境外,而是選擇持續以敏銳的筆鋒批評社會政治不公義的權力運作,並挺身站在抗爭活動的前線,這也是身為作家的洛伊最獨特之處。

主要作品

微物之神(TheGodofSmallThings):1997年,該作得到布克獎。

生存的代價(TheCostofLiving)

動力政治(PowerPolitics)

戰爭絮語(WarTalk)

法文版的“賓拉登:美國家庭的秘辛”(BenLadensecretdefamilledel'Amerique)

在台灣的出版、研究與引介

在出版方面,到2011年3月29日為止,除了《微物之神》,還沒有查到其他作品的中譯本。吳美真/譯,《微物之神》,台北:天下文化,1998年。

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這些論文:

熊唯寧,〈《微物之神》中的暴力〉,中正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柏慧,〈愛與創作:阿蘭達蒂·洛伊的《微物之神》〉,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孫筱菁,〈重組微物:阿蘭達蒂·洛伊中的地方和生活空間〉,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9年。

莊淵智,〈種姓、創傷與愛的政治:阿蘭達蒂·洛伊的《微物之神》〉,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引介方面,到2011/3/30為止,使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搜尋,還沒有找到一篇專門談論這位作家及其作品的文章。

盤點世界知名女作家

本期任務盤點世界知名女性作家,完善詞條正文內容,添加摘要、信息模組、關聯詞條。
石淑芳
劉慕沙
亞歷山德拉·柯倫泰
小式部內侍
瑪格麗特·杜魯門
哈里特·伊莉莎白·比徹·斯托
小大君
絲山秋子
和泉式部
圓地文子
格麗特·米切爾
閔安琪
史蒂芬妮·梅爾
哈波·李
唯色
左玉冰
阿蘭達蒂·羅伊
沙拉金尼·奈都
殷張蘭熙
麗莎白·巴丹德
娜斯
華嚴[台灣作家]
阿格涅·米蓋爾
黛依娜·查薇雅諾
毛[作家]
鍾怡雯
梁小詩
鄭妙珊
莫莉花
殷允芃
高樹信子
蔡珠兒
西格麗德·溫塞特
安娜·金
琳恩·切尼
舒雲
張薇薇
章詒和
赤染晶子
艾莉絲·希柏德
奧蘭普·德古熱
伊莉莎白·諾艾爾-諾依曼
何鳴雁
山崎豐子
平路
吳春桃
何冀平
田曉菲
新井一二三
胡茵夢
艾蓓
李昂[女作家]
張小虹
陳丹燕
張虹
蕭珊
航鷹
蘇偉貞
鄭念
珞珈三女傑
薇拉·凱瑟
黃蓓佳
齊邦媛
張秀亞
張曼娟
安妮·勃朗特
戴厚英
歐陽子
鍾梅音
徐鍾佩
林海音
川上弘美
赫塔·米勒
梅志
蘇青[作家]
陳若曦
聶華苓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陳美齡
托妮·莫里森
杏林子
簡媜
查建英
安妮寶貝
關露
朱天心
張曉風
黃宗英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伊迪絲·華頓
蘇珊·桑塔格
莎拉·佩林
艾米莉·迪金森
許廣平
多麗絲·萊辛
虹影
方方
諶容
舒婷
吉本芭娜娜
瀨戶內寂聽
紫式部
張悅然
楊沫
陳衡哲
朱天文
張愛玲
張充和
席慕容
凌力
吳淡如
蘇雪林
施叔青
琦君
桂文亞
丁玲
瓊瑤
張抗抗
宗璞
朱淑真
林白[作家]
楊絳
賽珍珠
艾米莉·勃朗特
夏綠蒂·勃朗特
簡·奧斯丁
塞爾瑪·拉格洛夫
饒雪漫
蕭紅
張海迪
謝冰瑩
王安憶
池莉
畢淑敏
冰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