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

珞巴族

珞巴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較少的一個民族,有2312人。主要分布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瑜地區,以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等地最為集中。珞巴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和藏傳佛教。珞巴族主要從事農業。採集和打獵在生產和生活中也占相當的比重。珞巴族自古就在西藏的塔布、工布、白馬崗和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廣大地域生息。珞巴族依靠祖輩相傳的口頭傳說,延續著自己的文化傳統。

基本信息

簡介

(圖)珞巴族
珞巴族徽標

藏文史籍《紅史》等記載,早在松贊乾布(617——650)時代,“南自珞與門……等均置於吐蕃統治之下”。此後藏和珞巴兩族人民的交往不斷發展,17世紀以後受命於清代中央王朝的西藏地方政府以封贈、委派等方式,通過屬下宗、貉組織對洛渝一些地區實行行政管理。19世紀中葉,西藏地方政府把洛渝地區劃歸波密土王管轄。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墨脫宗、則拉崗(宗)和嗄卡駱卡等機構的官員頭人還分別對達崗錯、馬尼崗和巴恰西仁等珞巴族居住區按例收取差稅。

珞巴族是分布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山南、林芝地區一個少數民族。在中國實際控制區內(能夠普查到的)的人口只有約3000人左右,還有超過60萬人生活在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印占區。因此,也有珞巴族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的錯誤說法。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以西的高山峽谷地帶,山高林密,人煙稀少,交通十分不便。架棧橋、過獨木、爬“天梯”、飛溜索、穿藤網,是珞巴族的交通絕技。直到20世紀中期,珞巴族社會仍處於原始社會末期階段,刀耕火種兼營狩獵,大型獵物平均分配的古老習俗,至今還在沿襲。

從19世紀開始,英帝國主義的勢力開始侵入我國西藏的珞渝地區,假借各種名義到這裡刺探情報,妄圖蠶食我國邊疆領土,入侵者的強盜行徑激起珞巴人民的武裝反抗,珞巴人民為了保衛祖國和家園做出了積極貢獻。(珞巴族的主要部落包括:Idu義都、Miji密幾、Digaro迪加羅、在中國境內多為Bokar博嘎爾部落。)

主要分布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渝地區,以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等最為集中。珞巴族內部部落眾多,主要有“博嘎爾”、“寧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實際情況和本民族意願,正式定名為珞巴族。主要從事農業和狩獵。有自己的語言。

語言文字

珞巴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各地方言差異較大,少數人通曉藏語和藏文。珞巴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長期保留著刻木結繩記數記事的原始方法。

歷史起源

“珞巴”意為南方人。由於居住地區交通閉塞和與外界接觸少,社會發展緩慢,直到解放前夕珞巴族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家長奴隸制階段。珞巴族內部部落很多,各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史料記載,自公元七世紀起,珞瑜地區即歸入吐善王朝建制,此後一直在西藏地方政府統轄之下。在1965年國慶節,經國務院批准,珞巴人才正式成為中華大家庭中的一員,享受到與其他民族一樣的平等權利,1985年的國慶節,經國務院批准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誕生。

生活習俗

粗獷的衣著

珞巴族長期生活在高原峽谷,在其衣著上也表現出他們粗獷豪放的性格。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纖維和獸皮為原料,是珞巴族衣著較為突出的一個特點。過去,在珞巴族地區流行一種叫“階邦”的草裙,是用雞爪谷的秸稈編成的。婦女們穿上土布衣裙,還習慣在外面置上一條草裙,起到對布裙的保護作用。

珞巴族婦女喜穿麻布織的對襟無領窄袖上衣,外披一張小牛皮,下身圍上略過膝部的緊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兩端用帶子紮緊。她們很重視佩戴裝飾品,除銀質和銅質手鐲、戒指外,還有幾十圈的藍白顏色相間的珠項鍊,腰部衣服上綴有許多海貝串成的圓球。珞巴族婦女身上的飾物多達數公斤重,可裝滿一個小竹背簍。這些裝飾品是每個家庭多年交換所得,是家庭財富的象徵。每逢節慶之時,婦女們一個個盛裝打扮,互相比美。

男子的服飾,充分顯示出山林狩獵生活的特色。他們多穿用羊毛織成的黑色套頭坎肩,長及腹部。背上披一塊野牛皮,用皮條系在肩膀上。內著藏式氆氌長袍。博嘎爾部落男子的帽子更是別具一格,用熊皮壓製成圓形,類似有沿的鋼盔。帽檐上方套著帶毛的熊皮圈,熊毛向四周蓬張著。帽子後面還要綴一塊方形熊皮。這種熊皮帽十分堅韌,打獵時又能起到迷惑獵物的作用。男子平時出門時,背上弓箭,挎上腰刀,高大的身軀再配上其它閃光發亮的裝飾品,顯得格外威武英俊。

珞巴族男女都喜愛系一條考究的腰帶,有藤編的,皮革製作的,也有用羊毛編的,並織有各種彩色圖案。腰帶除用來扎系衣裙外,還用來懸掛小刀、火鐮和其它銅、貝製作的飾物。

長刀和弓箭

佩戴長刀是珞巴族男子的嗜好。它不單單是作為顯示陽剛之氣的裝飾品,而且是受自然條件的驅使,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武器。不僅用它來防止野獸和毒蟲的襲擊,而且用它來砍竹木,架藤網橋,起房造屋甚至剪頭髮、裁剪獸皮……除長刀之外,弓箭更是珞巴族男子不能離身之物,是狩獵的主要工具。珞巴人製作弓箭的技藝很高,使用弓箭的本領十分嫻熟。珞巴人從幼兒時就開始練習射箭。對彎制竹弓和削制箭桿很有講究。制弓不但要選擇竹種、竹齡,而且對弓長、厚薄都有固定的規格。箭桿、箭鏃和箭羽的選材、製作工藝也很精細。製作一副好的弓箭,大約需20天左右。

珞巴人還有一種稱為“古馬”的地箭,安放在野獸經常出沒之處,一旦野獸踩上機關,箭就自動射出,擊中要害部位。安放地箭全憑豐富的經驗。珞巴人使用的地箭,不用鐵箭頭,而是用一種叫做“達白”的竹子削尖燻烤成箭簇。善射是勇敢獵手的象徵。一位勇猛出色的年輕獵手,會得到漂亮姑娘的垂青。誰家生了丁,四鄰親友以弓箭為禮祝賀。建造藤網橋時,人們隔河射箭,箭尾拖曳繩索,把藤索、棕索和竹索帶過寬闊而湍急的河面。逢年過節,射箭比賽是一項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

姓名文化

父子連名制:即氏族男成員的名字是和父親的名字邊連在一起的,父名又和祖父的名字連在一起,每個人的字都由兩部分組成,其首字為父名,尾字為子名,以此嚴格區分,一代一代連下來,構成一個譜系。這種父子連名制在愽嘎爾部落的男子中,都能記住或說出五代至十代的祖先名稱。知道在氏族內部誰是最親的親屬。在父子連名的辦法排列,但部落內實行氏族外婚,女兒要嫁出本氏族,所以在譜系中不占主要地位,以男子連名為主,家庭的承襲也完全以父系延續下去,成為社會的基本細胞。

父子連名制是維繫氏族制度的重要手段。憑藉這一制度,在同一氏族內,人們就可以按各人的名字數據定彼此間的血緣遠近親疏,以明確各自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此,熟記氏族的譜系是對氏族成員必須進行的一項基本教育。

飲食習慣

珞巴族所有成年男子的腰間都掛著火鐮,顯然是為了野炊或吸菸取火方便。但是,從一些飲食習俗中,仍可窺見珞巴族先民曾有過生食的歷史痕跡。如一些部落在盟誓時,要飲用血酒。博嘎爾人每年收秋後殺牲慶祝,把餘溫未冷的牛血倒在酥油中飲用。他們認為,野牛的骨髓吸出來生食味道最鮮美。一部分珞巴人常把獐子肉剁成肉醬,拌上辣椒和薑末作為配料。燒烤,是珞巴族最常見的一種加工食物的方式。不管是植物性食物,還是動物性食物,都可以燒烤。整條魚投入火塘,埋上熱灰,用不多時便燜熟可吃。在山上捕獲到大的動物,除烤吃外,還切成肉條,烤熟後長期貯藏。

用石塊烙制的食品也很常見。把蕎麥、玉米和達謝(一種木本棕類喬木樹桿加工後提取的澱粉)研磨後,用水調和成稀麵團,攤在燒紅的石片上,先烙熟一面,再翻烙另一面,如餅太厚,烙過再埋入火塘的灰燼中,使其熟透。珞巴族煮食食物的方法也很獨特。崩如、蘇龍部落的人把達謝調成漿,放在大葫蘆里,再從火塘里把燒紅的石頭取出來,立刻投放到葫蘆里,利用石頭的熱量把達謝煮熟。或者把糧食放進竹筒,加上水,堵上木塞,放在火堆上燒。食用時用刀把竹筒破開。這種方法多用於外出遠行。

採集和狩獵是珞巴族食物的重要來源。他們捕捉山鼠的方法多種多樣,用石板壓、設小地弩、下活套都很有效。有的家庭占的特定的捕鼠區,外人不得染指。捕到山鼠後把毛燒掉煮熟便可食用,如果一時吃不完便烤乾、曬乾貯藏備用。珞巴地區的山鼠肥而大,肉質細嫩,往往是婚嫁待客的上乘佳品。珞巴族是一個非常好客的民族,招待客人端出的食品,客人必須吃完。主人還要當著客人的面,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飯,以示坦誠。珞巴人把挽留客人視為榮耀,如果待客不周,會遺憾終生。

節日習俗

吉祥年節

除了散居在墨脫、米林一帶的少部分珞巴人與藏族一道過藏曆年外,各地的珞巴人都有自己的年節。珞巴年節是按照本族曆法推定,過節時間雖不一致,但都是在一年勞動之後。

珞渝西部的珞巴人約於藏曆年二月過“旭獨龍節”。過年這天,由“紐布”(巫師)手執一根貼滿五彩羽毛的棍子,在村寨里揮舞念經,全村人圍攏在一起歡歌起舞,祈禱豐收。年節期間,各家各戶都拿出酒肉,在一起聚餐。老人對歌追憶部落的古老歷史,青年人對歌表達愛慕深情。夜幕降臨後,在熊熊篝火旁,歡歌笑語此起彼伏。

珞渝東部的珞巴人在藏曆十二月十五日過“洞更谷乳木”節。人們把年前宰殺的豬、牛剁成一塊塊,分送給家族或母系的親友,保留著共享勞動果實的古俗。牛肉吃完了,頭蓋骨卻不扔掉,要高高地懸掛在自己家中牆上,作為勤勞和富有的象徵,世代相傳。

居住在墨脫、米林一帶的珞巴族沿用藏曆,所有的節日和祭祀活動與藏族無多大區別。但大部分珞巴族都使用自己推定的曆法。由於珞巴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地年節的日期不一,一般定在每年的勞動之後。因此歡度年節都包含有慶賀豐收、迎新辭舊之意。

在年節前夕,家家都要舂米釀酒、殺豬宰羊,富裕人家還要宰牛。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為“調更谷乳術”節,屆時要把宰殺的豬、牛、羊肉連皮切成塊,分送給同族的人。不少地方還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習慣,過節時,村落的住戶要自帶酒肉歡聚,全村男女老少席地圍坐,或飲酒,或吃肉,歌聲笑語不斷,進行各種娛樂活動。

生殖崇拜求豐收

在自稱為“阿帕塔尼”的珞巴族民間流傳著一個珞巴語叫作“莫朗”的節日,節期在農曆臘月或正月由巫師擇定,流行地區是西藏珞渝地區的西巴霞曲地區。屆時,全村男青少年排列為一行,身著盛裝,在巫師帶領下到鄰近各村巡遊,在路過田野時,巫師撒大米粒,青少年揮舞長刀,敲打銅盤,隊尾的一個老頭子沿途撒大米粉。在經過即將播種的土地時,舉著竹製男性生殖器的青年就到地里跳生殖舞。每到一個村子的廣場上就唱歌舞蹈,該村民眾備酒熱情款待。巡遊隊伍要走遍本部落的所有部落。這一節日意在預祝豐收。因為人們以為莊稼的繁殖和人的生育是一個道理,所以在地里跳生殖舞。在一些珞巴族地區,仍能看到自家房屋旁樹立有許多個用木樁做成的男性生殖器,為的是祈求人丁興旺。我國許多民族都曾有過生殖崇拜,在一些南方民族節日中仍能看到這種遺存,我們只要了解生育的重要性,就可以理解生殖崇拜的起因。世界屋脊上的“南方人”珞巴族。相傳大地母親生了金冬(太陽)的九個兄妹,金冬又生了冬日(老虎),而冬日的兒子阿巴達尼是個非凡人物。他長著四隻敏銳的眼睛,前面兩隻觀察光明世界,後面兩面只監視惡魔妖怪,能夠上天入地,世間萬物無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他還是個能工巧匠,發明了制陶術和架橋術,為人類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阿巴達尼就是珞巴人的祖先。珞巴族主要聚居地洛渝地區山高林密,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珞巴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長期停留在“刀耕火種”階段,直到西藏民主改革後,才開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推廣先進的耕種方法,農牧業得到了很大發展。珞巴族男子一般戴藤條或熊皮盔帽,穿坎肩,披獸皮。婦女穿用自己織的羊毛,麻,棉衣料做的短上衣和統裙。男女均赤足。他們喜歡佩戴石質串珠,貝殼和銅製各種裝飾品,喜歡飲酒,吸菸,吃椒。珞巴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他們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

待客禮節

珞巴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招待客人熱情而有禮節。客人進門,他們總是讓坐在火塘旁的上座,然後拿出他們喜歡吃的肉干、奶渣、養麥餅和酥油茶款待客人。珞巴人有一套招待客人的古老習俗,即主人給客人端出吃食時,客人必須吃完,主人才高興。客人吃以前,主人還要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飯,以示酒和飯無毒和對客人的款待真誠。客人來到村里如遇上婚嫁喜事,就要和村里人一道去主人家表示祝賀,飲酒唱歌。珞巴人把能挽留住客人,討客人喜歡視為光榮,如對待客人不熱情或使客人生氣走掉,就會遭到輿論遣責,被人瞧不起。

婚姻習俗

珞巴族民眾的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有些部落的富戶盛行多妻。嚴格實行氏族外婚和等級內婚制,盛行買賣婚姻。有遺妻要在亡夫兄弟中轉房的習俗。婦女的地位十分低下,財產的繼承均歸男子。在某些珞巴族部落中,還實行著嚴格的父子連名制。

服飾特點

珞巴族各地區的服飾不盡相同。男子一般穿羊毛織的長到腹部的黑色套頭坎肩,背上披一塊野牛皮,用皮條系在肩膀上,內衣著藏式氆氌長袍,頭上戴的帽子有熊皮壓制的圓盔和用藤條編制的園盔兩種,帽檐套著帶毛的熊皮圈,毛向四周伸張。帽後垂著一塊長方形狗熊皮,可以防箭和刀砍。平時外出,男子總是身背弓箭,橫挎腰刀,身配裝飾品。婦女穿用自織的羊毛、麻、棉衣料做的短上衣和統裙。男女均赤足、蓄長發。戴的裝飾品很多,男子普遍戴銅和銀的手鐲和竹管耳環,脖頸上套各色串珠,多達幾十圈。婦女除佩帶銀質和銅質手鐲、戒指以及幾十圈藍白兩種顏色的項珠外,腰間還綴有很多海貝串成的圓球,再加上耳環、銅鈴、銀幣、鐵鏈、小刀、菸斗、火鐮等。珞巴族的飲食各地也不一樣,洛渝北部地區,以熱水攪成的玉米面和雞爪谷麵團子為主食,也喜歡吃一種在石板上烤烙的蕎麥餅。這種蕎麥餅在趁熱時抹上辣椒糊和乳酪,十分香甜可口。無論男女都喜歡吃辣椒、吸鼻煙和飲酒。珞巴族的住房各地區也不相同,有分間長房式或方形、長方形大屋等數種,都是竹木結構的二層乾欄。多在戶外另建糧倉。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珞巴人形成了讚美和歌頌力量與勇敢的審美觀念,這種審美觀念突出地表現了他們的服飾。珞巴族的服飾充分體現著粗獷豪放的風格,野生植物纖維和獸皮是他們服裝的主要原料。

男子一般穿自製的羊皮上衣或藏式氆氌長袍,外罩稱為“納木”的黑色套頭大坎肩,戴熊皮壓制的有沿盔帽,帽沿上套一個帶毛的熊皮圈,毛向四周伸張,帽後綴一塊梯形帶眼窩的熊皮,據說這種裝扮在圍獵時能起到迷惑獵物的作用

婦女們則喜歡穿麻布織的對襟無領短袖上衣,下身穿過膝的緊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

珞巴族男女都喜歡佩帶裝飾品,男子戴手鐲、竹管耳環、項鍊,腰間掛弓箭、長刀等物。婦女特別喜歡佩戴五顏六色的項珠,盛裝的婦女脖頸上有時戴十幾串到幾十串珠子,再加上手鐲、耳環、銅鈴、銀幣、鐵鏈、小刀、火鐮、海貝等飾物,有十幾斤重,可裝滿一個竹背筐,並被視為家庭財富多寡的標誌,不可缺少的嫁妝奩。每當節日到來,婦女們都穿戴起來,起舞高歌,互相妣美。

文化藝術

珞巴族民歌可分為幾類:舞蹈歌曲“夾依”,常在節日、婚禮、喜慶的場合集體演唱,邊歌邊舞;反映生活習俗的民歌“勃力”,有“酒歌”、“哭嫁歌”等;“亞里”是巫師念經的曲調;“月”是戰士出征前唱的歌。珞巴族最具代表性的是“加金”這種民間最古老的曲調,流行於各部落,以敘述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為主要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