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文學

珞巴族居住在西藏自治區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約2000餘人(1982),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無文字。民間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故事、歌謠及史詩作品。西藏民主改革以前,珞巴族處在原始社會末期向奴隸社會過渡的階段,這一階段的社會生活,是珞巴族文學反映的基本內容。因此,珞巴族文學具有鮮明的原始文學的特徵。

簡介

神話是珞巴族文學的主體。其中,有關於開天闢地的神話《九個太陽》,解釋自然的神話《三頭神牛》,人類誕生的神話《人和猴子為什麼不一樣》等。影響大、流傳廣的是長篇神話《阿博達尼》,它由若干神話故事連貫組成,珞巴族父系祖先阿博達尼及其活動貫穿著這部神話的始終,全面地反映了珞巴族的各種原始觀念和與大自然作鬥爭的艱苦歷程。
珞巴族傳說,按其內容可分作三類:一是關於民族來源、遷徙和分布的傳說,有《阿博達尼和阿博達洛》、《阿博達尼和四個兒子》等;二是關於民族交往的傳說,有《賓鳥追馬》、《種子的來歷》等;三是關於發明創造的傳說,有《斯金金巴巴奈達美和金尼麥包》等。
珞巴族動物故事,語言凝練,短小精悍,如《蝙蝠》、《啄木鳥》、《烏都鳥》等,都是膾炙人口之作。在這些故事中,形象地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和思想感情,並明顯地保留著古代氏族圖騰崇拜的痕跡。
珞巴族歌謠,絕大部分是即興之作。大都在勞動、遠行、休息、酒會、婚娶、喪葬、祭祀、祈祝時,觸景生情,感事而發。珞巴族歌謠,按其歌體分“夾依”和“百力”兩種。“夾依”多用於讚頌和祈祝。“百力”多用於喜慶場合和酒會上唱和。
史詩《斯金金巴巴奈達美》,從天地的起源、日月星辰、自然萬物和人類的誕生講起,直講到珞巴族的來源和發展,保存了珞巴族最古老的神話和傳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