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榮紀念館

王懿榮紀念館

王懿榮紀念館原坐落在福山城區城裡街中心,後搬到福山城區民阜路鹽場村附近,現已搬到福山青龍山南河濱路、英特爾大道交會處。王懿榮,字正孺,煙臺市福山人,出身書香官宦世家,後中進士,曾三任國子監祭酒,掌管全國教育。1899年,他最早發現甲骨文,並第一個將其考證為古代文字。 王懿榮紀念館始位於煙臺市福山區城裡街中心1989年10月建立,共有四進院落,55間房屋,占地總面積5318平方米,其前身為福山著名畫家李程九的畫室聽松齋,是清末文人墨客集會的場所。後1998年王懿榮紀念館搬遷至福山鹽場村里。現已搬遷到青龍山南。王懿榮紀念館展覽內容分為六大部分即:“光輝生平、甲骨之父、忠烈千秋、風範長存、佳作傳世、甲骨文書法”。展示了王懿榮的遺物,手札書信、著作、書法等300餘件。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王懿榮紀念館王懿榮紀念館
王懿榮紀念館位於福山區城裡街中心古建築群里,共有三進院落,55間房屋,占地799平方米。其前身為福山著名畫家李程九的畫室“聽松齋”,是清末文人墨客集會的場所。1927年,李程九將其捐給世界紅十字會作為福山分會會址。1984年,被煙臺市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10月中國發現甲骨文90周年之際,為紀念第一個發現甲骨文的愛國學者王懿榮的功績,山東省文物局、福山區人民政府利用該建築群在家鄉為王懿榮先生建立了“王懿榮紀念館”。

1998年6月18日,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00周年之際,煙臺市委、市政府投資100萬元,舉行大型國際研討會和新館遷館活動。王懿榮紀念館位於福山城北,福山高新技術產業區鹽場村816號“大成棧”舊址。

建築布局

“大成棧”舊址為清末民初建築,原有房屋70餘間,現存房屋50餘間,坐北朝南,四進院落,占地總面積5318.07平方米。為山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列展覽

館內展覽內容分六大部分,即:“光輝生平”、“甲骨之父”、“忠烈千秋”、“風範長存”、“佳作傳世”等,展示了王懿榮的遺物,手札、書信、著作、書法、甲骨片、辦團練及抗聯軍時所用遺物等300餘件。館內還收藏了國家領導人、國內外著名歷史學家、甲骨文學者、全國著名書畫家的佳作珍品200餘幅。

保護開發

1995年8月2日,王懿榮紀念館被山東省文化廳、文物局命名為:山東省優秀社會教育基地;1997年1月21日被煙臺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煙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11月11日被煙臺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人物簡介

王懿榮(1845-1900),字正孺,又字廉生。山東煙臺人,清光緒進士,官至國子監祭酒,清代著名的金石文字學家,甲骨文的發現者和愛國志士。1899年秋在北京發現甲骨文,1900年王懿榮出任京師團練大臣抗擊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率軍民浴血奮戰,壯烈殉國。

王懿榮廣場

2012年10月19日,全國唯一的王懿榮甲骨學研究會在福山成立。由於原王懿榮紀念館場館面積有限,展陳手段較為陳舊。研究會將搭建起王懿榮和甲骨文化研究平台,更加深入、廣泛的挖掘王懿榮名人資源,福山區委、區政府決定建設王懿榮廣場,建成後將王懿榮紀念館遷入其中。王懿榮廣場位於煙臺市福山區青龍山南側,占地440畝,總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2014年,主體工程全部完工。新館正式開放時間為8月11日,每天上午9:00-11:00,下午2:00-16:30,每周一閉館,日接人數約2000人。

評介

王懿榮的故居與墓地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浩劫。隨著共和國的歷史走進新時代,也為人們重新認識王懿榮創造了條件。1983年,中共中央理論刊物《紅旗》第4期發表了題為《從愛國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評論員文章,文章說:陳天華、王懿榮為了向外國侵略者表示抗議,不惜蹈海或墜井自盡,顯示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留下的愛國主義精神像豐碑一樣,永遠矗立在我們心中,他們將永遠為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所崇敬、所紀念。

影響

家鄉人民從被當年平毀的故居與墓地的廢墟中尋回了其墓碑、旌表碑、神道碑等文物,他們要為這位鄉賢、先哲樹碑立傳。1984年,福山區文管所與煙臺市博物館在古現鎮一民居院內挖出埋在地下多年的王懿榮故居石獅一對,並從其墓址附近的深溝里找到了殘缺的墓碑。2003年9月29日《大眾日報》報導:當天在煙臺開發區古現街道辦事處邱家村區的一處工地,發掘出了王懿榮的旌表碑的碑頭,上面是雕龍圖案,並雕有“聖旨”二字。據當地居民講,王懿榮墓位於邱家村南約兩公里處李家村東的小山上。約200米的山腳下,原有一道牌坊和一座皇帝對王懿榮的旌表碑。1966年,旌表碑被推倒後,村民們把碑頭推到村南壘平塘,碑體被砸成幾塊壘了平塘。碑頭後又被推到村西當了橋樁,過了多年才被發掘出來。古現鎮是在2003年初剛從福山劃歸開發區的。

家鄉人民不僅尋回了殘缺的墓碑、旌表碑,還為他建立了紀念館,以表達對這位先哲的崇敬。紀念館在福山城內。1989年10月17日,紀念館在位於城裡街的紅十字會舊址落成並舉行了開館剪彩儀式。這是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群,占地1358平方米,擁有房舍55間,兩進院落。前身為福山著名畫家李程九的畫室“聽松齋”,是清末文人墨客集會的場所,李程九於1927年將其捐給世界紅十字會作為福山分會會址。“王懿榮紀念館”館名由著名書法家趙朴初題寫。紀念館裡的匾額和楹聯均出自國內著名書法家之手。大門兩邊柱子上的楹聯是:探驪得珠彪炳新學發夏史,釋生取義輝煌大節振民魂。

煙臺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煙臺市地處山東半島東部,是環渤海經濟圈內以及東亞地區國際性港城、商城、旅遊城,全市海岸線長達909公里。煙臺依山傍海,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平均氣溫攝氏12度左右,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旅遊避暑和休閒度假勝地。
景點艾山 | 八仙過海景區 | 八仙幻宮 | 寶塔礁 | 長島航海博物館 | 長島縣博物館 | 大基山北朝摩崖刻石 | 登州古市 | 烽山公園 | 崮山 | 海陽萬米海灘浴場 | 寒同山神仙洞 | 黃海遊樂城 | 驚險遊樂城 | 九丈崖 | 科技名人雕塑園 | 崆峒島旅遊區 | 崑嵛山 | 萊陽市博物館 | 林海公園 | 毛紀墓 | 蓬萊閣西苑風景區 | 蓬萊水城 | 七彩城嬉水樂園 | 戚繼光紀念館 | 秦始皇東巡宮 | 聖會堂 | 太平樓 | 天地廣場 | 天街廣場 | 田橫山文化公園 | 萬米海水浴場 | 萬鳥島 | 王懿榮紀念館 | 望夫礁 | 仙境源 | 仙人望海樓 | 蜆河公園 | 養馬島旅遊度假區 | 月牙灣公園 | 雲峰山 | 張裕酒文化博物館 | 振揚門 | 芝罘陽主廟 | 中國船舶發展陳列館 | 竹林寺 | 金沙灘旅遊度假區 | 屺姆島 | 塔山競技遊樂城 |煙臺山公園 | 毓璜頂公園 | 牟氏莊園 | 蓬萊閣 | 釣魚島 | 長山尾 | 彌陀礁 | 高山島 | 龍山島 | 玉石街 | 羅漢敬香 | 彩石迴廊 | 龍口 | 羅山國家森林公園 | 金都溫泉 | 南山旅遊區 | 蓬萊 | 崑崙山國家森林公園 | 千佛閣 | 西遊記宮 | 封神遊樂宮 | 農業科技博覽園 | 長島漁家樂 |張裕集團 | 海洋極地動物世界 | 登州古船博物館 | 塔山風景區 | 長島 | 體育公園 | 崑嵛山國家森林公園 | 蓬萊興瑞莊園

山東煙臺旅遊景點

煙臺是山東省的一個下轄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位於東經119°34′~121°57′,北緯36°16′~38°23′。煙臺依山傍海,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並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