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與分布
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體重約25-28公斤,體長95-105厘米,尾長可達5.5厘米,因而形成某矮胖的體型,四肢粗短,前肢的趾頭長,趾甲堅硬,常用以在地面挖洞築巢,頭有咖啡色毛茸被覆,體毛長,呈絹毛狀,外耳長,其尖有白色長毛。生長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Queensland)東部地區約15.5 平方公里的森林地上,根據2001年的調查,該地僅有100個的巢,約70-80隻的毛鼻袋在使用,數量甚為稀少。毛鼻袋熊的分布區有些地方與袋熊(袋熊產在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重疊,但毛鼻袋熊體型比袋熊小(袋熊體長70-120厘米,體重15-35公斤)。它的毛也比袋熊柔軟、光亮、細膩。
生活習性
挖掘深而長的洞(有時達30米長)居住,洞末端鋪上草。白天在洞中休息,夜間出來吃草及其它植被。在山區或岩石地區的毛鼻袋熊挖的洞較淺,有時它們也在岩縫間作窩。多棲息于山丘斜坡,水豐的山崖及岩石問,以前腳掘洞,後腳撥土築巢,其巢多有一個小孩大小.夜行性,但偶爾也曾在白天覓食,食物主要為地下莖及草根,青草及樹皮有時亦可當做食物。生性膽小、謹慎,但在走投無路時也會擺出威嚇的架勢,踢敵害並發出嘶嘶的威嚇聲。當地麵食物短缺時,它們也會象海狸那樣咬倒樹木吃樹葉;還能象大熊貓那樣用前爪握住樹桿、吃桿上的葉子。它獨居生活,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到一起,但交配後不久,雌獸就把雄獸趕跑。
毛鼻袋熊的幼仔通常在比較濕潤的季節,也就是11月一次年4月出生。幼仔要在育兒袋中待上將近一年。一年以後,毛鼻袋熊的幼仔才能長大,真正獨立生活。
稱號
“夜行者”——毛鼻袋熊:一種食草掘洞的大型有袋動物,主要在夜間活動,已在澳大利亞生活1500萬年,現在澳大利亞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趣事
毛鼻袋熊的牙齒一生都在生長,這個特徵類似於齧齒動物。和許多有袋動物一樣,毛鼻袋熊也喜歡在夜間活動,但通常在晨昏活動得比較頻繁一些。比較有趣的是,它們雖然在活動的時候以獨往獨來居多,但卻不在乎與同類共享同一個洞穴。毛鼻袋熊的採食非常特別,它們總是習慣於在洞穴的出入口附近吃“窩邊草”,不會離開洞穴很遠。也許正因為如此,它們的洞穴規模出乎意料地龐大,縱深竟能達到800米左右,出入口也有好幾個。
科屬簡介
雌性袋熊經過20-22日的妊娠期後,會在春天會產下一頭幼袋熊。牠們有良好發育的育幼袋,可保護幼袋熊6-7個月。袋熊在出生後15個月會斷奶,在18個月會達至性成熟。
生態及行為
袋熊的新陳代謝非常的慢,差不多要用14天的時間來完成消化,這有助於生活在乾燥的環境。牠們一般行動得很慢,但當遇上危害時,逃走速度可以達40km/h,並維持達90秒。袋熊會保護由其巢穴為中心的疆界,對入侵者存有攻擊性。塔斯馬尼亞袋熊的疆界達23公頃,而毛鼻袋熊屬的則不多於4公頃。
當受到攻擊時,袋熊會發揮巨大的抵抗力。例如當牠受到地底下的掠食者攻擊時,牠會破壞地底隧道,令掠食者窒息。牠主要的防禦是靠身體後部以軟骨組成的結構。連同不怎麽長的尾巴,可以避免在逃走入隧道時被掠食者攻擊尾部。
演化袋熊是屬於雙門齒目。牠們的祖先於5500-2600萬年前開始演化。在進入冰河時期前共有11個物種生成,當中幾類的體型像犀牛(如雙門齒獸),是有袋類中最大的。最早的澳洲原住民到達時正值雙門齒獸最為普遍的時期,這類動物的滅絕可能是被獵殺、失去棲息地等原因所造成。
物種
袋熊現存的只有三個物種:
塔斯馬尼亞袋熊(Vombatus ursinu')
毛鼻袋熊(Lasiorhinus latifron')
澳洲毛鼻袋熊(Lasiorhinus kreffti')
與人類的關係
被飼養的袋熊可以很溫馴。很多澳洲的公園、動物園及其他旅遊設施都有袋熊展覽。但是由於缺乏對危害的懼怕,袋熊可能在憤怒或鬧情緒時帶有攻擊性。袋熊的體重可以將一般體型的成人撞倒,利齒及爪可以造成損傷。袋熊一咬可以咬破褲子、厚羊毛襪及膠靴,並造成2厘米深的傷口。
瀕危原因
1、棲息地破壞:軟毛袋熊的棲息地為森林區的砍伐,其棲息地自然遭受破壞,使其數量自然減少。2、棲息地有小規模火山爆發,影響其生育地。
3、與家畜牛的競爭。
保育方法
1.澳洲政府已在其主要的棲息地,設立國家公園,其生存威脅當可減輕。
2.注意其食物的來源,其棲息地樹木及草本植物的維護及管理應特別注意使其食物不慮缺乏,族群方可獲適量的增加。
救護方法
保護瀕危動物是一項耗資巨大而又十分艱巨的工作,需要採用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和輿論的綜合手段來完成。具體到有關措施和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動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護其棲息地,而保護棲息地的主要途徑是建立自然保護區。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不僅可以保護瀕危動物及其棲息地,而且還可以使其他種類的野生動植物得到很好的保護。中國已建立了數百處瀕危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使相當一部分瀕危動物得到切實保護,野驢、野牛、亞洲象、白唇鹿、羚牛、馬鹿、金絲猴、大鴇等的數量,已有明顯增加。
二、開展馴養繁殖
馴養繁殖,是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瀕危動物資源的一條有效途徑。發展人工繁殖種群,既可防止或延緩有關物種的滅絕,又可滿足人民的生產生活需要,減少對野生種群的獵捕壓力,還可為實施再引進工程提供種源,重建或壯大有關物種的野生種群。
改革開放以前,動物園系統是我國馴養繁殖瀕危動物的主體,但其目的主要在於展覽。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和地方建立了不少瀕危動物繁育、救護中心,專門從事瀕危動物的馴養繁殖和救護工作。如國家為拯救大熊貓、朱huan、揚子鱷、東北虎等極度瀕危動物,投資設立了多處繁殖研究中心;為實施野馬、麋鹿再引進工程,建立了多處人工繁殖基地;為保護、發展瀕危動物資源,成立了多處綜合性的瀕危動物養繁殖中心。各地為救護瀕危動物,也相繼建立或指定了一個或多個瀕危動物救護中心,這些救護中心的職能之一就是馴養繁殖瀕危動物。有關部門、單位或個人為生產建設需要,還建立了大量的養鹿場、養熊場、養猴場、養蛇場、龜鱉場、養鳥場、養麝場等,用於生產實驗動物或者野生動物及其產品。
三、實施再引進工程,發展和壯大野生種群
再引進工程是保護、壯大極度瀕危動物野生種群的重要手段。所謂的再引進,就是在某個物種曾經分布但現已滅絕的地區,再引入該物種的活體用於建立新的種群或者是向某物種現存的極小的野生種群補充新的活體,以充實該野生種群並促進其發展壯大,後者又稱再充實。我國已成功地實施拯救麋鹿的再引進工程,正在著手實施野馬、賽加羚羊的再引進工程。另外,我國正在計畫實施的華南虎拯救工程、以及正在研究開展的野生揚子鱷保護管理工程,均屬於再充實類型的再引進。從某種角度講,在原產地放生被沒收的物種,如獵隼、緬甸陸龜、穿山甲、蟒蛇、獼猴等,也屬於野生種群再充實活動。
四、開展資源監測和科學研究開展資源監測和科學研究,是保護和持續利用瀕危動物的必要步驟。通過資源監測,可以了解瀕危動物野生種群數量的消長和分布區的變遷,為國家制定有關保護管理利用政策提供科學依據。現在,有關部門正在著手研究建立全國性的資源監測體系。
開展瀕危動物的生物學研究,有利於了解瀕危動物的致危因素,研究解決瀕危動物的救護問題。近些年來,國家已先後設立了3所瀕危動物研究所,並在東北林業大學設立了野生動物資源管理學院,專門承擔瀕危動物研究或瀕危動物研究人員培養工作。另外,我國的許多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以及瀕危動物繁育中心,也承擔了瀕危動物的研究工作。
五、提高法律保護地位,加大執法力度,禁止或限制商業性開發利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瀕危動物的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大,保護管理的難度也會不斷加大,必須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規範瀕危動物保護管理和經營利用行為。對於那些目前尚未瀕危但開發利用強度很高的一般保護動物,需要將其列為重點保護動物,限制對其野外資源的開發利用活動;對於那些市場需求較大、經濟價值較高的瀕危動物,需要適當地提高其保護級別,禁止或限制開發利用野外資源,鼓勵開展馴養繁殖活動;對於瀕危程度較高的種類,需要國家和社會扶持開展馴養繁殖活動,禁止對野外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有關經營利用活動僅限於人工繁殖的後代。國家和有關省區正在調整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物種步入重點保護的行列。
六、開展國際合作,引進資金及先進的經驗、技術和設備瀕危動物是全世界的共同財產,其保護管理更是當今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我國是開發中國家,瀕危動物保護管理資金嚴重不足,技術、設備和保護管理方法還很落後,需要從已開發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和設備,需要向有關國家學習先進經驗。在一定範圍內,離開了國際合作,有些保護管理和科研工作就難以開展,有些種類的瀕危動物就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護。
哺乳類瀕危物種
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人類和動物生存在這個大家園裡,應該相互彌補和諧共存,然而,由於人類的捕殺和肆意的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導致了很多物種瀕臨滅絕的邊緣,在這裡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些瀕危的哺乳類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