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濟北王墓

漢濟北王墓

濟南市長清區旅遊局與文物局隆重向海內外推出“漢濟北王墓文物旅遊觀光區”項目,使之成為漢代考古、觀光、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旅遊項目。該濟北王墓系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擬與國內外客商攜手開發該項目。

簡介

濟北王墓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西南15公里處,為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諸侯王墓,由雙乳山漢墓、福祿山漢墓及東辛漢墓組成。
雙乳山漢墓位於山頂,依山為陵,鑿岩成穴。一號墓坐南朝北,墓室、墓道均設有二層台,外淺內深,外大內小,呈“甲”字形,墓道總長60米,最深18米,面積840平方米,底部為北高南低的斜坡,墓室總面積607.5平方米,總深度22米。共出土各類隨葬品2000餘件,主要有銅器、玉器、鐵器、漆器、陶器、錢幣及家畜家禽等。二號墓形制結構與一號墓基本一致,規模略小。福祿山漢墓位於雙乳山漢墓東北約1公里處,山頂東西並列兩座墓葬,現存封土高約13米,面積12000平方米。東辛漢墓位於雙乳山漢墓西北1公里處的東辛村,現殘存封土呈方形,面積約2500平方米。
漢濟北王墓對於研究漢代陵寢制度、郡國史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概述

濟北王墓
漢濟北王墓漢濟北王墓

發現時間:1995年
發現地點: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雙乳山村
墓葬出土了銅器、玉器、車馬器具等2400餘件,規模巨大,整體未遭盜掘,棺槨未經擾亂,位置跡象清晰,為全面、深入了解棺槨制度提供了豐富準確的資料和依據,在我國已發掘的歷代岩石墓中也是罕見的。濟北王墓的發現,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規模最大的漢王陵雙乳山漢墓坐落在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雙乳山村,從1995年底開始進行搶救性發掘,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根據史料記載和實地探勘探,專家認為,它的主人是西漢時期的一個諸侯國濟北國的最後一代王劉寬,因此它又被稱為“濟北王墓”。這座墓始建於西漢天漢四年,即公元前97年。令人驚嘆的是,兩千多年前,工匠們用簡陋的工具,在一座堅硬的石頭山上挖出了深達22米、面積約100平方米的墓室和一條八十多米長的墓道!
在這座墓葬西側,還有一座王后之墓尚未發掘,兩座墓葬占據了東西兩座山頭,於是被稱“雙乳山漢墓”。雙乳山漢墓在已發掘的漢王陵中規模是最大的,在我國已發掘的歷代岩石墓中也是罕見的。墓葬總面積達1447平方米,鑿石總量為8800多立方米;墓葬封土、填土總量 近4000立方米,除石塊、石子、石渣外,其餘純淨的黃土都是從山下挖取運上山來夯築而成。建設如此規模巨大的陵墓,對濟北國來說工程浩大艱巨。這位濟北王的葬禮是相當隆重的。從墓葬里出土了銅器、玉器、鐵器、漆器、陶器、金餅、車馬器具等2400餘件。其中以玉覆面和玉枕最為精緻,玉覆面由額、頤、腮、頰、頜、耳等部分組成,形象生動,渾然一體;玉枕由9件玉片、3件玉板、2件玉虎頭飾和竹板分三層組合而成,結構巧妙,匠心獨具。
濟北王的後人不斷開山取石,給墓葬造成了不小的破壞,但它整體未遭盜掘,底部隨葬品、棺槨未經擾亂,位置跡象清晰,為全面、深入了解隨葬品的用途、埋葬習俗、棺槨制度提供了豐富準確的資料和依據。
1997年,任相宏和崔大庸兩位考古學者撰文稱,西漢時期的馬車或偶車已發現了很多,但多經擾亂或過於簡單,車體結構不清楚,某些器具的位置也相當混亂,但雙乳山漢墓中發現的5輛車子結構清晰,規格不同,為漢代車馬的研究提供了準確的資料。玉覆面自西周時期出現,經東周至漢代共發現了四十多副,但最為形象、完備的玉覆面 卻從這座墓室里出土了。與玉覆面有聯繫的玉枕也是漢枕中較複雜的一件。玉覆面、玉枕、玉璧、手握、肛塞、陰莖套等與耳塞、鼻塞等共同組成了一套完備的葬玉。這對於研究漢代及其前後的喪葬制度具有重要意義。金餅的數量在已發掘的漢王陵中不算最多,但重量卻是第一,並且其上刻畫的文字或符號,對研究漢代的經濟及諸侯國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價值。

出土文物

西漢濟北王墓位於長清西南 十五公里 的雙乳山上,西距黃河,東望泰山,依山為陵,鑿岩為穴。七十年代後該墓因村民採石而逐漸暴露, 1995 年山東省文物局、山東大學、長清縣文化局聯合組建的考古對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墓前後出土文物二千餘件,證明墓主即為西漢 漢文帝時以“七國之亂”而著名的濟北王劉寬
漢濟北王墓漢濟北王墓

濟北王墓是山東省建國以來考古發掘中唯一未被盜掘的漢代王墓。
1996 年濟北王墓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濟北王墓形制宏偉,出土文物完整,是長清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光輝象徵。2002年12月6日 長清雙乳山濟北王墓出土文物專題展落成並對外展出,陳列以濟北王墓出土的各類文物精品為主,以復原出土的車馬景觀等為輔,按照“石破天驚”、“金璧輝煌”、“香車寶馬”、“長河日落”等四個專題,系統、形象、完整的展示濟北王墓的歷史風貌,再現了出土文物精品的藝術輝煌。
(1)石破天驚:介紹王位置、規模、墓葬結構和發掘現場圖片、王墓平面圖,從而揭開這座埋藏兩千多年大型王墓的神秘面紗。
(2)金碧輝煌:通過展示金餅、玉璧、玉覆面、玉枕、九竅塞、精品特寫燈箱片,反映西漢時期崇尚金玉“以玉斂石求不朽”的喪葬制度。
(3)香車寶馬“通過展示出土的 5 輛車的鎏金嵌金銀飾件,馬車複製品及文物精品特寫照片,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燦爛的馬車文化。
(4)長河日落:通過漢墓畫像石拓片特寫,青銅鼎、盆、鍅、燈、及板面文字,揭示墓主劉寬的身份和濟北國興亡的歷史。
展覽通過仿墓道造型石展標牆、仿神道石鋪甬路、天圓地方景觀、墓葬景觀等製作,注意新工藝、新材料道德運用,創造性地新穎設計,精良的製作,形式與內容設計的和諧統一,出版物豐富,突出體現研究成果,學術價值和文化含量,安全技術防範設備和防止展品遭受自然損害的設施和環境展覽服務水平高,社會反映強烈,年接待3萬人次,這批文物曾赴日本巡展,慶“十六大”赴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併入選《中國博物館大事年表》,參加山東省博物館舉辦的“十大考古精品展”、市博物館展出,均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此展覽充分展示了漢代的社會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同時也為長清兩個文明建設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旅行指南

漢濟北王墓門票
成人票:50元
漢濟北王墓漢濟北王墓

兒童票:30元
漢濟北王墓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9:00至17:00
漢濟北王墓交通
公交:乘公共運輸工具前往 漢濟北王墓 的路線建議路線 建議路線 7.7 公里 1路 6.7 公里 33路 → 122路 7.0 公里 11路 7.1 公里 K98路 → 122路 8.6 公里 K50路 → 16路
自駕:山東省濟南市 1. 從經二路向東方向,前往緯二路 395 米 2. 在第 2 個路口向左轉,朝緯一路行進 341 米 3. 在經一路向右轉 418 米 4. 繼續前行,上明湖西路 1.6 公里 5. 繼續前行,上明湖北路 1.2 公里 6. 在歷黃路南口處,繼續前行,上菜市南街 1.2 公里 7. 在東關大街稍向左轉 240 米 8. 繼續前行,上花園路 0.6 公里 9. 在山大路向右轉 311 米 10. 在第 1 個路口向左轉,朝山大北路行進 目的地在左側 262

旅遊禁忌

1.忌走馬觀花,出去旅遊的目的是愉悅身心,增長見識,如果每到一個地方都是純粹到此一游,而不去細心觀察當地的風土人情,就失去了旅遊的意義了。
漢濟北王墓漢濟北王墓

2.忌行李過多,旅行時帶過多的物品是沒有意義的,它是我們的旅行的累贅。帶在身邊,行動又不方便,放在旅館又不安全。出去旅遊只要帶齊證件以及必備的藥品、一些日常換洗的衣服也就夠了;
3.忌惹事生非,旅行的地點始終不是自己的“地頭”,正所謂人生地不熟的,還是要收斂一點霸氣好;
4.忌分散活動,如果是一夥人去旅遊,最好不要各有各的節目,大夥一起行動會比較好;
5.忌錢人分離,多個心眼,小心為上的好;
6.忌帶小孩,小孩時刻需要大人的關照,使大人不能全心享受旅行所帶來的樂趣;
7.忌不明地理,去一個新的地方旅遊,最好是先熟悉當地的地理環境,一方面不會走冤枉路,另一方面可以對景點有個全面的了解。

第六批重點文物-古墓葬

簡介: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文物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阿日夏特石人墓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
四川華鎣南宋安丙家族墓地
八塔台墓群
寶山、罕蘇木墓群
北齊高氏墓群
北寨墓群
浡泥國王墓
蔡倫墓和祠
曹氏家族墓群
查木欽墓群
察吾乎古墓群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
後周皇陵
黃傘崖墓群
輝發河上游石棚墓
吉堆吐蕃墓群
紀曉嵐墓
江口崖墓
交樂墓群
金陵
南漢二陵
歐陽修墓
普哈丁墓
焉不拉克古墓群
洋海墓群
葉爾羌汗國王陵
葉茂台遼墓
怡賢親王墓
張應瑞家族墓地
張柔墓
嘴子前墓群
崔芬墓
崔家河墓群
刀背山墓地
東陽土墩墓群
范仲淹墓
方山永固陵
馮素弗墓
乾溝子墓群
高氏家族墓地
恭陵
古城堡墓群
關陵
果園—新城墓群
哈密回王墓
韓匡嗣家族墓地
韓氏家族墓地
韓愈墓
漢濟北王墓
漢魯王墓
漢中山王墓
鴻山墓群
仙水岩崖墓群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
蕭氏家族墓
蕭王莊墓群
邢國墓地
徐州墓群
許慎墓
趙王陵
昭君墓
張騫墓
浙南石棚墓群
景泰陵
九連墩墓群
雷台漢墓
李白墓
李家山古墓群
李誡墓
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
涼山大石墓群
烈山墓地
臨安吳越國王陵
隆堯唐祖陵
樓蘭墓群
瀘縣宋墓
逯家莊壁畫墓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
馬村磚雕墓
馬茂莊墓群
邙山陵墓群
孟知祥墓
明楚王墓
明魯王墓
明秦王墓
明肅王墓
印山越國王陵
應國墓地
營盤村墓群
于謙墓
袁崇煥墓和祠
袁台子墓
扎滾魯克古墓群
扎賚諾爾墓群
切木爾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
秦東陵
青山墓群
清栗毓美墓
瑞峰崖墓群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
沙梁坡漢墓群
山普拉古墓
什貼墓群
石城山崖墓群
石寨山古墓群
梳妝樓元墓
速檀·歪思汗麻扎
所藥村壁畫墓
塔梁子崖墓群
唐代帝陵
藤橋墓群
吐爾基山遼墓
完顏希尹家族墓地
皖南土墩墓群
汪氏家族墓地
王家峰墓群
五堡墓群
武夷山崖墓群
西漢帝陵
析木城石棚
洗硯池墓群
朱然家族墓地
朱軾墓
朱熹墓
朱載堉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