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甫

洛甫

洛甫:張聞天同志長期使用的化名。張聞天(1900—1976),原名“應皋”(也作“蔭皋”),字“聞天”,取《詩經》中“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之意。在中國共產黨黨史上,張聞天曾在短期內當過黨的總負責人(亦稱總書記),遵義會議後三年多存在著“洛(張聞天當時筆名為洛甫)毛合作”的領導體制。不過這位被譽為“紅色教授”的學者型人物,一向願意鑽研理論而不長於具體事務,曾三次主動“讓賢”,被傳為佳話。

基本信息

洛甫

洛甫洛甫
洛甫——張聞天同志長期使用的化名
張聞天(1900-1976),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
1900年8月生,上海浦東人。1917年秋,入學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紅色教授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1931年2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33年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3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主席。1934年參加長征。1935年遵義會議召開,張聞天為會議起草決議。這次會議,毛澤東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接著,張聞天被推舉為黨內總負責人。從此中央結束了王明“左”傾路線的統治,開始了以張聞天、毛澤東為核心、張聞天主持中央工作的洛毛合作的新的領導體制。抗戰爆發後,1938年8月,張聞天主持召開洛川會議,與毛澤東相配合制定了黨的抗戰路線。1942年延安整風開始,張聞天以實際行動回響黨中央號召,深入陝北、晉西北農村進行了一年多的社會調查。1943年張聞天回到延安之後,就不再擔任中央領導職務,從此時起到1959年廬山會議遭到貶斥為止的10多年中,主要從事部門和地方工作。抗戰勝利後,他身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主動要求到東北做地方工作。先後擔任合江遼東省委書記、中共東北局組織部長和負責財經工作,這期間,他寫了《關於東北經濟構成及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對於新中國經濟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建國後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聯特命全權大使,1954年被任命為外交部副部長。1966年8月,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四人幫”的迫害,1969年被遣送廣東肇慶,1976年7月因心臟病猝發逝於江蘇無錫

鶴鳴於九皋 聲聞於天

1900年8月30日,張聞天出生在東海之濱的一個小村莊北張家宅,其名為長輩張柱唐所取,取《詩經·小雅·鶴》中詩句“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之意。這飽含深意的名字寄予了長輩的希望:要改變中國這種貧窮、屈辱的局面!
洛甫洛甫
張聞天的童年是在一種淳樸自然的田園生活中度過的,農民家庭質樸醇厚的親子之愛,勤勞節約的生活起居,使他自小養成一種勤勉樸實的習慣。江南水鄉清新秀麗而又繁富多變的自然景觀,又陶冶了他那溫和自由、細緻綿密的情致。
張聞天生於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中國社會處在新陳嬗變之時:戊戌喋血百日維新失敗,宣告了變法改良的破產;庚子義和團運動顯示了頑強的民族精神,但在八國聯軍的槍炮之下無法避免被撲滅的命運。救亡呼喚著新的民族覺醒。張聞天出世後不到兩個月,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惠州起義,迎來了以革命為時代主流的新世紀。
對於童年張聞天來說,社會上的一切還離得十分遙遠。然而非常明顯的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張聞天的,不僅是田園生活的滋養,傳統文化的薰陶,而且有現代思潮的感染,時代風雲的戟刺。它們沉澱在意識的深層,在張聞天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潛在的作用。
1912年8月1日,張聞天離家來到南匯縣城,進入縣立第一高等國小校,接受了當時最新的教育,比較系統地學習了現代科學文化的基礎知識,接受了比較嚴格的閱讀寫作等基本技能的訓練,為他日後的深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好學深思,訥於言而長於文,是他留給同學們的突出印象。
1915年夏,張聞天於南匯高小畢業後,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進普通中學然後上大學;一條是上實業學校讀三年,畢業出來就業。當然,上實業學校後,有機會也還可以上各種學校,但要想出洋留學就十分渺茫了。張聞天雖有遠大抱負,學業成績也居全班之冠,無奈家中經濟實力不夠,只好報考免收學費、宿費的實業學校。1915年8月,他就近考入設在寶山縣吳淞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同他一道考進的,還有他的堂兄張武高,兩年以後,他們都不滿意於所學專業而分別考取了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洛甫洛甫
張聞天和張武高堂兄弟倆都要到南京讀大學了!一門出了兩個大學生,成為1917年夏天轟動北張家宅的新聞。 當時河海以“河疏湖蓄水利興”、“橫流浩劫永斷絕,拯救數兆黎”的目標教育學生,以養成“高尚之人格”、“勤勉耐勞之習慣”、“切實套用之知識”作為辦學的方針,形成了一種儉樸、務實的校風。
對於張聞天來說,在“河海”的學習階段,接受了現代民主思想的啟蒙,開始了“自我的覺醒”,對他以後的道路具有決定性作用。
張聞天生長在一個新舊交替的年代,一個憂患與希望交織、光明與黑暗搏鬥的年代。他進入“河海”的時候,中國社會正處於劇烈動盪之中,張勛復辟的鬧劇剛剛收場,中國加入了協約國正式對德宣戰,孫中山討伐“民國叛徒”段祺瑞護法戰爭正在湖南激烈進行……此後,國內外時局的發展,都在他心中激起波瀾。對於時事的評論,張聞天有著敏感深邃的觀察力,卓然獨立、不肯隨意附和的秉性。
新青年》的科學與民主的號角,喚起了張聞天“自我”的覺醒;十月革命的勝利,又使張聞天在黑暗中依稀見到了曙光。1919年5月4日,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了!鬱積於張聞天心頭的憤懣立即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他積極投身於反帝愛國鬥爭,成為河海工程專門學校乃至南京學界最為活躍的學生之一。在這一段時間,他與沈澤民等創辦了《南京學生聯合會日刊》,以“開通民智,增進民德,發揚愛國精神”為宗旨,圍繞著“改良社會”這箇中心,及時報導了南京本市、江蘇各地及全國學生反帝愛國運動的發展,猛烈地抨擊了日本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展開了對舊制度、舊思想、舊道德、舊習慣的批判,繼續宣揚愛國主義、革命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
張聞天在《南京學生聯合會日刊》上發表的政論,集中地表現了他渴望解救中國的愛國感情,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苦心,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他還積極熱情地傳播了馬克思主義。
張聞天在《南京學生聯合會日刊》的活動,展示了他日後成為理論家、宣傳教育家的才華。

熱血五四青年,東渡日本求學


洛甫洛甫
五四運動奔騰澎湃的大潮退落後,張聞天同許多青年學生一樣,經歷了一段向光明的地方摸索的時期。為了尋找光明之路,他有果敢的行動,卓越的見解,堅韌的奮鬥,也有彷徨、苦悶、迷惘,有時以為找到光明,實則墜入陷坑;明明想徑直達到目的,卻偏偏誤入歧途……
總之,這是一個曲折前行的歷程,對改造這“不合理的社會”的辦法進行了多方探索,對各種各樣救世濟眾的“主義”、“思潮”作了品味、鑑別、揚棄。
“五四”以後,在青年學生中流行一種激進的行動,即實行三個脫離:脫離學校,脫離家庭,脫離婚姻。張聞天是身體力行者之一。這時他對“科學救國”完全動搖了,認為“河海”的課程枯燥無味,成了束縛他學習和奮鬥的桎梏。等到9月開學時,他決心採取一個激烈的行動:脫離已經學了兩年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到哪裡去呢?首先吸引張聞天的是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他想到法國去。他在留法預備班學習了兩個月後,又改變了主意,決定離開,專心一意攻讀哲學,以便從根本上學習與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就在這時,一個剛剛誕生的進步青年組織強烈地吸引著張聞天,這就是李大釗王光祈等發起,1919年7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的“少年中國學會”,他加入以後又被王光祈描繪的一幅人人做工、人人讀書、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藍圖所鼓舞。剛好沈澤民這時也離開“河海”到了上海,於是,張聞天即同他一起試驗過那種一面工作一面讀書的小組織生活。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承擔少年中國學會所辦刊物的校勘、出版事務。
在這一段時間,張聞天就不靠家庭資助,同家庭脫離關係而獨立自主生活了。他的經濟來源,主要來自寫作和翻譯的稿費。他在《少年世界》、《時事新報.學燈》、《民國日報.覺悟》上發表時事短評、書評、散文、新詩、通信等,內容涉及勞工問題、農村問題、文化問題、家庭婚姻和婦女解放問題等。這是他繼五四運動以後,對中國的現狀和革命問題的又一次內容廣泛而具體的思考與探索,發表了不少真知灼見,從中可以看出張聞天改造中國的勇氣和決心。
洛甫影視劇形象洛甫影視劇形象
張聞天和沈澤民過工讀生活不到半年,又感到不滿足了。這時,在國內青年學生中又一次掀起了“出國潮”,赴法國德國日本美國的人越來越多。
1920年7月中旬,在這種大潮流的驅動下,他們一起東渡日本,來到東京。在日本的生活體驗,包括鎌倉海濱神異靈秀的自然風光,在張聞天日後的文學作品中多有反映,使他萌生了對文學的愛好,這時,他的志趣又開始從哲學逐漸向文學轉移了。

探求中的曲折,革命路的發端


洛甫洛甫
1921年1月,張聞天與沈澤民一起離開東京回到上海,這時張聞天對改造社會問題思考的重心已經開始向內心的、精神的方面轉變,他開始對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的文藝思想與哲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翻譯介紹外國文學的第一篇文章——《托爾斯泰的藝術觀》在新文學春花怒放的氛圍中破土而出,從而在新文學界嶄露頭角。
1921年7月1日至4日,張聞天出席了少年中國學會年會——南京大會。會議三天他都沒有發言,但他的內心充滿著對人生與社會問題的思索。這時他幾乎完全沉浸在對“泛愛”、“無抵抗”以及“人格”的崇尚之中。在《民國日報.覺悟》上,他和沈雁冰陳望道就“無抵抗”、“泛愛”等問題展開了一場短暫而又十分認真的討論。
從主觀願望來看,青年張聞天信奉這種泛愛哲學和無抵抗主義出於對冷酷社會的憎惡,反映了他改造社會、淨化人生的良好願望。他的文章中有不少對社會罪惡、道德淪喪的鞭撻,有不少對內心明淨、言行一致、“不為聲色勢利所誘惑”等高尚人格的推崇。對於沈雁冰、陳望道的批評,張聞天聞過則喜、擇善而從、服膺真理、修正錯誤,在尋求真理的道路上摸索前進,張聞天幾經剖析考核較短論長,解開了深淺不同的重重矛盾,這才擺脫了彷徨和苦悶,向著光明之路迅跑。
洛甫洛甫
如果說,在五四運動中傳播馬克思主義,學習用唯物史觀分析中國社會問題,探索中國革命道路是張聞天獻身中國革命的起點,那么在經歷了一番曲折之後,1922年他對於中國亂源的分析和實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討,則是張聞天思想發展過程中的一次躍進。他終於確信科學社會主義是一條通向光明之路。
1922年初,張聞天立志為社會主義“做一個小卒”,但是他並沒有立即走上政治活動的舞台,他越來越傾心於文學。他以譯介外國文藝理論為發端,漸次轉入對外國作家、作品的評價,對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然後才進入文學創作。他的文學道路,是從評論家、翻譯家到作家的道路。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他的外國文學譯著就達到50萬字。
張聞天在譯介外國文藝理論和作家作品中顯示的才華受到社會矚目。遠在美國的中國學友會友們,很希望他到舊金山來,同他們一道開展社會活動。
1922年8月20日,張聞天從上海乘中國遠洋輪“南京號”前往舊金山,同船赴美的留學生有130多人。啟航不久,在黃海遇上風浪,船身如落葉隨水上下,不能自主。天地晦冥、風雲色變之後風平浪靜。年輕的張聞天看著日本的橫濱夏威夷檀香山,都像夢一樣過去了,但他心中清醒地裝著他救國救民的執著意念。
張聞天在美國勤工儉學的生活從舊金山開始了,他的學習主要是利用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利分校的圖書館。柏克利依山傍海,氣候溫和,風光明媚,學校圖書館藏書豐富,設備齊全。通常整個白天或一個上午,張聞天都坐在圖書館裡讀書,翻閱期刊或從事譯著。
在1923年與1924年之交,張聞天結束了他留美勤工儉學的生活,告別了旅美的朋友,告別了舊金山,懷著對中華大地赤誠的愛,帶著創作新小說的強烈欲望,登上“林肯號”郵輪返回祖國,重新踏上黃浦江畔這一塊養育他的熱土。

文壇的新星,潮流的火炬


洛甫洛甫
作為時代的弄潮兒,24歲的張聞天已經在波峰浪谷里經歷了幾番沉浮。與包辦婚姻抗爭的失敗,給他精神上帶來無窮痛苦,是五四運動使他衝破了思想的牢籠,踏上了反抗舊社會、改造舊中國的路;五四時期各種社會思潮紛至沓來,馬克思的革命學說使他振奮,托爾斯泰泰戈爾等的思想又使他惶惑、迷惘。事實的教訓和真理的光芒,引導他找到了走向光明的路,使他決心做一名為社會主義奮鬥的小卒;海外遊子的孤寂、落寞,曾使他一度精神頹唐,但他很快從外國進步文學的翻譯中汲取了生活的勇氣。他決定為改變祖國的命運,首先是改變文壇的貧乏,作一番努力。
1924年5月,張聞天完成了長篇小說《旅途》和三幕話劇《青春的夢》。《旅途》體現了五四新文學運動小說創作的革命精神,通過青年的戀愛與婚姻問題,顯示了強烈而又深廣的社會批判力量。《青春的夢》是《旅途》的姊妹篇,它跨過了個性解放的單純追求,將戀愛同社會革命聯繫起來,著意謳歌與舊社會作戰的叛逆精神,向青年男女指出,反抗舊社會,才能求得光明、自由與幸福。
1924年10月,張聞天到重慶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擔任英文教員。他一到校,就給學生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頎長勻稱的身材,穿上一件黑色花呢長袍,方正而略長的臉上架一副銀絲近視眼睛,俊秀飄逸,一派穩重的江南才子氣度。走上講台,用一口流利的英語,配上溫軟的浦東官話,娓娓而談,怎能不深得學生的敬佩和喜愛呢?他利用講台巧妙地宣傳新思想,針對青年特點,主要宣揚男女戀愛自由,抨擊封建倫理道德。他還組織部分覺悟較高的學生學習《新社會觀》、《共產主義ABC》,使他們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
洛甫洛甫
1925年5月,經過山城重慶實際鬥爭的鍛鍊,張聞天重返上海。回上海後不幾天,就發生了英國軍隊在南京路上槍殺中國示威民眾的五卅慘案。上海全市沸騰了,燃燒了!張聞天激動了,憤怒了!這一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入黨時,張聞天創作了書信體抒情小說《飄零的黃葉》。
小說採用青年知識分子長虹在冬夜給闊別10年的母親寫信的形式,向慈母傾訴了自己自從因婚姻糾紛離家出走,“衝到人生的戰場”以後,艱難的生活經歷和複雜的心理變化,滿懷深情地告訴母親,他要為“創造人生的真意義”而無私地去尋求光明,並請求母親慶祝他的再生。
《飄零的黃葉》寫於張聞天走進共產黨行列的時刻,從某種意上說,長虹曲折的生活經歷與複雜的內心變化,就是張聞天用文學典型化的方法向黨所作的思想發展軌跡的自我解剖,而小說後部長虹對母親說的那些話,簡直就是張聞天對黨立下的誓言。“媽媽,貧窮的、飄泊的與流浪的命運,我已經決意去接受了,我將從這種生活中間去發現而且去創造出人生的真意來。我相信,我將永遠的相信,人生雖是到處充滿黑暗,但在這黑暗的中間,時時有一點點光明閃耀著。不過從前因為我的眼睛被幻想所封閉,沒有看清楚這種閃光究意含有什麼意義,不肯去接受罷了。以後,我親愛的媽媽,你的長虹,將認真地要做一個無私的光明的找求者了。他將把那一點光明拿來,高舉在無窮的黑夜中間,媽媽,他更將借你的精神上的幫助,自己變作光明,照亮這黑暗如漆的世界!”
洛甫洛甫
是的,從“五四”到“五卅” ,張聞天走過的就是一條無私地尋求光明的道路,在入黨後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整個半個世紀中,他雖然經歷了人生少見的曲折、磨難,卻始終堅持真理,探索前進,從不動搖,完美地實踐了入黨時自己立下的誓言。他不僅做了“一個無私的光明的找求者”,而且自身就是一團穿透黑暗、引導人們前進的不滅的火焰。

革命路漫漫,求索意沉沉


洛甫洛甫
張聞天加入共產黨、踏上職業革命家道路以後,接受的第一個任務,是到蘇州參加黨的工作,其公開身份是私立樂益女中的國文教員。課堂,當然是他活動的重要場所,演說也是宣傳新文化、新思想的重要方式。
1925年,莫斯科創辦了一所以孫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學——“莫斯科中山大學”,目的是為國共合作的中國大革命培育政治骨幹。張聞天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從此開始了他留學莫斯科的生涯。
莫斯科中山大學並不是一所風平浪靜的高等學府,這裡各種矛盾交織,充滿著尖銳複雜的鬥爭。“中大”創辦時是一所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學校,學生成分複雜,有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也有不少國民黨員。1925年至1927年,中國革命經歷了從大革命勝利發展到慘遭失敗的重大反覆,國內的狂風巨浪當然會在這裡激起層層波瀾。在蘇聯,“中大”從1925年創辦到1930年夏結束這5年間,正是蘇共黨內反對托洛茨基派的鬥爭經歷了從黨內矛盾發展到公開鬥爭直至“清黨”的過程。中國革命問題是史達林和托洛茨基爭論的焦點之一。“中大”首任校長拉狄克又是托派的一個頭頭。這樣,“中大”的學生,包括張聞天在內,捲入這場鬥爭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當然,鬥爭的引發與進行的方式,又有著“中大”這所學校和中國這批學生自己的特點。應該說,這些鬥爭也是一種學習,雖然付出的代價太大,對捲入鬥爭漩渦的人們,對中國共產黨與中國革命的影響也過於深遠了。然而,身處鬥爭漩渦之中的張聞天經過反覆錘鍊而趨於成熟了。
洛甫洛甫
1931年,張聞天從莫斯科秘密回國。此時,中國革命正處在一個嚴重困難與重大機遇並存的歷史階段,一方面是國民黨向革命力量發動一次又一次的大規模反革命武裝“圍剿”。另一方面,則是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和根據地在反“圍剿”鬥爭中不斷地發展壯大;一方面日本不斷發動的侵華戰爭造成了中華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機,另一方面卻又在這種危機中開始孕育著民族團結前所未有的新機遇;一方面在反“圍剿”鬥爭中黨和紅軍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且正在形成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革命的新道路,然而另一方面也就在此時,王明“左”傾路線開始統治全黨,結果使得已經發展起來的革命力量遭受損失以至陷入絕境。而這時學成回國的張聞天由於受到共產國際的重用被迅速推上了中央的領導崗位,先後任黨中央宣傳部部長、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主席。30年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盛行一時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傾向和王明“左”傾路線的統治,使得身在其中的張聞天不可避免地犯了“左”傾錯誤。

然而可貴的是就在此過程中,他以求實的探索精神,提出了一系列與當時“左”傾錯誤不同的觀點,從而為最終打破這個統治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針對誇大中國經濟中的資本主義成份的錯誤思潮,全面論證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經濟性質,提出軍事上打破“教條式藥方”,採取從實際出發和靈活變化的戰略思想。

危急時刻挑重擔,叱吒風雲鬧革命

洛甫洛甫
張聞天在黨和紅軍的危急關頭挺身出來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徹底摒棄“左”的路線。1935年遵義會議召開,張聞天為會議起草決議。這次會議,毛澤東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接著,張聞天被推舉為黨內總負責人。從此中央結束了王明“左”傾路線的統治,開始了以張聞天為核心、張聞天主持中央工作的張毛合作的新的領導體制。
張聞天受命於危難之際,他立即傾注全部精力和才智,團結政治局和軍委的負責同志,貫徹遵義會議精神,糾正“左”傾軍事路線錯誤,把領導全黨、全軍實現戰略轉變,粉碎敵人圍追堵截的歷史重任承擔起來。
抗戰爆發後,1938年8月,張聞天主持召開洛川會議,與毛澤東相配合制定了黨的抗戰路線。就在中央貫徹洛川會議精神,爭取全民抗戰的時刻,王明於11月從蘇聯回到國內,此時的王明從“左”傾跳到右傾,打著共產國際的旗號,在中央12月會議上,鼓吹一套系統的右傾機會主義觀點,把統一戰線與黨的領導對立起來,主張“一切經過統一戰線” 。
面對這些言論,張聞天始終堅持“洛川”會議定下的根本原則。他在12月會議後的又一次中央會議上指出:“我們雖然主要的是求得統一戰線更加擴大與鞏固,但並不放棄我們自己的基本原則——黨的獨立性。”“對八路軍與新四軍,不僅要擴大,而且要堅持黨的領導。
我們必須擴大三五十萬黨能直接領導的軍隊,統一戰線才能更有力些。”張聞天在關鍵時刻的這一堅定正確的原則立場,對於毛澤東抗戰路線方針的貫徹和敵後人民抗日武裝力量的壯大發展起了重大的保證作用。
洛甫洛甫
張聞天在黨中央長期分管宣傳和幹部教育工作。1938年六屆六中全會之後,他實際上不再在中央負總責,更以主要精力傾注於這方面的工作。從抗戰開始,他先後擔任過宣傳部部長、幹部教育部部長、《解放》周刊負責人等職。他還親自主持馬列著作的編譯出版工作,親自為學員們講課和編寫教材,他所作的《論青年修養》、《論待人接物》等講演,在廣大幹部和青年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42年延安整風開始,張聞天以實際行動回響黨中央號召,深入陝北晉西北農村進行了一年多的社會調查。這次長時間的深入基層的調查使他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獲得一個新的境界,同時也成為他思想作風進一步轉變的一個新的起點。他在調查結束後寫的《出發歸來記》中寫道:“接觸實際,聯繫民眾,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終身事業。”“任何共產黨員,即使他過去既接觸實際,又聯繫民眾,只要他一旦脫離實際、脫離民眾,他就會硬化起來,走進老布爾什維克的博物館,做歷史的陳列品。”他的這番話至今讀來也不失為警世良言。而他後半生做出的新的理論貢獻則是與他這次思想的提高分不開的。
1943年張聞天回到延安之後,就不再擔任中央領導職務,從此時起到1959年廬山會議遭到貶斥為止的10多年中,主要從事部門和地方工作。抗戰勝利後,他身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主動要求到東北做地方工作。先後擔任合江和遼東省委書記、中共東北局組織部長和負責財經工作;建國後轉入外交戰線,先擔任駐蘇大使,接著任外交部常務副部長,這10多年間,他雖然不再直接參與中央的決策,然而卻仍然在一些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上做出了貢獻。其中最大的貢獻是他為新中國的經濟結構和建設方針提供了一個最初的設計思想。
東北地區是我國解放最早的地區,又是在各種經濟層次上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就在東北全境即將解放的前夕,作為中共中央東北局常委的張聞天受東北局的委託起草了一份重要檔案,這就是《關於東北經濟構成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這份提綱的基本思想,乃是以國營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發展的方針。這份首次概括我國新民主主義5種經濟成份的《提綱》上報之後,立即受到中央的極大重視,它的基本思想被吸收到毛澤東的七屆二中全會報告之中,這是張聞天對新中國經濟建設的一大貢獻。
歷史表明,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前提下以國營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並存發展的建設方針,是完全符合我國這樣一個經濟基礎落後的大國國情的,其長遠意義今日也就看得更加清楚。建國以後,張聞天雖然從事外交工作,但他對國內的經濟建設始終十分關心。當1958年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掀起之後,張聞天很快明確地感到“左”的錯誤。他以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度責任心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實地的調查,並一再地在中央的會議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至1959年中央召開廬山會議討論糾“左”時,他便針對“左”的錯誤作了一篇長達3個小時的系統發言,卻未料到因此被打成反黨集團的重要成員,和彭德懷等人一起遭到批判,冤案長達17年之久。
廬山會議後,張聞天被撤銷了領導職務,1960年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經濟研究所當一名特約研究員。處於逆境之中的張聞天並沒有因此而消沉,仍然孜孜以求地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問題,密切結合現實研究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

風蕭蕭兮天地寒,烈士一去不復還

洛甫洛甫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張聞天遭到殘酷的迫害,完全失去人身自由,自然也就被迫
中斷了他對社會主義的探索。1969年10月他從北京被遣送到廣東肇慶。肇慶6年,張聞天已經垂垂老矣,但他的心還是年輕的,他的思想仍然清晰、敏銳。他沒有間斷過對黨和國家命運的思索,對社會主義國家治國興邦規律的探求。他把列寧的一句話寫在檯曆上,作為座右銘:“為了能夠分析和考察各個不同的情況,應該在肩膀上長著自己的腦袋。”
是的,張聞天已經被剝奪得一無所有,他手裡沒有權力,更無法力挽狂瀾了。但可寶貴的是,他始終沒有丟失“自己的腦袋”。
1975年8月,張聞天到了無錫,在太湖之濱,他心情愉悅。此時,他已從“遣送”人員變成了自由公民了。
然而,此後的中國大地變故迭起,風暴叢生,“反擊右傾翻案風”,總理逝世,“天安門事件”……一樁樁事變都在張聞天心裡激起萬丈波瀾。他肺氣腫、心絞痛頻頻發作,終於在1976年7月的一個傍晚,心臟病猝發,一跌倒就再也沒有起來。

中國共產黨歷任領導人

職稱姓名上任日期卸任日期備註
中央局書記陳獨秀1921年7月1922年7月1921年7月中共一大選舉產生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陳獨秀1922年7月1925年1月1922年7月中共二大、1923年6月中共三大選舉產生
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1925年1月1928年6月1925年1月中共四大、1927年4月至5月中共五大推選
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1928年6月1931年6月1928年6月至7月中共六大選舉產生,1931年向忠發被國民黨逮捕殺害後,由王明代理
中共中央總書記博古(秦邦憲)1934年1月1935年1月1934年1月中共六屆五中全會產生
中共中央總書記張聞天(洛甫)1935年1月1943年3月1935年1月遵義會議選舉產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1945年6月1976年9月1945年6月中共七屆一中全會、1956年9月中共八屆一中全會、1969年4月中共九屆一中全會、1973年8月中共十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
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1976年10月1981年6月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1977年8月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
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1981年6月1982年9月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選舉產生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1982年9月1987年1月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
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1987年1月1989年6月1987年11月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產生
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1989年6月2002年11月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屆一中全會、1997年9月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2002年11月2012年11月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012年11月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