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村

沿江村位於巴彥縣東南部,南隔松花江與賓縣隔江相望,東與木蘭縣以黃泥河為界,距哈市110公里,距縣城16公里,哈肇公路從境內貫穿而過,松花江下游重要的貨運碼頭巴彥港碼頭位於該村,年貨物吞吐量達到100萬噸,是巴彥縣重要的貨物集散地。

基本信息

1、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巴彥港鎮沿江村
沿江村位於巴彥縣東南部,南隔松花江與賓縣隔江相望,東與木蘭縣以黃泥河為界,距哈市110公里,距縣城16公里,哈肇公路從境內貫穿而過,松花江下游重要的貨運碼頭巴彥港碼頭位於該村,年貨物吞吐量達到100萬噸,是巴彥縣重要的貨物集散地。 境內“一台山”駝峰與賓縣猴石山遙相互映,沿江村民俗旅遊是巴彥縣大頂子山水電樞紐、驛馬山國家森林公園、森鐵小火車“扇形”旅遊區的軸心。沿江村幅員面積40平方公里,下設11個自然屯,現有耕地面積34042畝,其中濕地面積2140畝,總戶數1919戶,總人口6996人。沿江村組建了江上旅遊船隊,配備了機動旅遊船4艘,衝鋒舟一艘,接送遊客遊覽大自然濕地風光,並擺渡部分遊客往返二龍山風景區。新建占地面積180平方米客運站一座,每日往返哈市一個班次,縣城公交班次每小時正點對發一次,滿足了遊客出行的便利,隨著沿江村基礎建設的完善,旅遊人數隨之增加,今年接待遊客近4萬人。 松花江自西向東貫穿沿江村,已成為天然浴場,每年盛夏遊人絡繹不絕。黃泥河、五嶽河與松花江遙相呼應,形成沿江村三大水系資源。一台山峰巒起伏,泉水清澈,山清水秀。黑瞎溝子母河環抱,景色如畫。江心島濕地引來大雁、野鴨等多種候鳥栖息。這些獨有的天然資源,也奠定了沿江村發展生態旅遊的基礎。 沿江風光帶 進入北方民俗村——沿江,無限的綠色是天然的屏障,街路寬廣,天然的地勢落差,俯視全港,天鵝展翅的燈翼,似在天宇間翱翔,千米紅藍相間的圍欄自下而上,寬廣的迎客石廣場喜迎客來八方,宏偉的彩虹園門設計別樣,綿長的文化長廊通至松江旁,呈現在遊人面前的是:太陽島的姊妹、防洪紀念塔是其兄長,這就是北方民俗村沿江村的江畔風光。 巴彥港江畔公園,規劃於1999年,始建於2001年春季,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由廣場區和休閒區組成,主門距景區200米,東起黃泥河西至五嶽河口,全長1500米,明珠廣場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玉石石雕子母象、玉女吹簫、覓食群鹿分布在公園景區之內;漢白玉荷花橋橫跨溪水之間;情緣假山位居五嶽河口;20把休閒長椅依江而安;300餘株垂柳布滿松江畔;休閒長廊對稱於公園空間;雙臂路燈、椰樹燈、風燈點綴江畔;野山榆、黃槐、山桃醜李12種成樹點綴於園區角落;綿帶、松東錦雞、連翹、八寶景天、荷包牡丹等稀有花木2000餘株栽植於景區之中;具有神奇傳說的“麻丫石”坐落於公園腹地。隔岸觀光,千傾江心島使人眼前豁然開朗,猴石山幻起無數的下鄉,滔滔松江水讓人心情舒暢,孩童打鬧於水之韻的天然浴場,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近在身旁,駁船、客船往來於江面是如此的繁忙,江畔風光盡收眼底,雖沒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壯美,但卻是有著深厚底蘊的東北水鄉。 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建設麻丫天然浴灣,為了健全沿江村旅遊業功能,水上資源的開發是重中之重,經規劃將在松花江巴彥港段主航道西側五嶽河河口處,開發建設4萬平方米麻丫天然浴灣。游泳區面積1500平方米,分設普泳區和高泳區,普泳區面積1萬平方米,引用天然松花江淨化活水,高泳區面積5000平方米,內分高礦區2500平方米,注入“一台山”富含16種礦物質的天然礦泉水,藥療區2500平方米,泳區內分設不同功能的藥物療效區;娛樂區面積1萬平方米,內設餐飲區、商服區、保齡球館、音樂廳等;旱冰、滑冰區5000平方米,供遊人冬夏都能體驗冰上樂趣;休閒運動區5000平方米,以綠地和移栽天然成樹為屏障,內設網球場、門球場和戶外健身器材場。麻丫天然浴灣將成為旅遊度假人員的重要活動區域。也是沿江村發展水上旅遊的支柱項目。 打造“新漁村” 為了旅遊業發展的需要,沿江村將在主街區北側開發四條街30戶“農家樂”漁村,集餐飲、住宿、垂釣、採摘於一體的民俗游,讓繁華都市的遊人體驗到田園風光的美好。讓遊人品嘗鐵鍋燉菜的味美、感受農村土炕的厚熱、鮮食綠色有機食品的佳肴,讓遊人從身心上真正的回歸自然。 沿江村將科學規劃中心屯的發展,將其建設成為松花江沿岸“沿江第一村”,打造成為環境優美、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特色村,明珠港口鎮。

2、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花山鎮沿江村
沿江村位於風景秀麗的長江之濱,東臨白滸山,南望青龍山。現有2000多戶村名,人均收入1000美元,該地以菜農為主,主要盛產菜薹、包菜、大白菜等農產品。

3、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萱洲鎮沿江村
沿江村位於鎮政府的東路,距離鎮政府10公里,衡萱公路在沿江村經過,東邊有湘江河經過。沿江村是因為靠湘江河而得齊名。1960年5月建立沿江大隊,隸屬白沙公社,1984年隊改村,屬糖鋪鄉,1994年屬萱洲鎮,村委會沿江學校內,總人口1010人,七個組,總耕地面積675畝,其中沿江三組屬於大源渡庫區。現在,沿江村村民向小康農村邁進。

4、重慶市南岸區廣陽鎮沿江村
沿江村地處長江沿岸,依山傍水,有江岸線2.5公里,全村現有人口1816人,599戶。耕地面積1292畝,轄2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40人;黨員62人,黨支部1個;團員26人,團支部1個。該村有集體果園1個,面積130畝;魚塘7口,面積15畝,村級年收入2.8萬元。沿江村不僅有豐富的水資源,河沙、鵝卵石等礦產資源也極為豐富,8公里的村級公路貫通全村,一、二級提灌站4個,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完備。

5、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漭水鎮沿江村
該行政村隸屬昌寧縣,漭水鎮,地處漭水鎮北邊,距漭水鎮政府所在地19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33公里。東鄰瀾滄江,南鄰聯福村,西鄰天壇林場,北鄰大田壩鄉。轄老人山、胡廣寨、等2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76戶,有鄉村人口1860人,其中農業人口1849人,勞動力99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84人。 全村國土面積74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146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核桃、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842畝,人均耕地1.34畝,林地108502.96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63.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果、糧食為主。

6、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沿江村
沿江村地處浙東南部沿海,三門灣畔。三門縣的東南部,距縣城海游鎮55千米,地勢優越,交通便利,三面靠海,一面著陸,有豐富的山海資源。境內東北部牛頭門風景區,風景優美,天鵝喜水景點,使人心曠神怡,象徵中韓友誼的崔傅登入點聞名中外,擁有7家水產育苗廠和1000多畝養殖塘,育苗水體面積達1萬立方米,居浙江省之首,盛產青蟹、白蟹、梭子蟹、蛤蜊、對蝦、生珍、佛手等水產品。

7、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濤源鄉沿江村
該村委會隸屬永勝縣濤源鄉 ,地處 鄉政府西北邊,距 鄉政府所在地17.00 公里,到鄉道路為 彈石 路,交通方便,距縣101公里。東鄰保和村委會,南鄰金江村委會,西鄰鶴慶縣,北鄰甘莊村委會。轄下坪、上甘村、楊家灣等16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673 戶,有鄉村人口2697 人,其中農業人口 2687 人,勞動力 1902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720 人。 全村國土面積 40.00 平方公里,海拔 1,322.00 米,年平均氣溫 20.60 ℃,年降水量 606.00 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玉米、油菜、水果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4,803.20 畝,人均耕地 1.8 畝,林地 5,000.0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451.87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298.00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畜牧業 為主。

8、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新街鎮沿江村
地處蕭山城區東北,緊靠錢塘江南沙大堤,杭金衢高速公路、機場路穿村而過,離蕭山國際機場2.5公里,離浙江花木城3.5公里,交通便利,是花木之鄉中的花木村,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2.33億元。全村以種植花卉苗木為農業主導產業,1008戶農戶,戶戶種植苗木,培育了一大批農村苗木經紀人,成立了苗木專業合作社杭州蕭山妙夫苗木合作社,年銷售額達3800多萬元;三產服務業發展迅猛,共出資312萬元建造農貿市場綜合樓,可容納116個攤位。為建設高標準的新農村,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以兩戶聯建方式,開展園中村整體改造,使村民建房依法有序;全村戶戶都裝上了自來水,真正做到了村莊綠化、環境美化、河道潔化、達到了區級生態村的標準[1]。

9、黑龍江省呼瑪縣三卡鄉沿江村
概況
沿江村位於大興安嶺東麓呼瑪縣最南端,三卡鄉最南部,東臨黑龍江,與俄羅斯巴夫洛夫卡隔江相望,西臨嫩江縣,南與黑河相接,是呼瑪縣的南大門,北靠桃園峰水電站,總面積90餘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8萬畝,共有人口538人,人均耕地52畝。
自然地理
沿江村江河縱橫、泡澤星羅棋布,森林密布,本村轄區內盛產蘑菇、黑木耳、猴頭、黃芪、黨參、滿山紅等;動物類有野豬、狍子、黑熊等;水產品有鯽魚等多種龍江珍貴魚類。年有效積溫在2100攝氏度左右,無霜期為105—115天左右,年降水量在400—600毫米左右,最適宜種植大豆。
社會經濟
2005年人均收入8800元。庭院磚圍牆,住房磚瓦化100%,自來水、有線電視、電話入戶率分別為100%,2005年被重新命名為省級文明村。村民收入來源主要是種植大豆,以及養殖業和山產品採集等。主要種植作物有大豆、小麥、玉米等。區域內草原資源豐富,主要養殖品種有肉牛、肉羊、絨山羊、豬、雞、大鵝等。2005年國民生產總值2500萬元。

10、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蛟川街道沿江村
沿江村位於蛟川街道前側,南臨甬江,北靠寧鎮路,總面積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26人,外來人口2235人,下轄胡家、張家、鄭家、上鹹田、塘路外、下鹹田6個自然村,村內有企業27家,2008年沿江村創區高標準環境整治村,被評為蛟川街道農村清潔美化家園行動示範村和區級“文明村”。08年沿江村年可用收入97.36萬元,人均收入10775元,村級經濟總收入1.68億元。09年預計村級經濟總收入將達到1.8億元。新建村民服務中心於2009年2月落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積達836平方米。[3]

11、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陸埠鎮沿江村
沿江村沿江村位於陸埠鎮東北角,由原管家、黃浦、下鄭、鄭家渡、余家五個村合併而成,村土地總面積約2430萬畝,5個自然村,26個村民小組。全村常住戶731戶,戶籍人口1926人,黨員97人,村民代表34人,08年度全村工農業總產值3308.4萬元,集體可用資金49.44萬元,人均收入4750元。潭家嶺延伸東路途徑此村,村北建設姚江大橋,發展前景美好。[4]

中山行政區劃百科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5個街道辦事處,18個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