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征市

儀征市

儀征市隸屬江蘇省揚州市,位於江蘇省中西部,地處長江三角洲的頂端,是寧鎮揚同城化緊密圈層。長江岸線27公里,直順穩定、深泓臨岸是理想的建港岸線,長江、運河兩條大動脈以及貫穿市區北部的國道328,組成了水陸交通網,並隨著潤揚大橋和寧啟鐵路的興建,儀征與上海、南京、揚州、鎮江等大中城市的距離近在咫尺之間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是江蘇省五大重點經濟發展帶之一。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公元前1066-771年西周時期就有了建制。唐宋時已是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宋真宗曾下詔在此熔鑄四位遠祖皇帝的金像,因所鑄之像儀容逼真,而得以“真州”、“儀真(征)”地名。

基本信息

簡介

儀征位於江蘇省中西部, 地處長江三角洲的頂端,是寧、鎮、揚“銀三角”地區的幾何中心,西接南京,東連揚州,南瀕長江,與鎮江隔江相望,北部與安徽省天長市接壤。地勢總體呈北高南低之勢,地貌多樣,南部為長江沖積平原,北部、中部為緩崗丘陵區。

基本概況

儀征,歷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儀征市儀征市
在公元前1066-771年西周時期就有了建制。唐宋時已是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宋真宗曾下詔在此熔鑄四位遠祖皇帝的金像,因所鑄之像儀容逼真,而得以“真州”、“儀真(征)”地名。這裡歷來經濟發達,人文薈萃,古有“風物淮南第一州”之稱。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儀征這塊“寶地”更加風姿嬌嬈,光彩照人。如今的儀征正以一個新型的全國重要的化纖、汽車、化工工業基地,發展中的濱江城市崛起於長江中下游北岸。儀征行政隸屬江蘇省揚州市,位於江蘇省中西部,地處長江三角洲的頂端,是寧、鎮、揚“銀三角”地區的幾何中心,西接南京,東連揚州,南瀕長江,與鎮江隔江相望,北部與安徽省天長市接壤。長江岸線27公里,直順穩定、深泓 臨岸是理想的建港岸線,與寧通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級公路、寧啟鐵路共同組成了儀征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網,隨著潤揚大橋的建成,儀征與上海南京揚州、鎮江、等大中城市的距離近在咫尺。西氣東輸、魯寧輸油等兩條管道在此過江。儀征地理優勢明顯,是江蘇省五大重點經濟發展帶之一。全市總面積903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7個場圃,現有總人口61萬人(註:含非在冊常住人中2.2萬人)。 地勢總體呈北高南低之勢,地貌多樣,南部為長江沖積平原,北部、中部為緩崗丘陵區。這裡屬北亞熱帶季風氣侯區,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氣侯溫暖,為發展農副業生產提供了很好的自然環境。沿江大片圩區土地肥沃,河網密布,歷來是魚米之鄉;丘陵山區宜林宜牧宜副,發展多種經營前景誘人。 2004年,在中共儀征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巨觀調控,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大建設,勝利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全市經濟綜合實力、城市競爭力、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均進入全國百強縣(市)行列,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政通人和的新氣象。

一、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躍上新台階,預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88.1億元、地方生產總值61億元,現價分別增長21.7%和20.4%,可比價分別增長16.2%和15.9%。全市財政收入14億元、一般預算收入5億元,分別增長24.4%和21.4%。全市固定資產投資46億元、地方固定資產投資40億元,分別增長33%和52.7%。農業經濟穩步增長。農業總產值13億元,增長14.6%。20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4.2億元、利稅2900萬元,分別增長20%和18.4%。成片造林、新拓茶果、蔬菜和中藥材基地7.8萬畝,建成優質農產品基地22萬畝。發展節水灌溉農田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平方公里。工業經濟提速增效。全市工業總產值243.9億元,地方工業總產值116億元,分別增長34.9%和32.9%。地方規模工業總產值71.5億元、銷售收入63億元,分別增長36.4%和29.5%。地方技改投入26.1億元,增長93.5%;實施1000萬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99項。全年淨增規模工業企業25家。建築業市場不斷擴大,實現建築業總產值45億元,增長46.7%。

第三產業快速發展。蘇寧電器、世紀聯華等大型超市相繼落戶,鼓樓、萬博商貿區初步形成,旅遊、信息、房地產、社區服務等新型服務業加快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億元,增長15.7%。自營出口總額6100萬美元,增長10.7%。金融服務不斷創新,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突破百億元大關,比年初增加近12億元。

二、沿江開發全面提速,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沿江開發和園區建設力度加大。寧啟鐵路儀征段開通運行,沿江高等級公路儀征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車、二期工程全面開工,建成東門泵站、一心泵站等防洪排澇工程。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管網、220千伏農歌輸變電、110千伏曹山變電所工程加快建設。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儀征經濟開發區和汽車工業園建成園區道路11公里、橋樑5座,鋪設給排水管道23公里。成立開發區東區建設指揮部,啟動開發區東區規劃建設。大連化工、匯眾汽車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聯眾熱電、瑞祥熱電等配套項目加快實施。大連化工二期、匯眾輕客二期、重交瀝青、亞新科凸輪軸、博納化纖、百佳麗照明燈具等項目順利落戶。招商引資取得新的突破。舉辦“招商活動月”兩次,組織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授牌儀式12次。不間斷派出招商小分隊,赴韓國日本歐洲台灣香港廣東上海、浙江、蘇南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招商推介。對進展有困難的53個招商引資項目,實行了市領導掛鈎聯繫制度。全市新批外資項目50個,新開工外資項目30個;契約利用外資2.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分別增長1.3倍和50%。新開工民資項目552個;實際招引民資36億元,增長95.6%,新增民資註冊資本12.8億元。全民創業步伐加快。出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22條政策措施,加快了全民創業步伐。全市新增私營企業704家、個體工商戶3321戶、從業人員15489人。

三、城市建設紮實推進,人居環境展現新面貌規劃管理得到加強。組織修編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大蒲塘、萬年新村等8項修建性詳細規劃,對68項相關工程選址方案進行了規劃審議,拆除違法建設2915平方米。重點工程順利推進。十大類32項重點城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8.7億元,火車站站前路及貨站連線線、石橋河清淤整治等10項工程相繼竣工,石碑小區安置房、商務酒店等7項新建工程和儀城河南岸、天寧塔景區綜合開發等5項續建工程加快推進。環境綜合整治成效明顯。新建、改造城區主次幹道4條4.4公里,改造城區巷道102條,新建公廁10座。鋪設改建城區給排水管道34公里,鋪設污水主幹管道8公里。新建、改造綠地9.1萬平方米。依法關閉非法采砂企業39家。環境質量綜合指數805。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先後通過省級調研和考核,城管創優通過省級考評。村鎮建設有序推進,新集鎮創建為省級衛生鎮。

四、各項改革繼續深化,經濟發展增添新活力,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完善。降低農業稅稅率3個百分點,相應降低農業稅附加,取消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規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農民人均負擔下降67.1元,降幅達43.8%。發放水稻直補和弱筋小麥良種補貼資金953萬元。撤併行政村43個。企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首批12家經營服務型事業單位產權制度改革加快實施;314家事業單位實行全員聘用制度,聘用職工8997人,占應聘人數99%。市屬企業改制掃尾工作有序進行,5家企業公轉民營。

五、社會保障不斷加強,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就業再就業工作得到加強。積極開展失業培訓、轉崗培訓,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實現城鎮安置就業3257人,其中,政府購崗安置就業330人。抓好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工作,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25萬人。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社會化發放率達100%。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覆蓋面均達9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建立。城鄉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4984戶13005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抓好建設領域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繼續推進掛鈎幫扶經濟薄弱村和結對幫扶城鄉貧困戶活動。 人民生活質量有較大提高。改造通鄉公路80公里,建成通村公路310公里,通村公路建設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揚冶線三十里墩至月塘段改造工程春節前可建成通車。疏浚河道20條76.4公

儀征市儀征市

里。新增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2萬人。改造農村貧困戶危房162戶,建成解困房和廉租房40套。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17平方米。地方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118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86元,分別增長10%和14.5%。城鄉居民儲蓄62億元,人均超過1萬元。

六、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文明程度有了新提升; 科教文衛事業加快發展。獲得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稱號。與中科院合作的10個科技項目成功實施。開發國家重點新產品3個,新認定省級民營科技企業1家。各類教育加快發展,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完成校校通教育信息化工程。普通高考和職業學校對口升學考試取得較好成績,職業學校畢業生正規就業率達75%以上。引進各類急需人才1050人。完成博物館圖書館土建工程,組織“月月喜相逢”廣場文化活動20場。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創建省計畫生育示範市活動紮實開展,計畫生育率達98%以上。交通郵電文化教育科技衛生、環境和城市建設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儀征是全國衛生城市,市容市貌美麗整潔,城市功能配套齊全,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市有科學研究會24家,各類專業科技人員19000多人,1996年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稱號;各類學校300多所,其中1所高等院校;4所中等專業學校;公共圖書館2所;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上;各類衛生機構33個,城區醫院4所,已形成比較齊全的醫療預防保健網路。儀征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古蹟有西漢江都王劉非(漢武帝的異母哥哥)墓、唐代的天寧塔、宋元時期的井欄、明代的鐘鼓樓和清代的周太谷墓等;自然景觀有登月湖風景區、石柱林奇景園、龍山竹海、揚州西郊森林公園等;人工園林有白沙公園、揚子公園等。有黎明大酒店、化纖賓館、白沙賓館等一批中高檔賓館遍布市區,方便周到。儀征物產資源豐富,有大量的樹種、植物、砂石、地下水等資源。其中藥用植物有456個品種,蘊藏量2500公斤;砂石蘊藏量3億噸左右;地下水蘊藏量1.3億方左右;開發利用的潛力很大。

自然地理

儀征市處於江淮之間,江淮分水嶺橫貫東西。全市分長江淮河兩大水系,長江水系流域面積近700平方公里,淮河水系流域面積170多平方公里。全市環境狀況良好,農村主要河流水質達地面水Ⅱ類標準,農村空氣環境質量達優級。沿江圩區河流縱橫,水源豐富,土地肥沃,宜糧宜蔬宜漁;丘陵地區野生物種豐富,自然植被較好,生態環境優越,宜林宜牧宜副。這裡屬北亞熱帶季風氣侯區,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氣侯溫暖,為發展農副業生產提供了很好的自然環境。沿江大片圩區土地肥沃,河網密布,歷來是魚米之鄉;丘陵山區宜林宜牧宜副,發展多種經營前景誘人。 儀征礦產資源主要為玄武岩石料、型砂、礪石(球石、花彩石、雨花石)、泥碳、天然地下礦泉水、石油和地熱。其中,雨花石產銷量占全國前列,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歐洲及東南亞地區。農業主產大米、小麥、油菜籽,特產菜鵝、果品、席草、水產養殖,“饞神風鵝”熱銷國內外。

歷史沿革

說起儀征的歷史,西周一個太子叫“蟻”的,封地就在此地,這就是儀征最早的地名啦。春秋伍子胥逃楚投吳,是在本市的倆位見義勇為者“浣紗女”和“漁丈人”的捨命幫助下成功的,解劍渡江處,得名“胥浦”,著名的儀征化纖,就建在這裡。清末避溥儀的諱,改稱揚子縣,辛亥革命成功,恢復儀征縣。儀征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史有“風物淮南第一州”的盛譽。西周一個太子叫“蟻”的,封地就在此地,這就是儀征最早的地名。春秋伍子胥逃楚投吳,是在本市的倆位見義勇為者“浣紗女”和“漁丈人”的捨命幫助下成功的,解劍渡江處,得名“胥浦”,著名的儀征化纖,就建在這裡。漢朝時,這裡是吳王劉濞的地盤,他領銜挑起“八王之亂”,就在境內的銅山鑄錢來著。隋煬帝開運河,沿河建了四十多座行宮,咱這裡有兩座,一曰臨江宮,一曰揚子宮,從此有了揚子的名稱,這段江面就叫揚子江。 自唐至清,儀征便為水陸要衝,古運河由此通江達淮,隋唐起即成為漕鹽綱運中轉之處,到唐宋時已成為著名的工商城市和園林城市,這裡物產豐富,手工發達。五代時,接過吳國皇帝楊溥的駕,改名“迎鑾”。到了北宋,皇帝信道,聽說在境內的二亭山發現了王氣,便命在此塑真武像,因儀容逼真,賜名儀真,後升為真州。直到清朝初期仍為兩淮一帶有名的繁華富庶之地。 清初為避胤禎(雍正)的諱,改名儀征。 1986年撤縣設市改為儀征市。 在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涌下,儀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發展成為長江三角洲頂端一顆璀璨的明珠。

風土人情

過年
春節) 舊時新年初一子時一過,便有人帶上豬頭三牲、香燭、鞭炮,趕到土地廟去燒頭香。燒完香回家不再睡覺,等待天亮。天剛一放亮便天”財門”(大門),點燃香燭、鳴放鞭炮”接年”。接著晚輩起床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吃桔子和雲片糕,叫”走大局”、”步步高”。然後吃早飯”湯圓和麵條。早飯後,中青年人出門向街坊鄰居拜年,家中備有香菸、瓜子、糖果、糕點等食物,由老年人接待來拜年的客人。中午不做新飯菜,吃除夕晚餐餘下的飯菜,叫”隔年陳”(”隔年陳”有的一直吃到正月初四)。 初一這天,不用刀剪等利器,以圖避凶;不洗曬衣物,以示閒暇;不掃地,以求”聚寶”。正月初五日叫”財神日子”,人們一起床就”挑財神水”。然後到家門外附近路去燒錢化紙,叫”燒利市”。早飯有的吃圓宵,有的吃麵條,有的煎食臘月二十四煮的糯米飯。這天,還有穿戴財神衣帽、戴著面具的上門賀財神者,叫做”跳財神”,主人施以糕饅,表示”謝財神”。 新中國成立後,燒香敬神之俗在不少家庭中已經不見,初一這天,有些單位舉行團拜,人民民眾還開展向烈軍屬拜年及各種文化活動。

冬至
揚州人稱為”大冬”,又稱”過小年”。舊時冬至這天,商店、手工作坊、學堂都要放假一天,俗有”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湯圓,先生不放假,學生不把錢”之說。這天,揚州人還有煮食蕃飯(南瓜)之俗,說明大冬吃蕃瓜可以免災。

六月六
這天,揚州人中午包餃子吃,說是這天吃了餃子不會疰夏。舊時還有六月六洗澡之俗,不僅人洗澡,還給貓狗洗澡,俗有”六月六,洗澡白;貓洗澡,狗淘浴”之說。

清明
這天早晨,不少人家吃自製的燒餅,有的燒餅還和嫩柳葉和面做,說是吃了不生災,此俗現今仍然可見。不少家庭還有清明上墳祭掃和踏青(野外郊遊)的習慣。

打春
封建時代,每逢春這一天,揚州城裡各衙門的大小官員都身穿官服,齊集知府衙門。自知府(太守)起,按官職大小依次手執彩杖鞭打泥塑的“春牛”,邊打邊向”春牛”拋撒稻、麥、豆等農作物,直到泥牛打碎,謂之”打春”。揚州人至今仍把立春叫做”打春”。這天早餐,家家吃湯圓。

經濟概況

儀征,歷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 上繁衍生息。在公元前1066-771年西周時期就有了建制。唐宋時已是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宋真

儀征市儀征市鑫洋空心磚廠
宗曾下詔在此熔鑄四位遠祖皇帝的金像,因所鑄之像儀容逼真,而得以“真州”、“儀真(征)”地名。這裡歷來經濟發達,人文薈萃,古有“風物淮南第一州”之稱。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儀征這塊“寶地”更加風姿嬌嬈,光彩照人。如今的儀征正以一個新型的全國重要的化纖工業基地、發展中的濱江城市崛起於長江中下游北岸。 儀征市著重培育做強“五大經濟板塊”,即:石化及物流倉儲業板塊、高新技術及船舶製造業板塊、汽車及零部件板塊、城市中心區板塊、農村經濟板塊。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0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約2200美元),實現財政收入17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7億元;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27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35元;實際利用外資2.35億美元,民資63.5億元。揚子石化、金陵石化、南化、江蘇油田、揚子巴斯夫等知名企業緊鄰為伴。全市目前已形成化工、汽車及零部件、紡織、船舶製造、高新技術、照明器具等支柱產業。境內有亞洲最大的化纖原料生產基地—儀征化纖公司、全國最大的內河中轉油港—南京港股份公司、國家一級建工企業—華興建設公司、全國最大的活塞環生產基地—儀征雙環活塞環有限公司、上汽集團自主品牌汽車生產基地—上汽股份公司儀征汽車廠、上海匯眾汽車公司儀征輕型客車 廠、長航集團金陵船舶公司、大連化工等為代表的大型企業;雙環活塞環、飛新照明、史福特照明、貝得電機、無紡基布等一批企業為知名的全國“單打冠軍”。“十五”期間,全市累計創造地區生產總值383.5億元、實現財政收入59.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5.4億元,分別是“九五”期間的1.6倍、2.1倍和3倍。突出沿江開發和園區建設,狠抓重要產業、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發展,積極推進信息、旅遊等新興服務業發展,初步形成了三大園區、五大產業互動並進的發展新格局。產業和資本快速集聚,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8億美元,是“九五”期間的22倍,累計招引民資120億元以上;8家世界500強企業、22個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落戶儀征。儀征地方經濟發展加快,地方生產總值占全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58.5%提高到70%,地方財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40.9%提高到72%,地方工業產值占全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40.3%提高到51%。因此,過去的五年是經濟發展最快的五年,是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五年,也是人民民眾得實惠最多的五年。“十五”計畫的主要發展目標全面超額完成,以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200美元為,儀征經濟社會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行政區劃

儀征市位於江蘇省中西部。東經119°02'-119°22',32°14'-32°36'之間。西接南京,東連揚州,南瀕長江,與鎮江隔江相望,北部與安徽省天長市接壤。面積901平方千米。
Yizheng Shi
0514
321081
211400
市人民政府駐真州鎮
2005年底,儀征市轄9個鎮、2個鄉。
真州鎮 面積 77.27平方千米,人口165713人。
青山鎮 面積 46.63平方千米,人口 26225人。
朴席鎮 面積 53.77平方千米,人口 36417人。
新集鎮 面積 63.86平方千米,人口 39632人。
新城鎮 面積 95.01平方千米,人口 64166人。
馬集鎮 面積106.93平方千米,人口 46546人。
劉集鎮 面積 90.53平方千米,人口 44777人。
陳集鎮 面積 78.53平方千米,人口 38420人。
大儀鎮 面積108.63平方千米,人口 44701人。
謝集鄉 面積 67.18平方千米,人口 26474人。
月塘鄉 面積 78.96平方千米,人口 29311人。

政治

市委書記:程希長:張震宇

各項指標

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3.5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5.9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22565元、10230元。

2013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2.5%;市轄工業開票銷售增長3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出口總額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3%、14%。

歷史建築

鼓樓

位於揚州儀征市區城河景觀帶,建於明代成化23年(公元1487年),位於儀征市政府所在地真州鎮中心。

儀征市儀征市
歷經清代及建國後多次維修,2000年又對其進行了大修,保存了原有風貌。坐北朝南,台基面闊26.8米,進深20.9米,高6.75米。樓體建在有拱門的通道的高台基之上,面闊三間8.2米,進深5米,兩層,層面鋪簡瓦,為帶迴廊的重檐九脊歇山頂式結構建築。該樓通高28.6米,占地面積518.86平方米,為江蘇省現存三大鼓樓之一。

有碑記兩方,一方為嘉靖甲申年間(公元1542年)記載鼓樓被闢為關王祀祠的情況;一方為嘉靖44年間(公元1565年)記載倭寇侵犯我東南沿海的史實。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的故宅就在鼓樓以南的崔家巷。

天寧塔

坐落在城河南岸,與鼓樓對峙,隔河相望,與鼓樓並稱為真州“雙壁”。它始建於唐代景龍年間(公元709年),毀於五代十國,宋代重建,又毀於宋元戰火,歷代屢建屢毀,現存為明代初年建築。其特點是:殿大、佛大、鍾大、鼓大、寶鼎大。殿內三尊主佛身高5米。大雄殿二側牆上嵌有石刻羅漢五百幅,其藝術水平之高更為罕見。寺內主要殿宇有八殿、二十五堂、二十四樓和其他建築。塔身外部為正八面形仿樓閣形狀,外部層層有徊廊,磚木結構建築;塔體內部為正方形,層層收宿,交錯上升,總體氣勢十分壯觀,現僅存塔身,高47.2米。

物產資源

儀征物產資源豐富,有大量的樹種、植物、砂石、地下水等資源。其中藥用植物有456個品種,蘊藏量2500公斤;砂石蘊藏量3億噸左右;地下水蘊藏量1.3億方左右;開發利用的潛力很大。

特產風鵝

揚州風鵝醃製方法非常奇特,煮熟食用,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膩、酥嫩可口,絕對讓你過吃不忘。風鵝即鵝經屠宰後取出內臟,但不去毛,經胳制風乾、而製成的一種特殊醃臘鵝製品。

(一)特點

風鵝羽毛豐滿艷麗,造型獨特,形完整,肉質鮮嫩,臘香濃郁。

(二)選料

製作風鵝選用健康無病、羽毛絢麗、雄壯健美的鵝,其中以公鵝或野鵝最佳。

(三)配方

去髒鵝100公斤,鹽5一6公斤,白糖1一1.5公斤,花椒0.1-0.2公斤,五香粉0.1公斤,硝酸鈉50克。

(四)加工工藝流程

宰殺放血一去內臟一塗料醃製—風乾。

(五)加工方法

1、宰殺放血採用口腔刺殺法,儘量放盡血液。

2、去內臟在頸基部、嗉囔正中輕輕劃開皮膚(不能傷及肉),取出嗉囔、氣管和食管,在肛門處旋割開口,剝離直腸。取出包括肺的全部內臟。特別注意操作衛生,不能把羽毛弄髒弄濕:再用於輕輕將皮、肉分開,以暴露出胸脯肉,腿肉和翅膀肉為度,而頸端、翅端、尾端和腿端的皮肉應相連,不能把撕脫。

3、抹料醃製把輔料粉碎混勻,塗抹在鵝體腔、口腔、創口和暴露的肌肉表面。然後平放在案板上或倒掛胯制3~4天,不能堆疊,以便保護羽毛。

4、風乾用麻繩穿鼻,掛於陰涼乾燥處,經半個月左右的風乾即為成品。

放入金針菇等燉湯吃,或者白煮後,斬掉,蘸醬油等吃。

城市榮譽

國家級
全國科技先進市;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全國衛生城市;
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際百強市;
全國環境整治優秀城市;
全國平原綠化百佳市;
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
省級
江蘇省文明城市
現在轄區內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揚州市縣級行政區劃

行政單位地名
市轄區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
寶應縣
縣級市儀征市高郵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