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種長柄勾頭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擊樂器,後成為兵器。本義:一種用竹或木製成的,起撞擊或前導作用的古代兵器。基本字義1. 古代的一種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無刃。2. 戟柄。3. 古八體書之一:~書(用於兵器上)。4. 姓。殳姓源出有三:1、出自姜姓,是因功獲賜的姓氏。相傳,炎帝神農氏的子孫伯陵,同民人吳權的妻子阿女緣婦一見鍾情,兩人便私下結合了。緣婦後來為伯陵生了三個兒子。第三個兒子名叫殳,是箭靶的發明者,因此,帝堯封他為殳侯,賜他以殳為姓,稱殳氏。2、以兵器名作為姓氏的姓,以兵器名為氏。古代時,每逢一年開始的第一天,要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有殳仗隊和兵甲遊行接受檢閱。每隊各設有將軍一人指揮隊伍。所謂殳仗隊,即後來的儀仗隊。殳,是一種竹製的兵器,長一丈二尺,頭上不用金屬為刃,八棱而尖。殳仗隊將軍的後代,便以兵器名“殳”作為姓氏。3、出自有虞氏,以祖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載,舜為部落首領時,有虞氏族人殳斨(Qiāng 音槍)為舜大臣。殳斨的後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殳”命姓,遂成殳姓一支。

基本信息

漢字信息

殳

據文獻記載,殳長一丈二尺,柄為竹木質,呈八棱形,柄端安有金屬(多為青銅質)的殳頭,稱為“首”。一般認為殳是由原始社會中狩獵用的竹木棍棒發展而成。從出土實物看,可分無尖鋒和有尖鋒兩類。在有關商朝的文獻中未見殳的記載。周朝把殳列入“車之五兵”,是實戰兵器。戰國時期,步、騎兵的地位上升,殳因其殺傷作用差,只作為侍衛的守備兵器,是“步卒五兵”之一。《司馬法》言“執羽從杸”,說明殳還同旂祋旆並用,又是軍事指揮的一種標幟。漢朝以後,殳被淘汰。


田字格中的“殳”字田字格中的“殳”字

殳拼音:shū注音:ㄕㄨ

部首:殳,部外筆畫:0

總筆畫:4

五筆86:MCU 

五筆98:WCU

倉頡:HNE

鄭碼:QXA

筆順編號:3554

四角號碼:77407

釋義

基本字義

1.古代的一種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無刃。

2.戟柄。

3.古八體書之一:~書(用於兵器上)。

4.姓。

詳細字義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種長柄勾頭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擊樂器,後成為兵器。本義:一種用竹或木製成的,起撞擊或前導作用的古代兵器

2.同本義

殳,以杖殊人也。——《說文》。段注:“杖者,殳用積竹而無刃”。毛傳:“殳長丈二而無刃是也。殊,斷也。”

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於兵車。——《周禮》

授旅賁殳。——《周禮·司戈盾》

執殳而立於道左。——《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詩·衛風·伯兮》

3.又如:殳仗(古代宮廷中的一種儀仗)

4.秦書八體之一。如:殳書(古代刻於兵器或觚形物體上的文字);殳蟲(秦書八體的殳書和蟲書)

5.姓

百家姓殳

殳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是因功獲賜的姓氏。相傳,炎帝神農氏的子孫伯陵,同民人吳權的妻子阿女緣婦一見鍾情,兩人便私下結合了。緣婦後來為伯陵生了三個兒子。第三個兒子名叫殳,是箭靶的發明者,因此,帝堯封他為殳侯,賜他以殳為姓,稱殳氏。

2、以兵器名作為姓氏的姓,以兵器名為氏。古代時,每逢一年開始的第一天,要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有殳仗隊和兵甲遊行接受檢閱。每隊各設有將軍一人指揮隊伍。所謂殳仗隊,即後來的儀仗隊。殳,是一種竹製的兵器,長一丈二尺,頭上不用金屬為刃,八棱而尖。殳仗隊將軍的後代,便以兵器名“殳”作為姓氏。

3、出自有虞氏,以祖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載,舜為部落首領時,有虞氏族人殳斨(Qiāng音槍)為舜大臣。殳的後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殳”命姓,遂成殳姓一支。

得姓始祖:古時候,竹製兵器叫殳,是古老的武器,當遠古人類還沒使用金屬時,狩獵和戰爭前,要手持殳舞蹈,這即是動員練習,又是祭神和鼓舞士氣。後來在上古時,慶典操舞中就有殳仗隊,而負責率領殳仗隊的官員,他後代人以官職為姓,又形成了一支殳姓。遠古時候有個人物叫殳斨,他是舜帝的大臣,殳斨的後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殳為姓,遂成殳姓一支,故殳氏的後人奉殳斨為殳姓的得姓始祖。

殳姓分布:殳姓主要分布浙江省嘉興市一帶。

字源演變

日本明朝體
日本明朝體

甲骨文

甲骨文
香港明體
香港明體
金文
金文
台灣細明體
台灣細明體
楷體
楷體
國大陸宋體
國大陸宋體
小篆
小篆

兵器介紹

殳,是中國古代一種用於撞擊的長柄兵器。東周時期使用普遍,有的史書上稱作“杵”或“杖”等。後來又稱作“棍”“棒”,是中國古代一種打擊型兵器,不但用來防身自衛,還是裝備軍隊的重要實戰兵器。一般認為殳是由原始社會中狩獵用的竹木棍棒發展而成。
周代戰車上裝備五種兵器,稱作“車之五兵”。《周禮·月令》篇載:“季秋之月……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五戎即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周禮·夏官·司右》鄭玄註:“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
殳為周代五兵之一,古代文獻中不乏記載。然而在曾侯乙墓出土殳之前,它到底為何形制,一直因缺乏實物證據不得而知。1955年安徽壽縣蔡侯墓曾出土過殳,卻定名為三棱矛,後來才根據我省考古成果予以正名。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7件殳、14件晉。殳有刃,晉則無刃而僅有銅套,桿均為積竹木,八棱形,外表纏絲線。其中3件殳刃部較長,一側的刃上皆鑄制篆書一行“曾侯之用殳”,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惟一一次出土自銘為“殳”的兵器,真正徹底解開了殳的形制之謎。

戰國銅殳

2008年10月14日,考古人員在展示剛剛出土的戰國銅殳,該銅殳是在位於襄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沈崗墓地奧航公司建設工地一小型戰國豎穴土坑墓葬內發現的,據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介紹,這是襄樊市首次發現的戰國銅殳。該銅殳長度為6厘米,加上1.45米的木桿,整個殳的長度為1.57米,由於這類儀仗性質的兵器極少在小型墓葬中出土,文物就顯得非常珍貴。

古代兵器

拼音是shu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