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

騎兵

騎兵是陸軍當中,騎乘動物作為移動手段的兵種。並不是所有使用馬匹的軍種都稱為騎兵,有些步兵如龍騎兵使用馬匹移動,但下馬作戰。騎兵一般指在馬背上戰鬥的兵種。其行動輕捷,受地形、氣象影響較小。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陸軍的主要作戰兵種。中外戰史上常見以少量騎兵牽制大量步兵。

基本信息

概述

1騎兵

騎兵是指騎馬作戰的軍隊士兵

騎兵是一支有組織的快速部隊,他們能快速的打擊對手,也能在戰況不利時迅速撤退,脫離戰場(除非和他們交戰的也是支移動力極高的快速部隊);是由一群經過長期訓練,能在馬背上作戰的士兵組合而成的。由於速度快,騎兵通常都是擔任偵察任務,或是在敵方部隊剛成軍與集結時,進行連打帶跑的游擊擾敵工作。

17世紀30年代戰爭時,參戰國軍隊中一般都有40%一50%的人員是騎兵。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法、俄國均編有騎兵集團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軍曾有17個騎兵軍,八十多個騎兵師。中國歷史上騎兵的極盛時期是元朝,騎兵部隊主要裝備有弓箭馬刀標槍戰斧等。中華民國時期,騎兵最多時達二十多個師。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自1928年4月建立第一支騎兵分隊起到解放戰爭後期,全軍發展至12個騎兵師,目前,只在邊防部隊中保留少量騎兵分隊。

歷史

1騎兵
雖然人類學會騎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久,但直到鐵器時代,騎兵在戰爭中仍不普及,相對無論是衝擊任務或者作為射擊平台,都主要由戰車完成。此時馬對戰爭的主要貢獻也主要限於牽引戰車。戰車的主要缺點在於較高的成本和對平坦地面的要求,因此其地位逐漸被削落,更多的部落在自己的戰爭中選擇使用戰車而不是騎兵,但直到希臘時期,騎兵仍然沒有被作為兵種而受到重視。

我國是世界上較早擁有騎兵的國家之一。中國在春秋時代以前作戰以車戰為主,步兵僅起輔助作用,兵車的數量多少成為軍事實力的象徵,基本沒有騎兵這一兵種。到春秋時期步兵開始興起,軍隊成為車步並重,各國的軍隊中有了少量的騎兵,同戰車步兵混編,僅是一種無足輕重的輔助力量。到了戰國時代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戰術的多樣化及同北邊遊牧民族的戰爭需要,騎兵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正式登上戰爭舞台。

中國騎兵

最早建立騎兵兵種的國家是趙國。中國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叫做“疇騎”是我國最早的騎兵。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開始推行胡服騎射,中國正式形成騎兵兵種。趙國為“四戰之國”,周邊強國林立:東南為齊、中山;南為韓、魏。西為秦、林胡,北為樓煩、東胡,東北為燕。林胡、樓煩、東胡號稱三胡,是崛起於大漠南北的遊牧民族,勇猛剽悍,擅長騎射,對秦、趙、燕構成很大威脅,趙國受害尤烈。
由於中國北部多山地,特別利於三胡的輕騎,而不利於中原的車戰。
趙自建立騎兵以後,“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
又“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起靈壽,北地方從,代道大通”。趙國的騎兵部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列國望風景從,也紛紛建立大規模的騎兵部隊。騎兵作為新興的技術兵種,對騎士的選拔十分嚴格。《六韜·犬韜·武騎士》的標準是:年紀在四十以下,身長在七尺五寸以上,體魄健壯,超過常人,擅長騎射,矯捷靈便,進退周鏇,敢於“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凡被選中為騎士的,都享有很高的待遇。《六韜·犬韜·均兵》說,戰國騎兵的編制是五騎一長,十騎一吏,百騎一率,二百騎一將。但在山地作戰時,也有編為三十騎一屯,六十騎一輩的。這也與步兵的編制大體相同。戰國時步兵編制基本上採取十進制,是:“五人而伍,十人而什,百人而卒,千人而率,萬人而將。”在什、卒之間,經常還有“屬”,為五十人。“卒”也稱為“閭”。據秦始皇兵馬俑的騎兵方陣,則四騎一組,三組一列,九列一百八騎為一陣。可見騎兵的編制因地形或國別不同,也有差異。戰國時列國的騎兵兵種作為步兵的輔翼力量,配合車、步兵深入長驅,絕敵糧道,追敵敗兵,或襲擊敵人之兩翼,或掩襲敵之前後,成為了當時一支最活躍的軍事力量。
辭例的研究,認為中國的騎射早在殷代已經產生了。
《詩經·大雅·綿》中的“走馬”一辭,顧炎武釋為“單騎之稱”,說明西周時期仍保持著殷代單騎的傳統。春秋時,晉大夫趙旃曾以良馬二,供他的叔父與兄弟做單騎,救了他倆。鄭大夫子產聽說諸大夫想殺公孫黑,忙從外地乘單騎而歸。魯大夫左師展也想乘單騎從齊回國。可見,春秋時也有單騎的習慣。
騎術雖然在殷代已經出現,並經歷宗周、春秋數百年,但卻沒有發展成為騎兵部隊,這是有深刻社會根源的。
首先,古代中國是一個農耕民族,殷周社會的組織形式是個集政治、經濟和軍事為一體的農村公社制度。農耕民族的保守性,農村公社的封閉性都沒有為大規模的騎兵的出現提供必要的社會物質條件。
其次,中國古代的戰爭還保存著“結日定地”的原始形式,在大平原上排好方陣進行決戰,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於一次性的衝擊。在這種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戰爭,騎兵的威力還不如車兵,“一車當十騎,十騎當一車”。所以在車兵盛行的時代,騎兵派不上用場。
其三,騎兵是一支靈活機動的力量,擅長散兵作戰,可以“踵敗軍,絕糧道,擊便寇”。而春秋時的戰爭規模小,時間短,機動性差等特點處處限制著騎兵的發展。
其四,騎兵要求將士有高超的騎術和良好的個人技藝。這對於非遊牧民族來說,是需要長期訓練和培養的。春秋時那種“三時務農而一時講武”的民兵制,也培養不出具有專門技藝的騎兵。所以儘管殷、周時代中國已有單騎出現,但它始終未能轉化為大規模的騎兵。
戰國時,由於農村公社瓦解,民兵制為常備軍制所取代,由於戰爭規模和戰爭方式的轉化,大規模野戰和圍城戰的頻繁發生,要求部隊具有快速、靈活和突擊性,這就促進單騎迅速發展成為騎兵。
我國是世界上較早擁有騎兵的國家之一。中國在春秋時代以前作戰以車戰為主,步兵僅起輔助作用,兵車的數量多少成為軍事實力的象徵,基本沒有騎兵這一兵種。到春秋時期步兵開始興起,軍隊成為車步並重,各國的軍隊中有了少量的騎兵,同戰車步兵混編,僅是一種無足輕重的輔助力量。到了戰國時代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戰術的多樣化及同北邊遊牧民族的戰爭需要,騎兵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正式登上戰爭舞台。

戰國時代(含秦代)

歷史進入戰國時代,戰爭已經從早年的死板的兵車戰術的正面戰,轉向更為機動靈活的作戰方式。騎兵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出現了,當時各大國均建立了騎兵部隊,如秦、趙等國均號稱“車千乘,騎萬匹”軍隊作戰由步騎為主漸漸轉變為車騎並重。進行最大變革的首先是趙國。地處北邊的趙國,與樓煩,林胡,匈奴等少數民族為鄰,深受其擾邊之苦,而趙國傳統的車步兵,在與靈活、快捷的胡人騎兵作戰時十分不利。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富國強兵,趙武靈王在國內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他聲明“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削減軍中的車兵,增加騎兵;要求改漢族傳統寬袍大袖的衣服為胡人式的緊身服裝,方便於進行騎射。從這裡開始中原各國中騎兵地位逐步提高,成為軍隊的一支主要力量。趙國也因為有了這支強大的騎兵,使之成為戰國後期軍事上能與秦國抗衡的強國。

阿拉伯輕騎兵阿拉伯輕騎兵

戰國時開始大量的使用騎兵作戰。趙國以步騎兵攻林胡,樓煩“略地千里”,李牧用萬餘騎配合步車兵大破匈奴殲敵十餘萬。秦國也以騎兵精良著稱,秦趙長平之戰,秦將白起用五千精騎截斷趙軍,對長平一役全殲趙軍四十餘萬起到了關鍵作用。楚漢戰爭時項羽曾於彭城之戰時用3萬騎士大破劉邦與諸侯聯軍56萬,並斬殺了近30萬,這次慘敗使劉邦認識到了騎兵的戰鬥力,為了對抗項羽的騎兵而起用秦國降將李必、駱甲為校尉訓練騎兵,後韓信在破趙之戰(就是列背水陣那次)中也是用兩千輕騎偷襲敵軍大營。

戰國及秦代的騎兵配有齊全的鞍韉,但是沒有馬鐙這對馬上的格鬥戰十分不利,所以當時的騎兵主要武器為弓箭,作戰以騎射為主,少量的使用青銅劍、戟作戰。(劈砍時劍容易折斷,以戟為主)並且這時已有專用的馬甲出現。(用於保護戰馬的防具)從出土的兵馬俑可以看出當時秦軍已是採用車、步、騎混合編隊,鞍馬俑以持弓為主,戴小帽,穿緊腰窄袖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裝束便於騎射。這一時期兵法中也有了對騎兵使用的論述。《孫臏兵法》就曾說“險則多其騎”。

兩漢時代

進入兩漢時代,迎來了中國騎兵發展的黃金時代,因為對匈奴等遊牧民族作戰的需要,騎兵迅速壯大,軍隊作戰從以前的車騎並重轉變為騎兵取代車兵,騎兵成為決定勝負的力量。

說到漢代騎兵的發展就該說匈奴騎兵,匈奴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全族均為能騎善射之士漢初處匈奴已號稱“控弦之士”三十萬,時刻威脅著漢朝的北部。匈奴人是典型的亞洲式輕騎兵,他們作為遊牧民族,從小生長在馬背上,長於騎射,他們馬術精良,射術奇佳,只穿輕便的皮甲十分靈活。漢的晃錯曾在《言兵事疏》中說匈奴有三大長處為漢軍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其二,險道傾厭: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其三,風雨罷勞,譏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這也就指明了騎兵較之車兵的較大優勢,車兵只能在平原之上才能發揮威力,而騎兵在較狹小的地形也能做戰,比車兵更為機動靈活。

到了漢朝時為了改變對匈奴作戰的不利被動局面,漢朝大力發展騎兵,至武帝時已能運用十餘萬騎兵主動出擊,對匈奴作戰歷時數十年,漢的名將衛青霍去病等多次率數萬騎兵,採用迂迴包抄,深入敵後等戰法大破匈奴。其公元前119年武帝以衛青,霍去病二人各帶五萬騎出擊,以步卒數十萬,馬十餘萬匹轉運輜重。霍去病部深入匈奴兩千餘里,大破敵軍封狼居胥山(在今蒙古)而還,傳為佳話。

古代騎兵古代騎兵

這一時代一個重要成就就是官馬制度的確立,漢為了對抗匈奴,發展騎兵,建立了飼馬的制度。漢文景時期頒行“馬復令”用免役的辦法鼓勵民間養馬。並在中央和地方設立專管的馬政機構。中央任命太僕(就是弼馬溫了)管理,在地方設有馬丞負責。這些官員負責馬匹的飼養以備軍用。從漢初至武帝時即有廄馬四十餘萬匹。這一制度保證了漢朝對匈奴作戰的大量馬匹的消耗。

在漢代騎兵發展壯大,成為軍隊的主力軍種,取代戰車的位置。兵種內漢代已經有了輕騎兵和重騎兵之分。輕騎兵基本無甲,武器以弓箭為主,配備較矮小的戰馬,重騎兵著,武器為,環首刀等近戰武器,配備高大的馬匹用於衝鋒陷陣。漢代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出現了更適於馬上作戰的環柄長鐵刀,(就是環首刀了)刀脊厚,刃鋒利適於劈砍,成為騎兵的重要武器。一般來說漢代的騎兵主要武器有:矛、刀、戟、弓、弩(臂張弩)等。這一時期騎兵作為機動兵力的戰術也得以發展漢軍在與匈奴作戰中就大量採用了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作戰。

三國、晉、南北朝時代

這是一個戰亂的時代,戰爭十分頻繁,特別在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大量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騎兵的運用達到了更高峰,交戰各方(主要是北方)都大規模的使用騎兵,騎兵成為戰場上的最重要的兵種,我國的騎兵也發展到了重騎兵的時代。

總的來說北方的軍力較南方強,北方各國多為少數民族政權,最初的軍隊均為騎兵,發展後步兵漸漸增多,但軍隊的主力仍為騎兵,作戰時動用相當多的騎兵參戰。如前秦的苻堅南下動用了騎兵二十七萬;北魏太武帝侵宋時以騎兵六十萬渡淮,直逼長江;梁魏鍾離之戰中魏軍八十萬中有騎兵二十四萬。可以說這一時期騎兵戰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

而這時期一大重要發展就是馬鐙的發明,我國最早的馬鐙在西晉中出土,可以說我國最晚在晉代就有了馬鐙。(可偏有人說馬鐙是歐洲人先發明的。)馬鐙可以說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類文明。軍事上,馬鐙的出現使騎兵的近距離格鬥戰更容易,(有了借力之處)並且有利於騎兵的長距離行軍。(減少疲勞)能更有效的發揮出騎兵機動性好,衝擊力強的優點。在西方馬鐙的發明,導致了中世紀西式重騎兵,騎士的出現。(一種大而無用的傢伙)這一時期的騎兵以重騎兵為主,當時的重騎兵人馬均披鎧甲-甲騎具裝。防護力很好對步兵而言有極大的衝擊力。當時重騎兵的防護力很強,騎兵武器除了弓箭外,(不管什麼時代,這總是東方騎兵的主要武器。)長兵器大量使用穿透力更好的騎兵用長矛即“槊”(也叫“矛+肖”),而戟逐步被淘汰,成為一種禮儀用的擺設。而短刀也成為騎兵的制式武器,與前代的環首刀相比,這一時期的刀,刀體加寬,刀頭由斜方形改為前銳後斜,更適於實戰。

隋、唐、五代時代

騎兵已經確立了在軍中的地位,在這一時代騎步並重,各國的騎兵規模雖不及南北朝時期,但是騎兵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受到較大的重視。

唐朝以武功開國,太宗李世民本人就善於使用騎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騎被稱為昭陵六駿。所以唐(特別是唐初)對騎兵的建設也是很重視的。唐從起兵始就建設完善自己的馬政建設,以備軍用。唐在邊地多置監牧,屬太僕管理,監牧馬五千以上為上監,三千為中監,以下為下監,置牧監使,對各監牧每年還要進行考課,自唐貞觀至麟德四十年間,所養官馬達七十餘萬匹,置八坊四十八監,占田地一千多頃。

騎兵裝備戰術發展並不大,但是已不象南北朝時代那樣注重於重甲騎兵,軍中雖仍有甲騎,但是基本上以輕裝騎兵為主。主要發揮騎兵,作為機動兵力的優勢,正面攻防更多依懶於步兵。

宋、遼、西夏、金時代

這一時期,大量的北方遊牧民族雄起,成為漢族朝的威脅,這些少數民族軍隊的精銳主要為騎兵,騎兵的發展也再度轉入高潮。

先說宋,宋朝在我國歷史上武功極為不盛的一個朝代,因為在後唐,五代時期崛起的少數民族西北的產馬地區,基本掉失,所以宋無論是通過在邊地買馬,換馬,(用物資)或設定監牧等方法,始終都不能滿足需要,所以從來都沒一支強大的騎兵。到了南宋時更糟,連殿前司(即皇帝禁軍)的騎兵都有五分之一的沒馬可用。宋朝喜歡擺陣勢,所以騎兵也多半布置在陣中,基本上都是把騎兵布置在大規模的步兵陣周圍做策應或掩護側翼。如宋太宗的“平戎萬全陣”就是把主力步兵結合戰車,在中間布成密集陣勢,反騎後布置在前後左右擔任警戒和掩護。防禦敵軍騎兵的陣勢。個人認為這到是與歐洲早年的騎兵運用方式象似,即以步兵方陣為主力,用騎兵來鞏固兩翼。事實上這種陣式,騎兵成了步兵的輔助力量,用於克敵制勝的是核心的步兵陣。

在北方先後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都有較強大的武力。軍隊中以騎兵為主力作戰。遼金的軍隊都很講究騎兵的機動作戰,,一般軍中的正兵均配有數匹戰馬,(遼軍一名正軍有馬三匹)機動力很強,如遼宋的幽州之戰中,遼軍就憑藉當地平坦的地形和騎兵的機動力,先後將宋將曹彬,潘美各個擊敗。金兵也長於騎兵善於野戰,史稱“金之初起天下之強莫過於此”,金國有著名的拐子馬,在作戰時步軍為正兵,以拐子馬作兩翼突擊,在平原上對宋軍作戰有著很大的優勢。

騎兵以北方少數民族騎兵為主,他們作戰的主要武器為弓箭、馬刀、也裝備有狼牙棒、開山大斧等特殊的武器。(金國人似乎喜歡這種武器,當時有民謠:它有金兀朮,我有岳元帥;它有拐子馬,我有麻扎刀;它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當時的騎兵,開始偏向輕裝,著少量甲,獲得更大機動力,但是各國均還有重甲部隊,如西夏的騎兵“平夏鐵鷂子”(它的步兵叫“橫山步跋子”)就以“乘善馬披重甲”戰鬥力強著稱。

蒙古時代

蒙古騎兵在敵人眼中成了恐怖的象徵,蒙古人把騎兵戰術推到了冷兵器時代的頂峰。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等騎兵的優勢被發揮到了極限。

蒙古人實行百戶、千戶制全民皆兵,軍官世襲。他們“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戰時自備武器裝備出征,和平時期則是普通牧民。為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蒙古人往往通過大規模的圍獵來鍛鍊部隊,對於兒童也從小就專門訓練他們騎馬射箭的能力。加上有成吉思汗,木華黎,速不台,拖雷等出色的戰術家指揮。蒙古人成為當時世上最強大的軍隊,征服了前所未有的廣大領地。在東方消滅了宋、金、西夏,在西方打敗了花刺子模,征服了俄羅斯草原,打敗了西方聯軍,一直打到多瑙河邊。

蒙古騎兵蒙古騎兵

蒙古軍隊前期基本是騎兵,後期其野戰力量也是騎兵。蒙古騎兵有著超強的機動力,一名士兵往往備有六匹以上的戰馬,輪換使用,往往一天可以前進近百公里。蒙古騎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長年騎射的蒙古人能拉強弓,蒙古人的弓用混合的木料和骨頭製成,具備很強的穿透力和很遠的射程。能在高速機動中(甚至一邊後退一邊回頭射擊)準確射擊的蒙古人能在短兵戰前給予敵人極大的殺傷。因為蒙古人往往自備武器,所以在箭、馬刀以外,士兵們還帶有自己喜歡的武器如長矛、狼牙棒、繩套(套馬用的,在戰場上也能套人。)等。在防具方面,蒙古人以皮製甲為主,輕便堅固,雖然不象鐵甲的防護力好,可是為其贏得了更大的機動力。值得一提的還有蒙古馬,蒙古馬雖然體型較小,不及阿拉伯,亞利安馬速度好、體型高大,但蒙古馬適應力強,耐粗飼,易增膘,壽命長,十分適合長距離行軍,無後勤保障作戰,這些馬隨處能找到食物,在草原地形能日行軍五十至一百公里,可以終年使役。並且重要的一點是蒙古馬的母馬哺育期可產奶三至四百千克,這成為長時間在外作戰,無需後勤保障的蒙古軍的一個重要食物來源。(另外就是掠奪了)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其人民生長在苦寒之地,對於惡劣氣候的忍耐力極強,物質條件要求很低,有著一般農耕民族人民無法比擬的戰鬥力。

明清及以後時代

明清以後火器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隨著專門的火器部隊和炮兵的出現,騎兵的地位逐漸下降,明以後很少有作為主要戰略力量的騎兵存在,就不再多說了。

明代的騎兵主要和其他兵種配合作戰,並配有火器。名將戚繼光設立了車營就是一種步、車、騎配合作戰的方式。明孫承宗的《車營扣答合編》中也對這種戰術進行了進一步研究。還發展出了先以火器轟擊繼以騎兵衝擊步兵跟進的戰法。

到了清朝,清朝自以為以弓馬開國,其開國時的女真,蒙古騎兵就是傳統上的騎兵,沒有什麼發展,加上不注重火器的,使我國最終落到了被列強任意欺負的下場。當時已是火器的時代,騎兵地位就更低了。直到機槍戰壕組成的陣地戰出現,基本上喪失了在軍中的地位,逐步退出軍事舞台。只到其後繼者裝甲機械化部隊的出現,騎兵成為了一種歷史,只在某些慶典禮儀場合使用。人民解放軍的騎兵部隊最多的時候有十萬人之多,而現在只保留了兩個營和幾個連的兵力。現有內蒙古騎兵第一營和第二營,第二營下屬3個騎兵連、軍馬所、衛生所。

項羽在中國騎兵發展史上的作用

秦末楚漢時代的起義軍領袖西楚霸王項羽是歷史上最早提出用利用騎兵的高速衝擊力打閃擊戰的人,在無馬鐙的時代項羽就想到了後世騎兵戰術主流的突擊戰術,這在軍史上是相當超前的,用騎兵突擊打亂敵軍陣腳,步兵緊跟騎兵的步伐殲滅被突散並落單的敵軍,這種步騎協同作戰的思想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正是由於項羽在與劉邦的戰爭中大規模使用騎兵給劉邦造成了多次慘烈的打擊,才使劉邦認識到騎兵的力量並下定決心組建騎兵部隊,儘管這第一隻騎兵部隊的主帥灌嬰起用秦國降將李必、駱甲為校尉訓練騎兵,但戰術上依然是在模仿項羽的騎兵戰術。這也間接性的為後世漢帝國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打下了基礎。

雖然人類學會騎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久,但直到鐵器時代,騎兵在戰爭中仍不普及,相對無論是衝擊任務或者作為射擊平台,都主要由戰車完成。此時馬對戰爭的主要貢獻也主要限於牽引戰車。戰車的主要缺點在於較高的成本和對平坦地面的要求,因此其地位逐漸被削落,更多的部落在自己的戰爭中選擇使用戰車而不是騎兵,但直到希臘時期,騎兵仍然沒有被作為兵種而受到重視。

隨著火槍普及和刺刀的出現,由於騎兵的體積較大容易成為成為標的,因此騎兵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在18世紀前後的歐洲波蘭、韃靼人所構成的輕裝騎兵曾一度用於炮兵突擊而再度獲得極佳的評價。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隨著機動步兵和自動火力的普及化,以及壕溝戰術的運用,騎兵已經完全失去用途而遭淘汰。

在現代,許多國家的軍隊只保留了少量的騎兵,主要用於執行禮儀巡邏警戒等任務。最有代表性的如英國的騎警。有的國家在部隊機械化後,在頭銜上仍然保留騎兵字樣,但是不再是騎乘動物而是改組成裝甲或航空部隊,如中華民國陸軍編有裝騎營或空騎旅。

歐洲騎兵

歐洲中古世紀的戰爭形態須看時代與地域而定,但一般來說,在百年戰爭之前,戰爭的規模都極小,絕大部分都是領主之間的「小衝突(skirmish)」,即使是在十字軍東征時,歐洲騎士仍非列陣出擊,所以十字軍東征除了第一次東征正好占了伊斯蘭教帝國內亂的便宜,所以成功以外,其它次東征皆以慘敗而回。不過歐洲重甲騎士的個人戰鬥力極高,所以應付農民暴動是綽綽有餘的,直到具有懂得集體行動的職業傭兵興起,這才開始末落,而火槍則是最後一推。在法國,一名騎士的合格考試之一就是身上沒有任何護甲,然後空手與野豬搏鬥,能夠把野豬幹掉的話,才能通過。
重甲騎兵身上的重甲具有極高的防護力,在火槍發明以前,少有騎士在戰場大量死亡(百年戰爭例外,但大部分的重甲騎士並非死於英國長弓的威力,而是被匕首割斷喉嚨)。但重甲也是騎士的負擔,雖然騎士們身著重甲可以攀牆爬竿翻跟斗(法國騎士的資格鑑定考試就包括全身穿上重甲,佩戴武器,爬過城牆),可是騎士們一旦失去戰馬,步行距離不會太長,尤其是在泥濘中行走時,更是倍加艱辛,結果徒然耗費體力。阿尚弧會戰時的情況就是如此,結果成為法軍慘敗的原因之一。
不過如果認為高溫會把重甲騎士們給熱昏,那就錯了,他們從小就得如此習慣這樣的環境,而且盔甲下還有密不透風的重袍,使得衣服內因為汗水的蒸發而產生內循環,所以反而涼快(當然不是冷氣機那種涼快),這個是十字軍向阿拉伯人學來的辦法。

騎士們的另外一項弱點就是戰馬,如果沒有戰馬,純靠步行作戰,那么光是穿著重甲走路,就會把他們給累死。而戰馬也必須選擇足夠壯健的,不然無法承受重甲與騎士的體重(所以騎士們必須儘可能保持短小精悍的模樣,就連赫赫有名的亨利五世,也僅身高170cm),因此騎士們往往會非常疼愛他們的戰馬,一匹好馬的價格,通常可以僱請數十到一百個長弓手。所以在百年戰爭時,步兵就只要插下削尖的木樁,騎士們就往往會為了避免戰馬受傷而轉身。此外,馬無論是那種馬,人是絕對無法說服它為了國家民族主義而去犧牲犯難萬死不辭的,所以步兵們只要排成空心方陣,再把槍尖一致對外,就能夠阻止戰馬從任何一個角度向他們衝撞過來。
但身著重甲的騎士們集體衝鋒時所產生的噪音加上視覺效果,會使得面對他們的步兵們感到震撼,尤其是以訓練度越低的話,越是容易因為「騎兵恐懼症」而導致崩潰。而且騎士們作戰往往是兩兩三三的跑到步兵陣列的前面,投擲標槍後就迅速離去,英國就是在Hasting會戰中,因為征服者威廉的騎兵所使用的這種戰術而導致步兵的鬥志喪失,最後自動崩潰的結果。不過歐洲騎士除了早期的諾曼騎士以外,並沒有隨身系帶弓箭或是標槍的習慣,甚至對這種戰術毫無興趣進行發展。唯一的例外大概是在百年戰爭時,亨利五世企圖讓長弓手騎馬作戰,可是結果不是很理想,因為長弓難以在馬背上與疾馳中使用外,當時的長弓手只是傭兵,裝備一切自備,所以馬通常是給比較有錢的長弓手來代步用的,這些人比騎士們還要珍惜他們的座騎。
後期騎士的重甲已經到了連鐵臂十字弓也無法貫穿的程度(姑且不算火槍),雖然這類重甲還是不少脆弱的縫隙可以被弓箭射穿,但那些地方不是人體的要害之處。因此步兵要以個人的力量來對付重甲騎士,唯一有效的武器除了匕首之外,就是「halberd」,中文翻譯成「戟」是一種錯誤的翻譯,因為戟是「勾」與「矛」的結合體,而halberd是「斧頭」、「鉤子」、「長矛」、和「開罐器」的結合體。使用人可以集合起來,將它做長矛使用,也可以用來和步兵或是騎兵進行單打獨鬥。通常步兵是用halberd把騎兵給鉤下馬來,然後用上面的斧頭或是長得像是開罐器的部分把那位倒霉的騎士給解決掉,瑞士獨立時,奧地利的盟友勃艮第公爵莽夫查理就因為如此而陣亡在halberd之下,從此瑞士傭兵的驍勇善戰和善於使用halberd的聲譽聞名全歐。
如果說騎士是很“個人化”的戰士,那么中古時代的步兵就是十分講究集體的了嗎?中古世紀接近結束時是如此,之前也是很個人化的。所以戰場上往往是一連串的單挑,而非兵種之間的配合,直到百年戰爭時,才由英國“復古”出這樣的戰術。也就是因為如此,中古時代的傭兵並不講究紀律,而且他們的營養大多很差,更不用說沒什麼紀律與組織可言,因此他們單以個人戰鬥力而言,絕非騎士的對手。可是當他們懂得如何集體行動,兵種協調作戰時,騎士們就發現到他們已經無法再輕視這些昔日的吳下阿蒙了。使用這種戰術而導致步兵的鬥志喪失,最後自動崩潰的結果不會再出現了。
即使如此,步兵的反制騎兵作戰往往是被動的,必須先要料定騎兵的攻擊方向,而且難以在行進中保護自己,更不用說排列防禦陣形時就是防禦最脆弱的時刻,而騎兵因為具有機動力,所以作戰的時間與路線具有比步兵更大的彈性空間。
此外,中古時代的歐洲步兵作戰方式,可以參考Braveheart這一片。但到了傭兵興起時,因為成本效益與作戰對象的雙重主要問題,歐洲的步兵大多捨棄使用盾牌,而大量採用長矛,有錢一點的就使halberd,因為他們的主要對手是「重甲騎士」,況且長矛在近接戰時,也不見得會輸給拿著盾牌的刀斧手。
另外一項專門的武器就是雙手劍,真正的雙手劍其實不重,至少沒有阿諾在電影裡面用的那么誇張。它的劍身的刃只有前端較利,其他地方就算用手握著也不會割傷皮膚。所以可以揮著它砍人,也可以用來刺戳,甚至倒轉過來,用劍環鉤住對方的武器,或是用把手的頂端來頂擊對方的臉部或是身軀。
騎士用的劍則是另外一種,較短,但十分尖銳,可以用來在疾馳時,在馬背上揮砍別人,或是刺戳對方盔甲的縫隙。騎士用長矛,也就是看起來像是支大型鉛筆的東東,那是用來嚇人多於用來殺人用的,就算是騎士決鬥時使用,也很少讓人致命,唯一讓我想起來的例子就是某位法國國王在與衛士練習時,不小心的讓保護臉部的面罩上的眼洞撞上矛尖而致命。騎兵最早在公元前約1000年時出現,從此騎乘馬匹的軍隊就在戰鬥中擔任了幾個重要的角色。他們充當了偵察兵、戰鬥員、混戰中的衝鋒部隊、殿後部隊,並追擊撤退中的敵軍。騎兵可以根據裝備和訓練分為幾個不同的類型,視情況擔任不同的角色。穿著少量或沒有配備裝甲的輕騎兵,最適合作偵察兵、戰鬥員和負責殿後。穿著裝甲的重騎兵,最適合作為衝鋒部隊來打擊敵軍。不過,所有類型的騎兵都適合作追擊之用。
中古時代的騎士都是重騎兵,依據騎士制度的守則,他們的角色應為衝擊敵軍、打擊敵方的騎兵和步兵。武裝士兵這個名詞原從十三世紀起用以形容騎馬和徒步作戰的裝甲戰士,後來則專指騎士及其扈從、仕紳與專業的士兵。
騎士在戰鬥中占所有速度、恫嚇、攻擊力和高度等優勢。隨著中古時代的發展,騎士裝備的加強更提高了這些優勢。

裝備

裝備即是配備,騎兵主要配備武器、盔甲、馬匹。

武器

騎兵騎兵
矛和後來的大型長矛是騎兵用來從事戰鬥的武器,適合用來刺殺徒步的敵軍,尤其是投射武器部隊。騎兵手持長槍向前朝敵方衝殺的陣勢,可以增加恫嚇敵人的效果,馬匹在賓士中的衝擊力,亦能透過撞擊的那一刻經矛頭傳送而出,令衝殺中的騎士化身為一支驚人的利箭。

歷史學家們一直為馬鐙在騎士興起過程中的重要性爭論不休。馬鐙最先出現於亞洲,並在公元第八世紀時傳至歐洲。有些人相信它對於騎士的興起十分具關鍵性,因為它可以讓騎手支撐他自己和長矛,從而透過矛頭把馬匹在衝鋒時的全部力量傳送出來。儘管這種力量加乘後所帶來的優勢毋庸爭議,卻有人認為,在馬鐙出現於歐洲之前,羅馬時期所發展出來的高身馬鞍,已經可以讓騎手傳送這種衝刺的力量。一幅描繪威廉在1066年征服英國的巴多斯掛毯顯示,頗受尊崇的諾曼騎士在使用長矛時,主要是伸出手持的矛來作刺殺或擲出他們的矛作投射,而非端著長矛作進攻;此時,歐洲人知道馬鐙這種東西應至少有兩個世紀了。在接下來的中古時代里,由騎士端穩長矛所作的衝刺,只是作戰場面的一個縮影,這樣的打法通常不是一個正確的戰術。

騎士在作出首次攻擊後,常常會失去手中的長槍或長矛,或是陷入混戰之中。無論是那一種結果,騎士都會換上另外一種武器,多半會是他們的劍。騎兵的配劍逐漸發展成闊大而沉重的馬刀,站在馬鐙上的騎士能夠帶出極大的力氣將馬刀揮落在敵人的頭或身上。劍是騎士最為珍視的的武器,因為它們能夠攜帶在身上,格外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個性。它們是騎士之間作肉搏戰時最常用的武器。好的劍造價昂貴,能夠擁有一把好劍是貴族階層的另一種象徵。

其餘幾種用來博斗的武器,包括了鐵錘和錘矛(由棍棒發展而來)、斧頭及連枷。從事戰鬥的教士和充任戰士的僧侶普遍擁有鐵錘和錘矛,因為他們試圖要遵從聖經有關流下血液的告誡,而這些鋒利的武器很容易就能殺得敵人滿身是血。無論如何,騎士都不會使用任何一種投射武器。當時認為,騎士若以箭、弩箭或彈丸等在一段距離之外殺傷敵人,是一件可恥的事。只要情況允許,騎士會儘量與位階相同的人交戰,作面對面的廝殺,有時根本不出手。

盔甲

鎖子甲是後來的羅馬人和一些入侵的日耳曼部落(包括哥德人)所穿戴的戰甲。在十三世紀人們開始使用更具防護力的鎧甲以前,鎖子甲一直受到中古時代歐洲貴族的歡迎,不過,當人們發現鎖子甲會被箭或劍尖刺透,它的重要性即不若以往。通常在穿著鎖子甲時,外面會另外罩上一種在中古時代被稱作外衣的緊身短上衣,尤其是十字軍東征期間更是如此,因為鎖子甲會反射陽光。頭盔也是從簡單的圓錐形設計,逐漸發展成大型的金屬桶狀,再設計成塊狀的造形以避開前方來箭。後來並發展出能夠與身上裝甲閂在一起的頭盔。一種整套重量可達六十磅的盔甲出現在十四世紀。鎧甲的設計精良,讓騎士可以保持令人驚訝的靈活度,穿著盔甲的騎士即使倒在地上也不會一蹶不振,因為他可以輕易地起身再戰。根據文獻的記載和描繪,穿著盔甲的人甚至可以作出倒立和其他輕巧的體操動作。後人在製作整套盔甲時並增加了對防禦弓箭的注意,針對最易受攻擊處予以強化。中古後期出現一種以雕刻鎧甲精心製成的全套盔甲,這種盔甲在禮儀和炫耀上的功能多過實際上的用途。對於騎士來說,盔甲是一項非常昂貴的負擔,除了自己本身需要裝備,其侍從也須全副武裝。一個地位重要的領主必須為眾多的騎士提供盔甲。在中古時代,製造盔甲是一項重要的商業,而使用盔甲的龐大市場也一直在增長。贏得勝仗的普通士兵,可以藉著剝光死去的騎士屍體取得大量的盔甲並出售謀利。

馬匹

騎士往往為座騎的速度和體能感到特別自豪。這些馬匹需要大量的訓練,以裨在衝撞和混戰中易受操縱。訓練良好的馬匹能對最小的指令作出反應,讓騎士可以一手持盾一手執長矛。歷史學家們經常爭辯的是,騎士的跨下到底是需要笨重的馬匹來背馱全副裝備的騎士的重量,或是小型的馬匹以利速度和靈活度的需求。馬術是精銳騎士與平民區分身份的另一種特徵。狩獵可以使馬術更為熟練,也是最受貴族歡迎的休閒活動,傳統的獵狐活動更是持續到今天。

在蒙古人征服別國的戰爭中,騎兵的作用達到了頂點,與此相反,西歐戰場上的步兵開始重新得勢。大約從13世紀中葉起,中世紀的重騎兵便走上了下坡路。當時有三種經過改進的步兵兵器促使騎兵失去了優勢。這三種兵器是:經過改進後效果更好、威力更大的十字弓,在英國發展進步的長弓和在瑞士人手中變得令人可怕的長矛。此外,當時還出現了兩種影響頗大的技術變化。一是由十字軍將歐洲馬與阿拉伯馬雜交所得的馬種逐漸退化了,二是鎖子甲被金屬片鎧甲所取代。雜交良種和鎖子甲曾使重騎兵具備了高度的戰術機動性,從而使之成為13世紀歐洲戰場上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而上述兩種技術變化則使重騎兵喪失了原有的戰術機動性。14世紀的重騎兵,由於全身披掛著金屬片鎧甲,其戰馬也披有同樣沉重的護甲,加上手執劍、盾和又長又重的長槍,因此成了一群行動遲鈍笨重的廢物,他們只能一股勁兒地朝前衝去,但速度又快不了,更做不到快速停頓和立即起步。這樣的騎兵在遭襲擊時往往很容易亂作一團。即使是披著金屬護甲的馬匹也不可能一點不受弓箭的傷害。一旦馬匹受傷,根本無法駕馭。要是碰上比較靈活敏捷的騎兵或步兵對手,披著全副鎧甲的重騎兵更是束手無策。

馬的體質及種類

騎士最重要的行頭當然還是要擁有一匹高頭大馬。優良的戰馬必須胸部寬厚,背至臀部寬且平實;頭骨前面窄,側面骨骼稜角分明,顎骨削瘦;耳朵小,鼻孔大,眼睛清亮有神;脖子要能像“彎弓”一樣昂起;馬蹄邊緣整齊清晰,大小與馬腿的粗細長短及馬的重量都比例適度。

中世紀的時候,聲名最隆的馬匹是西班牙種戰馬,其次是加斯科尼戰馬,再隨後是匈牙利、敘利亞和羅斯馬。馬的顏色大都憑騎士喜好,總體來說,純白色的馬被認為最為高貴。這也是姑娘們把心目中的情郎喻為“白馬王子”的原因。騎士與馬的關係既是戰友又是夥伴,以至於當時的騎士小說必須有關於馬的情節。為了表達對戰馬的愛惜之情,有的騎士在平時行軍途中只騎一般的馬,只在戰鬥時才騎乘自己的戰馬。

外形 

濕潤型馬:這種馬皮下組織發達,肌健、關節明顯,肌肉比較鬆弛。這類馬的性情多遲鈍,不夠靈活。挽馬中較為多見。

乾燥型馬:這種馬皮下組織不發達,關節、肌健的輪廓明顯,皮膚較薄,被毛短細,性情活潑,動作敏捷,多見於輕型騎乘馬。

細緻型馬:頭小而清秀,骨量較輕,皮薄毛細;性情靈敏。

粗糙型馬:頭重、骨粗、皮厚,毛粗長,多見於草原上的馬。

結實型馬:頭頸與軀幹的結合勻稱協調,軀幹粗實,四肢骨量充分,全身結構緊湊。

很少見到單一體質類型的馬。一般都是以某種類型為主的混合型。如:濕潤粗糙型和濕潤細緻型等。乾燥細緻型多見於乘用馬。而我國的蒙古馬、哈薩克馬多屬粗糙結實型。伊犁馬和三河馬則多屬於乾燥結實型。

馬的氣質

是馬對周圍事物敏感性反應到它的精神上的表現,在養馬學上稱為馬的悍威。由於馬的神經活動類型不同,所以悍威的表現也不同。

烈悍:神經活動屬強而不平衡型。對外界刺激反應強烈,易興奮暴燥,不易控制和管理。往往因性急而無益地消耗精力和能量,持久力差。這種馬多見於輕型馬中的公馬。

上悍:神經活動強而靈活,對外界反應敏感,但興奮與抑制趨於平衡。這種馬聽指揮,能力強。

中悍:神經活動稍遲鈍,對外界刺激不敏感,易調教,工作性能好。較好的役馬多為中悍。

下悍:神經活動以抑制為主,對外界刺激不敏感,性遲鈍,工作不靈活,工作效率低。使役較重的地方品種和部分重挽馬多有此表現。

馬是個性很強的動物。馬的外表顯得很溫順,很安靜,但在馬的內心深處那種強烈的競爭意識是其他動物所不及的。馬在與同類的競爭中有著累死也不認輸的性格。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在戰爭中,許多馬並不是在槍林彈雨中倒下的;而是由於劇烈地奔跑而累死在戰場上的。

馬對人的態度好惡分明,它在同人的接觸與合作中有著十分苟刻的條件。首先你必須能夠駕馭它,而在這個過程中,僅靠勇敢是不夠的;還要有技藝,要向馬展示你的智慧,然後才是你的撫愛和關心。如果人迎得了與馬的合作,馬會對人產生深深的卷戀。

種類

阿拉伯馬

是最漂亮的馬,血統為熱血,產地中東,儘管速度不如純血馬,但它具有極大的耐力和高雅的氣質。它是純血馬的基本血統。體高1.42米-1.50米。

純血馬

是世界上速度最快、身體結構最好的馬匹,勇敢、敏感、個性倔強,血統為熱血。最佳的賽馬,嬌貴,不適合其它用途。17世紀繁衍於英格蘭,由阿拉伯馬、西班牙馬、加洛韋馬雜交。體高1.50米-1.70米。

純血馬純血馬

漢諾瓦馬

是德國競賽馬中的領先者,它是跳躍馬和盛裝舞步的表演馬。它有異乎尋常的力量、華貴而正確的動作和特別良好的性格。它是由純血馬、霍爾斯坦馬特雷克納馬的後代。體高1.62米左右。

阿克哈-塔克馬(汗血寶馬

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馬匹,屬熱血馬,產地為北部歐亞大陸,它具有無窮的持久力和耐力,它是長距離的騎乘馬,也是跳躍和盛裝舞步馬。體高1.52米左右。

塞拉.法蘭西馬

是法國的溫血馬,是歐洲各種競賽馬中最堅強和最多用途的一種。它具有高度勇敢的性格,適合跳躍、並能夠在越野賽和各種比賽中進行競爭。體高1.60米。

阿帕盧莎馬

是美國的溫血馬,是印第安人以西班牙馬培育的後代,它是育種和休閒的馬匹,現在被越來越多地用於跳躍和賽跑,它以持久力、耐力和良好的性格而著稱。體高1.42米-1.52米。

腓特烈斯堡馬

是丹麥的的溫血馬,它是高雅而積極的騎乘馬和高品質的軍用戰馬主要來源。體高1.53米左右。

奧爾洛夫快步馬

是前蘇聯的溫血馬,它是一種體形高而輕的馬匹,它的肌肉非常有力,整體比例關係很協調。體高1.6米左右。

布瓊尼馬

是前蘇聯培育出的溫血馬,常作為軍馬。它具有較強的持久力和耐力,身體高大強健,四肢和關節較強。它是最善於作戰的馬。體高1.7米左右。

種類

種類即是兵種,騎兵主要有弓騎兵、重騎兵、輕騎兵、槍騎兵四種。

弓騎兵

可能是最早出現的騎兵,最早起源於遊牧部落,這類騎兵的戰鬥方式是在馬上對敵人進行弓箭射擊,是靈巧敏捷,機動性很強的輕騎兵。

弓騎手的戰鬥技巧

弓騎兵弓騎兵

騎射的特點

因為馬匹的移動及地面的不平坦造成顛簸,所以影響騎射的準確度。騎弓手會趁坐騎四腳離地才放箭,將影響減至最低。另一方面,由於箭有一定的重量, 箭飛行一段短距離後會向下。因此騎弓手向天空射箭,一般是箭與地面成四十五度,讓箭飛行時呈拋物線,再垂直地擊中目標。

大草原的騎弓手採用拇指拉弦法(蒙古式拉弦法)。騎弓手拇指扣著弓弦去拉弦發射弓箭。大草原的騎弓手通常將弦線拉至胸部才鬆開弦線,蒙古的騎弓手更將弦線拉至耳朵發射弓箭

精湛的騎術

就騎射而言,騎術與箭術同樣重要。當騎弓手拉弓射箭時,雙手不能緊持韁繩控制坐騎,有些武器也需要雙手使用,例如蒙古人的套馬桿。因此騎弓手精於騎術,甚至懂得不使用韁繩及利用馬鬃駕馭坐騎。此外,馬有跟隨其他馬匹的天性,即使是敵方馬匹,弓騎手具有兼顧作戰及控制馬匹的能力。

聞名四方的回馬箭(Parthian shot)

騎弓手具備速度與箭術,回馬箭是他們常用的戰術。他們首先詐逃,逃至特定地點後突然轉身放一記回馬箭。這對正在追趕「敗軍」而鬆懈下來的敵人非常有效。回馬箭戰術通常與伏兵互相配合,威力很大,能擊退數陪於己的敵人。使用回馬箭擊退敵人最著名的例子是在卡雷一役中的帕提亞弓騎手。

弓騎手的戰術

弓騎手的機動力很高,戰術與機動力息息相關弓騎手善用詐逃、突襲、及箭術。他們通常發起遠距離攻擊,然後藉速度撤退得無影無蹤,直至確定己方可以戰勝敵軍才大規模攻擊對手。除此之外,由於馬的奔跑速度很快,弓騎手能夠在戰場上快速轉變陣形,包圍敵軍。

弓騎手的弱點

由於弓騎手追求以高機動力戰勝對手,盔甲對弓騎手而言是累贅。因此一般弓騎手都只穿小量盔甲,甚至不穿盔甲。結果肉搏戰對他們是非常不利,一旦弓騎手被拋下馬,只有待宰的命運。

重騎兵

古代重騎兵古代重騎兵

一般來說裝甲材質的厚度、韌性、強度和覆蓋面積都要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保證騎士能夠承受一般的砍殺和弓箭殺傷。足夠的厚度和面積就造成了巨大的重量,也就犧牲了機動性。蒙古輕騎兵面對人數眾多以重裝甲騎兵為骨幹的西歐騎士團的時候所得到的勝利,就是依靠機動性獲得的。

西歐中世紀的重裝甲騎兵,裝甲堅固,全身完全覆蓋,甚至連眼睛也完全防護,這種裝備很顯然不利於近身搏鬥--眼睛視野很小,基本上限制在正前方。這種製造模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重裝甲騎兵在戰場上的使用方式--衝鋒,掉過頭來再衝鋒,但是絕對不能停下來肉搏!中國出現重騎兵的時間也是與西歐相仿的南北朝時期,人稱鐵浮屠。不僅人有人甲,連戰馬也全副披掛,一個騎兵就好像是一座高大的戰神雕像,當他們推進的時候,就好像鋼鐵的城牆迎面壓來。

後來金人效仿製造了鎖子馬,幾個重裝甲騎兵用鐵索連成一個作戰單位,更增加了作戰單位的穩定性,但是由於進一步喪失了本來就不多的機動性,最終導致了失敗--甚至是敗給了南宋的輕裝步兵。(此段論點頗有爭議待考)

重裝甲騎兵的裝甲很重,西歐比較極端的時代,如果一個騎士從馬上摔下來,憑自己的力量根本是站不起來的。中國和中國周邊的國家,重裝甲騎兵的裝甲基本上還是普通披掛裝甲的延伸,倒還是可以憑自己勉強的站立。重裝甲騎兵的戰馬只用來戰鬥,平常行軍以及負載其他戰鬥和生活用具要靠扈從和其他馬匹。一個騎士如果沒有兩名以上的扈從就會感到生存的不便,連上下馬、換馬、穿盔甲都不能順利完成(不排除某些體力超人的勇士能夠自理,同時他們的馬也是體力超馬的怪種--很多民間傳說中的英雄就是單槍匹馬的重裝甲騎兵……)。

輕騎兵

輕騎兵輕騎兵

稱之為輕騎兵也只是相對於重裝騎兵而言,輕騎兵的裝甲覆蓋率也要遠高於輕步兵,腰部以上的大部分身體也都受到有效的裝甲保護。

在大陸戰爭中,輕騎兵的作用相對於其造價來說,要高於重裝騎兵。輕騎兵擁有卓越的換裝性,可以裝備長劍,圓盾,弓箭,弩箭,長斧等武器用以完成各種不同的任務。

輕騎兵速度是所有常規兵種中最高的,所以他也經常用於斥候部隊、傳令兵、追擊作戰、偷襲行動、偵察兵等等。

槍騎兵(GunCavalry)

古代槍騎兵古代槍騎兵

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期一度流行的騎兵軍種。

最早出現於波蘭,被法軍認為是過時的騎兵類型,英國一直沒有槍騎兵的建制,而奧軍在1792年時保有6個團的槍騎兵,1805年時仍有3個團。普、俄兩國在整個拿破崙時代也都一直有槍騎兵存在。上述三個國家稱槍騎兵為Uhlan,而非Lancer。拿破崙在1807年波蘭戰役期間被波蘭槍騎兵的戰鬥力所吸引,遂招募4箇中隊的波蘭自願人員編入近衛騎兵。1809年改編為近衛軍波蘭槍騎兵團(近衛第一槍騎兵團)。1810年又組建近衛軍荷蘭槍騎兵團(Dutch Lancer:近衛第二槍騎兵團)。因為其制服上衣顏色純紅,又名“紅色槍騎兵”(Red Lancer)。1811年,因槍騎兵的表現出色,又進一步將6個團的龍騎兵轉型為槍騎兵。

關於槍騎兵的作用也一直存在爭議。其最大的優點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抗步兵方陣。法軍槍騎兵所用長矛長2.7米,長於任何上刺刀的步槍,因此如果不被子彈擊中,槍騎兵能夠先攻擊到方陣內的步兵。缺點是:槍騎兵不適於樹林等複雜地形上的偵察、警戒任務,失去了部分輕騎兵應有的功能。而且,槍騎兵需要進行更多的訓練。由於與對方騎兵近戰時長矛過於笨拙,槍騎兵須換用馬刀,所以除了掌握長矛的使用技巧,槍騎兵還要熟練使用馬刀。曾有回憶錄記載槍騎兵要進行55種不同的訓練項目,22種對付騎兵,18種對付步兵,還有15種基本訓練。

雖然在古埃及文明後期,就有許多戰士是騎在馬上用各種兵器攻擊對手,但今天我們印象中騎馬作戰的騎兵則多是在18世紀後期出現的新形態騎兵。在拿破崙時代,騎兵轉變成一種優秀的精英部隊,並且和傳統步兵聯合成一體,部署在戰場上擔任作戰時的主力部隊。在美國南北戰爭中,甚至在整個19世紀的中後期,騎兵更加廣泛的套用在戰場上。但到了連發的來福槍出現取代了早期單發的火槍後,騎馬的戰鬥部隊在面對步兵時,逐漸顯得毫無招架餘地。1899年到1902年間的南非戰爭,則是騎兵部隊擔任戰爭主力的告別秀。隨著技術裝備的發展,特別是軍隊摩托化、機械化的發展,騎兵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兵種地位。當代,許多國家的軍隊只保留了少量的騎兵,主要用於執行巡邏、警戒和運輸等任務。有的國家把乘駱駝和大象的部隊也稱為騎兵。美軍還把搭乘戰鬥偵察車輛或乘直升機,實施偵察任務的部隊、分隊稱裝甲騎兵或空中騎兵。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廣泛運用於戰場,騎兵逐漸喪失了原有的兵種地位。一些國家只保留少量騎兵,主要用於執行巡邏、偵察、警戒等任務。

作戰方式

1、歐洲中世紀重騎兵的“長槍”是“一次性”的,當重騎遭遇上重騎的時候,兩邊都只能是面對面的對沖,哪個先逃跑哪個吃虧——重騎作戰靠的是衝力,最好的戰術就是對敵先發衝擊,以獲得較高速度,衝撞發生的時候衝撞力極大,這時候的長槍必須是那種極易損壞的,否則不碎掉的話反衝力肯定要傷害騎士的手,所以要換槍再戰或採用連枷釘錘重劍進行近戰。

2、如果重騎對上的是集結起來的步兵是很容易就能透陣而出的。騎兵一出,地動山搖,靠的不光是那長長的騎槍,更重要的是重騎兵那恐怖的衝擊力。只要能在鋒線上撕開個口子,剩下的工作就是重騎兵呼啦啦的跑個血胡同出來,這時候也不用管槍還能不能用了,隨便拿個武器跟著大部隊跑吧。

3、速度才是王道。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騎兵都有輕重之分,靠拋射武器殺傷敵人的那是輕騎兵的任務,重騎兵的任務就是沖陣,在敵人戰線上撕開突破口來,大軍隨後掩殺,因為冷兵器時代一旦陣線上出現缺陷是很難彌補的。所以中國有個很恰當的詞來形容重騎——叫“突騎”。而且對於騎兵來說速度是根本,跑起來才能在陸上稱王,一旦速度減低,陷入和敵人原地作戰的地步,還不如重步兵好用,至少重步兵要更專業些。

4、中國的騎槍肯定不是“一次性”的。排除那種經常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的“單騎槍挑聯營”強將,單論騎兵的制式武器如矛、戟(秦漢)、槊(漢唐)、槍等,幾乎每個騎兵都是沒有備份長武器的,要換槍打完仗再說,所以大家都配有騎士刀。(高速衝擊下劍太容易被折斷,很快就退出騎兵裝備)

騎兵騎兵

其原因應該是以下幾點:

一、中國的騎兵的制式武器沒有歐洲的騎槍那么長,短一些就不容易折斷。

二、中國的騎兵的制式武器在材料選擇上與歐洲的騎槍不同,要更有彈性。比如說槍,後世就有“槍使軟”一說,以達到借力使力,巧撥千斤的目的,可以說中國的槍要比歐洲的騎槍使用起來更靈活。

三、中國的騎兵的制式武器在使用上與歐洲的騎槍不同,接敵的一剎那要求雙手虛握。這和歐洲的騎槍的易碎的目的是一樣的——保護騎兵的手,這原本是戰場上和重兵器比拼時候的經驗。

克制方法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屬於高機動性兵種,在其發起進攻時,對付普通步兵和弓箭手(有限的遠程攻擊,以騎兵的速度不會受到多少損失就可以衝到面前)就像割草一樣了。

一般來講,是用騎兵對付騎兵,但步兵也有很多方法對付騎兵。比如在戰場挖陷阱、裝置絆馬索、使用很長的槍。岳飛曾經用長槍(刺人)加上大砍斧(砍馬腿)大破金國的精銳騎兵,不過他的兵是隱藏在很茂盛的草中的。

總的來說,步兵對抗騎兵需要很多的準備,還要地理條件的配合,騎兵最需要的條件是地勢平坦、戰場廣闊,而在山地、樹林和峽谷之類的地方,騎兵的戰鬥力和生存力都嚴重降低。戰場上最重要的是指揮者的智慧、軍人取勝的決心和士氣。

相關書籍

書名:中國騎兵

簡介

中國騎兵中國騎兵

在冀魯豫漫無邊際的青紗帳間,曾經穿梭著一支被命名為“中國哥薩克”的騎兵,他們是八路軍一二九騎兵團。在1952年的國慶閱兵大典上,他們跨著駿馬,亮出軍刀,驕傲地向世人宣布,中國騎兵不輸哥薩克!

目 錄

第一部分

這是一支戰功卓絕的部隊,也是唯一一支以乘騎作戰方式堅持到抗日戰爭最後勝利的紅軍騎兵團。在華北平原敵後抗戰的艱苦環境中,騎兵們付出巨大犧牲並迎來了最終的勝利。他們剽悍的駿馬和閃亮的軍刀曾經是八路軍主力部隊的象徵。在他們飄揚的戰旗上,大寫著“勝利冠軍”和“哥薩克騎兵”的光榮稱號。

引子

第一章當八路去(1)

第一章當八路去(2)

第一章當八路去(3)

第一章當八路去(4)

第二章新兵蛋子(1)

第二章新兵蛋子(2)

第二章新兵蛋子(3)

第二章新兵蛋子(4)

第二章新兵蛋子(5)

第三章初上戰場(1)

第三章初上戰場(2)

第三章初上戰場(3)

第三章初上戰場(4)

第三章初上戰場(5)

第四章斥候騎兵(1)

第四章斥候騎兵(2)

第四章斥候騎兵(3)

第四章斥候騎兵(4)

第四章斥候騎兵(5)

第五章鐵騎護衛(1)

第五章鐵騎護衛(2)

第五章鐵騎護衛(3)

第五章鐵騎護衛(4)

第六章黎城整軍(1)

第六章黎城整軍(2)

第六章黎城整軍(3)

第六章黎城整軍(4)

第七章征戰魯西北(1)

第七章征戰魯西北(2)

第七章征戰魯西北(3)

第七章征戰魯西北(4)

第八章新來的團長(1)

第八章新來的團長(2)

第八章新來的團長(3)

第八章新來的團長(4)

第八章新來的團長(5)

第二部分

日本飛機衝著地面一陣掃射,當場打死了好些人,打傷了幾匹馬。冀南銀行馱鈔票的騾子被打倒了,錢鈔紙幣飛得滿天都是。一些沒打過仗的機關人員嚇得四處瞎跑,場面頓時十分混亂。幸好,這時候空中颳起了大風,瀰漫的塵沙使飛行員的視野受到遮蔽,敵機轉了兩圈就飛走了,局面這才得以控制。

第九章奇襲武官寨(1)

第九章奇襲武官寨(2)

第九章奇襲武官寨(3)

第十章“鐵臂合圍”(1)

第十章“鐵臂合圍”(2)

第十章“鐵臂合圍”(3)

第十章“鐵臂合圍”(4)

第十章“鐵臂合圍”(5)

第十章“鐵臂合圍”(6)

第十章“鐵臂合圍”(7)

第十一章共產黨員集合!(1)

第十一章共產黨員集合!(2)

第十一章共產黨員集合!(3)

第十一章共產黨員集合!(4)

第十一章共產黨員集合!(5)

第十二章敵後養傷(1)

第十二章敵後養傷(2)

第十二章敵後養傷(3)

第十二章敵後養傷(4)

第十二章敵後養傷(5)

第十三章受挫孫甘店(1)

第十三章受挫孫甘店(2)

第十三章受挫孫甘店(3)

第十三章受挫孫甘店(4)

第十三章受挫孫甘店(5)

第十四章強攻南李莊(1)

第十四章強攻南李莊(2)

第十四章強攻南李莊(3)

第十四章強攻南李莊(4)

第十四章強攻南李莊(5)

第十四章強攻南李莊(6)

第十四章強攻南李莊(7)

第十五章慘勝(1)

第十五章慘勝(2)

第十五章慘勝(3)

第十五章慘勝(4)

第十六章飢餓的困擾(1)

第十六章飢餓的困擾(2)

第十六章飢餓的困擾(3)

第十六章飢餓的困擾(4)

第三部分

逃跑最嚴重的是一連的胡彥明排。有一天出去找食物,走了十幾二十里地,曠野里滿是挖取野菜的男女老幼,硬是沒找到符合上級規定的採摘場地。胡彥明缺乏經驗,就把人員分散了,結果,白天出去二十六個,晚上回來十三個,正好跑掉一半。胡排長急得滿嘴是泡,找了兩天也沒把人找回來。

第十七章在武工隊(1)

第十七章在武工隊(2)

第十七章在武工隊(3)

第十七章在武工隊(4)

第十七章在武工隊(5)

第十八章告別冀南(1)

第十八章告別冀南(2)

第十八章告別冀南(3)

第十八章告別冀南(4)

第十九章懲戒邵鴻基(1)

第十九章懲戒邵鴻基(2)

第十九章懲戒邵鴻基(3)

第十九章懲戒邵鴻基(4)

第十九章懲戒邵鴻基(5)

第二十章沙區救災(1)

第二十章沙區救災(2)

第二十章沙區救災(3)

第二十章沙區救災(4)

第二十一章曾團長犧牲了(1)

第二十一章曾團長犧牲了(2)

第二十一章曾團長犧牲了(3)

第二十一章曾團長犧牲了(4)

第二十一章曾團長犧牲了(5)

第二十一章曾團長犧牲了(6)

第二十二章血戰雙村營(1)

第二十二章血戰雙村營(2)

第二十二章血戰雙村營(3)

第二十二章血戰雙村營(4)

第二十二章血戰雙村營(5)

第二十三章兵強馬壯(1)

第二十三章兵強馬壯(2)

第二十三章兵強馬壯(3)

第二十三章兵強馬壯(4)

第二十三章兵強馬壯(5)

第二十四章湖西反頑(1)

第二十四章湖西反頑(2)

第二十四章湖西反頑(3)

第二十四章湖西反頑(4)

第二十四章湖西反頑(5)

第二十五章“南下旅遊”(1)

第二十五章“南下旅遊”(2)

第二十五章“南下旅遊”(3)

第二十五章“南下旅遊”(4)

第二十五章“南下旅遊”(5)

第二十六章未遂的“成家計畫”(1)

第二十六章未遂的“成家計畫”(2)

第二十六章未遂的“成家計畫”(3)

第二十六章未遂的“成家計畫”(4)

第二十六章未遂的“成家計畫”(5)

第四部分

烈士的遺體在當地掩埋了,劉春雷把遺物帶回濮陽,其中包括他尚未完成的稿件。豆子為劉排長畫的那幅素描在挺進大別山的路上丟失了,但寫在上面的文字,劉春雷始終都記得:“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著、跳著,跨過了滅亡的人們向前進。”

第二十七章後方的人們(1)

第二十七章後方的人們(2)

第二十七章後方的人們(3)

第二十七章後方的人們(4)

第二十八章魏二民(1)

第二十八章魏二民(2)

第二十八章魏二民(3)

第二十八章魏二民(4)

第二十八章魏二民(5)

第二十九章再次危傷(1)

第二十九章再次危傷(2)

第二十九章再次危傷(3)

第三十章全殲二十二團(1)

第三十章全殲二十二團(2)

第三十章全殲二十二團(3)

第三十章全殲二十二團(4)

第三十一章當連長了(1)

第三十一章當連長了(2)

第三十一章當連長了(3)

第三十一章當連長了(4)

第三十一章當連長了(5)

第三十一章當連長了(6)

第三十二章“騎兵一連,出刀!”(1)

第三十二章“騎兵一連,出刀!”(2)

第三十二章“騎兵一連,出刀!”(3)

第三十二章“騎兵一連,出刀!”(4)

第三十二章“騎兵一連,出刀!”(5)

第三十二章“騎兵一連,出刀!”(6)

第三十三章刀劈程道合(1)

第三十三章刀劈程道合(2)

第三十三章刀劈程道合(3)

第三十三章刀劈程道合(4)

第三十三章刀劈程道合(5)

第三十三章刀劈程道合(6)

第三十四章我們勝利了(1)

第三十四章我們勝利了(2)

第三十四章我們勝利了(3)

第三十四章我們勝利了(4)

第三十四章我們勝利了(5)

第三十四章我們勝利了(6)

第三十五章反攻(1)

第三十五章反攻(2)

第三十五章反攻(3)

第三十五章反攻(4)

第三十五章反攻(5)

尾聲(1)

尾聲(2)

尾聲(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