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

黃陂一中創辦於1933年,原址位於黃陂古城內,1997年10月搬遷至前川新城北部,全稱湖北黃陂一中,為全國百強高中。該校的前身是由“兩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的父親胡康民,於1920年發起創辦的前川中學,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首任董事長。湖北省老牌名校,現為湖北省示範高中。黃陂一中前川校區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2009年8月,占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的黃陂一中盤龍校區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一校兩區”的辦學格局。2012年成立黃陂一中國際部。在近80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兩獲義大利加勛的萬子美、著名畫家馮今松、央視主持人王利芬、中國首席潛航員葉聰等。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
黃陂區第一中學新校規模宏大,布局合理,環境優雅。有容納50個教學班的教學大樓,有藏書數萬、雜誌百種的圖書館、閱覽室,有達國家二級標準的檔案室,有達國家一級標準的實驗室,有器械齊全的健身房、音樂、美術室,多媒體階梯教室、學術報告廳,有人文廳、科技廳、校史陳列廳,有標準的田徑場等。

黃陂區第一中學環境幽雅,師資力量雄厚。2008年有教學班54個,學生3546人,教職工263名,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05人,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骨幹教師4人,省、市、區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54人。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自主教育”的模式。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管理興校,科研強校,勤儉辦學的辦學思路,創建方向正確,設施精良,環境優雅,質量一流的示範學校。

辦學特色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心理學健康教育課題試驗基地獎牌
黃陂區第一中學緊扣時代發展脈搏,幾十年辦學積澱與現代先進的辦學理念深度融合,按照“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管理興校、科研強校、勤儉辦校”的辦學思想,“學校高檔次、教工高品位、學生高素質、管理高水平、教育高質量”的辦學目標,探索出“自主教育”的辦學模式,形成了鮮明的“人文教育”特色。學校弘楊“求進、崇真、揚善、尚美”的校風,秉承“科學嚴謹、敬業愛生、勤奮自勵、務實求真”的教風,培育“自主自立、尊師守紀、善學篤行、開拓創新”的學風,依法治校,從嚴治教,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

機構設定

教務處

政教處

總務處

教科處

信息中心

工會

團委

課題研究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教學樓
《優秀電影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實證研究》2002.5(獲課題一等獎)張品正 陳建國 劉清旭 楊建國 趙繼峰 黃冰雪 許亞琦

《課堂教學中實施個別化教學的主要策略》2002.11(獲課題一等獎)黃緒意 李曼麗 翁華木 方恆華 吳潔 鄭先端 姚建華 馬智國 夏利君

《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2002.10(獲價段性成果一等獎)張品正 黃明華 劉清旭 敖三娥

《農村中學化學教學中創設條件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研究》中國教育學會化專業委員會2006.6盧瓊 段昌平 姚建華 李忠平 胡祖艷 王龍

《農村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湖北教科所2006.12盧瓊 翁華木 李曼麗 陳麗君 熊惠彬 黃冰雪

科研成果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黃陂一中《自主教育》雜誌
優質課
陳建國李靜胡軍《抄檢大觀園》省2004年學校教育電視作品錄像課二等獎
鄭先端2003年區口語寫作教學及複習備考研討課一等獎2003年區“走進新課程”優質課一等獎
黃 輝2003年區口語寫作教學及複習備考研討課二等獎
陳建國胡軍殷寶紅《校園新聞》市2003年學校教育電視作品三等獎
羅暢陳 矜2004年區中國小美術教師基本功比賽二等獎
朱建群2004年市高中化學優質課二等獎
肖昌國2004年區第三屆職工素質工程讀書演講比賽優秀獎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2007年楚才杯作文競賽獲獎學生合影
教案與論文
劉偉明2004年市中學化學優秀教案二等獎(
任建華2004年市中學化學優秀教案二等獎(氮和
吳潔2003年省中國小電教“五優”教案二等獎(葡萄糖蔗糖)2004年省中學化學教案優秀獎(氯鹼工業)
吳利平2003年省中國小電教“五優”教案三等獎(楞次定理)
夏利君2003年省中國小電教“五優”教案三等獎(原電池原理
羅義生2003年省中國小電教“五優”教案三等獎(溴乙烷
丁志祥2004年省第六屆體育教學論文二等獎
甘斯鳳2004年區生物學術年會一等獎
陳麗君2005年區中政會第二屆年會一等獎
吳潔2004年市中學化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教育改革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學生向村民介紹加碘鹽的檢測方法
(1)根據基礎教育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與選擇性的原則,重建新的課程結構。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實現:一是建立由分科課程、綜合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構成的新課程結構。二是關於必修課和選修課。選修課的開設主要基於學生的興趣與需要,高中選修課具有多樣性和選擇性的特點。三是加強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的聯繫。

(2)制定新的課程標準。國家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力圖通過制定標準的形式,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闡述各門課程的目標,注重學生體驗、學科知識和學會發展三個方面內容的整合,突出課程為學生髮展的理念。

(3)改革課程實施(教學)的過程。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

(4)規範教材的開發與管理。中央、地方、學校以及社會各界學有所長的人士均可參加到教科書的建設中,最後由國家審查出版。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美麗校園
(5)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課程評價的指導思想是:“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現課程評價的做法重結果輕過程,嚴重製約了素質教育的推進,影響了億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三級課程是指國家、地方和學校,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身邊的生活中,結合實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更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7)教師的培養與培訓。教師再也不是由專家編寫的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構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師再也不是一種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擁有現代教育理念,懂得反思技術,善於合作的探究者。

(8)課程改革的組織與實施。本次課程改革提出的原則是“先立後破”,先實驗後推行,是此,國家建立了課程改革實驗區,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取得經驗,然後推行。

知名校友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北方校友會合影
萬子美
央視主持人——王利芬
喻大華
彭遠海
胡英俊
肖亞亮
李樂意
張松波
周翔
汪振華

名師風采

語文組:吳君,黃明華,劉清旭,李曼麗,彭佩君
數學組:盧瓊,劉長春,翁華木
英語組:丁業宏,羅婷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
物理組:何崇榮,方恆華,胡建兵
歷史組:彭飛鴻,陳瑞明,楊哲
政治組:周翠,喻祖發,
生物組:段志軍、易永春,張立華
地理組:胡金玲,楊文超,向正坤
化學組:段昌平,朱建群。

教育改革

(1)根據基礎教育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與選擇性的原則,重建新的課程結構。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實現:一是建立由分科課程、綜合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構成的新課程結構。二是關於必修課和選修課。選修課的開設主要基於學生的興趣與需要,高中選修課具有多樣性和選擇性的特點。三是加強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的聯繫。(2)制定新的課程標準。國家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力圖通過制定標準的形式,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闡述各門課程的目標,注重學生體驗、學科知識和學會發展三個方面內容的整合,突出課程為學生髮展的理念。
(3)改革課程實施(教學)的過程。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
(4)規範教材的開發與管理。中央、地方、學校以及社會各界學有所長的人士均可參加到教科書的建設中,最後由國家審查出版。
(5)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課程評價的指導思想是:“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現課程評價的做法重結果輕過程,嚴重製約了素質教育的推進,影響了億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三級課程是指國家、地方和學校,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身邊的生活中,結合實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更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7)教師的培養與培訓。教師再也不是由專家編寫的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構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師再也不是一種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擁有現代教育理念,懂得反思技術,善於合作的探究者。
(8)課程改革的組織與實施。本次課程改革提出的原則是“先立後破”,先實驗後推行,是此,國家建立了課程改革實驗區,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取得經驗,然後推行。

領導機構

向正坤(黃陂區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黃陂一中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全面主持學校行政工作,分管人事、招生、財務等工作。
姚利茲(黃陂一中黨委書記):全面主持學校黨委工作,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及群團等工作。
前川校區
雷繼傳(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分管前川校區行政、宣傳、紀檢、監察等工作,協助書記做好黨務和群團工作,協助校長做好人事工作。
黃明華(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前川校區教科研、體藝教學工作;分管前川校區語言文字工作;分管前川校區高三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李曼麗(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前川校區教學、教務工作;分管前川校區高一年級教育教學工作;分管國際班的教育教學工作。
沈宏文(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前川校區教學設備、實驗室、圖書館、信息技術等工作;分管前川校區高二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程文寬(副校長):分管前川校區後勤、基建及維修等工作,協助校長分管前川校區財務工作。
朱建群(校長助理):協助校長做好校務日常工作。分管前川校區政教、安全保衛及綜合治理等工作,協助校長分管前川校區招生、學籍管理等工作。
盤龍校區
馮友運(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分管盤龍校區行政、宣傳、紀檢、監察等工作,協助書記最好黨務工作,協助校長做好人事工作。
劉中榮(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盤龍校區教學、實驗室、圖書館、信息技術等工作;分管盤龍校區高三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楊立波(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盤龍校區教科研、體藝教學工作;分管盤龍校區語言文字工作;分管盤龍校區高二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戴永毅(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盤龍校區後勤、基建及維修等工作,協助校長分管盤龍校區財務工作。
方恆華(副校長):分管盤龍校區政教、安全保衛及綜合治理等工作,協助校長分管盤龍校區招生、學籍管理等工作;分管盤龍校區高一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劉延軍(黨委委員、工會主任):主持學校工會工作,協助分管盤龍校區群團工作。

教學成果

優質課

陳建國李靜胡軍《抄檢大觀園》省2004年學校教育電視作品錄像課二等獎
鄭先端2003年區口語寫作教學及複習備考研討課一等獎2003年區“走進新課程”優質課一等獎
朱建群2004年市高中化學優質課二等獎
肖昌國2004年區第三屆職工素質工程讀書演講比賽優秀獎
馬智國電教錄相課《甲午中日戰爭》獲省級一等獎、國家電教館評比二等獎;市、區教學案例評比一等獎,課件《第二次工業革命》被湖北省電教館評為省級二等獎,先後被評為“黃陂區師德標兵”、“黃陂區十佳百優班主任”、“黃陂區十佳青年班主任”、“黃陂區優秀青年教師”、“武漢市優秀青年教師”、所帶班級被評為“武漢市先進班集體”。
《優秀電影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實證研究》2002.5(獲課題一等獎)張品正陳建國劉清旭楊建國趙繼峰黃冰雪許亞琦
《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2002.10(獲價段性成果一等獎)張品正黃明華劉清旭敖三娥
《農村中學化學教學中創設條件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研究》中國教育學會化專業委員會2006.6盧瓊段昌平姚建華李忠平胡祖艷王龍
《農村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湖北教科所2006.12盧瓊翁華木李曼麗陳麗君熊惠彬黃冰雪

所獲榮譽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聯考升學率均在97%以上,重點大學升學率均在30%以上。文科特色鮮明,文科聯考成績在全省名列前茅。2000年以來,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單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單位”、“市文明單位”、“市民主管理五星級單位”、“區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區“文明城市創建立功單位”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