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鰻

歐鰻

歐鰻又稱歐洲鰻鱺,命名者:Linnaeus 1758。歐洲鰻苗平均體長62mm-85mm(76mm左右較多),體型呈圓筒狀,口大牙齒銳利, 口裂延伸至眼睛下方,背鰭起點位於胸鰭後緣至肛門的中間位置。

基本信息

歐鰻 Anguilla anguilla
英文名:European eel

分類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鰻鱺目鰻鱺科(Anguillidae)、鰻鱺屬(Anguilla)

鑑別

歐鰻又稱歐洲鰻鱺,命名者:Linnaeus 1758。歐洲鰻苗平均體長62mm-85mm(76mm左右較多),體型呈圓筒狀,口大牙齒銳利, 口裂延伸至眼睛下方,背鰭起點位於胸鰭後緣至肛門的中間位置。歐鰻的白仔粗大而肥滿,且呈青色,夜晚用電筒照射,其腹部會發出青光;黑仔尾端呈褐色,無黑色環。成鰻體粗短,眼、口較大,吻部稍平,吻端至肛門間矩約占體長的44%,肛門至尾鰭末端間矩約占體長的56%,軀幹為體長的30.1%-30.2%。

定殖和來源

全世界現有鰻鱺品種19種,但進行人工養殖的僅有日本鰻鱺歐洲鰻鱺美洲鰻鱺澳洲鰻鱺和太平洋雙色鰻鱺5種。
我國在1991年首次引進歐洲鰻苗,開始試養,發展歐鰻的養殖。經過3年的摸索,基本了解了歐洲鰻鱺的生物學習性,解決了養殖中導致嚴重死亡的重大病害,歐洲鰻鱺養殖迅速發展,使我國養鰻規模和產量迅速增長。但歐鰻不如日本鰻養殖成功,生長速度、抗病力等都不如日本鰻。我國引進的歐鰻主要是從法國購進,因此通常稱法國苗。

分布

歐鰻主產歐洲,廣泛分布於歐洲大陸沿海、北非及地中海一帶,主要分布於法國、英國、希臘等國家的近海,全年可養,但集中在12月-2月。主要產地有紐芬蘭、丹麥、法國、義大利等,在西歐沿海的資源量極為豐富,總產量達1000 t 以上,其中法國歐鰻的產量就達500 t 以上。歐鰻在大西洋西部的藻海產卵,

基本特徵

歐鰻的水溫適應範圍為1-38℃,攝食溫度為8-31℃,最適生長溫度為22-26℃,25℃左右時生長最快,低於此溫度歐鰻日增長率逐漸下降,低於0℃歐鰻的生長處於停滯狀態,水溫降至1-3℃歐鰻處於冬眠狀態;當溫度上升至29-31℃時,攝食量明顯下降;當溫度上升至32-34℃時,2-4天內相繼死亡,致死水溫38℃。歐鰻喜歡弱光,有潛伏於水底的習性,爬壁附著力很強或懸掛在餌料台邊緣,不像日本鰻喜全池遊動。歐鰻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差,對水質要求特別嚴格。歐鰻攝食習性與日本鰻不同,由於歐鰻消化吸收能力比較弱,因此,歐鰻攝食量一次很少,攝食速度較慢,對蛋白質的質量標準要求較高。

生態影響

歐鰻被認為是鰻鱺屬的具有重要商業價值的種類之一,鰻鱺的加工是我國所有水產養殖品種中發展最完善的。歐鰻的活動範圍不僅遍及所有它能夠到達的與波羅地海和北海相連的大陸和沿海水生生態系統,英吉利海峽、從冰島到茅利塔尼亞的大西洋和地中海沿海也是它的活動範圍(北緯23度到北緯70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