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部長理事會

歐盟部長理事會

歐盟部長理事會是歐盟決策機構,由歐盟首腦會議和部長理事會組成。理事會實行輪值主席國制:每個國家任期半年。2007年上半年為德國,下半年為葡萄牙。對外實行“三駕馬車”代表制,由現任主席國、下任主席國以及歐盟機構代表組成。歐盟憲法條約草案提出設立歐盟主席一職,對外代表歐盟。部長理事會主要負責制訂歐盟法律、法規和有關歐盟發展、機構改革的各項重大政策;根據歐洲聯盟條約,負責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內政等方面的政府間合作與協調事宜;任命歐盟主要機構的負責人並對其進行監督。

簡介

歐盟部長理事會歐盟部長理事會

歐洲聯盟部長理事會(CouncilofEuropeanUnion)是由歐盟各成員國部長組成的,所以又稱“部長理事會”,一般簡稱“理事會”(theCouncil),歐洲理事會(EuropeanCouncil),即首腦會議,由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及歐盟委員會主席組成。1974年12月歐盟決定,自1975年起首腦會議制度化,並正式稱為歐洲理事會。負責討論歐洲聯盟的內部建設、重要的對外關係及重大的國際問題。首腦會議每半年舉行一次正式會議和一次非正式會議,必要時還可召開特別會議。歐洲理事會主席由各成員國輪流擔任,任期半年。順序基本按本國文字書寫的國名字母排列。現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為愛爾蘭,任期為2004年1月1日至8月30日。歐洲理事會是歐盟的最高權力機構,在決策過程中採取協商一致通過的原則。理事會下設總秘書處。

部長理事會曾經是歐盟政策的主要決策者,隨著歐洲議會參政權利的擴大,歐盟決策體系日益走向"兩院制"方式。理事會需要通過"調解程式"多次與歐洲議會磋商,從而達成"共同立場"。這意味著歐盟決策體系要求理事會以更加透明的方式協調各成員國立場。在某些政策領域,部長理事會仍然擁有最終決策權。比如共同農業政策和共同貿易政策領域。

職能

歐盟部長理事會歐盟部長理事會
理事會有6項關鍵職能:通過歐盟法律,在許多領域與歐洲議會共同立法;協調成員國的總體經濟政策;在歐盟與一個或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之間締結協定或條約;與歐洲議會共同批准歐盟的預算;根據歐盟首腦會議制定的原則,制定歐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協調各成員國法院與警方之間在打擊犯罪問題上的合作。

專業理事會

歐盟部長理事會歐盟部長理事會
法律上講,歐盟只有一個部長理事會負責任何議題的決策,但各成員國往往根據理事會議題不同而選派不同的部長出席,在部長理事會內出現因議題不同而派生出9個專業理事會:總務和對外關係理事會,經濟和金融事務理事會,農業和漁業理事會,司法和內務理事會,運輸、電訊和能源理事會,就業、社會政策、健康和消費者保護理事會,競爭(內部市場、工業和研究)理事會,環境事務理事會,教育、青年和文化理事會等。共同貿易政策屬於總務和對外關係理事會管轄。

機制

歐盟部長理事會歐盟部長理事會

理事會會議通常由各專業委員會和工作組官員準備,最重要並負責協調的機構為成員國常駐代表委員會(COREPER),其中COREPERII為大使級,負責理事會政治議題,COREPERI為副大使級(代表級),負責技術級和金融事務。上述委員會至少每周舉行一次會議,討論理事會議題安排,選定需要理事會討論而不僅僅是簽署的議題。在一些政策領域(如貿易政策、農業、經貨聯盟、司法內務、共同安全等),由成員國官員組成的專業委員會通常充當主要決策者,為理事會會議做大量準備工作。據估算,理事會最終決議中,約70%經由各類工作組討論同意直接由理事會簽署;15%左右為常駐代表委員會或其他高級委員會同意,由理事會簽署;剩餘的10-15%由部長理事會親自討論決定。

機構

歐盟歐盟

理事會日常辦事機構包括:常駐代表團委員會,由各成員國駐歐盟的使團長和副使團長組成,每周舉行例會;政治和安全委員會,是處理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事務的“軸心”,由各成員國駐歐盟代表(大使銜)、歐盟委員會代表和理事會秘書長的代表組成,實行輪值主席制,對外實行“三駕馬車”代表制;秘書處,設秘書長、副秘書長,下轄秘書長私人辦公室、一個法律處和八個總司。歐盟理事會秘書長兼共同外交與安全,主要協助主席國協調成員國對外共同立場,在國際場合代表歐盟。

預算機制

預算機制預算機制

部長理事會由各成員國授權代表其政府的部長組成,它是歐盟預算的決策機構之一,其決策權主要表現在對預算草案中義務性支出部分的最後決定權。預算草案送達後,通常先經過理事會常設機構———成員國常設代表委員會討論。如果沒有提出異議,表明預算通過。反之,則提交部長理事會討論解決。
歐盟預算決策要經過一系列程式,其步驟如下:首先,根據歐盟委員會各職能部門的負責人以及其它相關機構所提交的部門預算和專項預算,歐盟委員會第十九總司負責匯總各類預算信息,對下一財政年度編制最初的預算草案。最初預算草案在得到歐盟委員會所有委員的同意後,在每年的4月、5月初提交部長理事會進行第一次審閱和討論,這通常被稱為部長理事會的“一讀”。與此同時,開始啟動特別的三方協調機制,對預算的必須支出部分進行協商。
在10月或11月的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議會對審議後的預算草案進行表決,或者通過或者提出修改意見。其中對“非義務性支出”的修改需要議會成員的絕對多數支持,在特別的三方協調會議沒有對“義務性支出”的數額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歐洲議會對“義務性支出”的修改提議必須得到參加投票者的多數同意才能通過。然後,議會將通過了的預算修改案送交部長理事會進行“二讀”。部長理事會在接到議會的預算修正案後,必須在15天內對修正案給予答覆。
部長理事會此時可以對非義務性支出再次提出修正意見,也可以否決議會對義務性支出的修改。如果理事會提出對非義務性支出提出修正意見,由此產生的新的預算修正案將送交議會“二讀”。
如果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歐洲議會、部長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的主席將召開協調委員會,共同商討解決預算問題。如果在協調委員會中仍未就預算達成一致意見,那么,歐洲議會須以成員的多數和參加投票者的三分之二才能再次否決預算。在這種情況下,將起用“臨時性12規則”(Provisionaltwelfths),即在預算沒有最後確定之前,每月按前一年預算支出的十二分之一實施。

運作機制

理事會實行輪值主席國制:每個國家任期半年。對外實行“三駕馬車”代表制,由現任主席國、下任主席國以及歐盟機構代表組成。歐盟首腦會議是歐盟最高決策機構,負責確定大政方針。由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組成,每任主席國期間舉行一次首腦會議,並視情召開一次特別首腦會議。歐盟部長理事會負責日常決策並擁有歐盟立法權。由成員國外長或專業部長組成。其中外長理事會稱為“總務理事會”,處理對外關係和總體政策,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理事會日常辦事機構包括:常駐代表團委員會,由各成員國駐歐盟的使團長和副使團長組成,每周舉行例會;政治和安全委員會,是處理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事務的“軸心”,由各成員國駐歐盟代表(大使銜)、歐盟委員會代表和理事會秘書長的代表組成,實行輪值主席制,對外實行“三駕馬車”代表制;秘書處,設秘書長、副秘書長,下轄秘書長私人辦公室、一個法律處和八個總司。索拉納為歐盟理事會秘書長兼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主要協助主席國協調成員國對外共同立場,在國際場合代表歐盟。

現任主席

赫爾曼·范龍佩赫爾曼·范龍佩

2009年11月19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比利時首相赫爾曼·范龍佩在當選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後出席新聞發布會。當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特別峰會上,比利時首相范龍佩當選為首位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來自英國的歐盟貿易委員凱瑟琳·阿什頓當選為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

比利時首相范龍佩在19日舉行的歐盟特別首腦會議上被選為歐盟理事會主席。這一職務是根據即將從12月1日起生效的歐盟憲法條約——《里斯本條約》而新設立的。
赫爾曼·范龍佩1947年10月31日出生;1971年畢業於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經濟系;1972年至1975年在比利時中央銀行研究部門工作,之後從政;1988年至1993年擔任荷語基督教民主黨的前身荷語基督教人民黨主席;1993年至1999年出任比利時聯邦政府預算大臣,期間他曾採取果斷措施,大幅削減國債;1999年因“二惡英”食品污染事件,荷語基督教人民黨在全國選舉中大敗,政府集體辭職,范龍佩結束內閣成員生涯,開始擔任比利時眾議院議員,並在2007年當選為眾議院議長;2008年12月,比利時聯邦政府因涉嫌干預司法而集體辭職,范龍佩受國王之託出面組閣,並從12月30日起出任比利時首相至今。
長期以來,比利時聯邦政府中荷語區和法語區兩派勢力矛盾重重。范龍佩出任首相後,憑藉其謹慎踏實的工作作風及高超的協調技巧,使比利時政府空前團結,因而廣受比利時民眾和政界擁護,被譽為是“創造奇蹟之人”。
范龍佩已婚,有3個孩子。平時喜歡寫博文,愛好文學,尤其喜愛日本短詩——俳句,經常用荷蘭文寫俳句,內容大都關於歌頌大自然。范龍佩喜歡鄉村生活,被比利時人稱為“極簡主義聖人”。

盤點亞歐首腦會議

亞歐首腦會議(Asia-Europe Meeting -- ASEM)是亞洲與歐洲之間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政府間論壇。1994年10月,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訪問法國時提出了召開亞歐會議的構想。中國一直是亞歐合作進程的積極倡導者和建設性參與者,致力於推動亞歐合作機制的深化。中國倡議和主辦多個部長級會議,涉及海關、科技、環境等領域。在亞歐會議成立以來已倡議17項。是各成員中首倡部長級會議最多的國家。它也是表現中國形象的重要官方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